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刘盼  崔庆傲 《电工技术》2022,(15):124-126
规范化的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线路定值整定及定值管理工作,能提高10 kV馈线自动化线路的运行管理水平,缩短配电线路故障停电时间。针对某地区配电网保护现状、配电线路成套设备布点原则,分析了一例FTU终端定值整定存在的问题,对配电网继电保护与FTU终端定值的配合提出部分思考与总结,以期为配电网的定值整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董庆峰 《电工技术》2023,(21):146-149
为提高10 kV配电线路故障抢修效率,保障10 kV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提出了10 kV配电线路故障的智慧化抢修方案。考虑到分布式电源引入10 kV配电网的发展趋势,提出将馈线自动化开关配设到各分布式电源侧与变电站出口的断路器及负荷开关上,并根据故障电流过流状态信息与相位差信息判定故障发生区域,进一步通过故障区域判定矩阵判断具体故障节点;借助故障指示器发出具体故障位置的故障信号指示,之后通过智能断路器实现故障隔离,并根据具体故障位置进行故障抢修,保障10 kV配电网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常成  熊炜  袁旭峰 《电测与仪表》2017,54(22):35-41
配网自动化系统是主动配电网实现自愈控制的关键,而配电终端为其核心设备。在集中式配网自动化系统中FTU只有监测和控制功能,主站与终端间配合过于依赖通信网络,一旦通信网络异常就难以实现配电网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文章结合智能分布式配网自动化技术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主动配电网系统的配电智能终端,在原有FTU监测、控制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线路保护功能,就地实现故障隔离及恢复供电。文中针对主动配电网的特点,提出了改进差动保护方案和自适应整定策略,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建模验证了该终端的工作效果,对智能分布式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分析及技术实施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现阶段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结构及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说明了实施馈线自动化的技术原则.将故障诊断流程归纳为以配电终端为基础的故障检测、以配电网子站为中心的区域控制和以主站为管理中心的高层全局控制.并提供了线路相间短路及单相接地故障的识别策略。阐述了馈线自动化处理过程,包括馈线终端装置(FTU)/开闭所终端装置(DTU)、配电网子站、主站以及架空线路的故障处理,将故障处理时间划分为永久性故障判别时间、子站故障信息收集时间、子站故障定位时间、子站执行故障隔离时间、主站处理时间、主站执行故障恢复时间。最后描述了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李生珠  李亚刚 《电工技术》2022,(22):144-147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是指不依赖配电主站控制,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通过配电终端相互通信、保护配合或时序配合,隔离故障区域,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并上报处理过程及结果。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包括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综合自适应型馈线自动化。研究综合自适应型馈线自动化模式,分析总结动作逻辑、性能指标、现场实施等内容,对自适应综合型馈线自动化设计、建设和改造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琪 《广东电力》2015,28(1):100-104
具有交互和自愈特征的智能配电网使配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面临新的挑战,对此探讨了智能配电网的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该系统可通过主站层、区域层、终端层之间层次化的协调配合,实现配电网故障时准确的定位、隔离和快速网络重构,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研究了负荷开关条件下的故障快速隔离方法,该方法由跳闸判据和故障隔离判据构成,能瞬时切除故障,以最小范围顺序隔离故障区域,满足相应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要求。同时,还分析了配电网区域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方法,通过与分布式配电终端的配合,实现配电网故障处理后的快速自愈。  相似文献   

7.
结合具备物联网特征的电力无线专网通信技术特点,分析了其在馈线自动化通信解决方案及优势.提出了基于开关邻接状态量表的故障判别及处理技术实现快速自愈馈线自动化的控制策略设计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可知该方法可以减少馈线故障时的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为智能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故障处理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配网用户分支线故障导致整条线路停电的情况,针对配电线路上普通断路器分闸时间长与上级断路器难以进行保护配合的问题,提出基于永磁开关的配电网多级保护配置策略。分析永磁开关的操动机构及优点,阐述永磁开关在配电网中的适应性,并重点对多级保护配置中的两级级差和三级级差保护配置策略进行了论述。基于永磁开关的配电网多级保护配置策略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减少瞬时故障造成的短暂停电次数,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集中式配网自愈通过配电自动化主站和配电自动化终端配合进行故障定位,并完成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复电,能快速恢复用户供电.受配网设备中负荷开关柜电流互感器安装位置的影响,自动化图形上故障信号指示与实际故障设备会出现不一致情况,造成自愈隔离范围不准确,导致自愈复电不成功.结合配网开关柜设备不同元件的故障发生概率,对不同类型配网线路进行故障隔离情况的分析,制定了配网自愈故障隔离的优化策略,能有效提高配网自愈复电的成功率.实际应用验证了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韦明汉  韦敏 《广西电力》2007,30(1):33-36
文章介绍了馈线自动化系统在河池配网的应用。河池配网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实现了配电线路的自动故障隔离、故障后自动网络重构、故障修复后自动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的功能,使故障停电范围压缩到最小;该馈线自动化系统设备简单直观,便于维护,且可靠性较高,投资省,对我国现阶段的配电自动化改造有较高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涂国梁 《供用电》2012,29(4):9-12
现在的馈线自动化技术主要在故障隔离方式和处理时间上还不能满足市中心区域重要敏感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分析比较了现有的3种主要的馈线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与不足,提出了基于网络自愈功能馈线终端单元(FTU)的馈线自动化。其在厦门城市配电网中的应用实例表明,不仅可缩小故障引起的停电范围,并将非故障区段恢复供电的时间缩短至秒级。  相似文献   

