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学技术丰富了人类的审美空间,带来了崭新的审美创造机会,使设计审美越来越大众化。同时,科学技术在推进设计审美向前发展的路途中也给人们的审美习惯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增添了一团团的迷雾。  相似文献   

2.
境界指人的精神生活所追求的层次或达到的高度,人生境界的高低决定着人们道德境界的高低,而审美境界的高低则反映出人生境界的高低。孔子的审美境界是从"仁"的视觉对人生、社会、艺术的深度把握和高层观照。他提出的审美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礼乐文化、艺术追求及审美教育。深入探析孔子的审美境界,有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消费需求和文化素养的巨大变化,给商品包装提出了新的要求。优秀的包装设计能激发人们积极的需求,引发购买的欲望,实现购买的行为。然而,如何能设计出优秀的产品包装?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美学原则来进行思考、进行创作。优秀的包装设计是美与效用、审美性与实用性的统一体,两者紧密的联系和互为作用,存在着一种一体化的趋势,一体化不是互为取代,而是携手同步。  相似文献   

4.
居室空间是人们生活休闲的主要场所,居室空间的设计装修在相当程度上反应着人们的审美特征,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文化水平,不同的审美倾向。只有准确地把握大众审美变化和特点,才能创造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美的作品,也才能正确地引导设计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设计审美的中心问题是人与物的审美和谐。设计是设计审美的核心,而设计就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审美观念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产品达到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的高度有机统一。我们在关注设计理念和设计意识的同时,不能忽略设计的一个根本的且十分重要的物质基础——技术的发展革新及其合理应用。所以,重视和了解技术在设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而言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现代设计滥觞于20世纪中叶,是美术学科中一门结合了现代技术,经济发展成果等多方面的新兴学科分支。在美术领域中,现代设计研究是包括生产技术、艺术、社会思潮等的相互关系,并产生具有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产物。作为美术领域在现代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设计与整个社会的人文思潮与审美的变迁息息相关。因此,探讨现代设计中的人文与审美价值,对于我们研究现代设计及现代设计教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灯具属于物质文化,一部灯具的发展史也是一个国家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时代的灯具,都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缩影,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时代产物。我国传统灯具设计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为底蕴,在自我实现要求上表现得深沉含蓄又强烈突出。本文从我国的灯具发展史谈起,对现代灯具设计中,应当遵循的设计审美意蕴提出了几点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动漫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传播方式,当代动漫艺术已成为最为普及的视觉艺术与娱乐方式。角色人物是动漫作品的灵魂,好的动漫角色承载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动漫角色造型是一种有意味的视觉艺术形式,它反映的不仅是角色的个性特征,乃至所映射的国家、民族的审美文化。分析和解读动漫造型的风格及其审美意义,不但可从新的角度去欣赏、理解动漫作品,还对动漫角色形象的创造提供了新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设计与技术共同促进发展,在二者起源之初的远古时代,即为事实。技术美在人类劳动中产生,更是一种固有的审美形态。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技术因素在设计中的作用多停留在物质层面和实用层面;现代工业革命之后,工业设计兴起,技术美被赋予新的内容和意义,技术因素的作用在设计中上升到精神层面和审美层面。我们认同设计艺术是综合为美的艺术,但在广义的美学范畴中衍生出更为具体的技术美学,是现实之需。技术因素之于设计审美,有着提供新内容和新对象、变革审美观念、催生设计审美的回归意识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社会里,铺天盖地的广告时时刻刻的充斥着我们的视野。作为一种功利性的艺术,它本身所具有的审美特性与传统美学中的审美特性是截然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它通过功利性消解传统审美形态,在诉求重点上张扬人性、凸显人的魅力,在诉求手段上善于戏说历史和经典以求削平历史和经典的深度,在诉求方法上偏爱运用时间和空间碎片来打破传统审美的时空限定。总体来说,这些特征表现出了广告审美对传统审美经典理论的背离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阴慧慧 《天津冶金》2015,(3):148-149
移情是音乐审美活动中的常见现象,是音乐审美研究的重要领域。宏观上,音乐审美移情是主客观的辩证统一,微观上,音乐审美移情有三个层次:原始移情、审美移情及道德移情,此三个层次具有时空意义上的递进关系,同时也是音乐审美移情的三种存在形态,相互交织。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戏曲是一种写意的综合艺术,其在有限舞台空间中挥洒出无限自由的广阔空间,其戏曲空间可归纳为回环流转性、时空跳跃性、象征写意性、意象虚拟性四种特质,这些美学特质使中国传统戏曲具有形式优美、意境高远、表现力丰富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图案用于纺织品设计中,是附加在纺织品上的装饰设计。作为装饰纹样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纹样形式各具特点和文化意味。各个时期的装饰纹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和构物思想,折射出本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及情趣。设计师的作品中,都显现出了设计与功能的和谐统一,造型与装饰在统一中都富有变化,创造出了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的典范,并且融入了道家美学观念的影子。这些设计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今的世界艺术设计。  相似文献   

