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纳米银具有独特的热、光、电、磁、催化和敏感等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金属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阐述了制备纳米银的方法,包括化学还原法、光化学还原法、模板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激光烧蚀法等,列举了纳米银在化学反应、光学领域、抗菌领域和作为抗静电材料的主要应用,简述了纳米银制备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展望了纳米银合成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制备纳米银粒子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液相化学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光化学还原法等,论述了纳米银在催化反应、抗菌领域及导电等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纳米银粉制备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粒径可控纳米银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红刚  刘恒  尹光福  罗庆平  刘勋 《材料导报》2005,19(Z2):154-156
以次磷酸钠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通过调节还原后银溶胶的pH值可以达到控制纳米银粒径的效果.研究了氨水在制备不同粒径的银粉过程中的作用.对银溶胶进行了Zeta电位测量,对制得的纳米银样品用XRD、TEM进行了表征,采用原子吸收法分析了还原后溶液中残留的银离子的浓度,确定银的还原率.分析了各种因素对纳米银制备和样品粒径的影响.通过控制适当合成反应条件,可制得10~100nm、粒径可控、高分散性、高纯度的纳米银粉.  相似文献   

4.
纳米银(银纳米颗粒)是一类新兴的银基功能材料。近15年来,随着液相纳米制备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银的光学、电学性能以及广谱抗菌等生物活性得以深入地研究,并在光电以及生物医学领域获得了重要应用。大量的研究表明,纳米银的上述优异特性强烈依赖于其尺寸、形貌和结构。因此,纳米银的可控制备将是对其特性的合理调控及后续应用的前提。评述了基于液相的纳米银可控制备的研究进展:首先讨论了液相体系中纳米银的生长机制,之后介绍了主要的制备方法,包括直接化学还原法、种子介导生长法、模板法、光诱导法、微波辅助还原法等。在此基础上,根据颗粒的维度,将纳米银分为零维、一维和二维结构,对上述纳米银的代表性结构的可控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分别进行了评述。最后简述了纳米银液相可控制备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银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乙醇/水溶剂中,以AgNO3为银源、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采用溶剂热还原法合成纳米银.通过调变乙醇-水的相对比例、AgNO3浓度和反应时间等,获得了尺寸均匀的准球形、立方体、线状等不同形貌的银纳米颗粒,利用XRD、SEM、T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了表征.初步考察了球形纳米银(粒径分布30~70nm)和立方纳米银(粒径80~140nm)修饰介孔二氧化钛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两种纳米银粒子对TiO2的光催化均具有增效作用,且银粒径越小,对光催化活性的提高越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高枝化聚乙烯亚胺(PEI)为稳定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利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银抗菌剂。探讨了温度、PEI与Ag+的摩尔比对纳米银抗菌剂合成的影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扫描电镜对合成纳米银抗菌剂进行了表征,利用抑菌圈实验分别对纳米银及PEI进行了抑菌性能测试,筛选出稳定性好抑菌性强的纳米银抗菌剂制备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在45℃,PEI与Ag+的摩尔配比在2∶1~0.6∶1条件下能制备无色透明且抑菌性强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银抗菌剂,PEI对纳米银抗菌剂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纳米银抗菌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具有一定的生物安全性。关于纳米银的抗菌机理,作用过程较为复杂,主要有消耗细菌生活环境中的氧气、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抑制DNA分子复制及酶的活性等。纳米银的制备方法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其中生物还原法是一种新兴的制备手法,符合绿色环保理念,是未来研究的热点。纳米银的抗菌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银颗粒尺寸、形貌、菌种、保护剂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病原微生物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安全,纳米银作为一种新型抗菌材料,其制备与应用已成为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纳米银的主要合成方法,包括多糖法、Tollens试剂法、辐射法、生物法和多金属氧酸盐法等,具有原料广泛、反应温和、成本低廉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基于纳米银的优异抗菌性能,总结了纳米银的抗菌机理及其抗菌应用,并展望了纳米银在抗菌涂料、抗菌包装等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王春霞  李英琳  徐磊  周少波 《材料导报》2014,28(23):113-117
片状纳米银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与球形纳米银相比具有更好的导电性、催化性、低温超导性等。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片状纳米银制备方法的研究较多,并探讨了化学还原法中片状纳米银的形成机理。介绍片状纳米银的化学合成方法并分析其特点,概括了片状纳米银的生长机理和影响因素,并简要分析了其工业化生产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合成法对伊利石进行改性, 再通过微波辅助和紫外灯还原法制备了高载银量的纳米银/伊利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抑菌圈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及抑菌性能。结果表明, 改性后伊利石具有较高的载银量, 最高可达27.66%, 而且还原的纳米银在伊利石表面分布均匀。抑菌圈试验结果显示, 这种复合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最大抑菌尺寸分别达到5.68 mm和6.84 mm。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室温条件下不同还原剂以及其他实验助剂在化学还原纳米银过程中对其颗粒粒径、尺寸分布和形貌的影响。方法 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柠檬酸钠为保护剂和第2还原剂,选择葡萄糖和硼氢化钠作对照,在室温下通过化学还原的方法来制备纳米银颗粒。通过马尔文激光粒度仪、紫外–可见光谱(UV–vis)、透射电镜(TEM)等对所制备纳米银进行表征。结果 采用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时,通过调控抗坏血酸体积(0.2 mL),固定柠檬酸钠和PVP体积分别为0.5、0.6 mL,制备出粒径较小(平均粒径为56 nm)且尺寸分布较均一的球形纳米银;采用葡萄糖和硼氢化钠作还原剂时纳米银颗粒尺寸过大(平均粒径分别为216nm和189nm)。结论 采用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调控柠檬酸钠、PVP等实验参数在最佳范围,更容易制备出球形度好、粒径小的均匀纳米银溶液。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双氧水还原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不同的纳米银粒子,组装成块状纳米银电极,测定不同粒径纳米银块状电极的电极电势,讨论电极粒度对其电极电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双氧水还原法可以制备出不同平均粒径的纳米银粒子,组成块状纳米银电极的纳米粒子的粒度对其电极电势有显著影响,其粒度越小相应的电极电势越低,并且其电极电势与粒径的倒数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碳化硼陶瓷具有高硬度、高熔点和低密度的特点,是优异的结构陶瓷,在民用、宇航和军事等领域都得到了重要应用。本文中综述了碳化硼结构陶瓷的优异性能和制备新方法,重点介绍了自蔓延高温合成法(SHS),碳管炉、电弧炉碳热还原法,激光化学气相反应法,溶胶-凝胶碳热还原法等合成碳化硼粉末的主要方法以及碳化硼成型和烧结的常用方法,简述了碳化硼抗弹陶瓷材料的发展应用和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4.
Currently, 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s that use green chemistry to improve and/or protect our global environment are becoming focal issues in many fields of research. Instead of using toxic chemicals for the reduction and stabilisation of metallic nanoparticles, the use of various biological entities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nanobiotechnology. Among the many possible natural products, polysaccharides and biologically active plant products represent excellent scaffolds for this purpose. Polysaccharides have hydroxyl groups, a hemiacetal reducing end, and other functionalities that can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both the reduction and the stabilisation of metallic nanoparticles. Among the various categories of compounds in plants that have potent biological activities, phytochemicals are emerging as an important natural resource for the synthesis of metallic nanoparticles. The focus of this review is the applic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and phytochemicals in the green synthesis of gold and silver nanoparticles to afford biocomposites with novel uses in nanomedicine and as nanocomposites.  相似文献   

