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胜利油区经过近50a的勘探,在勘探开发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在回顾胜利油区低电阻率油气层勘探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低电阻率油气层勘探的实践思路及识别原则。实践思路包括:①从引起油气层电阻率降低的微观因素出发,研究各种类型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地质成因及分布规律;②在研究各类低电阻率油气层共性的基础上,总结出其中的规律,胜利油区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共性是储层具有相对弱的成藏动力,油气层含油饱和度相对较低。胜利油区多年的勘探实践证明,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识别原则为:以常规测井资料为基础,以地化、气测等录井资料为补充,以地区油气成藏和分布规律为支撑。  相似文献   

2.
浅论低电阻率油气层与地质背景因素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低电阻率油气层研究面临的问题是微观机理分析较深入,地质背景因素与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内在联系探讨不多,缺乏对生产的预测性和指导性。论述了地质背景因素对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在盆地的演化过程中应力机制、沉积相展布及物源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性,都或多或少地影响或控制了低电阻率油层的最终成因。  相似文献   

3.
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测井解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赵文杰,白全胜,金秀珍等.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测井解释.测井技术,1998,22(增刊):33~36由于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不明显,其电阻率数值非常低,给利用测井资料识别油气水层带来困难。通过对胜利油区常见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岩性、物性和电性特征的描述,综合分析了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成因,并探讨了依据测井资料定性判别和定量解释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低电阻率油气藏成因、识别与解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虎 《测井与射孔》2006,9(4):29-35
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电阻率低于或接近邻近水层的电阻率,使得在电性上难以区分油气层与水层,给测井评价带来很大难度。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成因非常复杂,成因类型多,而且不同油气田的低电阻率油气层成因存在差异,因此,系统了解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成因,对利用测井等资料评价低阻油气层是很有意义的。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常规电法测井识别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局限性,举例说明了应用新技术和数学方法来识别低阻油气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Algeria某油田油气层具有地层水矿化度高[(1.5~5)×105 mg/L]电阻率低等特点,对储层非均质性,粘土矿物的附加导电作用及高矿化度地层水对油气层电阻率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机理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不同岩性和不同地层水矿化度的m、n和b值的变化规律.实践证明用可变m、n和b值法计算储层的含水饱和度值比用固定的m、n和b值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济阳坳陷低电阻率油层的微观机理及地质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家俊 《石油学报》2006,27(6):43-46
对济阳坳陷陆相储层低电阻率油层的微观形成机理及地质成因的研究表明,引起油层视电阻率降低的微观因素主要有:①储层含高矿化度的地层水;②储层所含粘土的附加导电;③储层微孔隙发育。为了验证导电矿物骨架的导电性,测量了干岩样的电阻率。实验结果表明,导电矿物不能独立形成完整的导电网络,未表现出极强的导电能力,因此对储层的电阻影响极小。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与沉积体系、沉积物源及其演化史、成岩作用、构造断裂等因素密切相关。干旱咸化湖盆沉积环境下的储层、盆地边缘1 000m以上的储层、沙三中下部及沙三上和沙二下的三角洲前缘滑塌扇、深水浊积扇、陡坡扇的扇端、靠近沟通深部大断层能够“俘获”深部高矿化度地层水的沙三、沙二段储层是低电阻率油层的有利发育区带。  相似文献   

7.
据29个油气田统计,具有低阻油层特征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近1.7×108t,约占目前吉林油田总储量的20%。应用多种分析化验资料,结合沉积、构造背景等石油地质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储层束缚水饱和度高形成的导电网络,吸附性黏土矿物含量高形成的阳离子附加导电性,地层水矿化度高形成的离子导电性以及非均质储层复杂的孔隙系统等原因造成电阻率降低是吉林油田低阻油气层的主要形成机理。并明确指出了各油田形成低阻油气层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吉林油田低阻油气层的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苏北盆地低电阻率油气层成因与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传统方法进行苏北盆地低电阻率油气层油水层判别时,往往出现被解释为水层或含油水层而被漏掉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在苏北盆地低电阻率油气层形成机理和特征分析基础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地质综合法进行了苏北盆地低电阻率油气层识别研究,有效提高了低电阻率油气层识别的准确率.在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沙埝油田、瓦庄油田和金湖凹陷闵桥油田的阜三段发现了一批低电阻率油气层,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印尼G区块地处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3个巨型岩石圈板块交汇处,历经复杂构造-沉积演化.运用测井地质研究手段,根据构造-沉积演化的研究成果,以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性认识作为预测依据,成功预测并发现印尼G区块发育3类低电阻率油气层.即构造成冈、沉积成因及复合成因的低电阻率油气层.并从构造、沉积等角度,结合测井信息的响应特征,对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阐述.岩心铸体薄片分析资料、试油与生产等表明,该预测成果真实可靠.统计表明.低电阻率油气层占整个研究区油气层的23.1%,数量丰富,具有较大的挖潜空间,为研究区下步的产能接替提供了依据,扩大了研究区的储量规模.  相似文献   

