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以三氯氧磷为交联剂制备非糊化的高交联马铃薯淀粉的方法,测定了反应的取代度和布拉班德粘度曲线,研究了在沸水中受热后非糊化淀粉的颗粒形貌及粒度分布等特性。提出高交联非糊化马铃薯淀粉存在着不同于原淀粉颗粒的沸水中只发生轻度有限溶胀的非糊化颗粒态。  相似文献   

2.
三氯氧磷交联马铃薯淀粉颗粒膨胀历程及溶胀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淀粉与三氯氧磷的交联反应 ,通过控制交联反应程度 ,成功地控制了交联淀粉颗粒的膨胀并使其停留在不同的溶胀阶段。本文详细地研究了处在不同溶胀阶段交联淀粉颗粒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趋势 ,揭示了交联淀粉颗粒由高交联非糊化到低交联溶胀糊化的膨胀历程及溶胀机理 ,即交联马铃薯淀粉是以颗粒尾端为主的不均衡膨胀。  相似文献   

3.
三偏磷酸钠交联马铃薯淀粉颗粒膨胀历程及溶胀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淀粉与三偏磷酸钠的交联反应,通过控制交联反应程度,成功地控制了交联淀粉颗粒地膨胀并使其停留在不同的溶胀阶段,详细地研究了处在不同溶胀阶段交联淀粉颗粒的结构特征和变化趋势,揭示了交联淀粉颗粒由高交联非糊化到低交联溶胀糊化具体地膨胀历程及溶胀机理,即交联马铃薯淀粉是以颗粒尾端为主的不均衡膨胀。  相似文献   

4.
以三氯氧磷为交联剂制备非糊化的高交联木薯淀粉,并测定了反应的取代度和布拉班德粘度曲线,研究了在沸水中受热后非糊化淀粉的颗粒形貌及粒度分布等特性.提出高交联非糊化木薯淀粉存在着不同于原淀粉颗粒的在沸水中只发生轻度有限溶胀的非糊化颗粒态  相似文献   

5.
高交联木薯淀粉非糊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非糊化的高交联木薯淀粉的方法,测定了反应的取代度和布拉班德粘度曲线,提出高交联木薯淀粉与原淀粉颗粒不同,在沸水中只发生轻微溶胀,呈非糊化颗粒态。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非糊化的高交联玉米淀粉的方法,测定了反应的取代度和布拉班德粘度曲线,提出高交联玉米淀粉与原淀粉颗粒不同,在沸水只发生轻微溶胀,呈非糊化颗粒态。  相似文献   

7.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高交联非糊化淀粉的物态性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技术)对高交联非糊化玉米淀粉和高交联非糊化木薯淀粉,在水分散体系中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氯氧磷高交联变性淀粉,尽管已经失去了糊化的性质而保持颗粒状态,但在相应的原淀粉糊化温度范围内,仍然发生了由多晶态向非晶态的相转变。  相似文献   

8.
高交联马铃薯淀粉非晶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研究了以三氯氧磷为交联剂的高交联马铃薯淀粉的制备方法,报道了高交联马铃闰随反应承代度增加而逐渐非晶化的现象,同时,采用偏光显生镜和广角X-射线衍射对其由多晶态向非晶态的渐变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主交联马铃薯淀粉存在着不同于原淀粉多晶颗粒态的只含无定形结构的非晶颗态。对非晶颗粒态高交联马铃薯淀粉颗粒的粒度分布的进一步研究还表明,此时的淀粉颗粒发生了轻度有限的膨胀。  相似文献   

9.
琥珀酸酯化低交联马铃薯淀粉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自制的琥珀酸酯化马铃薯淀粉、琥珀酸酯化低交联马铃薯淀粉和马铃薯原淀粉的RVA图谱、透明度、凝沉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和显微形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同单纯酯化相比较,交联后再酯化有利于稳定其糊化温度和粘度,可提高马铃薯淀粉的透明度、凝沉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酯化反应对淀粉颗粒的损伤主要产生在淀粉表面.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交联―酯化―预糊化复合变性制备乌冬面专用改性淀粉,并与木薯原淀粉、交联淀粉及交联―酯化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交联淀粉偏光显微及颗粒形貌没发生明显变化,交联变性并未破坏淀粉结晶结构;交联―酯化淀粉颗粒出现粘连和聚集现象,部分颗粒表面出现凹陷和裂纹现象;红外光谱表明,交联―酯化―预糊化复合变性淀粉在1 728 cm–1、1 247 cm–1附近出现新的吸收峰,分子内引入乙酰基团,X–射线衍射光谱显示,交联―酯化―预糊化复合变性淀粉在5.6°和22°处衍射峰强度减弱,A型特征峰加强,结晶类型由"C"型向"A"型转变;交联―酯化淀粉经预糊化处理后,淀粉颗粒膨胀破裂,结晶结构受到彻底破坏,淀粉偏光十字消失,但预糊化处理未破坏淀粉分子化学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