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义刚  李兰 《酿酒科技》2006,(1):56-58,61
青稞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微量矿物元素和β-葡聚糖等多种营养物质,是绿色有机食品。穹酒是康巴地区(四川康定和西藏巴塘)人民对青稞酒的称呼,是青稞经蒸煮、糖化、发酵、调配、均质和杀菌等工序生产而成;其色泽淡黄自然,酸爽甜润,营养丰富,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糖度为8%-10%,酒度为6%-8%(v/v),酸度为0.4%-0.8%。糖化发酵阶段使用1%的混合酒曲和15u/g的酸性蛋白酶及0.1%的黄酒活性酵母;制备醇香糖液时添加0.1%的糖化酶和β-淀粉酶,提高含糖量和品质。生物酶和酵母的使用与现代化酿酒技术的有机结合,使传统穹酒由作坊式生产向现代工业化转变,能防止穹酒酸败的产生,提高出酒率,改善品质,延长保质期,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2.
不同菌种对青稞酒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稞酒传统生产工艺为基础,研究了发酵过程中使用不同菌种对青稞酒感官品质和出酒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传统的青稞整粒固态发酵工艺,以单一菌种发酵生产的青稞酒产品其出酒率和产品感官品质几乎没有提高,而使用酿酒酵母和甜酒曲复合菌种,可以在保证产品观感质量的前提下相对于当地青稞酒生产工艺提高出酒率1倍以上。  相似文献   

3.
青稞小曲白酒生产方法初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青稞又称稞大麦,是大麦的一个变种,禾本科,一二年生草本,是藏区主要农作物,主要用于生产传统糌粑和青稞酒。青稞含蛋白质14%以上,淀粉60%左右,含18种氨基酸和12种微量矿物元素。用固态发酵法小曲白酒生产工艺生产青稞酒,泡粮后青稞含水分41%-44%;闷粮水温70℃左右,时间30min;用曲为Q303、3866或5-5根霉酵母麸曲,添加量为青稞量的0.35%-0.60%,藏曲为3%-5%;培菌糖化温度30--38℃;发酵糟温控制在28-32℃。(孙悟)  相似文献   

4.
青稞酒是以青稞为主要原料酿制的一种独特的蒸馏酒,所选青稞对其酿酒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26 个品种青稞为原料,分别酿造小曲青稞酒,并对青稞的籽粒品质特性、发酵相关品质指标以及青稞酒感官得分和出酒率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通径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青稞品种特性与发酵参数及产酒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青稞间品质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F1’‘甘青6号’青稞最适合酿造优质小曲青稞酒;青稞籽粒性状中,较高的支链淀粉质量分数有利于青稞酒发酵完全,提高出酒率,而容重、千粒质量及黄酮的质量分数是影响酿酒品质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可为青稞酿酒原粮的选择和专用型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发酵实验从7株酵母菌中筛选出发酵J}生能较好的3株菌株(7^#,1^#,6^#),并对3株酵母菌进行抗硫性、抗酸性、耐糖、耐酒精性能和耐温性能试验,最后筛选出发酵性能优良的7^#和6^#酵母菌株。其产酒率高,具有较好的耐二氧化硫能力(80~120mg/L);能在pH3.3~3.5,糖浓度24%~27%,酒精度12%Vol~14%Vol的范围内生长和发酵;发酵结束残糖含量低,凝聚能力好;发酵所得原酒品质好,酒的风味醇和,果香、酒香浓郁、协调;7^#和6^#两株菌可应用于柠檬、甘蔗混合发酵产酒。(孙悟)  相似文献   

6.
生木薯淀粉直接发酵生产酒精的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生淀粉分解酶的酶用量、料水比、酵母接种量、发酵时间是生淀粉直接发酵生产酒精的4大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得出生淀粉直接发酵生产酒精的最佳发酵条件为:生淀粉分解酶的酶用量为30u/g原料,料水比为1:4.5,酵母接种量为5%,发酵时间为4d;发酵生淀粉,发酵成熟醪酒分为7.04%(V/V),发酵率为78.38%。  相似文献   

