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庆小井眼丛式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长庆油田自1998年至2000年进行了小井眼定向井、丛式井钻井技术研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工艺技术。针对小井眼定向井特殊工艺及长庆油田地层、油藏特征,分析了长庆小井眼定向井的井身结构和井身剖面,给出了适合长庆小井眼定向井钻井的设备、工具配套,重点分析了长庆小井眼定向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底部钻具组合力学特性对井斜和方位的影响及小井眼定向井钻头的合理选择,并且对最佳参数配合进行了分析,形成了长庆小井眼定向井、丛式井轨迹有效控制的成套技术。小井眼丛式井能够达到降低浅油层钻井成本的目的,适应当今世界石油的低成本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2.
导向钻井技术在埕北6B丛式井组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介绍了胜利油田埕北6B丛式井组6口定向井的工程设计,并分析了其钻井难点及对策,详细述余了利用导向钻井技术钻定向段及稳斜段的技术措施,6口定向井钻井周期4.31d,平均机械钻速32.36m/h,与该区块1997年用常规钻井技术所钻井眼相比,机械钻速明显提高,钻井成本明显降低,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文章列举了相当多的数据论述了我国自1978年以来,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在钻井工艺、钻井参数、定向井和丛式井钻井技术、井控技术、泥浆技术、稠油和高凝油井钻探、深井钻井技术、完井技术、保护油气层技术、计算机的钻井和管理技术,以及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  相似文献   

4.
我国非常重视石油钻井科技研究工作。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三个五年石油科技(包括钻井科技)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钻井技术方面着重研究了喷射钻井,聚合物钻井液。定向井、丛式井、保护油层技术、优选参数钻井、  相似文献   

5.
魏明扬 《钻采工艺》1998,21(1):38-41
在分析国外深井钻井技术,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钻井技术,欠平衡、连续油管、取心钻井技术及井控、自动化钻井技术的基础上,总结四川石油局钻井装备的现状,提出“九五”期间钻井装备技术发展的重点是深井、超深井、欠平衡、浅气层钻井装备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胜利油田钻井技术45年来的发展历程,对目前钻井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包括定向井、丛式井钻井技术,水平井钻井技术,大位移井钻井技术,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分支井钻井技术,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钻井液技术,固井完井技术,膨胀管技术,套管钻井技术,并给出了胜利油田钴井技术十个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开发的需要,苏里格气田的定向井明显增多,同时丛式井、大位移井的钻井施工技术难度增大.双驱复合钻井技术解决了苏里格气田钻井难度大钻井提速难的局面.介绍了双驱复合驱钻井技术,包括工具组合的特点、导向能力预测、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等.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大幅度提高了钻井速度,缩短了钻井周期.  相似文献   

8.
《河南石油》2006,20(4):I0002-I0002
河南油田钻井技术服务公司.其前身是中国石化集团河南石油勘探局钻井工程公司钻井工艺研究所和钻井泥浆站,组建于1998年,下设定向井技术服务公司和钻井液技术服务队,主要从事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六位移井、套管开窗侧钻、小井眼钻井等各种特殊工艺井的现场技术服务、科研攻关、新技术堆广应用工作。公司现有职工73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26人。1998年通过ISO9002标准质量体系认证,1999年建立了完善的HSE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涡轮钻具及其钻井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下动力钻具是现代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及深井中快速优质安全经济钻进的重要技术工具。本文综合分析了80年代、特别是自1985年以来国外涡轮钻具的技术成就和最新发展,阐述了90年代涡轮钻具的重要发展方向,认为聚晶金钢石钻头(PDC 钻头)、涡轮钻具、随钻测量系统(MWD 系统)三位一体的技术组合——涡轮钻具导向钻井系统,是本世纪末方兴未艾的新兴钻井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大斜度井和水平井钻井中。  相似文献   

10.
<正>河南油田钻井技术服务公司,其前身是中国石化集团河南石油勘探局钻井工程公司钻井工艺研究所和钻井泥浆站,组建于1998年,下设定向井技术服务公司和钻井液技术服务队。主要从事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大位移并、套管开窗侧钻、小井眼钻井等各  相似文献   

