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钢技术》2003,8(4):17-17
随着近几年来CSP技术显著的发展和进步,新一代钢铁材料使用CSP技术生产的范围也逐渐扩大。目前,CSP的产品范围覆盖了几乎所有传统板材工艺流程可生产的全部品种。随着微合金化技术的发展,Nb微合金技术和复合微合金化技术已经成为CSP生产线最重要、最广泛的应用领域,热轧高韧性管线产品和汽车大梁产品的开发就是Nb微合金化技术应用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为在CSP线利用V微合金化加控制轧制生产550MPa以上高强度HSLA钢,通过试验钢的成分设计、模拟CSP连铸、试验轧制和Gleeble试验,初步确定了该产品在CSP线的生产工艺,为下一步深入研究CSP线的V微合金化行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CSP线生产V微合金化钢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V微合金化钢的强韧化机理及CSP生产线的工艺特点,探讨了V微合金化技术在CSP生产线应用的可行性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V微合金化钢控轧控冷工艺技术特点是再结晶轧制与加速冷却相结合,而这一控制轧制特点正是CSP工艺的特征和优势。国外CSP线在投产之后已成功将V微合金化技术应用于该领域,并形成了不同系列。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V微合金化钢的强韧化机理及马钢CSP生产线的工艺特点,探讨了V微合金化技术在马钢CSP生产线应用的可行性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认为,V微合金化钢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工艺技术特点是再结晶轧制与加速冷却相结合,而这一控制轧制特点正是CSP工艺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5.
CSP微合金钢混晶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CSP生产铌徽合金钢Q345C的化学成分和轧制工艺,并就其产生的混晶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分析,最后提出CSP生产铌微合金化钢板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Nb微合金化技术的系统研究,珠钢利用Nb—Ti复合微合金化技术,运用60mm厚度铸坯在EAF—CSP流程成功地开发了9.50mm厚度X60管线钢。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冶金成分设计和控制连铸工艺、均热及除鳞工艺和控轧控冷工艺,解决了EAF—CSP流程Nb微合金化X60管线钢的组织混晶问题。开发的含NbX60管线钢组织均匀细小,晶粒度11.5~12.0级,具有优异的强韧性能和良好的焊接性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Nb、V微合金化技术,在CSP产线研制高级别汽车大梁用热轧钢带590L、610L。研制结果表明,以此工艺生产的590L、610L,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性能稳定,完全满足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8.
CSP工艺中含Nb钢的混晶问题及改善方法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CSP工艺生产铌微合金化钢出现严重的混晶现象是我国目前已投产的几条CSP机组的普遍问题。通过对包钢CSP工艺生产的铌微合金钢的组织研究发现,铌提高钢的再结晶温度,如果在奥氏体部分再结晶温度区变形将导致原始奥氏体组织混晶,从而导致钢带的组织不均匀性。适当调节钢的铌含量和变形工艺条件,避免在奥氏体部分再结晶区域变形是解决钢带混晶问题的关键,目前在包钢已可生产铌含量小于0.030%的铌微合金钢。  相似文献   

9.
康永林  周建  毛新平 《河南冶金》2007,15(4):7-11,50
针对在珠钢CSP线开发生产的屈服强度450MPa~700MPa级Ti微合金化高强和超高强耐候钢进行了组织与析出特征、力学性能、成形性能、焊接性能以及耐候性能等系列实验分析,证明了该类钢不仅具有高的强度和力学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为拓展其应用范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薄板坯连铸连轧微合金化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近20年来薄板坯连铸连轧微合金化技术在基础研究、生产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指出了各种薄板坯连铸连轧微合金化技术的关键技术问题,明确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微合金化技术不同于传统流程的特殊规律,探讨了今后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和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钒氮微合金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完卫国  王莹  吴结才 《江西冶金》2004,24(5):26-30,39
含钒钢中增氮,促进了碳氮化钒的析出,增强了钒的沉淀强化作用,提高了钢的强度,在相同强度水平下,节约了钒的用量,降低了钢的成本,因此,氮是含钒钢中一种十分有效的合金化元素。本文介绍了钒氮微合金化技术的机理及其在高强度钢筋、非调质钢、高强度厚壁H型钢和CSP产品等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钒氮微合金化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钒钢中增氮,促进了碳氮化钒的析出,增强了钒的沉淀强化作用,提高了钢的强度,在相同强度水平下,节约了钒的用量,降低了钢的成本,因此,氮是含钒钢中一种十分有效的合金化元素。本文介绍了钒氮微合金化技术的机理及其在高强度钢筋、非调质钢、高强度厚壁H型钢和CSP产品等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薄板坯连铸高强度钢的微合金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TSCR)为高强度热轧带钢的生产提供了最经济有效的工艺途径。研究结果表明,V—N微合金化非常适合TSCR工艺的要求,是发展高强度TSCR产品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采用TSCR技术生产微合金化高强度钢,可充分发挥细晶强化和沉淀强化的作用,并且已经能够成熟地生产出屈服强度为350600MPa级的高强度低合金钢。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珠钢EAF—CSP流程Nb微合金化技术的系统研究,有效地解决了混晶问题,并利用Nb—Ti复合微合金化技术成功地开发了汽车用钢QStE340-460TM。分析结果表明,开发的含Nb—Ti钢带具有优异的韧性、冷成形性能和良好的焊接性能,完全满足汽车、半挂车用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CSP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其发展过程、创新技术以及生产的高附加值产品的种类进行了阐述,同时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CSP生产线的产品开发情况,对CSP工艺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随着CSP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的高附加值产品将逐渐增多,以满足各高端行业对高品质钢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传统流程的铌微合金化技术,结合EAF CSP流程的工艺特点,通过光学显微镜分析、化学相分析及热模拟实验研究等方法,分析了EAF CSP流程铌微合金钢混晶组织的形成原因。根据以上研究,调整了EAF CSP流程各生产工艺控制,成功解决铌微合金钢的混晶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建钢  黄利 《包钢科技》2009,35(5):45-46,54
在采用Nb、Ti复合微合金化技术研制X60管线钢的基础上,通过采用Nb、V、TI复合微合金化设计和优化轧制工艺,进行了CSP流程X65管线钢试验研究,完成了焊管试验,其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CSP薄板坯的铸态组织及力学性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德光 《首钢科技》2003,(4):24-28,35
对CSP的铸坯组织、化学成分偏析、枝晶间距、轧制过程中的组织变化以及薄板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SP薄板坯的低倍组织在结构上和传统板坯没有本质区别,但薄板坯组织较为细密,柱状晶比较发达;第一道次轧完后中心部的疏松和偏析明显减轻,树枝晶沿轧制方向弯曲,但没有被打碎;CSP工艺生产的HSLC钢的力学性能与微合金化HSLA钢相当。  相似文献   

19.
杨作宏  杜昕  李红艳 《中国冶金》2008,18(12):13-13
酒钢在CSP流程研制开发的管线钢X60热轧板卷采用纯净钢冶炼、Nb V复合微合金化技术,优质铸坯浇注控制和热机械轧制工艺,开发的产品表面氧化铁皮少,强度高、韧性好、组织合格、焊接性能优良,完全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李剑华  李玮 《冶金丛刊》2010,(1):38-39,45
介绍了承钢公司应用铌微合金化技术生产HRB400热轧带肋钢筋的工艺技术和生产情况。经检验,该产品性能完全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实践证明,制定的Nb微合金化技术试制HRB400热轧带肋钢筋的生产工艺合理,生产的产品根据当时的市场行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