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影院技术》2011,(11):109-109
乐迷们家中珍藏着的一堆堆唱片,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CD唱片。不说不知道,CD早在1982年就已经面世,至今仍然是商业录音的标准储存格式。无论是SACD、DVD-Audio都难以撼动CD在高保真声音领域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种拥有接近三十年历史的音频载体格式,CD唱片伴随着许多朋友走过不同的岁月。而在CD唱片流行的这段岁月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碟片格式,试图撼动CD唱片的地位,例如SACD、DVD-Audio。而时至今日,CD光盘技术又有了突破,由日本索尼公司研发并最终实  相似文献   

2.
概述:要将CD和DVD融为一体? 由于现阶段受到在线音乐、网络影视下载等的严重冲击,已经给传统的CD行业乃至DVD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有见于此,包括索尼-BMG、EMI、Universal Music Group和Waruer Music等几大唱片公司巨头、影视发行公司在内,最近就共同宣布了今后将要全面改革碟片格式,并会在今年底引入一种将CD和DVD技术整合在一起的碟片,产品将会很快上市销售."唱片联盟"在各大唱片公司的酝酿支持下,这个集CD与DVD碟片技术为一体的全新光盘格式的"DualDisc"计划终于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3.
由于现阶段受到在线音乐、网络影视下载等的严重冲击,已经给传统的CD行业乃至DVD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有见于此,包括索尼-BMG、EMI、Universal Music Group和Warner Music等几大唱片公司巨头、影视发行公司在内.最近就共同宣布了今后将要全面改革碟片格式,并会在今年底引入一种将CD和DVD技术整合在一起的碟片,产品将会很快上市销售。“唱片联盟”在各大唱片公司的酝酿支持下,这个集CD与DVD碟片技术为一体的全新光盘格式的“DualDisc”计划终于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4.
(1)DAT与CD都采用16bit的PCM技术,但各自采用不同的取样频率。DAT为48kHz,而CD则为44.1kHz,对CD来说它不能直接进行数字——数字录音,原因是选择了不同的取样频率。 (2)音质上DAT磁带与CD唱片相同。DAT有明显的优点,即消费者可以自己进行录音。但目前已出现一种可录音的CD唱片格式。 (3)DAT放音时间长。一盒标准数字音频磁带最长放音时间为2小时,CD唱片最长放音时间约为1小时。 (4)预录磁带方面,与CD相比,DAT优点是适用于小汽车,DAT磁带包装较CD唱片小且比CD唱片容易  相似文献   

5.
自SACD格式的唱片推出以后,引发了全球对老规格44.1kHzCD唱片去向的激烈争论。旧规格的CD是否会被SACD所取代?美国老资格的音响专家罗伯哈利也在((High—End音响通鉴》一书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的CD典藏是隐藏的金矿吗?”他的结论是,目前音乐图书馆中典藏的CD唱片,其音质比任何人所了解的要好。他是在听了dcs972升频取样解码器(价格5450美元)后作出以上结论的。  相似文献   

6.
《视听技术》2008,(4):80-81
Q 我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很喜欢购买CD唱片。我的一个高中同学现在正在音乐学院读书,不久前我和他一起到他的一个老师家去欣赏CD时,看到了几张很特别的、印有CD—Pluscore字样的唱片,用多媒体电脑播放这些CD时,可以在电脑屏幕上显现出乐谱。我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唱片,向老师请教,他也不是很了解,因为这几张唱片是一位外国朋友送给他的,只给他简单说了有这样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CD格式推出至今已20年了。在这20年中,CD家族不断壮大,市场CD硬件品种琳琅满自,CD唱片与光盘的社会拥有量不断刷新,作为迄今仍很活跃的媒介格式,它的问世确实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增色不少。然而,在永不逆向的后浪推前浪的技术开发中,一个新的媒介格式——DVD,于1996年首次出现在我们面前。在短短的五六年间,DVD格  相似文献   

8.
这么些年来,作为独居录音制品宝座的CD唱片出尽了风头,不仅把LP密纹唱片打入冷宫,而且还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在录上世界名曲(包括3首中国古乐曲)后,被宇宙飞船送上了火星,作为送给外星人的见面礼。至于销售量极大而进入千家万户这一点,仅举美国1993年便售出5亿零3百余万张CD音乐唱片就足够了。 正当CD唱片春风得意之际,怎么想到“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诗句,对于CD唱片照样适用,只不过改几个字:  相似文献   

9.
《视听技术》2004,(8):66-67
我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很喜欢购买CD唱片。我的一个高中同学现在正在音乐学院读书,不久前我和他一起到他的一个老师家去欣赏CD时,看到了几张很特别的、印有CD-Pluscore字样的唱片,用多媒体电脑播放这些CD时,可以在电脑屏幕上显  相似文献   

10.
星火 《家庭影院技术》2011,(10):109-109
全新的音频制作技术,不仅让唱片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更使得声音的播放与欣赏方式产生蜕变,DTS-CD的出现就是要通过技术的改造,使广大乐迷欣赏到更加优质和出色的音响品质。DTS-CD,其实就是一种应用了DTS音频编码技术的CD唱片,传统的CD是采用PCM的编码格式进行记录的,采样频率为48kHz/16bit,而DTS-CD则是采用DTS编码方式来代替PCM的音频记录方式。DTS的编码方式与我们平常所观看的电  相似文献   

