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性能混凝土的结构工程应用与设计方法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海超  何世钦  仲伟秋 《混凝土》2002,(2):36-37,40
作者就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在工程应用和设计方法方面进行了讨论。对于21世纪结构高性能的发展态热,提出了迫切发展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客观要求。指出了综合高强度,耐久性,工作性能,环境影响等多因素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发展问题以及进行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方法研究的必要性,确立了发展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主导方向,探索了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夏春  王玲芬 《山东建材》2004,25(1):49-52
由于混凝土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世界不同国家及学者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认识也不尽一致;而高性能混凝土及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已成为当今世界混凝土发展的两大主题,同时衍生出的绿色混凝土和水工高性能混凝土。对今后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也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结合水工高性能混凝土中高活性掺合料的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张敏 《房材与应用》2000,28(1):37-39
高性能混凝土是以可持续发展和耐久性为基本要求,并适合工业化生产施工的混凝土,代表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方向。文中提出了实现高性能混凝土应从选材、外加剂、配合比、工艺等方面着手,进行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施工控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卿  陈裕平  谢麟  韩素芳 《建筑科学》2002,18(3):42-47,62
研究了在深圳地区配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途径,包括原材料适用性、配合比设计、高效减水剂及矿物掺合料的双掺技术等。配制出强度为C40-C80,工作性能好,可泵性强,各项力学性能、长期和耐久性能均较常规混凝土优越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对其强度的增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用一元二次方程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制中混凝土强度与水胶比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对C80级高性能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干燥收缩人、抗碳化、抗渗、抗冻、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等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浅谈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晋斌 《山西建筑》2005,31(5):103-104
对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阐述了外加剂、掺合料的性能品种以及对混凝土产生的作用,并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养护技术,以使混凝土的发展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近年来,在国际范围内,高性能混凝土以其能适应现代化工程的需要而得到了快速发展,高工作度、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长期的耐久性是高性能混凝土应具备的基本特性。本文首先总结了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设计的基本技术要点,阐述了其抗压强度和工作度与其配比设计参数之间的基本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强度和工作度进行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设计的流程。最后以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罗震亚 《山西建筑》2007,33(31):159-160
就如何获得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研究,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遵循的原则、主要技术性质及其应用进行了介绍,为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栋民  金欣 《混凝土》2001,(5):16-18,21
本文概述了我国结构自防水混凝土的几个发展阶段,分析了高性能防水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对高性能微膨胀复合防水剂WSP进行了材料设计,以及从三个方面的性能研究,阐述了其防水机理,研究表明,用高性能微膨胀复合防水剂WSP配制的高性能防水混凝土是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展高性能混凝土(HP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建筑节能》2000,28(1):37-39
高性能混凝土是以可持续发展和耐久性为基本要求 ,并适合工业化生产施工的混凝土 ,代表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方向。文中提出了实现高性能混凝土应从选材、外加剂、配合比、工艺等方面着手 ,进行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施工控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贺飒飒  吴迎叶  陈颖  徐文  王磊  张宁  刘鹏 《混凝土》2023,(3):126-129+134
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因其优异性能而被逐步应用于当今工程建设中。然而,有关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理论、制备工艺和长期时变性能等方面研究还不深入,从而限制了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生产制备和长期性能等方面研究成果,指出了现有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存在问题和不足,为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制备与应用等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何世钦  王海超 《工业建筑》2003,33(8):8-10,41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研究对实际工程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是高性能混凝土研究领域的主要方面之一。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了试验 ,研究了水泥、硅灰、粉煤灰和外加剂等不同试验因素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分析了每个因素水平对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作用及各个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 ,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外加剂、硅灰、水灰比和粉煤灰。并用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了线性回归 ,给出了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阐述了养护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收缩开裂及内部相对湿度变化的影响.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常用养护方法,探讨了不同养护方法的优势及不足之处,提出复合养护方法为高性能混凝土养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高性能混凝土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覃维祖 《建筑技术》2004,35(1):12-16
高性能混凝土(HPC)不是一种特定的混凝土,它的性能是因工程条件、环境条件、施工工艺等要求而异的。品质稳定的原材料是生产HPC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HPC要具备所要求的性能,必须根据条件的变化,及时变化生产中的参数。应用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和大掺量矿渣混凝土是发展HPC最可行的途径,不仅能提高混凝土的品质,还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的可持续发展的混凝土。本文讨论了高性能混凝土配制的主要技术途径和配比参数的合理选择,详细介绍了多种典型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并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述高性能混凝土中的矿物质超细粉的基本特性及其对HPC的作用,给出超微粉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实例,并提出超微粉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超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由电收尘气流分选工艺收集的超细粉煤灰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超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不同龄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超细粉煤灰的掺入改善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并使混凝土的长期抗压强度稳定增长.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相比,超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钢筋握裹力有所提高,干缩和徐变降低,而抗剪强度则与之接近,应力—应变曲线与之类似.  相似文献   

17.
高性能混凝土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新型高效减水剂的发明与应用、矿物超细粉的回收与加工、纤维材料的发展以及新型水泥基材料的发明,混凝土技术有了重大突破,尤其是高性能混凝土(HPC)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目前,HPC和UHPC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世界各地的重特大工程中.在UHPC配制中,要特别注意采用合理的配合比,同时指出混凝土在不同龄期的强度均明显高于设计基准强度.另外,新拌UHPC粘性大,流动慢,测定坍落度、扩展度所需时间长,施工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控制单方用水量、控制坍落度损失、利用粉体效应等措施.UHPC浇注成型后,容易产生自收缩开裂,通过控制水灰比、水胶比等能有效抑制其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性能混凝土火灾条件下抗爆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李敏  钱春香  王珩  孙伟 《工业建筑》2001,31(10):47-49,79
采用 15 0mm× 15 0mm× 3 0 0mm的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及分别掺有聚丙烯纤维、引气剂和二者复合掺加的高性能混凝土 ,在 2 0~ 45 0℃范围内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火灾高温下的抗爆裂性能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聚丙烯纤维的加入可以大大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爆裂性能 ,单独加入引气剂及复合掺加聚丙烯纤维和引气剂的抗爆裂效果并不理想。回弹试验表明 ,经受火灾高温后的高性能混凝土的残余力学性能呈一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交设计法设计配制了27组324块高性能混凝土试件,对其进行了超声波检测,分析了矿物掺加料对超声波检测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显著性影响。试验表明,高性能混凝土的声速值和普通混凝土存在一定的差异,矿物掺加料会对高性能混凝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工程检测中,应考虑这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接上期 )3.3 抗压强度关于龄期与强度的关系 ,普通波特兰水泥受水灰比的影响较小 ,龄期 7d强度达到 70 %左右 ,2 8d达到 90 %左右 ,各龄期的强度增进率大体一致 ;高贝利特水泥则是C2 S量越多、水灰比越大 ,其强度增进越慢 ,只有当水灰比W /C <0 .2 5时 ,各龄期的强度增进率才变好。研究发现 ,水灰比W /C=0 .35~ 0 .4 5的场合 ,在龄期到达 2 8d之前 ,随着C2 S量的增加 ,其抗压强度降低 ;但龄期到达 91d时 ,抗压强度已与C2 S量无关 ,与普通波特兰水泥相同。水灰比W /C =0 .2 0、W /C =0 .2 5的场合 ,短龄期的抗压强度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