15.
纳米银粉内墙抗菌涂料的制备及抗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纳米银粉、润湿剂、分散剂和消泡剂等原料,制备得到含有纳米银粉材料的内墙涂料.检测可知,涂料性能优良.经灭菌率测试,含有0.02%(wt)纳米银粉的涂料能够有效地起到抗菌效果,在1h内的灭菌率达到91.9%;再继续增加纳米银粉含量对提高抗菌效果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6.
王弼偲  丁长坤  赵渝  程博闻 《功能材料》2012,43(12):1516-1518,1523
采用共混造粒法制备了含0.5%纳米银的聚丙烯抗菌切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聚丙烯及纳米银改性聚丙烯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及其动力学.结果表明,纳米银的加入使聚丙烯非等温结晶过程的成核自由能降低.Avrami方程能正确地描述聚丙烯及纳米银改性聚丙烯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加入纳米银以后,材料的成核机理和晶体生长几何基本没有变化.聚丙烯和纳米银改性聚丙烯的Avrami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4.01和4.28,表明二者在非等温结晶时均以三维球晶方式生长.  相似文献   

17.
模板法制备纳米片状银粉的粒径与形貌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模板合成法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的研究.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可以形成多种自组装胶体结构,被认为是纳米材料制备的有效模板,对非球形贵金属纳米粉体的制备很有效.对片状银粉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总结,特别是纳米片状银粉的模板法制备,探讨了模板法制备纳米片状银粉的原理与影响因素,分析了模板法制备纳米片状银粉的粒径与形貌控制关键,并对纳米片状银粉粒径与形貌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探索了制备含纳米银聚丙烯网片的方法。利用熔融共混法将纳米银与聚丙烯按不同的质量比例共混造粒,加工得到相应的含纳米银聚丙烯网片。对所得样本的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考察不同添加量的纳米银对样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观察纳米银在复合物中的团聚情况。结果表明,通过相应工艺能够制备出含纳米银聚丙烯网片;纳米银能在不明显增加网片质量的同时提高其力学性质,且未对纤维的成纤及纺织性能造成明显影响;纳米银的团聚情况与添加量正相关,但总体较少。该实验为获得抗菌医用聚丙烯网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孔杰  李国强  叶菁芸  曾戎  屠美  赵剑豪 《功能材料》2012,43(12):1662-1664
在壳聚糖/1,2-丙二醇凝胶中采用抗坏血酸原位还原硝酸银生成纳米银,进而通过碱液置换得到具有不同纳米银含量的物理交联的纳米银/壳聚糖复合水凝胶.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衍射图谱和低分辨率TEM照片的结果表明,复合水凝胶内形成了分散良好的纳米银.高分辨率TEM照片结果表明纳米银的直径在20~50nm之间,但其结晶状态并不均一.抗菌性实验证明,纳米银/壳聚糖复合水凝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