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兆宁 《矿冶》1994,3(4):7-12,23
通过对小铁山矿矿山条件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一种适合小铁山矿的支护方法——光爆锚喷支护法。实践证明,光爆锚喷支护技术解决了小铁山矿长期以来巷道维护困难的问题。光爆锚喷支护技术的应用,保证了井下人员及设备的安全,为矿山的正常生产提供了保障,降低了采矿的损失和贫化。  相似文献   

2.
分段分条胶结充填采矿法是综合了巷道式胶结充填和无底柱分段崩落两种采矿方法的优点而产生的一种变异充填采矿方法。经白银公司小铁山矿现场工业试验表明,技术经济指标较好,损失率小于6%,贫化率小于3.5%,出矿效率较高,为在不稳固岩层条件下矿体的多步骤回采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本文着重介绍了试验方案,回采顺序和二步回采以及巷道和采场顶板管理等。  相似文献   

3.
结合小铁山矿技术改造的具体要求,作者于1986年参加技术考察组对瑞典博利登公司地下矿山进行了为期一月的现场考察和技术操作。重点考察了采矿工艺和设备管理。博利登公司矿山由于采用了合理的采矿工艺技术和对设备进行有计划的维修保养,因而获得了较商的经济效益。在众多的生产经验中最为突出的是广泛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和系统的锚杆支护,保证了坑内安全回采,又加上全面机械化作业,致使采矿效益高,指标优。这些矿山的充填工艺又具有特色,特别是脱水技术和接顶质量管理,对小铁山矿的技术改造都有实际意义,因此作者对上述问题作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4.
宗海祥 《矿冶》1995,4(3):12-18
简述了机械化上向巷道式充填法的各项工艺、所用的无轨设备以及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该方法完全适应小铁山矿赋存形态极其复杂的矿体和相当不利的开采技术条件,因而是小铁山矿难采矿体实现高效、低贫损回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采矿方法。  相似文献   

5.
白银公司小铁山多金属矿为典型的高地压软岩矿山,由于地压活动频繁、巷道和采场破坏严重等原因,前期生产中滞留了大量残矿。根据调查踏勘,将小铁山矿残矿划分为三中段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期间形成的残矿,四、五中段多种充填法试验期间形成的残矿和六到八中段上向巷道式进路充填法开采期间形成的残矿。针对小铁山矿不同区域残矿回采条件复杂多变的特点,以“小范围、小规模、小断面、小设备、小规格”机械化开采为指导思路,制定了五种可行的残矿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在检验各种地下充填支护系统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以期改善岩层支护,降低采矿成本。本文叙述了普拉塞尔多姆公司多姆矿利用膏体充填料的性质来开发高密度充填系统,解决待处理的大空场,以期在整个矿山内为下代多姆矿工人形成稳定的岩层条件。  相似文献   

7.
充填采矿法是金属矿床的主要开采方法之一,在我国有色矿山的应用历史悠久。50年代中期,充填法在有色金属地下矿山中占有较大比重。由于人工或电耙出矿的传统充填法采场生产能力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60年代初有一些技术条件适合采用充填法的矿山纷纷采用了崩落法,因而充填法的应用比重趋于下降。然而由于充填采矿法具有矿石回收率高,特别适合于不稳固矿岩条件下的高价矿石的回采的特点,因此一些矿山、科研和设计单位从未放弃对其进行研究探索。随着采场装运设备的发展,80年代以来充填法取得了重大进展。由于实现了采场机械化回…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乌拉尔中部一些矿山,各种用途的保安矿柱积压了大量有工业价值的矿石,即使局部开采那些矿石对于这些矿山也是非常现实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回采保安矿往本身是重要的,而且回采矿柱的开始时间也是很重要。在实践中,经常是在采矿作业转移到下水平之后才能查明保安矿柱全部或部分回采的可能性。回采工作起点转移得越远,则开拓与采准巷道的支护费用增加得越多。采矿实践中已经在采用胶结充填法回采保安矿柱矿石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胶结充填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矿床的安全开采,同时保护地表不受破坏。可是胶结充填料的制备不是…  相似文献   

9.
霍姆斯特克矿于1988年全面实现机械化,目前采用的两种采矿方法是机械化分层充填采矿法(MCF)和垂直漏斗后退式开采法(VCR)。1992年,在1.4Mt矿石产量中,机械化分层充填采矿法的产量占54%,VCR法占44%,采准巷道和上向回采占2%。这些方法都设置了斜坡运输道,使用柴油动力铲运机、汽车及风动凿岩台车和辅助车辆。在VCR法采场扒矿巷道中也使用电动铲运机和胶轮式风动装岩机。目前,霍姆斯特克矿日采3900t矿石,总计使用113台总功率达6137kW的柴油机设备。1977~1988年,该矿采矿方法完成了从劳动强度很大的无支护分层充填采矿…  相似文献   

