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家庭原创音乐CD《钢琴日记》,其作者不是大家熟知的钢琴家,而是一位26岁开始自学钢琴的杭州钢琴调律师。作为个人出版家庭原创音乐专辑在国内并不多见。作者没有经过音乐专业学习,没有拜过钢琴老师,他习惯独自“乱弹琴”,20年来他“乱弹”成“兴”,逐渐触键成曲。那些曲子连他自己也无法克隆,许多灵感瞬间消失。一位从事录音的朋友觉得在他手上流失的音乐语言是谁也找不回来的,于是帮他录制下来。从那时起他便以“日记”的形式录下数百曲即兴小品。  相似文献   

2.
浙江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家庭原创音乐CD《钢琴日记》,其作者不是大家熟知的钢琴家,而是一位26岁开始自学钢琴的杭州钢琴调律师。作为个人出版家庭原创音乐专辑在国内并不多见。作者没有经过音乐专业学习,没有拜过钢琴老师,他习惯独自“乱弹琴”,20年来他“乱弹”成“兴”,逐渐触键成曲。那些曲子连他自己也无法克隆,许多灵感瞬间消失。一位从事录音的朋友觉得在他手上流失的音乐语言是谁也找不回来的,于是帮他录制下来。从那时起他便以“日记”的形式录下数百曲即兴小品。录下来的曲子细细听来,旋律流畅、恬静、美好,他将其中12篇串…  相似文献   

3.
法国后浪漫派作曲家、钢琴家拉威尔(1875-1937)是一位举世公认的钢琴作品创作的伟大革新家、音乐色彩专家。他对音乐上的标新立异所表现出的极大兴趣,体现在他品种繁多的作品中。东方民族色彩、爵士乐风格、舞曲节奏都是他所偏爱的,这里所要介绍的他的《左手钢琴协奏曲》,正是展现了他的这些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古典乐坛,Barenboim(巴伦博伊姆)也许是一个音乐上的特立独行者:作为钢琴大师,他不仅涉猎经典作品,而且积极地推广现代派作品,且留下了为数不少的好录音;  相似文献   

5.
詹湛 《高保真音响》2014,(1):128-131
有着西班牙血统的德国导演恩里克·朗什(Enrique Sanchez Lansch)在2010年推出了讲述孩子们遇到世界级钢琴大师的纪录片《钢琴遭遇者》(Piano Encounters).这次他将视线转移到歌剧音乐的舞台。  相似文献   

6.
在音乐的世界,菲利普·雷昂吉最享受的是即兴演奏。当他用双手在琴键上抒发着对生命的热情和感悟,自由地追随自己内心的情感时,他也在酣畅地享受着音乐给他带来的幸福与甜蜜。"钢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音乐是最好的伙伴。对我来说,幸福就是能够永远与音乐为伴。"菲利普如此定义着他的幸福。这样的幸福朴实而深刻,这样的幸福人生,也会因其朴实和深刻而历久弥新、回味悠长。  相似文献   

7.
《高保真音响》2009,(6):30-31
有“探戈之父”美誉的阿根廷音乐家阿斯托尔潘塔莱昂皮亚佐拉(Astor Pantaleon Piazzolla,1921.3.11-1992.7.4),是当代南美洲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手风琴演奏家之一。皮亚佐拉的音乐兼容并包,极富创新性,他在探戈音乐里加入了古典音乐的严谨和爵士音乐的即兴等要素,打破了传统探戈音乐一成不变的旋律和不断重复的节奏,使自己的旋律更标新立异,节奏更加复杂,内容更加深刻,形式更加丰富,同时扩张了探戈音乐的表现幅度,成功地将探戈音乐艺术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初识德彪西的钢琴音乐是他的《月光》,我隐隐感觉他的音乐与我们的民族艺术有着某种奇妙的关联,它们也是极其入耳的,还能暂时摆脱现代人生活的纷繁与杂乱。后来接触的是其若干个号称“印象主义”的管弦乐代表作,继而深入了解的则是他的两集(24首)钢琴(《前奏曲》。尽管我还没将瓦尔特·吉泽金、维纳·哈  相似文献   

9.
巴托克对匈牙利民间音乐有着无比的兴趣和热情,在他的钢琴协奏曲中,虽然既找不到民歌的旋律,也找不到对民歌旋律的模仿,但整个作品却又充满民俗氛围。在《第一钢琴协奏曲》(1926)中,巴托克把钢琴完全变成激烈的打击乐器,使人联想到其早期的舞蹈组曲,在慢乐章中显现出马扎尔风格的神秘和恐惧。而1931年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则是一部色彩丰富的作品,它的旋律与节奏显然受到匈牙利民歌以及巴洛克音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音响世界》2008,(9):86-87
唱片封面,牛牛脸上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很容易感染拿起这张唱片的任何人。出生于1997年7月,年仅11岁的牛牛已经是国际著名古典音乐唱片公司EMI旗下的一名钢琴新秀了,他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小学),师从陈巍岭教授学习钢琴。牛牛步入音乐殿堂的开始十分的奇妙,在牛牛3岁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牛爸爸和牛妈妈发现牛牛竟然会像模像样地在钢琴上弹出音乐,而之前根本没有人教过他。于是他们开始让牛牛学习钢琴。  相似文献   

