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无线电能和信息同时传输问题,提出采用双全桥结构实现电能双向和信息反向传输。首先,建立数学模型,推导电能传输方向和移相角之间的关系。其次,为实现电能反向传输信息,在电能传输主结构上增加新的磁接口传输信息。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结构的可行性,实现电能双向传输和信息反向传输。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讨论和比较了四种实现无线电能传输的方法,电磁感应式、电磁共振式及射频传输。综合考虑了传输距离、传输功率及效率等因素,并最终选用电磁共振式传输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电磁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原理是电能可以在两个有着相同共振频率的LC谐振器之间传输。谐振器由一个具有大电感的线圈再串联或并联一个小电容组成。电能传输的必要条件是两个LC谐振电路有相同的共振频率。本论文在基于一定理论分析后,作者制作了一个发送器和一个接收器。其电路原型是一个12匝,半径为9cm的线圈,连接一个1nF的电容构成。一个信号发生器作为初始的能量源。在高频共振条件下,这个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成功在一定距离下点亮两盏LED灯。基于以上成果,本文还对传输电路的构成方式从负载电压、传输距离两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设计了一个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该系统克服了传统电能传输的诸多不足。文中详细地介绍了该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各部分的硬件电路图和软件设计方案等。实验证明,该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能够实现一定距离的电能传输,对体内植入式医疗设备供电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传统电能传输主要通过导线直接接触,在一般情况下该方法合理有效;胎压检测系统通常由检测模块和中央模块构成;其中,检测模块被置于轮胎内部,实现压力的检测和数据的传输;因此,在隔离并且高速旋转的情况下,传统电能传输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由能量变换和发送回路和能量接收回路组成,利用电磁感应与耦合原理实现能量传输;本文根据非接触电能传输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可旋转变压器的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实现了对检测模块的供电和电能的无接触传输。  相似文献   

5.
在电网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为提升电力信息部门的电网电能信息收集效率,研究对基于嵌入式的数字电网电能感知与采集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将游程编码技术与LZO编码技术结合的数据压缩方法,为解决安全风险问题,采用RSA算法进行数字加密。带系统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R-minLZO压缩方法的平均压缩率为37.55%,相较于传统LZO方法,其压缩性能提升约25%,系统的信息传输性能优异,能够应对高负荷传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数字电网电能感知与采集系统,能够有效收集、传输、处理电网电能数据信息,优化电力部门的电能数据处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驱车行驶在街道上,一个又一个的路口总是让车速不得不缓慢下来,不能无障碍的高速行驶是一件相当郁闷的事情,在电能传播的世界里也是如此。要知道电刚被转换而来的时候是气势汹汹的,强大的电压使其活力十足,但电能从发电站却总是要经过艰难险阻才能传输到各位童鞋的家中,  相似文献   

7.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原理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传统导线电路电能传输的弊端,给出了一种基于近距离无线电能传输原理的传输系统.通过电磁感应耦合与电子电力技术,将E类功率放大器应用于电能传输的途径,在实际应用中有效提高了无线电能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8.
铁林忠  黄劲松  高婷  吴琨 《测控技术》2017,36(10):131-133
近年来,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工作过程中,传输距离改变导致电能传输效率显著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接收端通过阻抗转换,得到负载端的等效阻抗,进行阻抗匹配的方法,使系统在传输距离改变和负载变化时,电能传输效率上下波动减小,达到高频信号从发射端到接收端的高效传输、减少信号反射的目的.通过ADS软件仿真验证,这种方法能使系统在传输距离发生微小变化的情况下,传输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刘海涛  王琼 《自动化信息》2009,(6):47-47,60
在分析现有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电路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DSP控制的非接触式多负载电能传输系统,给出了系统架构,并就其工作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无线电能传输的实现能够减少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电路的设计、减少电路故障以及提高电路的安全性能。系统设计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通过将直流电源转换为高频交流电源,以时刻交替变换的电场产生磁场发射出去,变化的磁场穿过接受线圈以后,同样感应出电能,以此实现电能的传输。  相似文献   

