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支持实时仿真和嵌入式跟踪的32位ARM7处理器LPC2136为控制核心,设计开发了轮式机器人控制系统硬件平台,通过ISP对系统中的Flash ROM进行在线编程,采用PWM的方式对用于驱动双轮的直流电动机和用于转向的舵机进行速度和方向控制.在此硬件平台下移植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依据各个控制功能和微控制器的资源结构对任务进行划分,根据传感器反馈信号对机器人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2.
考虑到蓝牙技术的通讯距离较短,在控制器设计中运用了GSM远程控制技术来弥补蓝牙技术的不足.该控制器主要由主控制器模块、驱动模块、GSM模块(TC35i)、蓝牙模块、传感器模块、显示模块、时钟模块和红外遥控模块组成,软件采用C语言编程.操作者以移动机器人为平台,以SMS网络和蓝牙技术为媒介,来实现对环境状态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本项目设计的双足机器人,主要是以Arduino平台为编程控制的核心,处理超声波传感器发送的数据,将对应的动作指令发送给舵机控制器,舵机控制器控制舵机做出相应的前进转向等动作以实现机器人的智能避障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ARM和μC/OS-Ⅱ的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RM7控制器LPC2292为核心控制器,在其上移植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研究设计了移动机器人的嵌入式控制系统.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嵌入增强了系统的实时控制性能,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简化了软件的设计与管理;采用语音控制,增强了机器人的人性化操控性能;采用高精度超声波传感器,为机器人的安全避障提供了保证;运用SMG240128液晶模块做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的图文显示界面方便了机器人的调试与控制.  相似文献   

5.
由于国内石油管线巡护以传统人工巡检为主,受人为和地理区域因素的影响,导致复杂地理环境以及人力无法达到区域的场所下的管线巡检困难。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六足机器人控制系统,使用STM32F103RCT6作为主控板,连接舵机驱动板,搭配传感器模块,采用三角步态来控制机器人,从而实现石油管道智能巡检。  相似文献   

6.
针对机器人在水下环境的环境探测方面,提出设计一种拥有类鱼类MPF运动模式水陆两栖仿生线翎电鳗探测机器人.机器人由STM32-F103C8T6主控板、单轴60kg-DS5160舵机、42步进电机J-4218HB4401、TB6560步进电机驱动器、XL6009升压模块以及特定的机械结构组成.机器人通过主控板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使其带动机械机构模拟线翎电鳗运动模式进行运动;通过大功率舵机的调节,可使其可在水陆两种环境进行运动.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水陆两栖机器人有在水陆环境中有效地进行工作,模拟线翎电鳗运动模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舵机是仿人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控制舵机实现仿人机器人表情再现,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和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的串口通信舵机控制系统,首先在SolidWorks中完成模型的建立,然后采用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的设计方法,进行硬件设计,该系统以实现4路舵机的控制为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脉宽调制(PWM)模块,改变舵机的数量。然后通过软件编程设计,可以改变舵机的转速,软件编程是在Nios II环境下编写的。最后通过LabVIEW中的VISA控件实现了PC机与FPGA的串口通信,控制舵机的运行。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以UART串口通信作为主从设备间数据交互方式的机器人舵机所存在的通讯指令编程复杂、数据交换量大、无法自动仲裁等问题,介绍了一种以I2C总线取代UART通讯模块的机器人舵机系统的设计,并尝试使用一种位置和转速分时控制的方法来解决当单片机同时对位置和速度两项参量进行数字PID控制时,由于计算量和内存...  相似文献   

