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淮》1997,(6)
1997年5月23~24日,国务院第四次治淮治太会议在江苏徐州召开,淮河治理翻开了新的篇章。 90年代的治淮是1991年淮河和太湖大水后大规模展开的,其历史性记录是国务院当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治淮治太会议(后来称为第一次会议)。1991年的治淮治太会议形成了治淮的重要历史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了治淮的18项骨干工程,部署了“八五”的任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利》2008,(4):I0002
199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实施治淮19项骨干工程。2003年淮河大水后,国务院召开治淮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快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的重大决策,要求在2007年年底基本完成骨干工程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3.
汪斌  汪安南 《治淮》1996,(10):6-8
1991年江淮大水后,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掀起了建国后第二次治理淮河的高潮。“八五”期间,中央、地方加大了治淮投入,治淮水利基建投资快速增长,淮河治理取得历史性的重大进展,完成了国务院确定的“八五”初见成效的目标。 一、“八五”治淮水利基建投资计划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4.
《治淮》1997,(7)
1991年,江淮大水后,在国务院领导下,在国家计委、水利部和有关部委的组织领导和支持下,流域内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各方根据国务院三次治淮治大会议的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顾全大局,共同努力,淮河治理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进展,“八五”治淮初见成效,“九五”治淮有了好的开端。 一、“九五”治淮任务和1997年治淮计划 根据国务院治淮决定和当前的建设进度,  相似文献   

5.
在治淮45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赵武京同志,请他介绍当前的治淮形势和今后的打算。 赵主任说,1950年10月14日,政务院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91年11月19日,国务院又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太湖的决定》。这两个决定都是治理淮河纲领性的文件,后一个决定是前一个决定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治淮的方针、任务和措施作出的新决定。根据决定的要求,从1991年  相似文献   

6.
陈忠国 《治淮》2007,(9):43-45
1991年江淮大水后,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了近期治淮19项战略骨干工程,2003年汛后以来,治淮成为国家水利建设的重点,新一轮治淮高潮蓬勃兴起。大规模治淮  相似文献   

7.
<正>1991年淮河暴发洪水之后,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从此淮河进入新的全面治理阶段。近十几年,治淮19项骨干工程相继开工,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治理高潮。与以往不同的是,新的治淮工作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理念和思路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8.
199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实施治淮19项骨干工程。2003年淮河大水后,国务院召开治淮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快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的重大决策。要求在2007年底基本完成骨干工程建设任务。水利部在2004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提出“把淮河作为近期仝同大江大河治理的重点,抓紧灾后重建,加快治理步伐。  相似文献   

9.
刘玉年 《治淮》2008,(2):10-11
199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实施治淮19项骨干工程。2003年淮河大水后,国务院召开治淮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快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的重大决策,要求在2007年底基本完成骨干工程建设任务。2004年1月,水利部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提出“把淮河作为近期全国大江大河治理的重点,抓紧灾后重建,加快治理步伐。  相似文献   

10.
自新中国成立,治淮就成为党和政府一直关心的大事。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此后50年间形成了3次大的治淮高潮。特别是199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实施治淮19项骨干工程。2003年淮河大水后,国务院召开治淮工作会议,做出了关于加快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1.
刘玉年 《中国水利》2009,(12):10-11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中部,人口众多。是我国重要的粮食、能源和制造业基地.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且受黄河长期夺淮影响,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水事复杂,治理困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淮河治理工作,1950年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制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并多次召开治淮会议,研究部署治淮工作。1991年江淮大水后,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了以防洪为主要内容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1991年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实施治淮19项骨干工程。治淮19项骨干工程的建设,提高了淮河流域防洪除涝减灾能力以及重要防洪保护区的防洪除涝标准,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稳定提供了保障。但是由于特殊的气候、地理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当前淮河的防洪除涝形势依然严峻。本文通过对治淮19项骨干工程完成后淮河中下游防洪除涝形势的分析,提出淮河中下游进一步治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周虹 《中国水利》2008,(4):17-18
199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实施治淮19项骨干工程。2003年淮河大水后,国务院召开治淮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快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的重大决策,把淮河治理作为全国水利建设的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要求在2007年年底基本完成治淮19项骨干工程。截至2007年12月底,治淮19项骨干工程已完成总投资的81%。土石方、混凝土等实物工作量和堤防、河道、建筑物等形象进度完成批复的85%以上。  相似文献   

14.
199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实施治淮19项骨干工程.2003年淮河大水后,国务院召开治淮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快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的重大决策,要求在2007年底基本完成骨干工程建设任务.水利部在2004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提出"把淮河作为近期全国大江大河治理的重点,抓紧灾后重建,加快治理步伐.按照国务院确定的治淮建设总目标和<加快治淮工程建设规划>要求,做好年度治淮建设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15.
《治淮》1994,(3)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时间刚刚跨入1994年,北京传来令人振奋的信息,国务院决定召开的第三次治理淮河和太湖工作会议确定:为完成国家既定的淮河治理总任务,“八五”治淮要初见成效,1994年工程建设要全面实施,骨干工程的关键项目必须开工。可以说,自1991年国务院颁布进一步治理淮河的决定以来,治淮当前面临着重要突破。 一、治淮已有相当成果  相似文献   

16.
淮河入海道工程,是199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中确定的“九五”期间开工建设的治淮战略性骨干工程。1999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近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9月经国务院、国家计委批准开工建设。工程全长163.5公里,近期工程静态总投资35.7亿元,动态总投资42.5亿元,  相似文献   

17.
《治淮》1994,(3)
为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检查国务院1991年江淮大水后作出的《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太湖的决定》的落实情况,认真总结两年多来治淮、治太的经验,安排部署1994年治淮、治太工作,进一步组织动员淮河、太湖流域人民掀起更大规模的水利建设高潮,国务院于1994年1月6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了治淮、治太第三次工作会议。会上水利部部长钮茂生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治淮治太第四次工作会议于5月23~24日在江苏省徐州市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检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和几次治淮治太会议精神的落实情况,研究解决有关工程管理和未开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等问题,落实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同志在会上强调,治理淮河、太湖事关两流域的防汛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是国家的重点工程,有关省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措施,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9.
《治淮》1995,(11)
1991年淮河、太湖发生洪水,引起严重灾害。当年9月,国务院召开会议,研究淮河、太湖的治理问题,11月,颁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推动淮河治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20.
治淮骨干工程项目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利》2003,(21):28-34
1991年淮河流域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后,国务院及时召开了治理淮河、太湖会议并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了以防洪、除涝为主要内容的近期治淮18项骨干工程及1项“其他”工程。到2002年底,1991年国务院治淮治太会议确定的19项治淮骨干工程先后开工18项(含利用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安排实施年度工程的4项),其中入江水道巩固、分淮入沂续建、洪泽湖大堤加固和包浍河初步治理等4项工程已竣工验收,怀洪新河续建、入海水道近期、汾泉河初步治理等3项工程基本完成,其余12项为拟建和在建,复建的板桥、石漫滩两座水库也已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