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简单易行的两步水热法,将Ce与MnO_2/rGO进行复合,在120℃下,分别反应0.5、1、2、3、5 h。结果表明,该材料在120℃下反应1 h效果最好,通过氮气吸脱附测试,比表面积高达243 m2/g,平均孔径为7.9 nm,有利于电解质离子的传输和转移,并且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功率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 A/g下的比电容值为130.44 F/g,经过1 0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85%,且具有4.1Ω的较小内阻。  相似文献   

2.
采用稀释后的氨水作为反应试剂合成Co_3O_4和NiO过渡金属氧化物,是一种环保简单的方法。以Co_3O_4为例将活性物质与导电剂乙炔黑按照不同的摩尔比(4∶1、6∶1、8∶1和10∶1)制备电极,在1 mol/L的KOH电解质溶液中采用三电极测试系统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当摩尔比为8∶1时电极材料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Co_3O_4呈现出了典型的赝电容特性,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394 F/g。按照此摩尔比(8∶1)对NiO进行测试,比电容达到了140F/g。  相似文献   

3.
以KMnO_4、MnSO_4为原料,在乙酸乙酯与水形成的界面反应,制备了纳米MnO_2.XRD、IR及SEM等分析表明:制备的MnO_2为α和γ晶型的混合晶相,由一些规则的小纳米棒组成.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MnO_4电极在6 mol/L KOH中具有良好的电容行为,比电容可达243 F/g.特殊的纳米结构有利于大电流放电.  相似文献   

4.
以KOH活化中间相炭微球(MCMB),通过KOH活化法制备了活性中间相炭微球(AMCMB),并以KMnO_4和MnSO_4为反应原料,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MnO_2/AMCMB复合材料。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循环伏安、电化学交流阻抗、恒流充放电等方法研究AMCMB和MnO_2/AMCMB电极在6 mol/L KOH电解液中,0~1 V的电容行为。结果表明:AMCMB成功地复合了MnO_2;AMCMB电极放电比电容为155.52 F/g,MnO_2/AMCMB复合电极首次放电比电容增大至198.36 F/g。  相似文献   

5.
添加不同系列的聚乙二醇(PEG)分散剂,采用化学混合法制备了MnO2/AC(活性炭)复合材料.应用X射线衍射、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等方法研究了各分散剂对产物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分散剂聚乙二醇(PEG)的聚合度对MnO2/AC复合材料的比电容和循环寿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PEG400作为分散剂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最好的电化学电容行为.以PEG400制得的复合材料为正极,活性炭为负极组成超级电容器,在电流密度为100 mA/g条件下,MnO2/AC复合材料的比电容达366 F/g,且经5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仍保持在94%以上,显示出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超电容特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石墨烯/Bi_2O_3复合材料。经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表征了产物的组成、结构和形貌;通过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石墨烯/Bi_2O_3复合材料分散均匀,电化学性能优异,内阻较小。当氧化石墨与Bi_2O_3质量比为1∶1时,电化学性能最佳;在1 A/g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了753 F/g;10 A/g电流密度下,电容保持率高达87%,具有良好的倍率性;在2 A/g电流密度下经1 000次充放电循环,比电容保持率为71%。  相似文献   

7.
赵娣  戴富才  韩晓晓  傅丽 《电源技术》2016,(8):1565-1569
采用自组装法制备CNT/PPy/MnO_2三元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及交流阻抗对其电化学电容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不同配比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T/PPy/MnO_2三元复合材料在质量比为m(CNT)∶m(PPy)∶m(MnO_2)=45∶10∶45时,内阻小且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可逆性,在1 mol/L的Na_2SO_4溶液中,以0.28 A/g电流密度放电时,比电容可达178 F/g。扫描500圈后,电容保持率仍在92%以上,表明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主要研究了低密度乙炔黑在干电池中的应用,测试了不同密度乙炔黑的电气性能,从而给指导生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双电层电容器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志祥  董国君  张密林 《电源技术》2001,25(6):413-415,435
双电层电容器 (EDLC)是一种介于化学电源和静电电容器之间的新型储能元件 ,它有着比化学电源高出 10倍以上的功率密度 ,可与化学电源联用而组成未来电动汽车的混合动力系统。研制了圆柱形EDLC ,并测定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各种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电容器的容量随着温度的升高线性增加 ,等效串联内阻随温度变化不大 ,漏电却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电容器的容量也与充放电电流密度有关 ,在一定电流密度范围内二者呈半对数关系。通过数千次的循环充放电可以看出 ,电容器的容量并没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用异丙醇作为添加剂,采用水热法,在添加1 mL异丙醇的水溶液中制备了MnO2,并与在纯水中制备的MnO2进行比较,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在异丙醇水溶液中合成的样品具有更高的结晶程度,为α-MnO2和γ-MnO2的混合相,添加异丙醇后改善了样品的微观颗粒形貌,提高了颗粒的分散度.电化学测试表明,添加异丙醇后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具有更好的循环伏安性能和更小的电化学阻抗,其在2 mA/cm2电流密度下放电比电容达到289.56 F/g.  相似文献   