9.
对16自由度人形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包括稳压电路、下位机最小系统、舵机控制器模块、USB转换电路、传感器模块和语音模块。采用串行通信方式,设计了上位机对单片机下载程序,根据系统电路原理以及寻迹和语音控制的编程原理,设计了控制系统的上位机和下位机通信的主、从机程序,从而达到使机器人的各部分功能统一协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对具有步行、滑行复合运动的四足机器人的良好控制,实现该机器人的模块化和功能的扩展性,采用了分层控制体系架构来实现机器人的控制。使用单片机来实现舵机的实时驱动控制,使用ARM9实现传感器的采集和信息的处理.在PC机上利用VC++实现图形界面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多关节机器人是很常见的一种机器人类型,通常采用舵机作为关节连接件。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通用的多关节机器人控制系统,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通过排序过程并行输出控制信号的舵机控制算法,可同时控制多达24路舵机,以及利用积分方式对舵机进行调速控制方法,实现关节平滑运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以Motorola公司32住单片机MC68332为智能控制系统核心的轮式移动机器人及硬件和软件设计.移动轮式机器人采集CMOS传感器信号智能分析指定线路径信息,自动控制舵机转向,并完成电机的速度控制和PID控制算法.经过试验测试,能过满足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要求,达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选用51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采用R200一体化红外光电对管构成五路循迹,通用的红外对管构成三路避障,同时还具有超声波避障、舵机摇头的功能。电机驱动采用LN293D,可进行PWM控制小车的转速,电源部分采用两节3.7V锂电池供电,与其它外围电路一起构成智能小车的硬件系统。采用C语言模块化编程,提高开发效率。智能小车能够完成循迹、避障、超声波测距、舵机摇头避障、红外遥控、蓝牙控制等功能。四位数码管显示功能序号,用按键或遥控器可以选择切换小车功能。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一种双臂移动机器人三维仿真与离线编程系统。用户通过图形编程界面对机器人进行任务规划,在三维仿真环境中预览和分析规划结果,最后可将优化程序下载到真实机器人中以进行控制。系统运行于RT-Linux平台,采用Java3D实现三维仿真,能实现多机器人机制。目前该系统支持日本安川公司研制的SmartPal双臂移动机器人。  相似文献   

15.
从高速公路上人工放置三角警示牌的危险性出发,设计了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搭载可自动折叠三角警示牌的移动机器人。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主要由底盘、轮式行走机构、可折叠三角警示牌等组成,通过在三角警示牌的关节处放置驱动舵机,实现三角警示牌的自动折叠与展开。其控制系统采用STM32F103RCT6芯片作为控制核心,通过L298N电机驱动模块控制电机,通过舵机供电电源模块给舵机供电;采用FS-GT3C遥控器,其频率范围:2.40~2.48GHz其配备的接收机与单片机通过串口进行通信,从而实现对移动机器人的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从电力变电站的日常巡检任务中释放人力资源,设计了一种用于监测变电站设施并收集所需信息的巡检移动机器人。该巡检移动机器人搭配HIK视觉平台、激光传感器和工业个人计算机(IPC),并可在机器人操作系统(ROS)中进行编程。通过预先设定在机器人中的变电站全局地图,一旦接收到巡检任务,该巡检移动机器人可以选择最短路径来完成任务,并且在巡检机器人中使用激光传感器导航方式控制运动方法。此外,还在控制器中添加了Kalman滤波器来排除导航传感器提供的异常位置信息。通过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巡检机器人能够在电力变电站中进行巡检工作且满足实际工况需求。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仿生多足机器人应用特点及其多关节协调控制的功能需求,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六足机器人多路舵机控制系统,硬件控制核心采用STC89C52单片机,关节驱动使用高扭矩舵机,并采用32路舵机控制器用于腿部关节的协调控制。通过试验设计,实现了六足机器人一个步态周期内的直线行走、定点转弯的模拟运动。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控制效果良好,动作平稳,且协调性较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ARM的自主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移动机器人是近年来研究热点,基于三节履带式机器人机械结构,提出了以ARM架构微处理器s3c2410为核心、多传感器的自主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采用了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作为S3c2410软件开发平台.微处理器外部扩展数字电路采用了CPLD来实现,减少了外围分立元件的使用及PCB面积,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基于Verilog语言对CPID进行了设计与实现.ARM与CPLD采用ISA总线方式通信,整个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硬件可裁剪性.通过爬楼梯、避障等实验,验证了机器人具有良好的自主移动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对地下水资源的监控与管理,提出一种于ARM的嵌入式地下水远程监控终端设计.该监控终端以ARM7处理器LPC2210为控制核心,以GPRS为通讯媒质,配有键盘、液晶显示屏、SD卡接口、以太网接口、现场总线接口,支持多路数字信号输入和输出,可以完成地下水信号的采集、传输、处理、实时监控等功能.系统软件用C语言编写,并移入了μC/OS -Ⅱ实时操作系统,使系统运行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20.
NAO机器人是一款人工智能仿人机器人,具有优良的硬件配置和丰富的二次开发接口,支持多平台、多语言编程,被广泛运用于机器人研究、AI等领域。LabVIEW是基于图形化编程语言(G语言),为设计者提供了一个便捷、轻松的设计环境。通过LabVIEW提供的.NET架构并将其应用于NAO机器人的NAOqi.NET,实现了对NAO机器人的运动、位姿、内核、传感器、声音、视觉等控制,从而简化了NAO机器人的编程控制,并实现了机器人的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