7.
嗜酸乳杆菌发酵嫩黑玉米乳饮料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嫩黑玉米和鲜牛奶为主原料,经嗜酸乳杆菌及其它乳酸菌混合发酵后、调配成乳酸发酵饮料,通过各项实验确定出嫩黑玉米液化液的DE值为18%;糖化液与原料乳配比为2.5:1;混合液最佳发酵条件为菌种配比1:1、接种量6%、发酵温度43℃;饮料生产中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黄原胶(XG)和藻酸丙二醇酯(PGA)等组成复合稳定剂,加入量分别为0.3%,0.1%,0.1%;饮料最佳配方为加水百分率为45%、加糖量9%、pH值(柠檬酸调酸)为3.9。  相似文献   

8.
陈化籼米固态发酵法生产柠檬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原料预处理及相关因素对以陈化籼米为原料、黑曲霉进行柠檬酸固态发酵的影响作用。确定出以PDA为黑曲霉活化培养基,原料采用陈化籼米粉碎后,每100g米粉中加水60g后蒸煮(121℃、15min)的预处理;得出黑曲霉进行柠檬酸固态发酵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发酵前补水至52.9%,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84h。柠檬酸的含量可达135.4g/kg干物质,并且基质发酵后蛋白质含量提高60%。  相似文献   

9.
以猕猴桃为原料,活性干酵母为菌种,白砂糖、果胶酶为辅料;经破碎、取汁、控温发酵、贮存等生产猕猴桃酒。果胶酶用量为0.02%;发酵工艺条件为糖度18%,接种量为1.5‰,温度25℃;后酵温度15~18℃,时间25~30d;100ml酒液中添加0.6g明胶和0.8g单宁;生产过程应防止果浆或果汁与空气接触,减少Vc损失;加入果胶酶,降低果胶物质含量,提高出汁率;加强贮存期管理,有利提高酒质。(孙悟)  相似文献   

10.
张涛  杨冠  张凤英 《中国酿造》2013,32(1):152-156
该文对以籼米为原料,纯种根霉曲作糖化剂,嗜杀酵母(Sa2)曲作发酵剂的小曲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并对影响小曲酒的出酒率和品质的因素(糖化温度、糖化时间、纯种根霉曲添加量、嗜杀酵母曲添加量、加水量和发酵时间)作了研究.确定了籼米小曲酒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纯种根霉曲加曲量0.4%,糖化温度30℃,糖化时间1d,加水量120%,发酵时间4d,嗜杀酵母曲种加曲量0.8%.  相似文献   

11.
金秋梨在黔东南州种植面积宽,产量大,为提供梨果原醋酿造生产技术,实施饮料型梨果醋深加工利用,有效解决梨果易腐烂及梨农卖梨难的现实,特利用金秋梨资源开展原醋酿造方式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液体发酵较半固态发酵速度快,相反,半固态发酵方式生成的乙酸量稍高。  相似文献   

12.
Modern designs of continuous and batch fermenters owe their origins to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cylindro-conical vessel, if designed to carry out fermentation and maturation above 3°C, appears the best choice of batch fermenter for most purposes. For quality reasons its height should be minimised consistent with retaining a sufficiently steep cone for yeast removal and adequate turbulence for effective temperature control. Radical changes in design are not anticipated in the near future. Development effort is likely to focus increasingly on automatic control of fermentation. This development in turn will redirect attention to continuous fermentation which was more or less abandoned ten years ago following failure of commercial systems which had acknowledged defects. These can be overcome in modified systems, at least one of which has been tested successfully on an experimental scale.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以小米为原料,接种酒曲和醋酸菌,采用固态发酵工艺生产小米醋。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酿造工艺,结果表明,酒精发酵的最佳条件是选用米糠为辅料,酒曲接种比例(万家兴高产生料酒曲、安琪酿酒曲)为2∶1,总添加量1.5%,料醅水分含量为69%,入缸初始温度29 ℃;醋酸发酵的最佳条件是酿醋醋酸菌接种量为0.15%,料醅初始酒精度8.0%vol,入缸初始温度31 ℃。在此优化条件下,小米醋感官评分为87.6分,总酸含量为7.1 g/100 mL,小米香突出,酸味柔和,风味典型。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宁夏贺兰山东麓不同子产区自然发酵对葡萄酒香气的影响,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青铜峡、红寺堡及银川3个子产区自然和接种发酵的赤霞珠葡萄酒中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并采用显著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个子产区的挥发性化合物以酯类和醇类为主。银川产区挥发性化合物的总量在3个子产区中最高,自然酒精发酵和接种酒精发酵后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339.05和453.90 mg/L,自然苹乳发酵和接种苹乳发酵后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307.01和379.08 mg/L。青铜峡产区自然酒精发酵的葡萄酒中挥发性化合物的总量(312.8 mg/L)显著高于接种发酵(296.1 mg/L),自然苹乳发酵的葡萄酒中的挥发性化合物的总量(215.78 mg/L)显著高于接种发酵(202.10 mg/L)。对3个子产区葡萄酒中挥发性成分的聚类分析发现,对葡萄酒中挥发性化合物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产区、发酵阶段和发酵方式。  相似文献   

