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介绍材料数据库的基础上,分析了材料数据库中材料某些信息的不完备。论述了牛顿插值算法的数学原理,并在实例中验证了其可行性,然后应用于材料数据库开发中。通过该方法,扩充了材料数据库的材料信息,提高了查询材料信息的速度,从而指导模具生产企业合理选材。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实验分析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国产彩色显象管在用不锈钢材料中,出现含气量大的材料,即内部含气量比同种类的日本材料多、比日本材料含气量多的气体主要是氢气,其原因是金属材料在冶炼、热轧等热状态加工工艺过程中气体溶解在材料内,因此要采取措施,来控制好氢在材料体内的溶解量,最终减少彩色显象管用国产材料的总含气量,达到日本同类材料的水平,以便满足彩色显象管对其真空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苏海兰  孙加亮  芦良 《化工新型材料》2023,(S2):199-202+207
甲烷和二氧化碳重整所用的镍基催化剂在高温下易积炭烧结而失活,限域功能材料可将活性组分限定在材料孔道内部,提高活性组分镍的分散度,防止其烧结和积炭。综述了限域功能材料的类型,以及核壳结构材料、纳米管材料、层状结构材料和介孔材料等在甲烷重整反应中的研究现状,并对限域功能材料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超材料指的是通过人工结构实现超常特性的一大类新型材料,有望成为一系列颠覆性技术的源头。这类材料在基本结构、性能和实现方法上与常规材料完全不同,其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也泾渭分明——常规材料源于自然,易于获得而难于设计;超材料正好相反,易于设计,但在很多情况下却难于获得。作者课题组提出了通过超材料与常规材料融合发展兼具超材料和常规材料优势的新型功能材料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介质基电磁超材料、自然超常介质以及一些基于超材料设计思想的常规材料,从而形成了广义超材料的概念。这些研究工作拓展了超材料的范畴和其思想的指导意义,可为材料性能的改进与提高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孟凡悦  李琛  高珊 《包装工程》2023,44(23):62-74
目的 为了开发具有良好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的聚乳酸发泡材料,亟需解决聚乳酸发泡材料在熔体强度和结晶度等方面存在的限制,改善其综合性能以扩大聚乳酸发泡材料的应用范围,同时也需符合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方法 基于近期国内外有关聚乳酸发泡材料的最新制备方法及性能优化进展,分析关于泡孔调控及材料组分,总结发泡过程及影响因素,指出聚乳酸与其他材料共混或复合后材料综合性能优化的研究方向及问题。结论 聚乳酸基发泡材料是当前市场最具前景的生物基发泡材料之一,随着性能的不断进步,可进一步扩展其在包装、汽车、建筑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超颖材料的奇异特性和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使该材料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其发展前景引起了学术界,产业界,尤其是军方的无限遐想。针对超颖材料在隐身方面的应用对其基本特性和实验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该材料在隐身和其它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在自然界中来源广泛,是最丰富的天然聚合物之一,已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可用来制备柔性电驱动器的智能材料。纤维素的柔性轻质、低廉可再生使其可以作为电驱动材料的基材,但丰富的羟基也使其具有易受环境湿度影响等缺点,可与导电材料复合改善纤维素基电驱动材料的性能,例如更大的弯曲变形、优异的耐久性、在湿环境中稳定驱动等,还可以采用纳米纤维素作为基材来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本文主要对基于纤维素的电驱动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其在柔性压电传感器、柔性仿生驱动器以及微机电系统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纳米材料在涂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武利民 《材料导报》2001,15(4):51-52,66
纳米材料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性能材料,认识这种材料的性能和拓展其应用领域,是许多材料工作者非常感兴趣的课题,着重介绍了年年来国内外有关钠米材料在涂料中的应用和研究开发情况,并对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左手材料的光学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手材料是一种人工制备的具有亚观结构的材料,因为其独特的电磁学特性,在很多方面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简要介绍了左手材料在完美透镜、一维光子晶体、薄板波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其理论研究和实验结果进行了评述,并探讨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温度及温升率历史对H62及1Cr18Ni9Ti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实验机,对H62黄铜及1Cr18Ni9Ti不锈钢两种材料进行考虑温度及温升率历史影响的拉伸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及温升率历史对材料的力学行为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增加,材料强度下降,在相同的温度下,经历不同温升率历史的材料其力学性能存在明显差别。材料不同其影响机理也不相同,在研究温度及温升率历史效应时必须结合材料微观组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稀土激活的碱土铝酸盐材料是现今应用最广泛的发光材料,但其发光颜色单调,发射光谱主要集中在440-520nm范围内,缺乏长波段(黄、红)的发光色。在发射峰为505nm的SrAl2O4:Eu^2+,Dy^3+基础上,掺杂红色偶氮颜料,使发光材料的发射光谱发生红移,研究了其光色变化,并结合余辉性能测试,讨论了发光材料的光色红...  相似文献   

