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汉语作为日语词汇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日语词汇中占有相当数量,其中又以和制汉语占绝大多数。从与和语的对应关系来看,和制汉语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从字义与词义关系等角度出发,这两类和制汉语类分别具有相应的构词特点,其中广义的和制汉语不仅量大面广,而且对我国汉语词汇也产生相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8%的外来语来源于日语词汇,体现在饮食、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进入英语的日语外来语来源可以分为和语、汉语、和制汉语、外来语等四种,其中外来语又可以细分为三类进行分析。把作为英语外来语的日语词汇和原日语词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发音、词义、书写形式、罗马字标示等方面存在异同,表明英语借词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从借词领域、数量和影响三个层面上比较了英汉互借的情况。在借词领域上,英语从汉语借用更多的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生活的范畴,而汉语从英语借用的则主要集中在物理、化学等更多的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在借词的数量上,汉语借用英语的较多,而英语借用汉语的较少;就影响而言,汉语借词未为英语提供词缀,而英语借词丰富了汉语的词缀;在书写习惯上,汉语借词对英语产生的影响较小,而英语借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汉语的书写习惯。英语借词不仅丰富了汉语的书写手段,还丰富了汉语的构词手法。  相似文献   

4.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从词汇的构成特点来分析比较汉语和日语中的网络语言,发现两种网络语言中在对原有词语的替代、缩写、汉字拆分以及词类活用等方面,尽管具体变换方式不尽一样,但都具有共同特征。汉语网络语言对日语词汇的借用也构成了汉语网络语言的一个新特点。  相似文献   

5.
从借词领域、数量和影响三个层面上比较了英汉互借的情况.在借词领域上,英语从汉语借用更多的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生活的范畴,而汉语从英语借用的则主要集中在物理、化学等更多的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在借词的数量上,汉语借用英语的较多,而英语借用汉语的较少;就影响而言,汉语借词未为英语提供词缀,而英语借词丰富了汉语的词缀;在书写习惯上,汉语借词对英语产生的影响较小,而英语借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汉语的书写习惯.英语借词不仅丰富了汉语的书写手段,还丰富了汉语的构词手法.  相似文献   

6.
英语词汇是由多种语言成分所组成。研究其词源可以发现许多来自西方和东方语言的外来词语,包括这些语言借词的许多例证,但出自汉语的借词例子却不多。本文试图对进入英语的汉语借词进行探讨,举例分析英语中源自中国的事物取名的几种方法,着重讨论音借词。  相似文献   

7.
英语是国际上最为通用的语言,英语在与其他语言的交流接触中吸收了对方的一些词汇.在与汉语的交流过程中,这种借词现象也存在,音译法、意译法、借用成语法和音意结合法等是英语吸收汉语词汇及表达法的几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日语中「気」一词本是由中国传入日本,源于汉语"气",但随着地点和时间的更移,自然产生语言文化流变,「気」在日语里不再具有动词属性,在保留其名词属性原本含义的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通过对照现代汉语和日语中含"气"(「気」)的惯用语的考察,不难发现两者的差异,尤其表现为日语「気」侧重表达人的内心波澜与漾动,较之汉语的"气"更为细腻。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科技汉语词汇的特点,指出科技汉语词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单一性、系列性、简明性、汉语性的特点;分析了科技汉语词汇的分类、造词原则、规范化原则等。  相似文献   

10.
探讨汉语环境中易磨蚀英语词汇的语言学特征、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社会情感因素与英语词汇磨蚀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似性、词长等语言学特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不同要求级别对词汇磨蚀影响明显,词汇学习策略使用、学习动机与词汇磨蚀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最后,从外语习得理论研究和外语教学两个方面,分析汉语环境中英语词汇磨蚀影响因素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字母词作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出现的新现象,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专家的关注.本文运用模因论,对现代汉语字母词的传播途径和流行原因进行解释和论证,认为现代汉语字母词丰富了汉语词汇系统,并且融入了其中,在未来还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检验二语词汇知识的词汇量维度和知识深度维度,对于日语二语词汇知识评价的有效性。从日语能力考试中自选了40个词作为刺激词,用词汇知识量表测试受试者对每个刺激词的反应,并且从词汇量维度和知识深度维度测试了受试的日语词汇知识水平。研究表明词汇量维度和知识深度维度能够有效地评价国内日语专业大学生的日语词汇知识水平,适用于日语二语词汇知识的评价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检验二语词汇知识的接受-产出维度对于日语二语词汇知识评价的有效性.从日语能力考试中选择了40个词作为刺激词、采用词汇知识量表,测试了日语专业一至三年级大学生的日语词汇知识水平.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高年级学生在接受-产出维度上的词汇知识水平显著地高于低年级,表明接受-产出维度能够有效地评价日语二语词汇知识水平,是一个有效的维度.  相似文献   

14.
汉语新词是指新产生的、被网络以及媒体大量采用的全新词语,具有更新快、信息量大的特点。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以及中日两国交流的加深,这些新词往往会带来理解上的障碍,而相应的日译研究却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展。本文基于汉语新词的产生方式对其进行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汉语新词进行了日语翻译的探讨。最后通过比较与分析总结出了汉语新词的日译方法并提出了研究展望,以此推动相应研究的进行、提高日本社会对汉语新词的理解度,从而达到促进中日两国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制约语言,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在日语教学中引入日本文化知识十分重要。通过语音、词汇、会话、翻译四个教学环节中的举例说明,阐述了中日文化对比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文中的"气"有名词及动词两种词性,而且含有多种词义,可以作为单纯词使用,也可作为构成复合词及成语的词根使用。而日语中的"气"只有名词性用法,其中在表达自然现象等词义时,与中文中的"气"有相同或近似的含义。两国语中"气"的不同词义,主要体现在中文中动词性用法以及日语惯用句中出现的表达心情\精神等词义的部分。  相似文献   

17.
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即“信息的输入→理解之后的信息→运用能力→信息的输出”的过程.教师应提供与学生水平相当的、充足的信息量,即“i+1”.“i+1”环节中“1”的部分,绝不单单只是传授词汇、例句等语言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包含许多文化方面的信息.加大“1”的文化信息含量,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思考能力,亦能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对文化现象的理解能力及跨文化交际和沟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而不单单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切换。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也就是说其中之一为忠实于原文,由于涉及到相应的行文习惯以及语言文化背景,这又恰恰是翻译中的难点。于是误译现象也就在所难免。本文主要拟从笔者所读到的日本文学作品中的误译来收集例证,试析日汉翻译中的三类误译现象。并透过这三类误译提出在日汉翻译过程中避免这三种误译现象的方法。希望可以给广大日语学习者、翻译者带来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9.
语言迁移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中国儿童在词汇习得过程中难免受到汉语的影响。从形式、意义、用法三方面讨论了汉语对儿童词汇习得的负迁移,提出了有效利用负迁移搞好儿童英语词汇教学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