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飞 《陶瓷工程》2011,(6):66-66
宜兴紫砂壶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代表。紫砂壶的发展可以看出,一方面是无数的紫砂艺人在壶的制作技术上不断创新,比如从金沙寺僧供春的捏制胚胎,挖空内部成型到时大彬的打身筒,镶身筒成型法,从前人的入缸烧壶到李茂林的匣钵封闭烧法,这些技术的进步为紫砂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在使用的基础上艺人们也在使紫砂壶如何更具审美艺术性上孜孜以求。  相似文献   

2.
宜兴紫砂壶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代表。紫砂壶的发展可以看出,一方面是无数的紫砂艺人在壶的制作技术上不断创新,比如从金沙寺僧供春的捏制胚胎,挖空内部成型到时大彬的打身筒,镶身筒成型法,从前人的入缸烧壶到李茂林的匣钵封闭烧法,这些技术的进步为紫砂壶的  相似文献   

3.
宜兴紫砂壶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代表。紫砂壶的发展可以看出,一方面是无数的紫砂艺人在壶的制作技术上不断创新,比如从金沙寺僧供春的捏制胚胎,挖空内部成型到时大彬的打身筒,镶身筒成型法,从前人的入缸烧壶到李茂林的匣钵封闭烧法,  相似文献   

4.
卢小伟 《佛山陶瓷》2013,23(8):63-63
紫砂工艺正是沿着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道路在探索和发展,一方面,无数的紫砂艺人在壶的制作技术上不断创新,为紫砂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实用的基础上,艺人们也在如何使紫砂壶更具审美艺术性上孜孜以求。  相似文献   

5.
历历代代的紫砂艺人所创作出来的一些经典作品以及相关的制作理念,这些对于当代紫砂艺术的发展来说,有着十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紫砂壶兼具了实用价值以及艺术价值,称的上是一件艺术品,其中不仅将制壶艺人技术手艺的精湛充分地彰显了出来,更是饱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感,且紫砂壶的制作中,每一处地方都有其独特的特色,流畅的线条在壶身上自由地游走着,充分彰显了壶的立体感,无不体现了紫砂壶的魅力所在。本文便主要以紫砂"桃情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宜兴砂艺妙天下,抟泥重镂凝紫云.宜兴紫砂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被誉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宣兴陶都的“五色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创作了一件又一件的紫砂艺术佳作.尤其在当代紫砂艺术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所的繁荣景象,给陶都带来了新的活力、气息和神韵. 纵观紫砂壶的发展史可以看出,紫砂工艺正沿着两条道路在探索和发展,一方面无数的紫砂艺人在壶的制作技术上不断创新,为紫砂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实用的基础上,艺人们也在如何使紫砂壶更具审美艺术性上孜孜以求.  相似文献   

7.
刘彩萍 《江苏陶瓷》2012,45(5):33-33
紫砂壶的造型,传统中有"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的说法,形态各异,变化万千。仔细加工的紫砂壶均可做到轮廓周正、线条清晰。紫砂圆器打身筒、方器镶身简、筋纹器或花货搪身筒,独特的泥片成型以及众多的加工工具等,可规范每一个造型部位。传统的壶艺多以实用为主,在延续传统壶艺的进程中,有借鉴、挪用、发明也有创造。追求作品的完美是历代艺人的奋斗目标,人们用紫砂壶的元素来表达、发挥、关注、延伸壶艺的概念,形态的变化会随着思考及情感的变化而变化,比如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紫砂方器壶的泥料选择、成型制作过程中镶身筒、拍身筒、做壶盖、上口子等工艺作了研究、分析和试验,提出了紫砂壶类中方器壶在成型过程中的技巧及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紫砂紫砂起源于宋朝,成熟于明清两朝,到了明朝中期,古代制壶艺人慢慢地将书法、篆刻、诗词融入到紫砂壶艺中,形成了当时个性鲜明的紫砂壶艺。紫砂壶是中国传统制陶艺术的代表作之一,每一位制壶艺人不仅将自己精湛的手艺体现在作品上,还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感悟融入其中。"曼生式提梁壶"是对于传统壶器的创新和延伸,让大众都可以感受到紫砂艺术文化的浓浓韵味。  相似文献   

