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亚硝酸型生物脱氮技术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施永生 《给水排水》2000,26(11):21-23
探讨了亚硝酸型生物脱氮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实现亚硝酸型生物脱氮的途径 ,并结合典型工艺讨论了亚硝酸型生物脱氮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着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亚硝酸型硝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利用煤气废水水质,从影响因素及游离氨毒性作用两方面对亚硝酸型硝化的可行性及稳定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亚硝酸型硝化具有一定可行性,可以从影响因素及游离氨(FA)的毒性作用两方面进行控制。亚硝酸型硝化要求pH>7.4,碱度>350mg/L,出水氨氮浓度>20mg/L,游离氨浓度>0.4mg/L,此时亚硝酸盐氮占硝态氮比例大于90%。  相似文献   

3.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是否会带来严重的生态风险,尚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以北京市某再生水厂出水为研究对象,人工配制各浓度梯度的营养盐,试验研究补给再生水后景观水体水质指标的变化,重点考察氮营养盐(氨氮、硝酸盐氮)对叶绿素a和藻密度的影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叶绿素a和藻密度主要受水体中氮磷比和磷酸盐浓度的影响,与单独的硝酸盐氮浓度增加并无直接的关系。当磷酸盐浓度保持在1mg/L以下,氨氮浓度在4mg/L以下,硝酸盐氮浓度在16mg/L以下,将再生水一次性补给景观水体是可行的,不会产生藻类暴发。  相似文献   

4.
高浓度氨氮废水的任意排放会给环境带来很大危害,必须加以处理。而废水中氨、亚硝酸根、硝酸根的浓度、温度、溶解氧浓度和碱度等因素对脱氯效果都有很大影响。该文以垃圾渗滤液为对象,对脱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验证了天然水体中确实存在氮的自然净化过程和同步硝化/反硝化途径。在氮与有机物浓度较低时,遮光阻断藻类光合作用试验表明,大气复氧足以使试验水质条件下的氮和有机物完全氧化。然而,有机物过早消耗对硝化后产生的硝酸氮再行反硝化作用不利。反硝化反应彻底进行可以通过外加碳源方式实现。COD初始浓度较高会引起异养菌对氧的大量消耗,使本来数量就处于劣势的硝化细菌的硝化反应受阻。  相似文献   

6.
7.
活性污泥法中硝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氮素污染所致的水体富营养化触目惊心,目前生物脱氮是最经济有效的治理技术。通常认为,生物法脱氮是1个两阶段过程:硝化和反硝化。在硝化阶段化能自养型硝化细菌在好氧条件下将NH4+-N转化为NO2--N和NO3--N;而在反硝化阶段,兼性异养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进行NO2--N和NO3--N的转化,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其中硝化反应是整个生物法脱氮的限速步骤,但是目前对硝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主要致力于揭示硝化反应(包括氨氧化反应和亚硝酸盐氧化反应)的动力学,使硝化反应可以以模型表示,以期为生物法脱氮的实际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形态氮对富营养化水源藻华暴发的潜在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富营养水源藻华的暴发是给水厂进行水质处理的一大难题.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下的硝酸氮、亚硝酸氮、氨氮随藻类生长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设计系列中,当N:P=36时,藻类的生长数目达到最大;藻类在吸收N源时更倾向于吸收有机氮DON而不是无机氮DIN;无机氮的利用中藻类倾向于先吸收氨氮而不是硝态氮.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氮供应对菜地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和土柱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氮供应对菜地土壤硝态氮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田间小区和土柱模拟试验中,硝态氮在1m土层内出现一个累积峰,并且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累积峰逐渐下移;在相同灌水量下,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两个试验1m土壤中硝态氮储量均增多。在田间小区试验中,当施氮量低于270kg/hm^2时,相同的施氮量下,150、250、350mm^3个水平灌水量下1m土体内硝态氮储量多少为250mm〉150mm〉350mm,当施氮量超过270k加m^2时,土体内硝态氮累积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少。在土柱模拟试验中,在相同的施氮量下,1m土体硝态氮的储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碳源对人工微生物脱氮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易被反硝化细菌分解利用的葡萄糖为碳源 ,通过室内包气带土柱模拟实验 ,研究在不加入碳源、加入不同量的碳源等条件下人工微生物脱氮的效果 ,最后得出碳氮比为 1时 ,人工细菌治理硝酸盐污染既经济又有效。  相似文献   