10.
低渗透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主要影响因素与特色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分析了低渗透油气资源的分布状况、勘探开发现状以及低渗透储层地质特征和形成机理,指出:油气藏不易识别、油气层判识困难、渗透率低、具启动压力梯度、弹性能量小、油井见注水效果缓慢、见水后产液指数大幅度下降、水窜和水淹严重等是当前制约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多参数联合反演储层预测技术、压裂技术、井网优化技术、超前注水技术、水平井开采技术、CO2混相驱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等是低渗透油气勘探开发的特色技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阿达油田低阻、低对比油层岩心的实验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的分析,查明了该油田低阻、低对比油层的成因,分析了不同成因低阻、低对比油层的测井曲线特征。并以试油资料为基础建立了该油田低阻、低对比油层的测井识别方法。用自然电位(SP)、深侧向电阻率(LLD)和微球电阻率(MSFL)。以及归一化的LLD-SPR和LLD/LLS-孔隙度2个交会图可有效地识别该油田的低阻、低对比油层。  相似文献   

12.
利用测井、岩心资料对文南油田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文南油田的低电阻率油层主要由高束缚水饱和度、高地层水矿化度以及高泥质含量引起.提出了利用区域对比法和复合岩性混合地层水法评价该油田的低电阻率油层,克服了原解释时仅利用单井资料进行低电阻率油层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在资料标准化以后,利用回归分析技术建立岩电关系图版,包括孔隙度与声波、中子、密度测井的关系图版;渗透率与孔隙度的关系图版;根据试油分析资料和测井典型分析层段建立油气水判别标准.利用所建立的图版对文南油田75口井的疑难层段进行了重新处理,处理后共增加油层96个层,约214.1 m,油水同层63个层,约151.7 m.与试油结果相比符合率达90%,表明该方法是可靠的,地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对曲堤油田沙河街组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 ,认为主要成因是粘土的附加导电性和粘土吸附水和自由水之间的离子交换的影响 ;利用 S- B电导率模型对该油田低电阻率油层含水饱和度进行了解释处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低电阻率油层的实验研究和解释方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利用岩电实验手段,分析了华北油田赵县地区和文安地区影响油层电阻率高低的因素为束缚水饱和度,泥质含量,孔隙结构和阳离子交换量,各因素在不同地区作用的强烈程度不同,利用21块样品的核磁实验谱研究了解谱幅度和截止值与常规物性参数的规律,改进了核磁渗透率和束缚水饱和度的计算模型,利用张开角度法对曲线形态进行了量化描述,各种实验研究和方法研究都进行了实际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5.
克拉玛依油田九区南低电阻率稠油油层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克拉玛依九区南齐古组稠油油藏为一套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沉积相变快,岩性复杂。利用分析化验、测井、测试和生产资料,分析低电阻率稠油油层所处的地质环境,对该区低电阻率稠油油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岩性偏细、泥质胶结、微孔、微裂缝的大量存在、粘土附加导电性、黄铁矿等骨架导电性、微幅度构造以及较高地层水矿化度都是低电阻率油层形成的因素,并提出了有效的测井解释方法,以成功地识别低电阻率油层。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花土沟油田同时存在高电阻率油层与低电阻率油层,使油层的识别难度增大.分析研究了低电阻率油层形成机理,认为储层岩性细、微孔发育、束缚水饱和度高以及高矿化度地层水是油层低电阻率的主要成因,提出了电阻率影响相对较小的相对渗透率解释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解释标准,辅以电阻率和三孔隙度曲线分析,能够很好地解决该区低电阻率油层识别的问题,解释符合率可达到95%以上.给出了2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
孤东油田馆陶组下段是物性总体较好的河流相储层,电阻率显示比馆上段低很多,长期以来认为储层含油性较差。经过重新解释和试采发现部分储层井段为高产低阻油层。通过对研究区低阻油层成因分析,认为造成孤东油田馆下段油层低阻的原因主要有地层水矿化度高、油藏构造幅度小、储层束缚水饱和度高等。根据低阻油层的低阻成因和油层地质特征,把低阻油层分为低渗型、高渗型、薄层型三类,并分析了造成这三类油层低阻的主要原因。本项研究对孤东油田低阻油层的解释提供了基础,为老区寻找储量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低阻油气层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阻油气层是一种非常规储层,其油气层电阻率与邻近水层电阻率接近,或有时低于水层的电阻率.试油证实在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宁组阜三段存在着低电阻率油气层,但其成因机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现代化实验技术,对其储层岩石学特征、粘土矿物类型、含量及分布、孔隙结构特征、地层水矿化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形成溱潼凹陷阜宁组阜三段储层低阻的原因是:高束缚水饱和度、粘土附加导电性、高地层水矿化度.根据形成低阻油层的地质条件分析及导电机理研究认为,对于低阻油层的测井解释评价,应主要针对高含束缚水成因的低阻油层,在评价方法上应主要考虑采用"双水模型";对于低阻油层的分布预测,应考虑在沉积相的弱水动力沉积区寻找低阻油层的富集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