11.
有很多发烧友喜欢收集旧唱片,唱片的内容可能是梅兰芳、马连良的经典唱段,或者是有名的交响乐团演奏的贝多芬、莫扎特的成名曲。平时,由于怕磨损,虽然很希望经常能欣赏这样优秀的曲目,也不敢多次播放。 这种欣赏与磨损的矛盾现在可以解决了,需要采取的手段就是只需将旧唱片再播放一次,把唱片的内容翻刻成CD。 实际上,将唱片翻刻成CD,不但可以长期保存、欣赏原唱片的内容,还  相似文献   

12.
自从Decca于1979年以PCM数字格式录制了第一张唱片以来,名为CD的数字音源旋即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开来,并主导了唱片市场至今超过25年。经过25年的不断发展,CD的技术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在不断的完善和进步,现在大家即使买一款中低价的CD机产品,声音也会比20多年前的中高级产品好。情况就如现在的电脑CPU,即便是“赛扬”级别的产品性能,也较N年前的“奔Ⅲ”强大很多,这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直接好处。  相似文献   

13.
金耳朵经常抱怨,CD虽然方便好用,但声音还是不够理想,欠缺温暖韵味,和做得较好的LP(即传统黑胶唱片)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些。资深的发烧友也知道音频载体大约在10~20年间就会出现一种替代品。44.1kHz取样频率、16bit量化标准的CD格式音频已生存近20年,看来快到退休期了。据国际消费指南的统计,目前在世界各地消费者手上的CD机和CD ROM机约有七亿部,而CD唱片则已远远超过一百亿张。可是,从1997年开始,全球CD盘片销量却出现负增  相似文献   

14.
除购买CD唱片和聆听音乐外,音乐爱好者大多还爱好收集有关的资料,比如英国Decca、EMI,荷兰Philips,德国DG,美国Telarc、Chesky和Reference Recordings等唱片公司出的唱片目录。聆听音乐时,在查阅那些CD唱片指南和‘圣经’之际,也顺便翻阅那厚厚一大本印刷考究并附有张张CD唱片封套的彩色照片的目录,检阅一下已经买了哪些CD唱片和准备再买那些CD唱片,也是一种乐趣。 而今,在进入e时代后,世界主要唱片公司多半皆已建有自已的网站,因此,就可以让我们大开眼界,了解情况也更为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字音乐时代,尽管传统唱片销量大减,但其并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将转向高端市场”。这是音乐界和唱片界人士对于唱片未来走势的一致看法。现在.一种运用了全新技术的高端唱片产品HQCD(Hi Quality CD)来到了中国内地,为音乐和音响鉴赏者们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16.
一、CD唱片的制造 CD唱片是以坑槽的形式记录PCM信号的,它的制造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模拟唱片(LP唱片)的制造方法。CD唱片由印模在以聚碳脂材料的基片上,压印有极高密度的凹坑,这些凹坑代表了音乐信息及各种辅助信息,如曲目的时间、位置、通道数等。CD唱片的制造一般  相似文献   

17.
自1997年初DVD格式刚刚发布之后推出第一台DVD播放DVP-S7000以来,索尼公司已经制造出了多款质素一流的DVD播放机。那时,DVP-S7000还只是该公司唯一的DVD产品。当然,现在索尼公司已经生产出了全系列的DVD播放机,而且许多机型还兼容了播放SACD唱片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阿细 《视听技术》2002,(6):41-43
CD、VCD、LD、DVD这些东西想必现在没有什么人不认识了吧!因为它们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去了,一个只有四岁的小孩子都会把一张CD唱片放入机子里,按下OPEN键,然后说“‘有音乐出了”——这是小孩子天真可爱的表现;七八十岁的老人家平时没有什么消遣,特别是在广东一带,老人家就是喜欢听粤曲,他们听CD粤曲绝不亚于  相似文献   

19.
大家是否注意到近年LP(黑胶唱片)大有复兴的势头?不但有著名唱片公司陆续将经典名盘复刻再版,更有新进唱片公司将拿手的靓录音生产出LP,而且还成为了高质、品位的代名词。依笔者的愚见,此现象并非大家一时心血来潮,而实乃玩音响发展路上一个必然的规律而已。情况就和十年前胆机的风采再现一样,人们在七十年代欣然接受了晶体管的快感就和CD出现后大家舍弃了LP一样,将胆机完全抛之于脑后。但后来,随着人们对音响还原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时候,方发现胆机的柔美正好能克服早期CD的干硬数码声,于是胆机重获新生。而到了现在数码科技已经一日干里,技术进步也衍生出如HDCD、  相似文献   

20.
作为国内音乐界的盛事,“2006年度十大发烧唱片榜”主办机构特别精选了“2006十大发烧唱片”中的优秀曲目,由入选唱片公司提供版权及母带,并由国际著名录音师后期精心制作出《2006十大发烧唱片精选》CD专辑。《2006十大发烧唱片精选》CD专辑收录有由中国交响乐团演奏,录音定位清晰,声学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