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活动     
华谊(集团)公司华东理工大学产学研战略合作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于2005年7月4日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副市长胡延照为“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先进技术研究中心”揭牌。根据协议,华谊(集团)公司-华东理工大学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渠道合作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重点是合作开发煤基多联产关键技术,加快煤能源的清洁转化和高效利用;双方还将在建设互动高素质、创新性、重实践的人才培养基地,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搭建有效的就业服务平台等方面开展合作。学会办公室红外显微分析技术交流会傅里叶变换红外…  相似文献   

2.
2008年11月27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新型煤化工协调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在上海主办了新型煤化工——煤基多联产论坛。本次论坛荟萃了来自全国各地煤化工专业领域的近200名精英,大家就共同关心的国家能源战略、煤化工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竞争性分析以及煤基多联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等问题开展了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3.
《上海化工》2008,33(11)
继在内蒙、宁夏、江苏、重庆等地建立重要产业基地之后,2008年10月16日,华谊安徽无为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基地一期工程又全面开工,标志着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华谊集团”)“走出去”战略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4.
<正>7月7日,上海华谊(集团)公司(简称"华谊集团")煤基多联产项目正式落户广西钦州。华谊集团与钦州市人民政府签订"钦州煤基多联产项目投资协议"。这标志着上海化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又迈出坚实一步,对上海化工调整产品产业结构,加快给计策结构项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陈武致电祝贺,并对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上海煤化工项目建设需要,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进行传统产品战略转移,确定将安徽省无为县作为公司建设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未来50年华谊集团发展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6.
杨明 《洁净煤技术》2011,17(2):1-2,7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是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提出煤炭洗选、煤制合成天然气和煤基多联产作为短、中、长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煤间接液化技术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光彬 《当代化工》2009,38(1):69-71
分析了我国的能源结构,介绍了我国煤炭液化技术的发展概况和国外煤炭间接液化技术的现状,展望了煤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前景,指出石油短缺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将发展煤液化技术和建设煤液化产业作为补充石油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汪家铭 《大氮肥》2008,31(4):234-234
为适应上海煤化工项目建设需要,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进行传统产品战略转移,确定将安徽省无为县作为公司建设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未来50a华谊集团发展主攻方向。历经近5a的洽谈,目前上海华谊集团安徽无为煤化工项目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该项目位于无为经济开发区,是安徽省政府“861”行动计划直接调度的重大项目。总投资327亿元。  相似文献   

9.
神华煤液化项目计划引进美国碳氢技术公司(HTI)煤液化核心技术,将储量丰富的神华煤炭按照常规工艺直接转化为液体石油产品或化学品。目前,在美国HTI公司连续小试装置上使用HTI的技术和GelCat催化剂对神华柠条塔煤进行了6个条件的试验,油收率达63%~68%。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上海煤化工项目建设需要,上海华谊集团公司确定将安徽省无为县作为建设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未来50年发展主攻方向。目前无为煤化工项目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项目建设目标是焦炭联产甲醇2400kt/a以上,并利用年产2400kt甲醇和500kt煤制烯烃(MTP)向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结构的基础原料,其利用的清洁化、高效化需要持续深化内涵。量子化学作为解释微观结构及作用机制的重要理论,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煤化学领域,为煤炭研究提供更多微观信息,以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发展。基于此,概述了量子化学计算在优化煤炭模型分子结构、探讨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反应机理和明确反应影响因素作用机制3方面的应用,重点对煤热解、燃烧、气化及液化过程中存在的微观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涉及煤的热解和燃烧过程中的氮元素迁移转化机理、煤基特征官能团与CO2的气化特性、煤液化微观机理中的氢转移反应,以及气氛和催化剂等因素的作用机制等,最后就匹配煤炭变质程度的演变模型、煤炭反应过程中的多因素作用影响机制、完整转化机理、催化剂优化、创新集成工艺等问题,对量子化学在煤炭清洁高效转化领域中有待深入挖掘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力图为煤炭清洁转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程靖  汪寿建  孙国恩  王冰  蔡宗远 《广州化工》2010,38(3):39-42,61
煤基多联产系统是未来洁净煤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发展煤基多联产系统对我国能源工业的战略调整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将起到重要作用。煤基多联产应当是大容量而且能够大规模应用的,煤基多联产的龙头煤气化技术就应当是规模化的。发展多联产的主要目的是要大幅度地提高煤炭利用的效率和经济性,从而减轻资源需求压力并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13.
《化学世界》2005,46(10):592-592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于2005年7月4日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副市长胡延照为“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先进技术研究中心”揭牌。  相似文献   

14.
王庆明  孙书生 《煤化工》2006,34(3):1-3,14
煤直接液化是煤炭转化的高技术产业,介绍了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进展情况,阐述了神华煤直接液化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以及项目采用的先进技术,结合项目对煤炭液化技术的产业化进行了分析,指出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是煤炭液化产业化发展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煤液化技术才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与进步。我国是煤炭生产与消耗大国,因此,煤液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煤液化技术进行全面的研究与阐述,探究我国煤液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的运用情况,从而为我国煤液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煤炭液化是将煤转化为液态燃料及软化为高品质化学品的利用方式。石油的供需矛盾使我国对煤炭液化技术的需求更加紧急,且煤液化产物中分离出具有特殊结构的化合物用作高附加值化学品及聚合材料的原料,经济效益可观。本文围绕煤液化技术为出发点,分析了煤炭资源现状与存在问题,重点阐述了煤液化技术和煤液化残渣的性能与利用,指出了煤液化技术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新疆化工》2006,(2):3
神华集团将在新疆建“煤制油”项目。新疆煤炭资源丰富,预测储量占全国资源总预测量的40%以上,且90%属于低变质煤,易于直接或间接液化。神华集团已成功获得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同时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对神华新疆公司黑山矿区所产煤炭直接液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黑山煤是理想的可直接液化的原料煤种。按照规划,  相似文献   

18.
煤液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常丽萍 《现代化工》2005,25(10):17-20
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是我国21世纪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煤炭既是能源的主要提供者,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其高效洁净利用不容忽视,煤炭液化技术是解决此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对煤液化的发展历程、开发和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和产业化前景进行了概括,详细介绍了煤直接液化、间接液化和煤与废塑料共液化技术的特性、影响因素及其关键问题,并提出了煤液化技术在我国今后发展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煤直接液化技术开发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直接液化技术作为石油替代的重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结合世界上第一套煤直接液化工业示范工程的实践,划分和描述了煤直接液化技术的不同发展历程和煤直接液化技术的进展,对煤液化最新技术的开发过程、技术特点、试验情况和关键技术研究等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煤直接液化技术将在煤液化特性、分级转化、反应器大型化、工艺优化、主副产品结构优化等方向作为未来的研究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20.
发展适合我国煤种与国情的煤转化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吴春来 《煤炭转化》1994,17(3):9-15
能源和环境是人类面临的永恒课题,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煤炭的洁净利用是关系中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开发和推广洁净煤技术必须因煤制宜,煤质研究是其基础。煤转化是实现中国煤炭洁净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其中煤炭气化和煤炭液化是应该首先考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