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浅埋铁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沉降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甬台温铁路新建前黄隧道下穿甬台温高速公路,该段隧道覆盖层薄弱,围岩较差,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该段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时的围岩变形及公路路面沉降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软弱围岩下浅埋铁路隧道近距离穿越高速公路时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以及选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对路面及隧道拱顶的沉降都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而且隧道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位移受隧道纵向开挖空间效应和覆盖层厚度的影响相当大.公路路面的沉降值呈近似倒漏斗型分布,路面最大沉降位于隧道正上方路面中央.计算结果为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三明南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工程为背景,考虑穿越工程区域工程地质及环境条件,提出了三明南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的关键施工技术,即在隧道穿越施工前,采取水平及垂直旋喷桩、超前大管棚、挡土墙锚杆等加固地层技术措施;隧道穿越时洞身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无爆破开挖施工,有效地控制公路路面变形;同时,提出了铁路隧道下穿施工时高速公路的安全防控措施。经现场对高速公路路面沉降进行监测,路面实际沉降值小于设计要求的20mm,采取了"正常保通"措施,顺利穿越此段区域。  相似文献   

3.
王国军 《重庆建筑》2021,20(8):39-43
郑万高铁重庆段巫山隧道下穿既有渝宜高速岳家岭隧道,公路隧道路面距铁路隧道拱顶最小距离为17.3m,为保证既有隧道在施工期间的运营安全,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下穿段施工工法进行了比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新建铁路隧道采用中隔壁法和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施工后,既有公路隧道路面最大沉降分别为7.8mm和7.5mm,均满足沉降评价标准,且下穿后既有公路隧道衬砌结构安全系数也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时,铁路隧道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均满足规范要求,采用中隔壁法施工时,铁路隧道的初期支护可以满足规范要求,但临时支护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故将原设计I18型钢钢架变更为双层I18型钢钢架或I25a型钢钢架,以增大中隔墙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4.
福平铁路岱岭段下穿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宿舍楼,为探究隧道施工对楼栋地基沉降的影响,通过三维建模模拟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隧道,并监测三个典型断面的围岩应力应变、塑性区及楼栋桩基单元的沉降与水平位移,结果表明:随开挖距离的推进,隧道拱顶位移与地表沉降量逐渐增大,开挖断面处于建筑最下方时增长速率最快,拱顶最大位移为18mm,地基最大沉降量为10.8mm,受上方建筑荷载影响的沉降曲线更"陡峭"。  相似文献   

5.
索朗  苏维  苟智平 《四川建筑》2014,(3):152-153,156
为了解渝黔新双碑隧道下穿成渝高速公路的施工对既有道路的影响,通过现场勘查和数值分析等工作,判断由于新双碑隧道的施工造成对既有道路可能出现的安全等方面潜在的风险因素,以期达到既有道路安全运营的目的。研究结论:(1)新双碑隧道立交段隧道施工,通过施作超前大管棚支护以及带临时仰拱的短台阶开挖法对造成既有成渝高速公路路基最大沉降值为22.7 mm,既有成渝高速公路路基的累积沉降满足设计文件及相关规范的要求。沿高速公路线路方向距铁路隧道中线与公路路面交叉点前后-35~+35 m范围内,受下穿施工影响较明显。(2)在距公路左边缘与隧道中线交叉点前后-30~+30 m范围,隧道开挖对高速公路沉降将明显,在距交叉点前后-15~+15 m范围内,路面沉降速率较大。铁路隧道开挖引起的路面纵向坡度变化约为万分之四,横断面沉降差异最大值为5.3 mm,坡度变化约为万分之二,影响很小。既有成渝高速公路路基的横、纵差异沉降满足设计文件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刘庭金 《广州建筑》2009,37(5):15-17
高速公路横向下穿隧道施工,易诱发上方路面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影响公路正常运营。结合某倒吸虹隧道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运用数值模拟分析手段,对下穿隧道施工进行了三维动态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隧道建设对上方高速公路路面沉降的影响,评估了隧道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选取潮汕环线高速公路西环山1号隧道Ⅳ级围岩段落为工程依托,采用FLAC~(3D)计算软件模拟了隧道开挖施工过程,分析总结了地表沉降及水平位移变形特征以及隧道累计开挖进尺与拱顶沉降的关系。可对隧道开挖施工进行定性分析,提高认知,以便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变形不利部位做重点监控,更好地指导隧道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8.
《土工基础》2017,(3):344-349
麻竹高速公路黄家寨隧道围岩强度低,且属于极高地应力区。隧道现场监测数据显示,围岩整体变形速率快、累计变形量大且变形时间长,呈现显著的蠕变变形特点。采用Phase2软件对隧道开挖支护方案进行了模拟,分别计算在两台阶开挖不支护、两台阶开挖支护、预留核心土开挖支护、三台阶开挖支护四种工况下围岩的塑性区和位移。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初期支护可以有效减少围岩塑性区及位移,支护后围岩最大变形部位由拱顶转移到拱脚。对比不同开挖方案下的计算结果,可知采用预留核心土开挖方法时,隧道围岩塑性区深度和拱顶沉降小于其他两种开挖方案;采用三台阶开挖方法时,围岩最大位移最小,但拱顶沉降最大。由于该隧道水平收敛远大于拱顶沉降,因此建议黄家寨隧道采用对围岩水平收敛控制效果较好的三台阶开挖方案。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前黄隧道下穿高速公路的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对施工期间高速公路路面的监控量测及路面沉降进行了论述,并对其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从而明确了路面变形与隧道开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厦门某矿山法地铁隧道下穿既有铁路隧道为工程背景,运用数值模拟隧道开挖过程,并结合现场监测,研究新建深埋地铁隧道下穿既有铁路隧道结构沉降变形情况,以及新建地铁隧道在下穿过程中隧道拱顶沉降、净空收敛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既有铁路隧道结构最大沉降量为1. 15mm,沉降值较小;新建地铁隧道在Ⅳ围岩下变形最大,且随着围岩强度提高,变形越小。监控量测结果表明,既有铁路隧道与新建地铁隧道的变形趋势与数值模拟吻合,进一步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因此,深埋地铁隧道开挖过程,新建隧道变形与围岩强度相关,围岩强度越高变形越小;深埋地铁隧道在Ⅱ级~Ⅳ级围岩强度下对上部既有铁路隧道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扁平特大断面公路隧道核心土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破碎围岩段大断面隧道施工时,较多采用双侧壁导坑法,预留核心土对在开挖过程中隧道的围岩变形和支护受力有很大影响,对隧道围岩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依托广州龙头山单向4车道公路隧道,对扁平特大断面公路隧道在破碎围岩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时,预留核心土厚度的区别和开挖方式的不同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围岩应力、围岩塑性区、拱顶沉降、二衬和核心土临时支护的内力,得出了核心土的合理厚度及较为合理的开挖方式.结论对扁平大跨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依托和邢铁路洺水隧道下穿邢汾高速公路工程,对断层破碎带条件下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机械开挖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工程地质条件和下穿段既有工程情况,阐述了下穿过程中隧道支护参数、开挖参数、掘进机参数,同时为了保证隧道高效施工,提出了悬臂掘进机开挖过程中粉尘控制方案、通风方式、超欠挖控制方法和出渣方式等措施;建立变形监测点,对隧道下穿过程中高速公路路面及桥台变形进行了监测.  相似文献   