11.
被世人称之为“音乐史上绝无仅有的音乐神童”的莫扎特(1756—1791)一生留下了18首钢琴奏鸣曲.从他旷世传奇的天才童年时期一直到他成为一名成熟的作曲名家.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曾经有代表性的钢琴奏鸣曲作品出现。  相似文献   

12.
刘凯 《现代音响技术》2005,(12):103-104
这是Telarc公司运用数字直刻技术(DSD)录制的一张颇为精彩的专辑。这也是彰显著名波普钢琴演奏家McCoy Tyner演奏风格和高超技巧较为典型的专辑。成名于1950年代的McCoy Tyner在那个波普大行其道的年代影响了许多钢琴演奏家。1960年代,他和许多著名的爵士乐大师合作演出,其中不乏著名的次中音萨克斯大师John Coltrane以及凉派爵士乐的缔造者著名小号大师Miles Davis。  相似文献   

13.
《家庭影院技术》2005,(7):79-79
作为20世纪伟大的钢琴家、全球当红的钢琴巨星,普雷特涅夫无疑是一位全方位的音乐家。他录制的钢琴作品佳评如潮,赢得过多项唱片大奖。这一张由环球唱片公司录制推出的《柴可夫斯基作品独奏会实况》收录了普雷特涅夫2004年6月2日在瑞士苏黎世钢琴独奏会的实况。在这次独奏会上普雷特涅夫演奏的是柴可夫斯基的《十八首钢琴小曲.作品72》,普雷特涅夫认为这些曲目不但能感动乐迷,更能感动他自己。《十八首钢琴小曲.作品72》是柴可夫斯基最后一部钢琴组曲,这些小曲宛如柴可夫斯基根据自己生活经历写成的音乐小传。虽然许多钢琴家都曾从《十八  相似文献   

14.
德国浪漫派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出生于汉堡。是犹太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的孙子。父亲是一位非常成功的银行家。母亲是位钢琴家,费利克斯与姐姐芬妮门德尔松(1805—1847)从小就显露出过人的音乐天才。家庭的优越环境使费利克斯门德尔松从小就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精通六国语言,并在柏林大学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法律考试。  相似文献   

15.
CD藏家快评     
《视听技术》2007,(11):104-109
戴夫·布鲁别克(Dave BrubecK)是唯一一位赢得国际声誉的美国西海岸风格的爵士钢琴手,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古典音乐的痕迹。虽然布鲁别克也跟著名的法国作曲家达律斯·米约(Darius Milhaud)学习过作曲,但他只是把古典的理论用于编曲与即兴演奏。他的作品结构简洁、旋律悦耳、编排精巧,给人以持久的新鲜感,难怪有人把他的音乐  相似文献   

16.
1.圣桑的小提琴音乐作品/格拉芬(小提琴)/德瓦永(钢琴)/CDA67100/1999 作为法国乐坛的精英人物,圣桑在他所处的年代里为法国的音乐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所谱写的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如大编制的管弦乐、协奏曲和歌剧等)为法国大众的生活增光添彩,他在法国乐坛神殿里的地位也是人所共知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音响技术》2008,(4):104-104
从北欧芬兰远道而来的Penaudio(名品)老板兼设计师Sammi Penttila于3月到访香港,首次为国内用户揭开Penaudio扬声箱体制作的奥妙。 年仅30出头的Sammi生长于音乐世家,自小学习多种乐器,精通钢琴、吉他及贝斯等。经多年的音乐浸淫,令他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准都有极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朱模 《视听技术》2008,(7):106-106
这也是一张由Telarc所属美国HEADS UP唱片公司的爵士类新专辑它让我们见识了一位美国流行乐坛的明星——黑人钢琴家博比·莱尔(Bobby Lyle)。此公属于美国流行乐坛中的一位超级全才型人物,他除了拥有精湛的钢琴技艺,还集制作、编曲、音乐发行、音乐艺术指导以及乐团领军人物于一身。  相似文献   

19.
《实用影音技术》2013,(11):100-106
路德维格·凡·贝多芬(LudwigVall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O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l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一生中,贫困、疾病、失意、孤独等种种磨难折磨着他,其中最大的灾难是耳聋给他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高中有真趣     
刘宏志 《高保真音响》2014,(12):107-108
兼具古典和电子音乐客身份的麦克斯·里赫特(Max Richter)1966年出生于德国,儿时随全家迁居英国,在爱丁堡完成皇家音乐学院的作曲和钢琴演奏学习后,他加入当代古典乐团“钢琴马戏团“进行音乐实践。经过10年打磨,里赫特离开乐团开始了他个人发展的旅程,在将古典、电子流行乐等融会贯通的音乐方向上自由徜徉,其触角还延伸到电影配乐等更广泛的领域。现代音乐人很少会坚守在单一的音乐领域中,游走于各种不同曲风之间才是主流,里赫特也是如此。成长时期浸淫在古典音乐海洋的同时,他也受到“碰撞“(The Clash)、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发电站”(Kraftwerk)等乐队的”朋克”,迷幻摇滚、电子曲风的影响,双重冲击下,造就了其血液中不安分的音乐因子,而看上去南辕北辙的古典和电子乐成了他音乐实验与探索的开阔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