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研究28种功能性食用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包括8种国家新食品原料(新资源食品)目录油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ion,GC-FID)方法对28种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研究。在GC-FID图谱基础上,得出了所测的28种植物油脂中37种脂肪酸的指纹图谱。根据脂肪酸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进而分析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组成,从而分析样品的脂肪酸组成。结果在28种功能性油脂中,芍药籽油、芥花油、美藤果油、文冠果油、星油藤种子、翅果油等10种油脂UFA含量都在90%以上;MUFA含量最高为澳洲坚果油80.3%,其中,PUFA含量以美藤果油最多,达到82.0%,星油藤种子油次之,为81.1%,二者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C18:3)均含量高达40%;漆树种仁油、毗黎勒油、秋葵籽油、油瓜油的SFA含量均超过30%。结论该研究对探讨利用脂肪酸指标评价新型功能性油脂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5种油脂植物种子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气相色谱对宁夏荒漠地区生长的沙枣、蒺藜、苍耳、白沙蒿、老瓜头五种油脂植物种子脂肪酸含量和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沙枣、苍耳、白沙蒿、蒺藜、老瓜头五种野生油脂植物的种子脂肪酸含量分别为12.2%、21.1%、14.1%、10.1%、25.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92.9%、89.3%、89.8%、88.7%、91.4%。充分开发这五种油脂植物在食用、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价值,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北部的疏叶骆驼刺、胀果甘草、铃铛刺和锦鸡儿种子中常规营养成分和油脂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①锦鸡儿种子中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都很高,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低,油脂中亚油酸含量高,可作为油脂植物资源开发利用;②疏叶骆驼刺和铃铛刺种子油中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丰富,营养价值较高;③胀果甘草种子油中亚麻酸含量高达37.92%,亚油酸为32.22%,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④这4种植物种子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较高,占所有鉴定脂肪酸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4.
从海南土壤中分离的12株野生酵母菌株中,筛选到一株能够利用混合糖发酵高产油脂的酵母菌株YP-32,在葡萄糖∶木糖(质量比)为2∶1条件下发酵120 h,生物量、油脂产量和油脂含量达到最大,分别为22.33g/L、13.39 g/L和60.42%;该菌株利用5种不同比例混合糖产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均以C_(16)和C_(18)系脂肪酸为主,其中油酸含量最高,其次为棕榈酸和硬脂酸,这3种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0%以上,与植物油脂脂肪酸组成相似,可以作为生物柴油油源。通过形态特征及26S rDNA D1/D2和ITS区域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YP-32为油脂酵母属的Lipomyces orientalis,为我国分布新纪录。  相似文献   

