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化学驱驱替前缘动态追踪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快速自适应组合网格方法用于化学驱动态局部网格加密研究,并在国产化学驱软件ASP上实现了动态局部网格加密,局部加密区域可以随驱替前缘的移动而改变。所研制的动态局部网格加密的模拟结果与全细网格计算的结果非常接近,而CPU时间比整个模拟区域都采用细网格减少一半以上。进行化学驱数值模拟实验,给出了用3种网格系统(粗网格、全细网格以及组合网格)模拟得到的生产井含水率、井网格含油饱和度对比曲线以及含油饱和度的平面等值图。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还表明,化学驱对网格大小很敏感,采用细网格或动态局部网格加密是必要的。图7表1参7  相似文献   

2.
化学驱驱替前缘动态追踪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快速自适应组合网格方法用于化学驱动态局部网格加密研究,并在国产化学驱软件ASP上实现了动态局部网格加密,局部加密区域可以随驱替前缘的移动而改变.所研制的动态局部网格加密的模拟结果与全细网格计算的结果非常接近,而CPU时间比整个模拟区域都采用细网格减少一半以上.进行化学驱数值模拟实验,给出了用3种网格系统(粗网格、全细网格以及组合网格)模拟得到的生产井含水率、井网格含油饱和度对比曲线以及含油饱和度的平面等值图.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还表明,化学驱对网格大小很敏感,采用细网格或动态局部网格加密是必要的.图7表1参7  相似文献   

3.
将快速自适应组合网格方法用于化学驱动态局部网格加密研究,并在国产化学驱软件ASP上实现了动态局部网格加密,局部加密区域可以降驱替前缘的移动可改变,所研制的动态局部网格加密的模拟结果与全细网格计算的结果非常接近。而CPU时间比整个模拟区域都采用组网格减少一伴以上,进行化学驱动数值模拟实验,给出了用3种网格系统(组网格,全细网格以及组合网格)模拟得到的生产井含水率,井网格含油饱和度对比曲线以及含油饱和度的产面等值图,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还表明、化学驱对网格大小很敏感,采用细网格或动态局部网格加密是必要的。图7表1参7  相似文献   

4.
非稳态实验法获取的相对渗透率数据点主要集中在高含水饱和度处,水驱前缘数据点较少,直接应用到中轻质油田生产动态分析及数模拟合中易导致早期开发规律难以准确认识,不能完整反应整个开发历程。利用广适水驱曲线进行中低含水期含水饱和度计算,并将传统相对渗透率计算模型进行改进,创新性提出基于油水相指数时变的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实现低含水期相对渗透率数据加密。结果证明,该方法与稳态实验法测得数据吻合度较高,能够反应低含水期渗流规律,对于中轻质油田相对渗透率的获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水驱特征曲线模型建立在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含水饱和度半对数直线关系的基础上,一方面没有充分考虑高含水-特高含水阶段特殊的油水渗流规律,另一方面缺乏反映岩心驱替过程本质特征的理论根源。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微观驱油实验分析水驱特征曲线本质特征,绘制了描述岩心驱替全过程的新型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含水饱和度关系曲线,提高了拟合精度。应用Buckley-Leverett前沿推进方程和Welge平均含水饱和度方程,推导出新型水驱特征曲线关系式。实例应用表明,该新型水驱特征曲线预测的采收率更加准确,且在水驱特征曲线出现上翘趋势的初期就能有效预测采收率,突破了目前高含水期水驱特征曲线的局限,为高含水期油田开发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窗口技术在油藏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将快速自适应组合网格方法(Fast Adaptive Composite Grid,简称FAC方法)用于油藏数值模拟局部网格加密技术中。局部加密区域可以像窗口一样,随实际问题需要灵活地开启和关闭,或改变大小,无需在整个模拟阶段都采用局部加密网格。在实用全隐油藏数值模拟器MURS上实现了窗口技术。数值实验表明,采用窗口技术的模拟结果与全细网格计算的结果非常接近,并且比整个模拟阶段都进行局部网格加密节约8%的CPU时间,比全细网格节约37%的CPU时间。表明窗口技术切实可行。图4表2参7  相似文献   

7.
应用格子玻尔兹曼法模拟了单一孔隙尺度下的多孔介质渗流,预测了单向流动条件下的多孔介质的绝对渗透率,以及油水两相情况下的相对渗透率,并动态再现了水驱替油的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基于格子boltzmann模拟法计算的绝对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结果与实验室结果一致,水驱油模拟则反映了毛细管力占主导时,驱替前缘呈枝状突进;而粘性力占主导时,驱替前缘均匀推进。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表征水驱开发油藏高含水期驱替程度和波及系数变化规律,根据高含水期油水相渗曲线变化特征,利用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水驱驱替程度E_d和体积波及系数E_v与含水率f_w的关系式,并以鄯善油田三间房组油藏为例,研究了方法改进前后上述参数在油藏高含水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油藏进入高含水期,f_w—E_d关系曲线由上凹渐变为下凹,水驱驱替程度E_d随含水率变化速率加快;E_v—f_w关系曲线由下凹渐变为近平台状,体积波及系数E_v随含水率变化速率减缓。研究揭示的高含水阶段水驱参数变化更加真实地反映地下水驱状况,对预测水驱油田高含水期开发动态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快速自适应组合网格方法(简称FAC)是近年崛起的解大型计算问题的新技术。局部网加密方法也是当今油气藏数值模拟的一项新技术,既能节约计算量与存贮量,又能提高模拟精度。但是由局部网生成的矩阵丧失对角占优性和带形规律,计算颇为困难。本文介绍的FAC是80年代计算数学成果,通过全局粗网格解与局部细网格解之间交替迭代,最终得到局部加密网的解。计算实例表明,在气藏模拟中使用FAC算法可以提高模拟精度,降低计算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剩余油研究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涂兴万 《断块油气田》1998,5(3):43-46,53
依据数值模拟非均质地质模型的水驱油动态,建立了切合油水井生产实际的动态劈分方程。该方程考虑沉积相、渗透率级差、生产层段射开程度、井距等多项影响因素,计算井组、小层的孔隙体积注入倍数,以非稳定一维驱替的前缘推进方程为数学模型,利用分流量方程(曲线)计算井间驱替前缘含水饱和度,然后用插值法得到剩余油分布。经运用于文13北块,取得初步成功。该方法适用于小断块油藏,在微机上即可简便实现。  相似文献   