10.
紫砂壶作为一种高雅的茶具,自然少不了浓浓的雅趣。在各种造型的紫砂壶中,最能体现雅趣的是与大自然结合的紫砂花货。紫砂艺人对壶器进行各种艺术加工,或在其上刻以书法铭文,或在壶身雕饰出各种形状的山水景观,或将其捏塑出生动的瓜果造型,自然雅趣深融于此。紫泥"六瓜壶"便是自然雅趣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1.
徐六明 《佛山陶瓷》2013,23(5):68-68
紫砂壶的泥片镶接打身筒法是陶瓷生产中绝无仅有的,紫砂茶壶既有实用价值,又兼具观赏的艺术价值,当然这也是壶艺爱好人士欣赏宜兴紫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浅谈紫砂壶     
宜兴紫砂陶艺术起源于宋代,经历明清两代的成熟,发展至今,已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她的使用性,另一个便是她的艺术性。无数的紫砂艺人经过不断地研究、改进,逐浙地将紫砂的这两个特性完美融合。比如时大彬,他摒弃了传统艺人的匠气,在小壶上下足功力,使其所做之壶更加符合文人雅土的审美情趣;又比如陈曼生,他虽不制壶,但他与杨彭年兄妹合作的“曼生十八式”,在造型设计和装饰上都极具美感,影响甚为深远。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宜兴紫砂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以下,简单地从紫砂的泥料、紫砂壶的分类以及养壶的学问三方面探讨一下宜兴紫砂的独特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3.
由于制壶艺人在紫砂壶的造型以及寓意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和心思,因此,每一把宜兴紫砂壶都是独具特色和匠心的,也正是因为完美结合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紫砂壶才会变得如此珍贵,再加上紫砂壶在泡茶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好处,令人更是回味无穷,且有了茶禅一味的文化之后,就使得紫砂壶被赋予了更加高贵不俗的雅韵.本文主要以紫砂"清雅壶"为例,来谈谈它的造型以及寓意.  相似文献   

14.
紫砂壶《称心如意》是借鉴了经典紫砂圆器"一粒珠"的造型进行改良设计,使得作品承袭了"一粒珠"的圆融饱满,线条在壶身上更加充满了律动感,并在壶上增加了吉祥文化,两者结合,作品简练而别致,具有艺术性和人文性。  相似文献   

15.
紫砂光货壶捧在手中长久端详,不亚于藏者在抚摸他的心水之物,“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说的就是这个理.花器也好,筋囊器也好,紫玉之间独爱线条流畅、周身端正、气宇昂扬的光器紫砂壶,这样的壶捧在手中,人和壶没有了丝毫的距离,壶身的温热通过你双手的摩挲,慢慢传递给你的是一份自然和谐的熨帖和与生俱来的亲近.一把紫砂壶,不仅仅是一个喝茶的容器,它融合了紫砂艺人执着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也赋予了紫砂艺人无限的气势和豪迈.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紫砂壶,今天看来,这些壶器的造型仍然深受人们喜爱。究其原因,紫砂艺人都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进了他们的作品中,铸成了紫砂壶器独有的艺术美感。说到艺术美感,其中最讲究的是感觉。俗话说:“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紫砂壶的艺术美感,全凭紫砂艺人制作的壶器在欣赏者心上留下的精神共鸣或心灵的理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相似文献   

17.
紫砂壶成型的方法不外乎"打身筒"与"镶身筒"两种。一把壶的价值标准,往往在于这把壶的精气神韵是否充足饱满,壶型是否做的规整、比例是否和谐、泥料是否好、做工是否细致等。一件紫砂作品的问世,无不凸显制壶者独特的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18.
石泉 《陶瓷工程》2014,(6):95-95
紫砂壶成型的方法不外乎“打身筒”与“镶身筒”两种。一把壶的价值标准.往往在于这把壶的精气神韵是否充足饱满。壶型是否做的规整、比例是否和谐、泥料是否好、做工是否细致等。一件紫砂作品的问世,无不凸显制壶者独特的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19.
<正>宜兴紫砂壶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关于它的历史、它的创造,始终在一代代制壶人捏塑乾坤的双手中进行着。纵观世间的每一把紫砂壶,无不向人们呈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就像人有人的气质一样,紫砂壶也有着壶的气质,而这种气质的表现却并不是单纯地依靠紫砂壶本身来完成的,一方面得益于紫砂陶土天然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则更在于制壶艺人天才的构思创造。在近六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紫砂艺人们在保持茗壶原有实用性的基础上,不断地融入多种文化精髓,丰富着紫  相似文献   

20.
蒋海东 《江苏陶瓷》2012,45(5):61-61
自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江苏宜兴制砂壶名艺人供春所作的"供春壶"问世以来,历代紫砂艺人创造了丰富的器型,有的器型沿袭至今,成为紫砂壶中的经典款式,譬如"大彬六方壶"、"景舟石瓢壶"、"可心竹段壶"等等。紫砂壶造型千变万化,目前市场上传统经典样式紫砂壶仍占大多数,但也不乏出现原创性作品。事实上,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具有原创精神的紫砂壶大量涌现,款式之纷繁,洋洋大观。正是极少数优秀紫砂艺人潜心向艺、孜孜以求,不断进行着创造性的艺术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