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分析贵州中部山区烤烟生物碱含量积累特点以及与生态因子的关系,以贵州中部山区25份土壤样品和对应的C3F初烤烟叶样品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烟叶中烟碱、降烟碱、麦斯明、假木贼碱、新烟草碱5种生物碱含量,分析生态因子与烟叶生物碱含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贵州中部山区烟叶烟碱含量为2.83%,各生物碱含量依次为烟碱>新烟草碱>降烟碱>假木贼碱>麦斯明;降水量、空气湿度、气温及昼夜温差对烟叶生物碱含量的影响较大,而地温、日照时数对其的影响不明显;从生物碱含量来看,假木贼碱、新烟草碱含量受降水量和昼夜温差的影响程度较大;各生物碱组分含量均随着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升高而增高,烟碱和假木贼碱含量与土壤pH呈正效应,麦斯明含量与有效钾呈负效应。贵州中部山区烤烟生物碱含量受降水量、空气湿度、气温、昼夜温差以及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不同烟草类型烟叶中性致香成分和生物碱含量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四川省典型产区的不同类型烟叶为材料,研究了烤烟、白肋烟、香料烟、马里兰烟、晒烟5 种类型烟叶的中性致香成分和生物碱含量变异特点和组成成分。结果表明:(1)中性致香成分总量烤烟和晒烟(万源巫烟)含量较高,大部分指标间差异显著。不同中性致香成分类群中除新植二烯外,其他4 种类别的含量均以万源巫烟最高,其中类胡萝卜素类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各类型烟叶中新植二烯含量所占比例均最高。(2)5 种类型烟叶生物碱含量、烟碱和降烟碱含量差异变化较大,而假木贼碱和新烟草碱变化相对较小。白肋烟降烟碱含量和烟碱转化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不利于优质烟叶内在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长调节剂GA3喷施对烤烟上部叶生物碱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云烟87为材料,考察了植物生长调节剂GA3(赤霉酸:C19H22O6)对烤烟上部叶生物碱含量及生物碱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用1.5×105~3.5×10-5浓度的GA3对烤烟上部叶进行喷施处理可较大幅度地降低上部烟叶总生物碱、烟碱、降烟碱、新烟草碱及假木贼碱的含量;②在0~3.5×10-5的GA3浓度范围内,上部烟叶总生物碱、烟碱、降烟碱及新烟草碱的含量均与GA3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假木贼碱的含量与GA3呈显著负相关(P<0.05);③在0~3.5×10-5的范围内,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占总生物碱含量的百分率随GA3浓度的增加而上升,而降烟碱含量、新烟草碱含量及微量生物碱总量占总生物碱的百分率均随GA3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假木贼碱含量占总生物碱的百分率受GA3的影响不大;④在0~3.5×10-5的范围内,烟碱含量及微量生物碱总量占总生物碱的百分率与GA3浓度间的相关程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降烟碱及新烟草碱含量占总生物碱的百分率与GA3浓度间的相关程度均达显著水平(P<0.05).合适浓度的GA3叶面喷施可显著降低烤烟上部叶的刺激性,有利于提高烤烟上部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我国烟草和卷烟生物碱含量和组成比例分析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我国不同产地、不同类型烟叶和卷烟样品4种主要生物碱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白肋烟、烤烟、沙姆逊香料烟和巴斯马香料烟总生物碱平均含量分别为4.03%、2.56%、1.58%和0.20%。降烟碱含量在4种生物碱中的变异幅度最大,白肋烟和沙姆逊烟叶降烟碱占总生物碱比例的幅度分别为1.5%~15.5%和1.1%~12.2%,表明样品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烟碱向降烟碱转化型烟叶。混合型和雪茄型卷烟总生物碱含量和降烟碱比例大于烤烟型卷烟。   相似文献   

5.