12.
真空包装时塑料包装材料的透氧性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敏  侯宏晓  明建 《中国包装》2006,26(1):78-81
本文以生鲜精肉为对象,分别用四种不同透氧度的塑料包装材料进行真空包装.研究其在保存期间的品质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良阻隅性材料包装颜色及保鲜效果最好.中阻隔性材料次之,高阻隔性材料及低阻隔材料明显较差。  相似文献   

13.
金属有机框架(MOFs)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可调节的孔径,其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都具有良好的携电荷能力,近年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锂离子电池MOFs负极材料,归纳了MOFs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的改性策略和合成方法,且系统分析了MOFs及其衍生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设计的主要原则,指出了其未来发展趋势及研究挑战。  相似文献   

14.
现代战争中电磁干扰武器干扰能力的不断提高对国防安全带来的压力,以及电子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导致的电磁干扰/污染问题,均对电磁屏蔽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维多孔材料独特的微观结构带来的多重反射机制使其具备轻质、屏蔽效能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磁屏蔽材料。基于电磁屏蔽的基本原理以及三维多孔材料在电磁屏蔽领域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三维多孔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自从90年代SONY率先推出锂离子电池以来,锂离子电池行业迅猛发展,尤其是其正极材料的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已经从钴酸锂材料一枝独秀,发展成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酸锂、镍钴锰酸锂、磷酸铁锂材料齐头并进的态势。这些材料根据其各自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聚合物复合泡沫材料的最新应用进展,详细介绍了聚合物复合泡沫材料在电磁屏蔽领域的研究现状。首先概述了聚合物复合泡沫材料的不同制备方法,重点分析了不同填料、孔隙结构、材料厚度对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最后介绍了聚合物复合泡沫材料在电磁屏蔽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聚氰胺酯泡沫材料吸声性能及其低频拓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一种无纤维的聚氰胺酯泡沫的吸声性能进行了研究,根据其具有的多孔性吸声材料的特性,提出用Delany模型对其声学性能进行分析。并对这种材料在低频段吸声性能的拓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地在材料表面涂膜可以提高其低频段的吸声性能。  相似文献   

18.
在制备掺杂型稀土高分子材料中,因大多数稀土化合物与树酯型高分子材料亲和力差而难以均匀分散于其中,所以材料往往透明性差、强度低,很难得到高稀土含量、高透明性的稀土材料,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本文主要合成了以稀土铕为红色电致发光材料的三类材料,第一类是配合物单体,第二类是一系列主链上含有发光单元和空穴传输单元两种不同功能团的高聚物,第三类是一系列主链上含有发光单元的高聚物,再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测试,讨论分析并对比其性能,以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9.
“纳米材料”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些材料,它们可能是一维的或者多维的,其尺寸范围在1~100m之间。之所以特别强调尺寸,是因为这些材料的特性与其同样的大块材料的特性有着根本区别,因而产生了新的应用机遇。材料行为改变的两个方面是增大的相对表面积(因而产生了增高的化学活性)和量子效应的主导地位(对材料光学、磁学和电学特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西班牙盖克IK4工艺中心正在开发一种聚合物材料,据说在90℃以上时可以保持其压电特性。这类材料设计用于高温环境,在这类条件下半晶体状聚合物无法发挥作用。经过对多种材料进行试验,发现聚酰亚胺可用作基体材料,这类材料拥有出色的热学、机械学及介电特性。为了使材料具有稳定的物理和压电特性,向材料分子中试图加入各种双极性功能团(-CN、-SO2、-CF3),改变它们的数量及位置。此外还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