15.
橄榄果醋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橄榄果为原料,经取汁、酒精发酵后,采用分段发酵法进行醋酸发酵,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初始酒精度、醋酸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橄榄果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酿制橄榄果醋最佳条件为初始酒精度14%vol、醋酸菌接种量6%、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3d,可得产酸量为1.87%,澄亮透彻,醋味清香甘醇,酸甜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橄榄原果醋.  相似文献   

16.
葡萄糖氧化酶的发酵生产与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糖氧化酶是酶应用技术领域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酶,作为国家允许使用的酶制剂之一,它在食品、医药、饲料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简要介绍了葡萄糖氧化酶及两种菌种的葡萄糖氧化酶的发酵生产,对发酵工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冰酒发酵会比普通葡萄酒面临更多发酵迟缓或发酵停滞的危险,进而影响冰酒发酵的正常进行和冰酒质量。文章综述了冰酒发酵迟滞的原因和引起冰酒主要成分变化的因素,指出冰葡萄汁成分和发酵工艺不当是造成冰酒发酵迟滞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芽孢杆菌的添加对小曲酒高级醇含量的影响,以13株大曲来源的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通过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得到2株可降低小曲酒高级醇含量的芽孢杆菌;经过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测序分析,鉴定菌株B8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菌株B13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将2株功能芽孢杆菌制成芽孢杆菌麸曲,进行小试和中试小曲白酒固态酿造试验,验证芽孢杆菌对小曲白酒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B8与B13强化发酵可明显降低高级醇含量,主要变现为异戊醇与异丁醇的降低,以及微量正戊醇的产生,中试最高降低率可达29.87%,且低于某市售小曲清香型白酒成品酒中高级醇含量。该研究为解决小曲白酒中高级醇含量偏高问题提供了方法,以期提高小曲白酒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以青海互助县生产的青稞为原料,应用液态发酵技术,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青稞醋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从而确定了青稞醋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青稞粉糖化后,采用初始pH为4.5,混合活性干酵母接种量为0.8%、发酵温度为33℃、发酵时间为56h的条件进行酒精发酵;然后调整酒醪酒精度至6%,添加11%的醋酸菌,在摇床转速为180r/min和发酵温度为33℃的条件下,发酵10天。  相似文献   

20.
以蛇龙珠葡萄为试材,对比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单独发酵(CK)、酿酒酵母与酒酒球菌(Oenococcus oeni)顺序接种发酵(SEQ)和同时接种发酵(SIM)三种处理条件下的发酵过程,分析不同处理葡萄酒化学组分变化,并对其感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仅进行酒精发酵相比,SEQ和SIM处理的葡萄酒中的苹果酸和柠檬酸均迅速降解,对葡萄酒的感官质量没有负面影响,SIM处理缩短了苹果酸-乳酸发酵(MLF)进程。SEQ和SIM发酵的葡萄酒,乳酸、乳酸乙酯、脂肪酸和萜烯类等物质的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SEQ处理的葡萄酒中挥发性物质总量较高,为48.08 mg/L。共发酵能够丰富葡萄酒的风味结构,可以作为提高葡萄酒质量的发酵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