种植海拔对烤烟生物碱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湘西北200~1200m范围内不同海拔高度种植的新K326和云烟87的初烤烟叶C3F的总生物碱含量及烟碱、降烟碱、假木贼碱与新烟草碱含量。结果表明:①新K326与云烟87的总生物碱含量与种植海拔显著负相关(P<0.05);②新K326与云烟87的烟碱占总生物碱的百分率随种植海拔的上升而增加(P>0.05);③新K326与云烟87的降烟碱、新烟草碱及微量生物碱总量占总生物碱的百分率均与种植海拔负相关;④新K326与云烟87的假木贼碱占总生物碱的百分率受种植海拔高度的影响较小。结论:适当提高烤烟种植的海拔高度可提高烟叶烟碱占总生物碱的百分率,降低降烟碱、新烟草碱及微量生物碱总量所占百分率,从而降低烟气的刺激性,提高烤烟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湖南烤烟生物碱含量与其评吸质量的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烤烟生物碱含量与其评吸质量的关系,对湖南烤烟样品的评吸质量、生物碱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①烤烟不同部位生物碱含量及组成存在极显著差异,烟碱、降烟碱、假木贼碱、新烟草碱、总生物碱含量以及降烟碱、假木贼碱、新烟草碱占生物碱总量的百分比和烟碱转化率均表现为随着生部位自下而上逐步增加,但烟碱占生物碱总量的百分比却表现为自下而上逐步降低;②线性与非线性相关分析表明,除降烟碱与烟气浓度、烟碱与余味、生物碱总量与余味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以外,烟碱、降烟碱、假木贼碱、新烟碱、生物总量与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劲头、刺激性和评吸总分,烟碱、假木贼碱、新烟碱、生物总量与浓度,以及降烟碱、假木贼碱、新烟碱与余味的非线性关系均达到了统计学显著水平,且其相应的偏拟合图形都呈现抛物线形状;③运用光滑样条回归分析能够充分揭示了烤烟各生物碱含量与其评吸质量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也有利于解释在是否考虑烤烟部位的差异时线性相关性存在明显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细支与常规卷烟主流烟气中生物碱的逐口释放量变化,建立了同时测定卷烟逐口主流烟气中5种主要生物碱(烟碱、降烟碱、麦斯明、假木贼碱、新烟草碱)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析方法,并对8个不同卷烟样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各生物碱工作曲线的R~2在0.999 0~0.999 6之间,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6%~9.70%,不同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80.41%~107.09%。(2)整体上,细支卷烟逐口主流烟气中TPM及烟碱、降烟碱、麦斯明、假木贼碱、新烟草碱等主要生物碱的释放量均低于常规卷烟;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细支与常规卷烟之间的TPM、烟碱、降烟碱、假木贼碱及新烟草碱等成分的逐口释放量呈现显著差异,但麦斯明差异不显著。该方法重复性和准确度较好,适合用于逐口烟气中生物碱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区烤烟中主要生物碱含量和组成比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我国4个烤烟主产区(湖南、贵州、云南、山东)烟叶的4种主要生物碱(烟碱、降烟碱、新烟碱、新烟草碱)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显示,该测定方法的RSD均小于3.5%,各生物碱的平均回收率在98.6%~103.0%之间,说明该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4种主要生物碱含量水平排序为:烟碱>降烟碱>新烟草碱>新烟碱;4个产烟区总生物碱平均含量排序为湖南>贵州>云南>山东;产区烟叶中总生物碱含量与栽培品种关系密切.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4个产区烟叶在主要生物碱及总生物碱含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降烟碱除外),新烟碱、新烟草碱这2种主要生物碱占总生物碱的比例也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快捷准确地测定烟叶中生物碱的含量,本研究通过优化提取条件,建立了测定烟草中烟碱、新烟草碱、假木贼碱和降烟碱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优化后的检测步骤为:干烟叶和5%甲醇的料液比为100 mg/20 mL,在25℃下振荡提取30 min,色谱条件: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A(90%水+10%甲醇,pH 6.8,0.15%醋酸钠),流动相B(90%甲醇+10%水,pH 3.8)。烟碱在0.1~50 μg/mL、其余3种在0.005~2μg/mL的范围内,4种生物碱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9);烟碱检出限为0.000 65 μg/mL,平均回收率100.79%,RSD 3.11%;新烟草碱检出限0.088 4 μg/mL,平均回收率98.53%,RSD 3.75%;假木贼碱检出限0.034 8μg/mL,平均回收率98.70%,RSD 3.63%;降烟碱检出限0.150 9 μg/mL,平均回收率101.33%,RSD 4.61%。