11.
由于常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不能精确刻画油水运动规律和剩余油分布,因此,在分析储层描述精度、相对渗透率曲线选取、动态数据精确性和网格精度等因素对油藏数值模拟精度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分阶段油藏数值模拟、优化油藏数值模拟启动方法、相对渗透率曲线分阶段赋值和端点值标定、特高含水期网格尺度的处理和注水井分层注水等方法提高油藏数值模拟的精度。对比分析常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与分阶段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发现,分阶段模拟运算的结果更为可靠,且提高了特高含水期油藏数值模拟的精度,由于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后,剩余油高度分散,分阶段油藏数值模拟得到的剩余油饱和度场的分布结果更为准确,更有利于指导油田后期开发。  相似文献   

12.
以临南油田夏32块油藏为例,叙述了边水活跃油藏中高含水期油田调整模式。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是较为直观的好方法。通过对开发动态进行历史拟合,分析了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针对不同的剩余油分布形式,提出控水稳油的挖潜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3.
胜坨油田不同含水期油水平面运动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胜坨油田沙二段1-3砂层组河流相正韵律油层和沙二段7-8砂层组三角洲前缘相反韵律油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质统计、数值模拟和动态监测等方法,分析了不同含水期油水的平面运动规律。研究表明,在中低含水期,正韵律油层平面油水运动明显受沉积亚相带的控制,局部水淹带形成早,反韵律油层平面油水运动主要受注采井网控制,水淹带形成较晚;在高含水期,正反韵律油层水淹程度加剧,沉积亚相带的控制作用减弱;在特高含水期,正反韵律油层水淹均十分严重,主要受注采井网的控制,沉积微相带对剩余油分布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综合运用动态监测资料确定单砂体剩余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综合运用动态监测资料确定单砂体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方法.该方法涉及2个关键技术,一是产量劈分技术;二是剩余油分布技术.产量劈分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水驱砂岩油藏高含水后期产量劈分的问题,该项技术充分利用了动态监测资料,与常规方法相比,具有与油藏开发资料结合更紧密、与油田实际更接近的特点;剩余油分布技术选用随机建模技术中的模拟退火方法和非结构网格化技术(PEBI网格),这两项技术更好地刻画了非均质储层和定量评价储层特征空间分布的不确定性,提高了模拟计算的精度与速度.实践证明,用该方法计算的结果与油田实际情况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5.
利用分形条件模拟和流线模型预测剩余油气饱和度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预测剩余油气饱和度分布是高含水期油田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二次采油或三次采油方案的重要依据。认为预测剩余油气饱和度分布的有效方法是:首先充分利用井点测试资料,采用先进的随机建模技术进行精细油藏描述,建立精细的多种可能的地质模型;然后对多种可能的地质模型进行精细的油藏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资料进行比较,挑选出理想的地质模型;最后利用优选的地质模型通过水驱油流线模型数值模拟来预测剩余油气饱和度分布。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在满足精度的条件下,运算速度明显加快,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局部网格加密数模技术研究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稠油藏热采开的特点,采用在吞吐井周围进行局部加密的方法,既兼顾稠油油藏热采特点,保证了拟合计算的合理性,又减少网格节点数,节省计算时间,从而实现了锦90块兴I组油层全块的模拟,从宏观上和整体上查明了锦90块兴I组油的目前油层动用状况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对该块下步开发工作具指标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南海油气田存在的邻井干扰试井问题、多相流试井问题及非均质油气藏试井问题,开发了新型的数值试井技术--Voronoi数值试井技术。首先以渗流力学理论和物质平衡理论为基础,建立油气水三相渗流数学模型;然后利用Voronoi网格技术将数学模型进行空间及时间离散化,将油气藏离散为多个网格单元;最后采用迭代求解,得到各网格单元压力分布及各种物性参数。该技术以精细的Voronoi网格刻画了油气藏的实际地质情况,实现了精细的试井解释;与常规技术相比较,能将局部精细网格和基本粗化网格结合在一起,做到井筒、断层等附近采用精细网格,而离井较远的地方采用稀疏的基本网格,这样既能真实刻画油气藏地质特征,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网格数据,提高了试井运算速度和精度。在南海油气田的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能很好地解决多相流等疑难试井问题,为南海复杂油气田的试井分析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