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文化专有项具有非常明显的文化特征,常常造成其翻译和理解的困难。本文以耶夫.维索尔伦(Jef.Verschueren)的语用综观顺应理论为理论基础,就顺应文化语境,顺应作者目的和读者期待,顺应文本类型三个方面结合英语新闻报道实例,分析译者对中国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的选择,为新闻文体中的中国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寻求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在警务术语翻译过程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对译者而言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在对美国警察机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美国警务改革和发展的社会文化语境对Sheriffs Office、Sheriff以及Police Commissioner的汉译提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首创了“语境流变法”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翻译受到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历史条件制约,译者在翻译当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翻译规范,才能保证翻译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同时,译者作为独立的个人,拥有特定的文化素养和价值判断,对于翻译译本有着很大的影响。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读者的习惯和审美,完成翻译的转换和桥梁作用。在对翻译规范和译者主体性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进而描述了翻译规范和译者主体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旅游是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性产业,而文化则是旅游的核心内涵。因此,如何翻译旅游文化的外宣材料就成为了摆在译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方面,译者必须要将本国的旅游文化推介出去,以便达成文化输出的战略方针;另一方面,译者还必须确保读者能够接受外来的异质文化。也就是说,必须要在避免文化冲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将本民族的旅游文化推广开来。要做到这一点,译者在译前必须先明确自己的翻译目的,以有针对性地选择科学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一项积极的伦理交往活动。作为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伦理站在对翻译进行价值评判的角度,探寻差异性文化交流的最佳切合点,以达到文化交流中最大限度的沟通与理解。中国特色词汇承载着中国特定的历史与民族文化。文章结合切斯特曼的基本翻译伦理模式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特色词汇翻译中译者应遵循的伦理模式,为差异文化对话、互渗、共生道路的寻求做些尝试。  相似文献   

6.
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取向决定译者的翻译策略,不同的译者,由于文化取向的不同对同一作品往往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红楼梦》的两位译者,杨宪益与霍克斯,本着不同的翻译目的,在其翻译中分别采用了以异化为主和以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作者认为异化策略在保存源语文化特色和传播源语文化遗产方面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翻译作为以译者为主体的社会化行为,必然受到社会文化规范的制约。清末民初小说翻译表现各异,总体而言都受到了本土文化的影响,是近代翻译规范制约的结果。借鉴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本文从翻译选材和诗学两个方面分析译入语文化语境制约翻译的内外部因素,阐释了特定社会、文化环境对翻译活动的规范作用,并进而具体揭示了该期译者受规范制约而采用的三种翻译方法:即改写法、删减法与增译法。  相似文献   

8.
《呐喊》作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专有项。以汉斯·弗米尔所提出的目的论作为理论基础,以小说集《呐喊》为依托,选取杨宪益&戴乃迭和威廉莱尔两个最具代表性的英译本作为比较对象,从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语言文化3个层面探讨了《呐喊》中的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由于语言的不同,使用的方言也不同,而且方言本身具有文化内涵的差异性,这些使得在电影字幕翻译中很难找到能与之对等的表达,从而给译者带来很大的挑战。从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出发,探讨了电影字幕中方言的归化翻译策略,即译者必须以目的语观众为中心,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并以通顺易懂的口语体译法作为对风格缺失的补偿,以实现文化的功能对等,电影才能达到文化交流和商业化运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消除男性话语霸权,女性主义深入挖掘了传统翻译领域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并通过翻译实践重新界定翻译标准、提高译作和译者的地位、进行女性主义翻译的重写,对传统翻译理论进行解构,抨击翻译领域乃至文化层面上的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11.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认为目的决定策略,试图从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对比分析《水浒传》沙译本和杰译本两个版本前70回中的习语的英译,透析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在翻译他国文化时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阐述翻译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对翻译过程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挖掘翻译的本质规律。在双元结构理论指导下,从语音、语义、语法和文化审美几个层面对语言与思维结构内部的两种语言规则系统在英汉笔译过程中的影响展开讨论,以期为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简要阐释中国特色新词的内涵,分析其与文化特色词、流行语和新词的不同之处;从直译、意译、音译、释译、套译和创译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特色新词的英译策略,并根据新词产生的背景和内涵,比较不同译语的利与弊;指出翻译策略仅是一种手段,而如何做到最好的文化交流才是翻译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4.
语料库翻译学是基于语料库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一个全新的翻译研究与实践领域。语料库翻译学可以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大量实证数据,不仅可以促进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同时大大提高译员的工作效率和计算机翻译的准确性。通过对语料库翻译学的发展进行概述性介绍,希望能将一种新的研究思维和研究工具提供给广大翻译研究人员和翻译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传统理论认为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应当努力成为一个隐形人.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和《爱玛》的两个汉译本分别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在文学翻译中应当提倡译者风格的结论.此外,读者也将从具有不同风格的译者所翻译的文学作品中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印刷史》英文版入选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重点图书翻译出版资助项目。以该著作的英译工作为出发点,探讨在“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指导下中译外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中国翻译工作者弘扬祖国文化的重大责任。具体分析了为尊重原文的文化身份,翻译汉语典籍和专著时应采取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