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充分合理的利用FCC油浆中含有的饱和烃和稠环芳烃,采用糠醛加复合助剂的方法精制催化裂化油浆。通过加入复合助剂,改善糠醛的溶解能力和选择性,从而提高精制油收率,改善精制油质量。通过实验确定了糠醛精制油浆的最佳操作条件:温度为50℃;剂油体积比为1∶1;停留时间30min;最高精制油质量收率为51.95%。糠醛加复合助剂的最佳精制条件为:A、B复配体积比为0.5∶1;助剂相对糠醛的体积分数为8%;剂油体积比为0.5∶1;温度为50℃。在此精制条件下,精制油的收率可达66.46%,比糠醛精制的精制油收率高14.8%,精制油质量亦有所提高,是良好的催化裂化原料;抽出油中富含稠环芳烃,可作为生产增塑剂、软化剂、针状焦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级抽提试验,模拟工业装置连续逆流抽提(假三段试验),以沈北-大庆混合油的减五线馏分油为原料进行了NMP和糠醛溶剂精制的对比研究。在单级抽提试验所确定出的NMP和糠醛精制最优操作条件基础之上,进行了假三段抽提试验及NMP精制油脱蜡试验。对单级抽提及假三段抽提所得精制油及脱蜡试验所得脱蜡油进行了各项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在适宜操作条件下NMP和糠醛单级抽提所得精制油质量接近,二者的脱蜡油均能满足国家质量指标要求。但NMP精制的剂油体积比下降50%,精制油收率提高7%。与糠醛假三段相比,NMP假三段溶剂精制的剂油体积比下降50%,收率提高4%。两种精制油质量基本相同,均好于适宜操作条件下单级抽提所得到的精制油的质量。同时也说明了NMP比糠醛有更好的精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抚顺页岩油为原料,加入脱氮试剂脱除碱性氮化物,考察络合反应温度、络合反应时间、剂油体积 比、络合剂与溶剂的体积比对碱性氮脱除率及精制油收率的影响。最佳的操作条件为:温度55~60 ℃,络合反应时 间5min,剂油体积比为0.07,络合剂与溶剂的体积比为1∶0.5~1∶1,静置时间35min,在此条件下,碱性氮脱除率 可达95.36%,精制油收率为91.25%。结果表明:选取的复合溶剂能有效脱除碱性氮化物,经试剂B处理后的页岩 油pH 为中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多级静态萃取模拟的方法对大连石化公司润滑油糠醛精制抽提塔的理论板数进行标定。结果表明,该抽提塔的理论板数为2—3块,在操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现有糠醛抽提塔至少要4块理论板才能使基础油的酸值符合要求。采用具有4块理论板的中试装置对标定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在与工业装置相当的操作条件下,精制油收率为76.0%,黏度指数为106,酸值为0.0174mg(KOH)/g,产品质量能够满足HVl400SN润滑油基础油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润滑油馏分油加助剂NMP溶剂精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物理抽提与化学反应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润滑油精制过程中氮化物脱除率,即在润滑油NMP精制过程中加入助剂,使其与氮化物进行反应,从而脱除油中的氮化物,使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变好。考察了NMP溶剂加助剂精制的碱氮脱除效果及对精制油性质和收率的影响。经过NMP溶剂加助剂单级抽提试验及假三段试验表明,NMP溶剂加助剂精制可有效脱除馏分油中的碱性氮化物,提高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加入助剂的质量分数对精制油收率及折光率无显著影响。单级抽提适宜操作条件:剂油体积比为1.0,抽提温度为80℃,加入助剂的质量分数为0.7%。在此操作条件下,精制油收率为87%,60℃折光率为1.4598,碱氮的质量分数为67μg/g。假三段试验的适宜操作条件为:剂油体积比为0.75,加入助剂的质量分数为0.5%,上段温度为80℃,中段温度为70℃,下段温度为60℃,在此操作条件下精制油收率为88%,在60℃时折光率为1.4601,精制油碱氮的质量分数为57μg/g。  相似文献   

6.
助剂在焦化蜡油糠醛精制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改善糠醛溶剂在精制焦化蜡油时的溶解能力及选择性,选取两种助剂(A、B),考察糠醛中加入助剂对精制油收率及脱碱氮的影响,根据工业操作条件,选取操作温度为60℃。在实验室做单段抽提实验,重点考察了溶剂组成和剂油体积比对精制油收率和质量的影响,同时测量抽出油残炭作为参考。结果表明,加入助剂A后,在小剂油体积比下能够使糠醛抽提的精制油收率得到提高、脱氮效果显著加强,在剂油体积比为0.5、助剂的质量分数为4%时,精制油收率和脱碱氮率较纯糠醛分别提高了3.86%,9.10%;助剂B在大的剂油体积比下效果较好,尤其对改善糠醛的脱碱氮能力有较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糠醛作为主溶剂、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助溶剂时,剂油体积比、温度、助溶剂质量分数等因素对精制油收率、粘度指数、折光率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80℃、剂油体积比为1.5、ω(助溶剂)为0.025%时,所得回收精制油的粘度指数为116.83,25℃折光率为1.441,色度为2.0,凝点为-19℃,ω(残炭...  相似文献   

8.
实验针对焦化汽油催化氧化萃取脱硫中各种溶剂选择性、脱硫率、精制油的收率进行分析,确定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浓度为95%,萃取剂油比为1:1。  相似文献   

