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基抽.从静态讲,"仁"是人的本质的规定性;从动态讲,"仁"就是怎样做人.具体讲,"仁"的含义可从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以承认人与动物存在差别,人与人存在差别为前提的.有教无类,反映了孔子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是他办教育的基本原则.君子、仁人,则是孔子规定的教育目标.诗、书、礼、乐、射、御,是孔子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3.
学习孔子,首先要纠正对教育的错误认识,教育是培育、教化人的;而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填充.本文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以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4.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统治我国几千年,对我国历史形成深刻影响.今天,人们又重提孔子,引起激烈的争论.那么,孔子本人的政治思想到底如何呢?本文在此以现代视角对其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5.
“仁”的思想是孔子儒家学说最富有特色的重要精髓,在孔子思想学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从“仁”产生的历史渊源入手,分析“仁”的本质内涵,具有积极的历史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6.
借鉴孔子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论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哲学,从提高职工素质、发挥管理者的表率作用和建立健全合理规章制度的角度,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政治思想,一是礼的思想,即建立差等有序的政治秩序;二是仁爱思想,社会成员的仁爱特别是统治者的仁爱精神,这是其政治秩序得以建立的重要支柱.孔子的政治思想从根本上说维护的是统治者的利益,并能有效巩固封建等级秩序,所以被封建统治者选中并统治中国数千年.期间,孔子本人及其政治思想被统治者不断推崇、改造.总的看来,中国封建政治思想与孔子本人的思想已有距离,但却总是打着孔子的旗帜,使得孔子成为中国封建政治、文化的符号.  相似文献   

8.
本为主要以《论语》为依据,从言与意、言与文、言与行、言与德四个方面分析了孔子的言语观,从而认为孔子的言语观是一种肩负着社会责任和伦理,重实用、重实践的言语观。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之论,既包含了对自然美的赞赏,又包含了对仁、智的精神赞美,是一种典型的山水比德观念.目前学术界习惯于将老子的道法自然和庄子的逍遥虚静思想作为山水艺术的思想根源,实际上除此之外,孔子的山水比德思想也是中国山水艺术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根源之一.本文探讨孔子的山水比德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中国山水艺术及理论的影响.孔子的山水比德及仁知之乐思想和老庄的道法自然及天地大美思想共同组成了我国山水艺术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其教育思想包罗万象,仁爱大同,支配中国文化界二千多年.孔子教育思想中有一个很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其教学理念;直至今日,中外学界,尤其是教育界对此仍加以沿用、推崇、改进.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对其教学理念进行详细分析,诠释孔子教学理念对于当代教育教学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阐述我国当代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孔子有教无类、学思行结合等教育思想和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育方法,以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境界指人的精神生活所追求的层次或达到的高度,人生境界的高低决定着人们道德境界的高低,而审美境界的高低则反映出人生境界的高低。孔子的审美境界是从"仁"的视觉对人生、社会、艺术的深度把握和高层观照。他提出的审美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礼乐文化、艺术追求及审美教育。深入探析孔子的审美境界,有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一、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孔子不但阐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阐述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这就是他的"性善论".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指出了人的天赋素质的相似性,也指出了人人受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但孔子谈人性并未完全摆脱先天决定论的羁绊,仍然承认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而不能的下民,甚至还武断地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从而使他的思想陷于混乱和自相矛盾之中.  相似文献   

14.
从<论语>看"孔学",可知其作为自在自足的话语系统,包含了三个子系统,即①以"礼"为主题词、"忠"为关健词的政治话语;②以"仁"为主题词、"孝"为关健词的人文话语;③以"德"为主题词、"道"为关健词的道德话语.三者的关系相当有机并且因其统一与合谐形成了一个超稳定的话语结构.孔子一生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为政以德"为宗旨的治国理想,在<论语>中体现为其政治、人文、道德追求的统一性、同一性、一体化、绝对化.欲知"孔学",不可不懂得这一"奥秘".  相似文献   

15.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内容以"仁"为核心内容,以"礼"为外在形式,学校教育应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注重人的可塑性,建立仁爱和谐的人际关系,设立具体的道德条目,完善道德教育方法,引导学生修养自我的道德品德.  相似文献   

16.
商鞅是以提倡“尊君重法”而名显一时的法家代表人物,但并非不重视礼,只是其对礼的看法和使用与儒、道、墨诸学派大异其趣。面对战国时代“礼崩乐坏”的现实,他明智地提出“更礼”的主张。商鞅之“更礼”基于他的历史观和人性论。其“变法”与“更礼”并行,而“更礼”则以“礼者,所以便事也”为指导原则,从而弱化了礼的道德意义,将礼变为功利之礼、实用之礼,对秦国及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的微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面对新形势,高校教育者要积极转变观念,进一步挖掘微信思想政治教育潜能,不断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机制、新方法、新途径,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新阵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8.
申生舍生事父却被认为陷父于不义、不得称孝,而周文王晨昏定省被认为是孝之典范,《礼记》中这两则故事较好地诠释了儒家所倡导的"孝"之真谛。  相似文献   

19.
今天,艺术依然像从前那样寻找着时代的精神。当代艺术是个人的艺术,是人作为个体对这个社会的一种觉醒。过于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不是对大众情感的冷漠,反过来想这正是一种楷模式的典范,正是艺术家试图激起人们对生活的热情。这是一种责任,是艺术家的也是艺术的责任,不管用的是什么样的方式都并没有改变艺术对于社会的作用——抚慰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作为站在文化新旧转换潮头的人物,康有为对于中国思想文化现代性转换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重要意义在于开启了一种文化变革的思路,打开了中国通向现代思想的大门.本文旨在讨论康有为思想体系是如何进行这种变革的,并且以其为样本揭示晚清知识人文化变革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