11.
针对输电线路巡检需求,为了提高巡检的效率,充分考虑了影响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的各种因素,采用基于粗糙集理论与决策树的数据挖掘方法,建立了输电线路运行状态预测模型,将从输电线路历史异常数据中提取的规则应用于输电线路异常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巡检计划,经过测试样本的验证,该模型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陈平  郭庆 《计算机工程》1998,24(8):51-53
利用无线数据传输的设备简单、投资较少的特点,在综合信息服务系统设计中采用无线通信来传送数据是一种新颖而合理的设计方案。对这一设计方案进行了探讨,并对系统设计中几个关键的问题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偏远地区的图像监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遥测终端机的图像监测系统设计方案。通过设计合理的供电系统方案,根据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环境选择适当的链路传输模式,优化图片数据传输的效率,解决图像监测系统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传感器节点受到能量严重制约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选择自适应拓扑变化的路由协议,有效地控制节点传输半径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成为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基于RSSI测距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了3种传输距离控制策略,同时结合时延和能耗这两个指标,对3种传输策略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动态选择传输半径可显著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并减少节点能耗和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15.
针对智能家居远程控制问题,结合Android终端设备,设计了一套控制信息对用户透明的远程空调控制系统。系统底层控制信息通过基于GSM的短消息方式传输,实现了对由6台空调组成系统的远程控制。系统采用自定义通信协议,在Android端讨论并实现了两种接收返回信息方式———BroadcastReceiver和ContentObserver方式,对Android中的Handler机制进行讲解应用。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6.
蒋富  彭军 《计算机工程》2011,37(23):14-16,23
为提高应急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和能量效率,提出一种协作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的联合优化算法。在动态的通信环境中,通过最佳期望选取参与数据传输的协作中继集,提高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为使每个用户及整个网络的能量消耗降到最低,采用凸优化方法,合理分配源节点和多个中继节点之间合理的发射功率。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能以较低的复杂度明显提高系统的信道容量和能量 效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光云  胡钢  马国玉  马峰 《微处理机》2014,(2):89-93,96
目前农田监测智能化水平低,管理实时性差,远距离信息传输能力弱、可扩展性不强,且市场上普遍的土壤墒情机一般基于有线连接方式,对于农田监测有一定的局限性,价格昂贵,不适合一般农田的智能化管理。设计了一种土壤监测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及其远程传输装置,该系统通过PICl8F4520单片机将ARN-100土壤水分传感器、ARN—Tw土壤温度传感器及H311-AS002-T土壤酸碱度传感器采集到的土壤参数处理后,通过ZigBee近距离无线通讯网络以及3G远程无线网络,将数据实时传输给监测终端。测试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合理性与实用性,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移动数据传输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深入分析移动数据传输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具有数据采集功能的移动终端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较为合理的系统架构,综合考虑网络连通性、服务器状态、数据传输稳定性等多方面因素,保证了数据的安全传输。针对Wi-Fi、GPRS等连网方式,编程实现了网络自动连接、切换,保障了网络的连通性,对类似的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In the real world, a computer/communication system is usually modeled as a capacitated-flow network since each transmission line (resp. facility) denoted by an edge (resp. node) has multiple capacities. System reliability is thus defined to be a probability that d units of data are transmitted successfully from a source node to a sink no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reliability is a critical performance indicator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This paper focuses on maximizing system reliability for the computer network by finding the optimal two-class allocation subject to a budget, in which the two-class allocation is to allocate exactly one transmission line (resp. facility) to each edge (resp. node). In addition, allocating transmission lines and facilities to the computer network involves an allocation cost where the cost for allocating a transmission line depends on its length. For solving the addressed problem, a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method is proposed, in which system reliability is evaluated in terms of minimal paths and state-space decomposition. Several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be executed in a reasonable time and has better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than several popular soft computing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一种基于H.264压缩标准的远距离视频监控系统,详细给出了该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设计,并针对RTP流媒体网络数据传输中的若干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实践证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