5.
对杏仁脂肪酸组成及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杏仁油脂含有8种脂肪酸,其中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油酸的含量尤其高,占总脂肪酸70%以上,杏仁油脂脂肪酸主要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杏仁油脂及脂肪酸含量在贮藏过程中逐渐下降,脂肪酸不饱和度越大,下降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6.
采用5种方法对竹柏种仁油脂进行提取,并通过核磁共振和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别对其油脂成分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同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法对竹柏种仁油脂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方法对竹柏种仁油脂的提取率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其中Folch法的提取率最高,为53. 81%。竹柏种仁油脂以甘油三酯为主,磷脂、游离脂肪酸和甾醇含量极低。竹柏种仁油脂经2 mol/L KOH-甲醇溶液室温衍生3 min,甲酯转化率即达99. 80%;且其脂肪酸以油酸(18. 65%)、亚油酸(43.49%)和花生烯酸(30.65%)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竹柏种仁油脂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3.36 mg/mL和0. 38 mg/mL,表明竹柏种仁油脂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作为健康植物油脂进行开发利用,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本研究为竹柏种仁油脂的提取、成分分析和抗氧化活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选取椰子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菜籽油5种植物油脂为研究对象,在180℃加热氧化的过程中,测定不同油脂中脂肪酸比例变化规律,与共轭二烯值(CDV)、p-茴香胺值(p-AV)和己醛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加热相同时间油脂的氧化程度与脂肪酸组成有显著性差异,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油脂的氧化敏感性较高;对CDV、p-AV和己醛含量与脂肪酸比例之间相关性分析可知椰子油的SFA/UFA比例与CDV、p-AV和己醛含量相关性R值在0.9以上;大豆油、玉米油C18∶0/C18∶1,C18∶1/C18∶2脂肪酸比例与CDV、p-AV和己醛含量之间相关性R值在0.8以上,葵花籽油的C16∶0/C18∶2,C18∶0/C18∶2与CDV、p-AV和己醛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在0.85以上,而菜籽油的脂肪酸比例C16∶0/C18∶1,C18∶0/C18∶1,C18∶1/C18∶2,SFA/UFA与CDV、p-AV和己醛含量之间的相关性R≥0.8。油脂中脂肪酸比例与油脂氧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利用不同特征脂肪酸比例参数可以表征不同植物油脂的氧化程度,为油脂氧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索氏提取和气相色谱的研究方法,对市售几类主要坚果产品的油脂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花生、核桃、葵花籽、西瓜子、南瓜子、巴旦木、开心果和腰果8类坚果中的脂肪酸主要为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78%、91%、88%、81%、79%、92%、87%和80%;(2)加工方法对坚果产品的脂肪酸组成有一定的影响;(3)坚果油脂中的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含量比较高,其中核桃、葵花籽、西瓜子和南瓜子的亚油酸含量都在50%以上,同时,核桃的α-亚麻酸含量还相对较高,这8种坚果都是很好的补充膳食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  相似文献   

9.
常见植物油鉴别及掺伪的气相色谱新检测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魏明  曹新志  廖成华 《食品科学》2003,24(12):103-106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了常见植物油脂酸组成与含量,对其有关实验条件进行了优选,获得常见植物油脂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正常值。测定模拟掺伪常见植物油脂脂肪酸组成与含量,获得掺伪常见植物油脂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常见植物油油品的鉴别及其掺伪的气相色谱检测法,可快速鉴别常见植物油的种类,对常见植物油是否掺掺伪可作出快速判别,同时对掺伪植物油可作定性、定量分析。用本法对市场销售食用植物油进行抽检,共抽检了262件油样,检出掺伪芝麻油83件、掺伪菜油47件,掺伪花生油菜23件,掺伪橄榄油11件,掺伪量10%~95%不等。表明这种方法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正>前言 脂肪酸天然起始原料有动物脂肪和植物油脂两大类。动物脂肪中牛油和猪油内脂肪酸组分以棕榈酸(十六碳烷酸)和硬脂酸(十八碳烷酸)含量较高(参见表1和表2)。植物油脂中菜籽油含有较多量芥酸而棕榈油含棕榈酸占40%以上(参见表3)。菜籽油中芥酸含量高低与品种有关,如甘兰型油菜,泵高芥酸品种,芥酸含量高达57.2%(参见表4)。上述四种油脂脂肪酸组分中部含有一定量油酸和亚油酸以及少量或微量其他脂肪酸。  相似文献   