11.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是测定地表水、饮用水和生活污水中氨氮含量的常用方法,在测定过程中条件变化对检测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从地表水测定过程中的实验用水、酒石酸钾钠纯度、采集样品的保存、显色反应时间、酸化样品的pH值、不同属性样品7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氨氮测定结果的因素。该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检测精密度和结果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小流域氮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由非点源流失的氮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因子之一,而土地利用方式往往对氮的流失产生重要影响。本课题在福建省九龙江流域遴选了4个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小流域,通过在自然降雨条件下现场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结构的小流域氮的流失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总氮、可溶态氮和泥沙结合态氮的浓度通常比径流先达到峰值,然后开始降低;氮的流失以可溶态氮为主(占73%~98.3%),因此其流失量主要受径流量的影响与雨强关系不大;土地利用方式对氮的流失有明显影响,一般植被覆盖度提高可以降低流失,而农业活动会加剧流失;此外,在高植被覆盖度的天然林地,氮的流失呈现出以泥沙结合态为主。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合理布置是九龙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吴强  张亮 《给水排水》2006,32(9):38-40
挥发性酚类的分析方法较多,但普遍采用的是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分光光度法。对该方法测定饮用水中挥发酚的4氨基安替比林纯度、余氯、蒸馏量、铁氰化钾用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淮北平原地下水三氮浓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103个样品进行三氮及其他相关指标测定分析,揭示该区三氮的空间分布规律、来源及形成机理,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淮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三氮浓度逐年增大,并与其水位埋深呈负相关关系,丰水期的三氮浓度明显大于枯水期。农业含氮肥料的过量使用和流失是导致该区三氮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此外,三氮浓度还受到包气带的厚度大小的影响,pH值的变化范围、溶解氧浓度的高低也影响着三氮的转化方向和速度,高浓度的Fe2+是导致局部NO2--N严重超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It remains challenging to integrate nitritation and anammox in ecologically engineered treatment systems such as passive biofilters that are packed with natural materials and have low energy inputs.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nitritation-anammox through parallel operation of two laboratory-scale biofilters packed with large and small marble chips respectively. Clean marble chips (mainly CaCO3) had an alkalinity dissolution rate of 130 mg CaCO3/kg marble d when water pH approached 6.5. Marble chips effectively increased water pH and provided sufficient alkalinity to support nitritation-anammox in the biofilters. Ammonium and total nitrogen removal decreased by 47 and 26%, respectively, when nutrients were not amended to influent. An influent nitrite concentration above 8.9 mg N/L could inhibit anammox in thin biofilms of biofilters. Nitritation-anammox was enhanced with a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of 2 d relative to 7 d, likely due to enhanced air entrainment. Size of marble chips rarely mad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itrogen removal, possibly due to sufficient surface area available for bacterial attachment and alkalinity dissolution.  相似文献   

16.
通过长时间对总氮测定的经验积累,分析了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法测定总氮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如过硫酸钾纯度、实验用水纯度、消解量、消解压力和时间、碱性过硫酸钾存放时间以及实验室环境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证总氮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采用等温吸附方程对6种基质吸附氨氮的能力进行筛选,并将效果较优的3种材料组合成人工湿地基质试样,通过筛选实验和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动力学实验,得到不同组合基质的氨氮去除效果,分析不同温度、进水浓度和粒径下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沸石、生物陶粒和石灰石质量比在3∶1∶1时除氨氮效果最优,吸附量达到283.814 mg/kg,去除率为94.61%。随着温度增高,氨氮吸附量减小。进水浓度的增加虽然可以增加吸附量,但会降低吸附效率。改变粒径对吸附量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显著。从相关系数来看,准二级比一级动力学能更好地模拟基质吸附氨氮的过程,在估算改变温度对平衡吸附量影响时,一级动力学估算更为准确,在改变进水浓度和粒径时,二级动力学较优。  相似文献   

18.
香溪河库湾春季影响叶绿素a的环境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2月22日至5月29日,在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内每天进行定点水质采样,监测叶绿素a浓度及相关因子随时问和水深的变化情况,对监测数据进行偏相关分析和多个相关样本检验,研究相关因子对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春季水华期间,水体中的优势藻种不断改变,叶绿素a浓度沿水深分布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从表层至水底逐渐降低.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主要在表层至8 m水深之间活动,在1~3m水深之间密度达到最大.相关因子对表层叶绿素a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是:气温、水温、光照、湿度、透明度、浊度、降雨量;水体中相关因子对叶绿素a浓度沿水深分布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是:水下光强、水温、浊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白洋淀水体污染的变化特征和来源,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白洋淀湖水中离子、营养盐(氮、磷)和重金属(Cd、Cr、Cu、Ni、Pb及Zn)进行研究,分析其时空变化,并揭示其影响因素和主要来源。结果表明:白洋淀湖水水化学类型包括HCO3-Ca·Mg和SO4·Cl-Ca·Mg,湖水总氮、Cd、Cr、Cu、Pb及Zn的平均值均高于V类水质限值。近20年来湖水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值均呈现波动性下降,而两者无明显相关性,主要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在空间上,淀内湖水营养盐和重金属表现出西部地区高、东南地区低的特征,多元统计分析进一步证实流域府河携带的污染物质是白洋淀水体氮、磷和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也是影响其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但淀内不同地区的人类活动对湖水中N、P、Pb及Cr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0.
周平  张戎 《给水排水》2007,33(7):21-22
针对斜管沉淀池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矾花粒径小、沉后水的平均浊度较高且不稳定、沉淀池末端矾花上翻等现象,在净水工艺中增加了管式混合器,并对絮凝池和沉淀池结构进行改造,采用自动投药控制技术、加强排泥、统筹管理等措施,降低沉后水浊度,提高斜管沉淀池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