11.
姜伟 《钻采工艺》1990,13(4):86-92,76
本文介绍渤海湾渤中地区海上丛式井钻井及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其中有外国定向井公司跟踪、控制井迹的实施方法,同时对使用MWD控制井眼轨迹,防止井眼相碰撞的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定向井技术的不断完善,丛式井钻井技术现已在国内各大油田广泛应用。华北油田雁63断块根据地质构造特征采用了定向丛式井开发,井眼采用五段制井眼轨道设计剖面,该区块布井多,井网密,整拖距离5 m,上直段并行井段长,井间碰撞因素较多,钻井施工过程中绕障难度大,对井眼轨迹控制和监测技术要求高。针对华北油田雁63断块丛式井特点在实钻过程中采用了定向剖面优化设计,MWD无线随钻定向与监测,及时调整井眼轨迹,保证了井眼轨迹的规则,减少了后期采油杆管的偏磨效应,施工过程中通过优化钻井参数、简化钻具结构、严格控制轨迹、优化钻井液体系等技术措施实现了安全快速钻井。  相似文献   

13.
发展钻井技术 更好地为勘探开发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我国十年来钻井技术的发展成就,对钻井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基础工作,对优选参数钻井技术、定向井丛式井水平进技术、调整井钻井技术、近平衡压力钻井与井控技术、保护油气层技术、深井配套技术等成熟的钻井技术现状进行了剖析。钻井技术的进步,使钻井速度明显加快,钻井质量稳步提高,钻井成本得到了控制,满足了勘探开发的要求。同时,对"九五"期间钻井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对研究、消化吸收国外90年代成熟的钻井新技术和前沿技术,缩短同国外的差距阐述了对策。最后,对钻井科技人才的培养选拔提出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4.
玛湖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自1992年7月玛2井完钻以来,已先后完钻8口井,均出现了较高的工业油气流。玛湖油田构造高点位于盐湖区中央,由于地面,地形条件较为复杂,油田的整体开发受到限制,能否采用丛式井钻井技术的优势来提高油田的整体经济效益,本文对此从定向井、丛式井的工艺角度对玛湖油田的开发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用丛式井钻井技术开发浅层油藏在我局还属首例,因此,对浅层丛式井进行优化设计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克拉玛依九9区浅层搁油油藏地质、地貌特征,进行了丛式井三级设计,即含油区块丛式井平台总体规划、丛式井平台整体设计、平台内定向井单井轨道设计的探讨,提出了一套适合浅层油藏丛式井钻井施工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四川石油管理局中坝丛式井系四川地区第一组丛式井(共钻四口井)。至1985年10月10日全部完成,各井都准确地钻达了地质设计靶区,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本文介绍丛式井组的钻井情况,包括钻井过程、井斜和方位控制、斜井泥浆等。丛式井组的试钻成功,为我国今后定向井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松南90井平台三口小眼丛式井的设计施工情况,重点分析了井眼轨迹控制的难点和成功经验,探讨了钻井完井液和固井施工等技术问题。实践证明,小眼丛式井比小眼直井钻井效率高,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我国首次用丛式井钻井技术开发大民屯油田,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一个陆地平台最多钻成17口定向井。丛式井是以整体开发断块油田复式油气藏的总体规划而设计的。它的实施具有钻井为勘探开发服务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丛式井钻井技术是"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羊三木丛式井组,是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井组共19口定向井,其中7口三维绕障井。该井组已于1989年2月1日完成,并取得了5项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20.
由辽河石油勘探局和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共同承担的“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定向井、丛式井钻井技术”,提前一年完成任务,于89年9月通过鉴定。该项课题取得了以下十个方面的成果: 1.完成了包括油田区块丛式井平台优化设置规划,丛式井平台整体设计,定向井单井轨道设计三部分相互联系的设计方法。 2.完成了以28个数据文件为主体的定向井钻探数据库,并开发了多种应用功能的软件。 3.完成了下部钻具组合受力与变形的三维静、动态分析。其中,纵横弯曲连续梁法计算,受到国际上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