11.
为寻找与中国人乳脂脂质组成高相似的天然人乳替代脂,分析比较了3种鱼油(金鲳鱼油、银鲳鱼油和巴沙鱼油)的总脂肪酸、sn-2位脂肪酸、甘油三酯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金鲳鱼油中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4.93%、25.61%和26.52%,其中sn-2位棕榈酸的含量为39.71%,占总棕榈酸比例为53.10%;在3种鱼油中,金鲳鱼油总脂肪酸组成最接近中国人乳脂;甘油三酯组成分析结果证实,金鲳鱼油中富含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OPL,24.36%),其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鱼油,且其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的含量(16.79%)接近报道的中国人乳脂的平均含量(15.84%)。因此,金鲳鱼油是理想的中国婴儿配方奶粉专用油脂基料油,在人乳替代脂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摄食不同来源磷脂对大鼠脂质代谢及其脑内磷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大豆油对照组(添加9%)、牛乳磷脂组(添加5%)、大豆磷脂组(添加5%)、蛋黄磷脂组(添加5%),喂食3周。检测了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FFA)及肝脏TC、TG、磷脂(PL)的含量,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脑内磷脂脂肪酸的组成变化。结果显示:与大豆油对照组相比,3种磷脂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大鼠体重、脏器指数,蛋黄磷脂效果显著;3种磷脂不同程度降低了血清TC、TG和FFA含量,牛乳磷脂降低血清FFA显著,大豆磷脂降低血清TC、TG显著,蛋黄磷脂降低FFA显著,大豆磷脂显著提升了血清HDL-C含量;3种磷脂不同程度降低了肝脏TC、TG、PL含量,牛乳磷脂与大豆磷脂降低肝脏TG、TC显著,而蛋黄磷脂降低肝脏TG显著;3种磷脂对脑内磷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各不相同,牛乳磷脂显著提高了脑内磷脂饱和脂肪酸含量,而大豆磷脂和蛋黄磷脂提高了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研究表明,3种磷脂均有降血脂、肝脂作用,以大豆磷脂作用尤为明显,大豆磷脂和蛋黄磷脂的益智作用可能优于牛乳磷脂。  相似文献   

13.
利用NMR结合GC/MS技术对鱿鱼肝脏油脂及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1NMR结果表明,鱿鱼肝脏总脂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约为7:5,n-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35%;13C NMR结果表明,鱿鱼肝脏总脂以甘油三酯(71.87%)为主,其次是游离脂肪酸(20.98%)和磷脂(5.29%),胆固醇(1.13%)和胆固醇酯(0.73%)含量较低,鱿鱼肝油中的DHA和EPA主要以游离形式存在,分别占DHA总量和EPA总量的61.24%和63.11%;GC/MS结果显示,鱿鱼肝脏总脂脂肪酸主要为C16:0、C18:1、C20:1、EPA和DHA,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38.80%,且EPA和DHA占脂肪酸总量的31.50%,表明鱿鱼肝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洋葱籽油脂肪酸,提取出的脂肪酸经甲酯化处理后用GC/MS法分析和鉴定其组成。三种洋葱籽油中共分离鉴定出23种脂肪酸,主要成分均为亚油酸、油酸和十六烷酸等,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量的81.35%(白皮)、82.8%(红皮)和78.94%(黄皮)。结果表明,洋葱籽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且亚油酸含量很高,将其开发成为药食两用功能性调味品,当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对美藤果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乙醚萃取、超临界CO_2萃取以及压榨制备的美藤果油的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美藤果全籽粗脂肪含量为32.88%,美藤果仁粗脂肪含量为51.86%,美藤果仁中粗蛋白质含量为23.23%;3种方法制备的美藤果油皂化值、碘值以及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并无明显的差异,均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92%),且以亚麻酸和亚油酸为主;美藤果油中生育酚主要为γ-生育酚和δ-生育酚;超临界CO_2萃取和乙醚萃取的美藤果油中甾醇和生育酚含量稍高于压榨美藤果油,其中超临界CO_2萃取的美藤果油中生育酚含量较高,乙醚萃取的美藤果油中游离态甾醇和酯态甾醇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三种微藻油脂肪酸组成和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协军  王珍  李秀霞 《食品科学》2012,33(16):212-215
对3种海水微藻油含量、脂肪酸组成和油脂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盐藻油、螺旋藻油和小球藻油含量分别为17.69%、6.36%和11.64%,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是杜氏盐藻油和小球藻油的主要脂肪酸组分,而螺旋藻油主要含有棕榈酸、亚油酸和γ-亚麻酸;盐藻、螺旋藻和小球藻油均具有较高的C/H值,3种盐藻油的C/H值分别为7.35、7.32和7.58;3种微藻油酸值分别为盐藻油12.64mg KOH/g、螺旋藻油17.65mg KOH/g和小球藻油9.8mg KOH/g;热值分别为盐藻油36.07MJ/kg、螺旋藻油37.01MJ/kg和小球藻油35.00MJ/kg;3种微藻油酸值和黏度均较高,流动性较差。  相似文献   

