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张军  叶海武  褚云霞 《江苏电器》2013,(3):16-20,36
随着采用Modbus RTU协议的设备越来越多,为能跟上网络自动化的发展,设计了一种Modbus协议与Profibus-DP协议转换装置,通过它实现Modbus网络与Profibus-DP网络互联。介绍Profibus-DP和Modbus两种现场总线的协议模型,分析了两种现场总线协议的转换方法,提出了转换器的电路设计和单片机系统软件设计,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转换器数据转换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几种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网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描述了这几种现场总线网络通信协议的特点和适用场合。指出工业以太网是以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各类仪用总线网络通信过程中,系统往往需要在应用层上对接收的高速数据流进行实时处理。而如何对连续的数据流进行数据帧数据提取是讨论的主要问题。对此,分析了常见仪用总线的协议处理方法,并设计了一套帧提取算法,算法包含帧提取状态机、改进的Sunday帧头匹配算法以及帧内子域查找算法。然后本文采用直接发送、经由TCP网络发送两种环境对算法进行测试,实验证明本算法性能优于Netty框架下的帧长度域解码。最后,本文为了实际测试和应用算法,使用该算法对64通道,100 kS/s模拟量采集卡进行数据帧的实时提取和存储,并对采集的模拟量进行波形显示。本算法可用于仪用总线应用层的数据分隔、帧头识别、帧数据提取工作。  相似文献   

4.
Modbus协议具有标准开放,支持多种电气接口和数据帧格式,简单紧凑等优点,是在工业现场中应用得非常广泛的一种总线协议,工业现场的仪表大多采用Modbus协议进行通信:以PLC为硬件基础的DCS系统已成为工业监控系统中的主流,本文以西门子S7-300系列PLC控制系统为基础,介绍了其与符合Modbus规约气体监测仪表的通信中CP340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DeviceNet现场总线的波特率自动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场总线是一种先进的工业控制技术,在很多场合,现场总线接口设备要具有波特率自动检测功能,以满足工程需要,本文基于DeviceNet协议,从开发角度讨论了波特率自动检测的硬件和软件方法。  相似文献   

6.
连艳 《电器评介》2013,(10):186-186
本文讨论了Modbus工业现场总线的拓扑结构,数据帧结构和差错校验算法,并结合水泥行业讨论了modbus总线的实际工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PC-Based Control及现场总线技术是当今工业控制技术发展的两种开放新技术,893-DCS在设计和实现时充分融合了这两种技术,可靠度高,开放性强。简要讨论了PC-Based Control及现场总线技术,重点分析了基于这两种技术的893-DCS的设计思想、系统的软硬件结构,结合实例阐述了893-DCS在电厂的工程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何少林 《华通技术》2006,25(1):27-30
过程现场总线(PROFIBUS)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开放式的现场总线.介绍MODBUS协议是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语言,它已经成为一通用工业标准.带MODBUS协议的现场设备及仪表,如果接入过程现场总线--分布式外部设备(PROFIBUS-DP),必须通过PROFIBUS-DP的通信接口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9.
ARINC659总线是综合化模块化航空电子中现场可更换模块(LRM)之间数据的传送标准总线,多重冗余结构和时间窗口触发的帧收发运行控制机制是 ARINC659总线的主要优点,该总线控制器实现的一个难点在于对其同步机制的实现。本文介绍了 ARINC659总线协议的基本内容,着重研究了该总线协议的同步机制,并在 Libero 平台下使用 A3P 系列 FPGA 用 verilog 语言对总线控制器进行编程,并用在线调试工具 identify 进行采样。最终测试结果表明,总线控制器同步系统工作正常、稳定,符合协议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应用,需要将采用不同数据交换协议的在线检测装置接入变电站智能运维诊断平台。针对这种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具有"对方协议自动识别功能"和"自适应配置互转协议参数功能"的智能协议转换方法。通过判断数据帧的多个特殊字段,以初步确定报文遵循的数据交换协议。进而,试探数据帧的命令类型字段和校验码字段,以最终确定对方遵循的数据交换协议。通过"通信报文A—数据库—通信报文B"的相互转换模式,实现了"一对多"、"多对一"以及"多对多"的数据交换协议的相互转换。详细介绍了所提智能协议转换方法的实现方案及其技术细节。所提方法弥补了传统"一对一"协议转换器存在的不足,为各类在线检测装置接入变电站智能运维诊断平台提供了一种便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