12.
结合实例详细论述了4种新的基于智能开关设备相互配合的馈线自动化方案及其基本原理:方案1引入合闸速断机制,不需要通信网络、主站和蓄电池,也不必改变主变电站出线开关的速断保护整定值,但是要限制速断保护范围,仅需要一次重合就能实现馈线自动化功能;方案2、方案3均利用分组无线电业务/短信业务(GPRS/SMS)实现馈线自动化,其中方案2不需要限制主变电站出线开关的速断保护范围,但是故障线路对侧电气设备仍需要经历一次故障电流的冲击,方案3的故障线路对侧电气设备不必经历故障电流冲击;方案4利用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和通信网络实现农网馈线自动化。  相似文献   

13.
配电自动化数据传输有误对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电自动化系统可视为一类典型的信息物理系统,其信息环节(包括主站、通信网络以及配电终端单元)是物理配电系统安全可靠供电的重要保证。考虑信息环节数据传输有误影响,旨在提出一种评估配电自动化数据传输有误对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影响的分析方法。首先,以馈线分段联络模型为基础,构建基于供电可靠性指标以及包含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故障处理恢复环节细分的馈线故障模式后果分析解析模型;随后,引入信息环节数据传输有误影响,提出相应的可靠性指标修正模型,以系统停电时间和系统缺供电量为指标,评估配电自动化传输信息有误对配电系统可靠的影响。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馈线自动化功能,提出了一种配网自动化系统故障隔离和网络重构的整组试验方法。该方法能够在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的配电线路上通过主、子站下传带时标的模拟故障信息给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在规定时间点上传解释后的虚遥信,从而实现配网故障研判、隔离和重组。该方法在配电线路停电或运行时均适用,停电试验或在线仿真试验简单、实用、高效,可作为配网自动化系统馈线自动化功能整组试验的通用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配电网馈线系统保护原理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馈线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的主要功能之一,该文针对中国配电自动化的实施情况,讨论了馈线保护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提出了建立在光纤快速通信基础上的配电网馈线系统保护的新原理和新概念,馈线系统保护充分吸取了高压线路纵联保护的特点,利用馈线保护装置之间的快速通信,一次性地实现对馈线故障的故障隔离,重合闸,恢复供电功能,将馈线自动化的实现方式从集中监控模式发展为分布式保护模式,从而提高了配电自动化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在大力开展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且适用于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当接地故障发生时,通过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对接地线路做出判断,依据故障发生概率从大至小逐条触发变电站出线断路器跳闸,经过设置时间后重合,线路上的馈线自动化开关逐级得电合闸,当合于接地故障点时,在设定时间内开关...  相似文献   

17.
一种改进型馈线自愈控制方案及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主干线的分布式和集中型自愈控制方案,分别介绍了其处理逻辑流程,总结了各自的优点、缺点。针对主干线分布式和集中型自愈控制方案的优缺点,考虑IEC61850在自愈控制方案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自愈控制方案。该方案对于故障诊断、定位和隔离采用和分布式自愈控制相同的逻辑流程,对存在多恢复方案的故障下游失电负荷的供电恢复采用执行故障处理预案的方式。故障处理预案在主站事先定义好,并通过IEC61850通信规约下发到相应的智能配网终端,由智能配网终端在故障恢复时判断当前电网状态后执行相应的故障处理预案,实现故障下游负荷的供电恢复。该改进型自愈控制方案集中了分布式和集中型自愈控制方案的优点,同时避免了其缺点和不足之处。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表明,提出的改进型自愈控制方案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城镇配电网在建设之初并没有考虑到智能电网导致目前难以配置通信通道,且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使传统的三段式过流保护难以适应拓扑的变化而失去判据.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正序分量控制策略下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等值数学模型,然后结合对称分量法以相间短路为例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对故障电流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线路的无通道保护快速自愈方案,按区域划分断路器分别进行整定,并结合涡流斥力真空高速开关使故障线路快速切除.该方案不依靠通信通道,节省了建设维护通信通道的成本,配电线路可在0.3 s内实现自愈,符合中压配电网继电保护整定原则的要求.通过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高密度分布式电源并网使配电网故障状况复杂,故障定位困难。针对含高密度分布式电源馈线自动化故障定位与隔离技术,构建了基于分布式智能馈线自动化系统的故障定位方案。分析了含DG配电网区域性故障判别方式,引入区域电流代数和变化作为故障区域定位的基本判据,提出了依据电流相角突变的保护判据。以19节点网络仿真模型对上述方案进行验证,此方案可快速实现故障定位与故障隔离,对高密度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