9.
大庆/沈北减二线馏分油NMP和糠醛精制小试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庆/沈北混合的减二线馏分油为原料,分别进行NMP和糠醛溶剂精制的对比。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式回归了精制油收率及质量与操作条件的关系,用非线性规划的方法分别确定出NMP和糠醛精制的操作条件,使NMP精制油与糠醛精制油的质量相近,即60℃折光率为1.450,脱蜡油的粘度指数为95。NMP精制的操作条件是剂油质量比为1.41,抽提温度为70℃,NMP中水的质量分数为2.0%,精制油收率为91.8%。糠醛精制的操作条件是剂油质量比为1.93,抽提温度为95℃,精制油收率为85.3%。试验结果表明,在精制深度相当的条件下,NMP精制和糠醛精制相比,剂油质量比下降了近40%,精制油收率提高了近7%,充分说明NMP精制要明显优于糠醛精制。  相似文献   

10.
新型复合溶剂回收废润滑油工艺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型复合溶剂回收废润滑油的工艺研究中,采用正交试验法,在4种不同水平下考察了操作温度、 精制时间、剂油体积比、次溶剂二甲基甲酰胺(DMF)加入量、助溶剂(聚醚2070)加入量等5个因素对精制效果的影 响。极差分析结果表明,DMF和聚醚2070的加入量是影响收率的关键因素;聚醚2070的加入量对黏度指数影响较 小,而剂油体积比和DMF加入量对黏度指数的影响大。均值分析结果表明,该溶剂的最佳精制条件为温度80 曟, 精制时间30min,剂油体积比1.5暶1,DMF加入量15%,聚醚2070加入量0.2%。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再生油收率 可达91.7%,其黏度指数可达108.8。  相似文献   

11.
以某炼厂高粘度润滑油馏分油为原料,进行了NMP溶剂精制的小试研究.首先进行单级抽提试验,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并借助数学手段,确定了NMP精制的适宜操作条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NMP的假三段抽提试验及脱蜡试验.结果表明,无水抽提适宜操作条件为:抽提温度87℃,剂油体积比为0.75,在相同条件下,NMP单级抽提精制油收率为9...  相似文献   

12.
氧化-萃取耦合模拟油品深度脱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分别溶有苯并噻吩(BT)和二苯并噻吩(DBT)的正辛烷溶液为模拟油品(硫含量均为1 540μg/g),以WO3/ZrO2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萃取溶剂,考察氧化-萃取耦合工艺参数对BT和DBT脱除率的影响,确定模拟油品氧化-萃取耦合脱硫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探讨氧化-萃取耦合脱硫机理。结果表明,在氧化-萃取耦合脱硫优化条件下,即耦合脱硫温度60℃,耦合脱硫时间90 min,氧化剂用量V(油)∶V(H2O2)=33.3∶1,催化剂用量0.02 g/mL油,萃取溶剂用量V(溶剂)∶V(油)=1∶1,此时BT和DBT脱除率分别达到92.40%和97.46%。  相似文献   

13.
反应萃取精馏技术生产二氧五环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二氧五环传统生产工艺存在的缺陷,引入反应萃取精馏技术改造传统工艺。采用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连续反应萃取精馏生产二氧五环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适宜的工艺参数:反应萃取精馏塔总板数21块,其中精馏段2块,萃取段9块,反应段5块,提馏段5块;回流比为1.5;进料比例n(乙二醇)∶n(甲醛)=1.05∶1。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二氧五环纯度可达94.7%。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硅胶柱层析法对酶反应产物 皂苷C K粗品进行的分离纯化。当流动相V(氯仿)∶V(甲醇)=9∶1时分离效果最好,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产品。用核磁共振法对产品进行分析,确认产品为人参稀有皂苷C K,即20 O (β D 葡萄糖基) 达玛 24烯,3β,12β,20(S) 三醇。经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纯度检测,分离得到的人参皂苷C K的纯度为95%以上,纯品得率为33%,理论得率为60%以上。  相似文献   

15.
超声功率及声强对直馏蜡油氧化脱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甲酸/ H2O2 为催化氧化体系, DMF 为抽提溶剂, 在超声波的作用下, 催化氧化脱除直馏蜡油中的硫化物。考察不同的抽提条件、超声频率及声强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在最佳氧化抽提条件下对直馏蜡油进行氧化脱硫, 9 min 内就可以使脱硫率达到75%以上, 油收率在90 %以上。结果表明, 在抽提时间为10 min , 剂油体积比为1∶2 , 抽提次数为4 次的条件下脱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以氯化胆碱(ChCl)为氢键受体,以柠檬酸(C6H8O7)为氢键供体,经过低温搅拌合成ChCl/C6H8O7型低共熔溶剂,同时加入占总质量20%的水来降低其黏度。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分析。以ChCl/C6H8O7型低共熔溶剂为萃取剂,对模拟油中的碱性氮进行了脱氮研究。结果表明,在剂油质量比为1∶5、萃取时间为35 min、萃取温度为20 ℃的条件下,模拟油中喹啉的脱除率为95.64%。同时,以甲苯和环己烯为例,考察了芳香烃和烯烃对该低共熔溶剂脱氮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低共熔溶剂的脱氮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