对4种不同类型烟叶共11个不同样品进行检测验证,检测结果可靠。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捷,灵敏度高,重复性较好,可以满足烟草样品中4种生物碱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测定卷烟烟气总粒相物中5种生物碱(烟碱、降烟碱、麦斯明、假木贼碱和新烟草碱),采用经改造的吸烟机对卷烟进行抽吸,用剑桥滤片捕集20支卷烟的每口烟气总粒相物,滤片经超声波萃取、离心后,取上层清液用GC/MS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①利用该方法在所测定的5种生物碱中,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3%~7.58%,各生物碱的加标回收率为94%~106%;②逐口TPM量、逐口烟碱量以及逐口麦斯明量逐渐升高,逐口TPM量和逐口烟碱量在每口间传递的规律性最强;③降烟碱量都比较低,没有发现降烟碱逐口量随口数的明显变化趋势,每口之间都比较平稳,混合型卷烟F的降烟碱总量最大;④卷烟D、F和G等低焦油或混合型卷烟的主流烟气TPM中5种生物碱单口传递量较之于其它卷烟偏低.该方法适用于卷烟主流烟气总粒相物中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随机采集了全国9个省(自治区)烤烟烟叶样品141份和进口烟叶样品40份,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5种主要生物碱含量,并进行了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国产烟叶生物碱含量变幅大于进口烟叶,烟叶生物碱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烟碱、新烟草碱、去甲基烟碱、假木贼碱、麦斯明。各种生物碱的相关关系都达到了极显著正水平。不同地区烤烟总生物碱含量:广西〉福建〉湖南〉山东〉贵州〉辽宁〉云南〉河南〉四川;烟叶烟碱转化率:下部〉上部〉中部,烟碱转化率:四川〉河南〉辽宁〉云南〉贵州〉湖南〉山东〉福建〉广西。四川省烤烟的烟碱和生物碱含量都最低,但其烟碱转化率却最高;广西和福建两省烤烟的烟碱和生物碱都最高,但烟碱转化率却最低。烟叶吸食质量与生物碱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烟碱对吸食质量影响最大,与香气质、余味、杂气、刺激性4项指标得分显著负相关。5种生物碱与烟支综合评价都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但烟碱转化率及烟碱率与感官质量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烟碱转化率与综合评价也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不同类型烟叶烟碱向降烟碱转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对我国不同类型烟叶生物碱含量和烟碱向降烟碱转化的株间变异研究表明,白肋烟和沙姆逊香料烟降烟碱占总生物碱比例高,不同样品间变化幅度和变异性大,烟碱向降烟碱转化问题比较突出。单株分析表明,白肋烟JB80和TN90群体中转化株比例分别为20.0%和18.3%,且50%以上的转化株为转化率在20%以上的高转化株,烤烟转化株比例和转化程度较低。去除转化株后的纯化群体,其生物碱组成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3.
烟碱向降烟碱转化对烟叶麦斯明和TSN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以白肋烟TN90为材料,研究了非转化株、低转化株及高转化株烟叶样品的烟碱转化程度及降烟碱含量与烟叶麦斯明和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烟株烟碱转化能力的提高和烟叶降烟碱含量的增加,叶片和主脉的麦斯明含量呈线性增加。当烟碱转化率超过20%时,麦斯明含量超过了假木贼碱的含量。在4种主要的TSNA中,具有不同烟碱转化能力的样品间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N-亚硝基新烟草碱(NAT)和N-亚硝基假木贼碱(NAB)含量没有显著差异,N-亚硝基降烟碱(NNN)含量则随着烟碱转化能力的提高和降烟碱含量的增加而大幅度升高,尤其在主脉中表现更为明显。NNN占总TSNA的比例随烟碱转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在高转化烟株中可高达90%,其它3种TSNA占总TSNA的比例相应降低。叶片中NAT含量和比例一般高于NNK,而在主脉中NNK含量高于NAT。  相似文献   

14.
以调制后的2种烤烟、2种白肋烟以及1种晒烟为试验样品,在5年自然贮藏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不同类型烟叶内TSNAs和其前体物生物碱、硝酸盐含量。研究表明,随贮藏时间增加,5种烟叶NNN、NNK、NAB、NAT和TSNAs总量均不断上升,经拟合符合二次曲线增长模型。白肋烟TSNAs的含量最高,贮藏过程中增加量最多,且以四川白肋烟NNN和TSNAs总量增加幅度最大,其次是晒烟,烤烟TSNAs含量最低,且在贮藏过程中增加幅度较小。TSNAs前体物生物碱及硝酸盐含量在贮藏过程中呈下降趋势,以晒烟的烟碱含量最高且下降幅度较大,以四川白肋烟降烟碱含量最高且下降幅度最大。硝酸盐含量在不同类型烟叶间差异大,白肋烟硝态氮平均含量3076.50μg/g,比烤烟的28.05μg/g高109.68倍。烟叶TSNAs含量与生物碱和硝酸盐相关性均较高,其中硝酸盐含量与贮藏后TSNAs含量的相关性比贮藏前更大,与TSNAs形成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