13.
在以往公路与铁路工程相交时,多采用公路上跨或下穿铁路方式,中交太中银铁路工程梁家会1#隧道受地形和路线纵坡限制,采用暗挖和护拱盖挖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超前支护、施作护拱和路面钢筋混凝土搭板等技术手段浅埋穿越了施工中的离军高速公路。本文结合梁家会1#隧道的施工实例简单介绍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4.
曾庆涛 《江西建材》2023,(12):250-254
为提升高速公路下穿既有线路的施工安全性,文中分析了高速公路下穿既有线路对周围环境产生的沉降影响,提出高速公路下穿既有线路对周围环境的沉降影响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高速公路下穿既有线路导致地层变化的主要原因;其次,建立了高速公路下穿既有线路的数值模拟模型;最后,在数值模拟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高速公路下穿既有线路施工过程中,不同开挖方法、开挖进尺和交通荷载条件下产生的沉降特征。结果表明,高速公路下穿既有线路施工时,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地表沉降量最小;随着循环进尺的持续增大,失稳越来越严重;随着交通荷载的增大,隧道变形量和路面沉降量均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出现了大量下穿高速公路的待建隧道,对隧道施工引起的高速公路路面沉降进行分析与控制是保证高速公路正常运营的关键。对宁海县乌岩山隧道施工引起的甬台温高速公路沉降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路面沉降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个监测断面中,4个断面在30 d左右沉降收敛完成,另外两个分别为15 d和42 d;各个测点最终的累计沉降量为4. 6 mm~8. 1 mm,小于一般的控制基准30 mm,故认为该隧道施工引起的高速公路路面沉降对行车安全影响不大,与实际行车体验反映一致。  相似文献   

16.
杨义轩 《山西建筑》2012,38(9):203-204
以某隧道下穿通过高速公路、跨线桥基础施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对比分析三种开挖方法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确定采用台阶法进行下穿公路隧道施工的方案较为合理,并结合工程特点对台阶法施工工艺及技术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结果表明:采用台阶法施工该下穿公路隧道安全、可靠、工效高,对类似隧道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大跨软岩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大跨度软岩隧道的围岩变形特点,以集呼高速公路旗下营隧道右线出口段YK197+040断面在CD法施工下围岩变形的现场监测数据为背景,整理了拱顶沉降的位移-时间曲线,探讨了拱顶沉降随开挖时间的变化情况。运用ABAQUS软件,结合实际隧道工艺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数值分析了隧道开挖后拱顶及周边位移的变化趋势,研究了围岩力学性能参数对隧道变形以及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在综合考虑监测数据与数值结果的基础上,为后续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安宁工业园区新亚美谷物流园铁路专用线下穿安宁市快速通道安禄公路,其重点是控制隧道开挖及支护期间的沉降,结合围岩情况,通过施作50m高精度大管棚,提高下穿区域围岩的整体稳定性,达到控制沉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TBM在开挖隧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地层初始应力场的改变,导致开挖面围岩的扰动与变形。依托青岛地铁1号线地铁隧道下穿市北区人民路立交桥工程,采用弹塑性数值计算分析方法,建立TBM隧道斜交下穿城市立交桥三维力学计算模型,开展城市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市政桥梁施工过程模拟,研究TBM隧道斜交下穿城市立交桥施工过程中隧道拱顶和既有桥梁桩基的沉降规律,揭示TBM隧道掘进引起周围岩体的损伤破坏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对比分析隧道及围岩的应力变化、塑性区破坏模式以及位移矢量等信息,预判隧道围岩破碎带的发展趋势,为工程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戴云山一号隧道工程为依托,建立4个数值计算模型,分析铁路隧道浅埋下穿河道时,在不同拱部加固及支护措施下的洞周围岩及地表变形.研究得到:对河道区段,无拱部加固措施时,采用短管棚超前支护无法保证围岩的有效固结,管棚将会扭曲,威胁施工安全;采取拱部加固措施时地表沉降变化较大,且地表沉降在加固范围内呈现弯月形,隧道拱顶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