17.
不同工艺制备杏仁油品质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市售、溶剂提取、低温压榨3种不同杏仁油的感官品质(色泽),理化营养品质(水分及挥发物含量、脂肪酸含量、VE异构体含量、植物甾醇各组分含量)及加工品质(诱导时间、过氧化值、酸价、得率、脂肪酸比例模式)测定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杏仁油中,低温压榨油的加工品质最好,其诱导时间(11.68 h)最长,过氧化值(0.08 mmol/kg)和酸价(0.87 mgKOH/g)最低,且O/L值最高为2.68;此外,低温压榨油的营养品质也相对较好,其油酸质量分数(67.94%)及UFA质量分数(94.29%)皆最高。各品质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色泽与诱导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油酸与亚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r=-0.914);油酸、亚油酸、MUFA、PUFA、O/L与诱导时间的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核磁共振(NMR)技术对山西省内生产的亚麻籽油进行脂肪酸组成检测及品质鉴别。首先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确认纯亚麻籽油和掺杂亚麻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差异;然后通过核磁共振谱仪确认差异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的特征峰,以快速判别亚麻籽油是否掺杂;最后,采用1H NMR法计算亚麻籽油中的脂肪酸含量,并与国标GC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纯亚麻籽油相比,掺杂亚麻籽油中含有花生一烯酸和芥酸;通过花生一烯酸和芥酸1H NMR和13C NMR特征峰可以定性鉴别亚麻籽油是否掺杂;采用1H NMR法计算的亚麻籽油中亚麻酸含量与GC法一致。说明基于NMR技术对亚麻籽油脂肪酸组成进行检测,可以快速鉴别亚麻籽油品质。  相似文献   

19.
以新陆早39号以及新陆早50号的棉籽为材料,利用索氏提取仪提取其总油脂,分别采用三种常用的脂肪酸甲酯化方法:KOH-甲醇法,H2SO4-甲醇,14% BF3-甲醇法进行甲酯化后,GC-MS上机分析;通过37种脂肪酸甲酯混标制定标准曲线,用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KOH-甲醇法甲酯化的脂肪酸GC-MS上机分析能检测到10种脂肪酸组分;H2SO4-甲醇与14% BF3-甲醇法只能检测到6种。用KOH-甲醇法甲酯化后GC-MS测定表明,棉籽油脂肪酸以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亚油酸为主,其次是饱和脂肪酸的棕榈酸以及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酸。在新陆早39号以及新陆早50号中,每克棉籽中亚油酸的含量分别达147.29 mg与163.2 mg,分别占其油脂含量的60.12%与60.83%;棕榈酸含量分别为65.05 mg与62.28 mg,分别占其油脂含量的26.55%与23.24%。油酸含量分别为24.79 mg与22.19 mg,分别占其油脂含量的10.12%和8.28%。结论:三种常用的脂肪酸甲酯化方法中,KOH-甲醇法更方便,快速,检测种类多,适用于棉籽脂肪酸的甲酯化。  相似文献   

20.
Kayaardı S  Gök V 《Meat science》2004,66(1):249-257
Four formulation of Turkish soudjouks were produced in three replicates by traditional methods as follows; one control (C) using 85% beef and 15% beef fat and three treatments by replacing 20, 40 and 60% of beef fat with virgin olive oil incorporated as pre-emulsified fat (PEF) with soy protein isolate (SPI), respectively. It was found that the moisture content and pH decreased while fat and ash content increased on the 21st day of fermentation and in the ripening period. Cholesterol content decreased depending on the amount of incorporated olive oil to the formulation, which shows the addition of olive oil in soudjouks reduces the cholesterol content (P<0.05). TBA values were affected by the amount of incorporated olive oil and the highest TBA value was found for with the 60% olive oil replacement. Oleic and linoleic acid contents were high while other fatty acid contents were low for the 40 and 60% olive oil samples compared with controls. Sausages with 40% olive oil received high evaluation from the panel for appearance and texture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between samples in the terms of color and general acceptability. It is concluded that replacement of beef fat with olive oil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sensory quality and on reducing the cholesterol content of soudjou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