14.
设计文化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相互对峙的矛盾冲突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激烈,要缓和或逐步从根本上解除这种矛盾,首先应从艺术审美的立场上获取设计文化回归的方略;此外,回归作为抵御和缩小现代设计中科学技术与人性相互对峙的思想导向,还必须以人类培养道德园地的时间为基础,从中寻找一种新的道德秩序作为向人的自我价值回归的前提和保证.在当代,提倡设计文化的回归显然不是指对已经过去的设计文化模式的被动复归,而是指对以人为中心的自我主体精神在未来设计中的确证与肯定.所以,回归并非寻求绝对意义上的人类的栖息与归宿.只有把回归的设计思想放在当代全球设计文化的基点上察看,放在人类共同向往的艺术创造中反思,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其本质意义,有效地促进和推动当代中国设计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美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对美进行判断与选择,审美关系,是人与现实之间种种关系的一种,也是我们时刻要面对的一种关系。对人类自身进行审美教育,是美的创造活动的一个方面,而且是极为重要的方面。从教育的角度看,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艺术教育可以直接关系到智育的发展和德育的培养。因此,希望通过各种培训,从中提升孩子的艺术修养和自身文化素质,成为目前家长热衷培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虽然美术教学一直尝试着变革,但是违背教学规律,盲目地追"变"和"创新",会使美术课程改革发生"变异",导致课程改革走向反面。为了使美术课程改革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我们就要通过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交互活动,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价值相吻合,以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认识空间的扩大以及审美领域的延伸,"设计艺术"也必将深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审美等各个领域中去,这是人类社会展的必然。人类所创造的任何一个物质对象,都源于一种有目的的解决问题的行为的需要,它表现为某种具体操作性的技术行为,其最初形态可能是纯功能性的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创造美的意识必将把某种"美的形式或规律"赋予或投射到该对象中去,从而将一种纯粹的"功能形态"转换为具有"功能"与"审美"的"复合形态",这是人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在女性创作中,充斥着大量变态心理描述,这种描述是一种极端边缘化陌生化的言说方式,必以其新奇强化着审美趋动;表现变态心理,通过对女性欲望、女性性心理的刻划或对男女两性性关系的描绘,突破禁忌,建构独特的个体精神世界;同时,突破由中国古典文化积淀而成的传统文学的美学规范--和谐与平衡,化丑为美,这便是对变态心理之审美效应的艺术解读.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典美学感兴论的研究中,阐述者大多对感兴论中所包含的重视外物触发作用的内涵格外关注.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创作机制的主导理论,感兴论的确是以感物和偶然为基本内涵,感兴就是审美主客体偶然遇合的创作冲动,是艺术精品得以产生的重要契机.然而,感兴论的全部内涵不止于此,在其完整的理论框架中,创作者的胸襟品格和艺术禀赋是至关重要的主体条件.关于审美主体的丰富阐述亦是中国古典感兴论中不可忽视的理论内容.审美感兴不仅发生于创作之始,而且贯穿于作品物化之前的整个创作过程,尤其是在艺术构形阶段,它是形成主体内在视像的重要审美情感.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审美主体的胸襟、性情、学养、敏悟等方面的理论论述都与感兴论有着根本的内在联系,是建构完整的审美感兴论所不容忽视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20.
红歌彰显出战争年代人们为捍卫尊严和自由不怕牺牲坚持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极富感染力。这是不平凡的历史背景下,我国人民所经历的所有不幸和血泪凝结成的宝贵艺术结晶。在如今歌舞升平,浮躁渐渐笼罩人心的当今社会,红歌起到了引领人们觉醒,激起人们高昂的斗志,增强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修复人们纯净心灵的作用。它的艺术魅力,在于能磨练人的意志与情感,它毫无疑问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