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单一的收视率调查已经不能满足融合媒体时代电视节目评估要求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微博平台的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建立了基于微博的电视节目评价体系,从传播力、影响力、话题性三个角度细分了8个指标用于电视节目评价,全面而形象地展示了节目的优劣与特点.该体系作为电视节目综合评价体系“中传指数”的一部分,从微博平台的角度对电视节目进行评价分析,有其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内地电视节目评价体系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现存电视节目评价模式的梳理。介绍了国内电视节目评价体系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剖析了目前行业内使用的以收视率为导向的电视节目评价体系的优势以及其不足之处。基于传统电视节目评价体系很难对当前与新媒体结合的电视节目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这一现实。对当前出现的“网络影响力”电视节目评价方法做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38(7):34-34
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奖一等奖获奖单位:中央电视台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综合节目内容审片系统(以下简称内审系统)是中央电视台建设网络化、文件化制播体系,实现审片方式一体化的一项创新型应用,它的成功实施实现了电视台审片业务与各个网络化制作系统、节目生产管理系统的异构连接,并在全台范围内构建了全新的审片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央电视台十分重视节目质量管理,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增强全台的节目质量整治,建立节目质量监控体系,健全节目质量管理制度,提高节目制作人员业务素质,建立完善的维护体制。因此,在国家广电总局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金帆奖”的评选中,中央电视台连续三年荣获综合评比第一名。  相似文献   

5.
《广播与电视技术》2009,36(8):38-38
全台节目暂存交换系统是中央电视台建设电视媒体网络化、文件化制播体系意义最为重大、也是最为关键的项目之一。它的实施,完成了中央电视台各类网络化制作系统、硬盘播出系统、媒资存储应用系统以及节目生产管理系统的异构连接和节目文件的暂存交换,搭建起了全新模式的节目基本信息和节目视音频数据交互平台,首次实现了电视节目网络化、文件化制播全流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电视节目评价的主观性、模糊性以及无法精确地描述等问题,提出电视节目评价的算法。根据模糊数学理论,该算法将电视节目评价的指标的特征矩阵变换为相对优度矩阵。利用相对优度矩阵的广义加权距离建立目标函数,求解评价电视节目与优秀节目的隶属度进行评价。实例表明,该算法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电视节目质量。  相似文献   

7.
史冠翔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38(7):76-76,78,80,82
中央电视台节目生产管理系统曾荣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创新奖(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奖)一等奖。本文重点阐述了中央电视台节目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理念和新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基于视音频数据文件制播的现代电视节目生产模式下节目生产管理系统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1电视节目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1)全面性原则在创建电视节目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应该包括所有影响评价对象信用的各种要素,其中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过去的业绩,而且需要考虑电视节目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还应该思考评价对象自身的情况,综合分析所处的环境以及将会产生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客观地评价电视节目,避免通过少数几项指标内容就对电视节目进行评价,有效防止电视节目在评价过程中出现失误的  相似文献   

9.
中央电视台连续五年获得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视节目技术质量“金帆奖”综合评比第一名,这是中央电视台技术更新、全面实现节目制作播出数字化的结果;是全面加强节目质量管理,技术部门和编播部门相互配合、通力合作的结果:是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我们工作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更是领导平时注重节目技术质量,全台技术制作人员工作严谨认真、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电视节目声音制作早已步入立体声阶段,电视节目的环绕声制作与播出也在逐步展开,以中央电视台“民间外交60年”系列节目为例,从环绕声扩声系统设计思路、调试的难点、设备选用等方面对电视综艺节目的现场环绕声扩声系统进行了探讨和实践.研究表明要大规模实现环绕声扩声,就要大规模普及节目制作高清化,普及环绕声音频格式,普及重放终端及环绕声重放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