12.
杨红林  宋伟 《电池》2002,32(5):288-289
概述了用石油裂解制乙烯的副产品制造乙炔炭黑的工艺过程 ,通过检验和试验表明 ,这种乙炔炭黑具有普通乙炔炭黑相同的物理参数和放电性能 ,同样适用于锌锰干电池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锰电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论述了二氧化锰作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历史和现状,指出了二氧化锰电池过去曾占着原电池的统治地位,现在由于二氧化锰改性,因而二氧化锰电池仍有着强大的竞争力;将来,由于将二氧化锰形成复合材料或嵌入电极材料,还将有光辉的前景,有可能出现以二氧化锰为主体的新电池系列.由于二氧化锰固有的特性;贮量较丰富,价格较低廉,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在今后的几十年里,尽管有各类高性能电池与之竞争,但以二氧化锰为主体正极材料组成的电池,仍将在电池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MnO2并对普通活性炭进行掺杂.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漏电流和恒流充放电测试MnO2/C样品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掺杂量为20%(质量分数)时样品的电容特性最好,其放电比容量为255.5 F/g,比掺杂前提高了49.3%;掺杂后样品的等效串联电阻(RESR)和漏电流分别下降了29.8%和6...  相似文献   

15.
碱性锌锰电池的无汞化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无汞碱性锌锰电池技术是一项系统技术,代汞缓蚀剂仅仅是无汞技术的一个部分,实现无汞化要从开发无汞锌粉、提高原材料纯度、改善粘接剂和隔膜、优化生产工艺设备和环境、加强工艺控制等多方面着手,文章从分析汞在电池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实现无汞化的途径,对非汞缓蚀剂存在的不足和目前国产无汞碱锰电池的质量水平、努力方向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碱性锌锰电池封口结构。此种结构适合使用国内通常生产的零部件。LR6电池经强化考验和储存试验,证明此种结构能有效地解决电池密封。  相似文献   

17.
无汞锌粉是无汞碱锰电池的关键原材料之一。根据作者几年来在碱锰电池专用锌粉的开发和生产中取得的实际经验,介绍了锌粉中的杂质、代汞缓蚀剂、ZnO含量以及锌粉颗粒大小、形貌、析气量和松装密度对无汞碱锰电池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碱性锌锰电池的技术进步及发展潜力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介绍了近年来碱性Zn/MnO_2电池的工艺进展,在正极中采用高活性MnO_2、较细的石墨粒子,在负极中使用细粒径锌合金,去汞、镉、铝,以及采用适宜的胶凝剂,缓蚀剂,减小筒壁厚度,使用适宜涂层;使用多孔更薄加有表面活性剂的隔膜;以及其他可提高碱性Zn/MnO_2电池性能的措施。指明碱性Zn/MnO_2电池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9.
环保型碱性锌锰电池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着重介绍无汞、无铅碱性锌锰电池生产工艺、配方及实践中如何控制原材料质量的方法,并介绍了行之有效的控制质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研制了一种新型MH/MnO_2可充电池,正极MnO_2中加入一定量添加剂及耐过充催化剂,以缓解正、负极起始充放电态不匹配,同时提高电池电位。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此种电池性能稳定,自放电小,充放电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