10.
某金矿采用留矿法开采,由于矿岩稳固性较差,回采作业过程中易引发顶板冒落问题,大量放矿过程中废石提前混入,使矿石贫化损失严重。鉴于此,矿山开展了空场法转充填法的采矿方案研究,提出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方案,根据矿岩稳固性情况灵活选择掘进式回采或压顶回采方式,并在矿山开展现场应用,解决了矿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高了矿山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小铁山矿采矿作业向深部拓展,受地应力和岩性分布的影响,地压活动频繁,引发的地压活动危害问题更为突出。为减少深部开采地压灾害的不利影响,通过对矿山开采巷道围岩的变形监测,分析深部高应力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制定出适合矿山的支护措施,有效减少了二次支护成本,对保证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纵观“八五”期间有色金属矿山采矿科研成果,其显著的特征是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着重研究了回采、出矿、充填等作业工艺的装备,以无轨化技术为手段,实现矿山的强化开采。其中以阶段侧向崩矿技术为代表的大孔采矿技术、以盘区机械化和充填材料多样化为代表的充填采矿技术、以盘区回采振动出矿为代表的连续采矿工艺均发展迅速,一些矿山和一批先进的采矿工艺技术和装备,已步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1大直径深孔采矿法自从80年代凡四铅锌矿试验成功VCR法以来,地下大直径深孔采矿法以其高效率、低成本的卓越优势,迅速在我国…  相似文献   

13.
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是一种回采率较高的方法,适合于高品位且矿体围岩均不稳固的矿床条件。然而这种方法的采矿工效低,采场生产能力小,且需消耗相当数量的支护材料。采用高进路,并使相邻分层的回采进路交错布置,可使其采矿工效及采场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且大大降低木材消耗。本文介绍了金川龙首矿试验这种高进路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的采场结构与回采工艺,并对胶结充填体——矿石间柱在回采过程中的稳固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丰山铜矿南缘矿带地下采矿巷道位于松软破碎岩层中,巷道变形、破坏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选用光面爆破-锚喷网支护方案。实践表明,这一方案不仅解决了丰山铜矿井下巷道支护问题,而且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降低了矿石的贫化和损失,提高了矿山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汤普森(Thompson)矿自1961年投产以来,分层充填采矿法有了很大变化。变化遍及采矿作业的几乎各个方面:从最初的木支护溜井和风动耙矿机发展到今日的钻进天井、底盘溜矿井和铲运机。本文介绍机械化分层充填法的演变,着重叙述采场和辅助坑道、岩层支护方法、水力充填和通风系统在设计中的变革。并对一个机械化采区从最初的开采方案到设计、掘进和回采等过程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16.
姚振巩,现任西北矿冶研究院采矿研究室主任。自1994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自参加工作以来,姚振巩一直在生产第一线从事采矿科研工作,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取得多项成果,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成果有:1.“小铁山矿分段分条胶结充填采矿法试验研究”。这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重点攻关项目。该项成果的主要技经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高效率、高质量地回收了大量有色金属及贵重金属,提高了矿山开采效率,为白银公司年创利润达478万多元,为不稳固矿岩条件下采用充填采矿法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先后在…  相似文献   

17.
对于黄金矿山,薄矿体的采矿方法以及回采效率一直是采矿界的难题。按照常规的削壁充填法进行回采,采矿效率低,采用机械化进路回采,贫化率高。针对上述问题,应用机械化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采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张彬 《矿山机械》2013,(1):127-130
小铁山矿的开采量逐年递增,采矿工艺已由高分段崩落法改为上巷式胶结充填法。随着采掘环境的变化,一部分铲运机因不能满足采矿技术和矿山发展的需要而被淘汰。笔者对小铁山矿井下铲运机的技术性能、工作原理及运行情况做一系统论述,为矿  相似文献   

19.
机械化充填采矿法在我国铅锌矿山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晨  吉兆宁 《有色金属》2001,53(3):67-69
随着大型无轨机械化设备在井下采矿作业中的应用,机械化充填采矿法在我国的铅锌矿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为这些矿山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凡口铅锌矿、小铁山铅锌矿、会泽铅锌矿在机械化充填采矿法的运用方面,代表着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的成果,对这几个矿山的应用情况作较为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在武山铜矿新南副井-120m中段石门施工过程中,采用注浆技术成功地处理了不稳固岩层的大面积垮塌,并采用了锚杆超前护顶短掘短砌施工方法,顺利通过了极厚的不稳固岩层,为不稳固岩层中大断面巷道掘进积累了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