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陶瓷装饰中的墨彩山水与国画水墨山水的迥异关系及墨彩山水与器型、构图中的诸多因素的规律及形式。  相似文献   

2.
一、墨彩的概念与特征墨彩,是指以陶瓷釉上原料,以艳黑或浓黑为作色剂来装饰图案,在瓷器上呈现淡黑色花纹的水墨效果的绘瓷工艺。这种工艺是从粉彩技法中衍生出来的一种陶瓷装饰画种,在清雍正、乾隆年间甚为流行。大多墨彩运用于盘、碗、笔筒等器皿上,以人物山水为题材,呈现典雅幽静、古朴清丽、苍翠幽穆之美。关于对墨彩描述的文献有许多,"墨彩"一词本义是指  相似文献   

3.
瓷都老艺人     
王龄华1939年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现就职于景德镇市景明绘画陶瓷公司研究室主任,兼任多家陶瓷企业技术顾问。曾就职于景德镇市跃进瓷厂,瓷都老艺人,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江西省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南京师范学院客座教授,陶瓷美术家,中国工艺美术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评委。就读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受到美术系教授、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江西新余人)的亲自指导,其喜爱国画山水及花鸟,并以墨彩见长,被老一辈同行称为“墨彩大王”。其具有60多年的艺术修养,使墨画山水艺术在陶瓷上得到新的发挥展示,其许多艺术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和博物馆珍藏。  相似文献   

4.
正陶瓷花鸟画,顾名思义,就是在陶瓷上绘画花鸟,它是陶瓷绘画题材中(人物、山水、花鸟)的一大门类。陶瓷花鸟画的表现形式广泛、内容丰富。其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釉上、釉中和釉下彩三类,这其中以釉上彩最为广泛,有粉彩、古彩、新彩、珐琅彩、墨彩、泼彩等,釉下彩以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为主,还有釉上彩釉下彩相结合的斗彩。陶瓷花鸟画虽名为"花鸟"(景德镇俗称"翎毛"),实际上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除了本意花卉和鸟类之  相似文献   

5.
王龄华1939年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景德镇市景明绘画陶瓷公司创始人,兼任多家陶瓷企业技术顾问。曾就职于景德镇市跃进瓷厂,瓷都老艺人,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江西省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南京师范学院客座教授,陶瓷美术家,中国工艺美术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评委。就读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受到美术系教授、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江西新余人)的亲自指导,其喜爱国画山水及花鸟,并以墨彩见长,被老一辈同行称为“墨彩大王”。其具有60多年的艺术修养,使墨画山水艺术在陶瓷上得到新的发挥展示,其许多艺术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和博物馆珍藏。  相似文献   

6.
王龄华1939年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景德镇市景明绘画陶瓷公司创始人,兼任多家陶瓷企业技术顾问。曾就职于景德镇市跃进瓷厂,瓷都老艺人,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江西省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南京师范学院客座教授,陶瓷美术家,中国工艺美术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评委。就读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受到美术系教授、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江西新余人)的亲自指导,其喜爱国画山水及花鸟,并以墨彩见长,被老一辈同行称为“墨彩大王”。其具有60多年的艺术修养,使墨画山水艺术在陶瓷上得到新的发挥展示,其许多艺术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和博物馆珍藏。  相似文献   

7.
<正>墨彩始见于清朝康熙中期,盛行于雍正、乾隆年间,延续至清末。民国时期逐渐式微,善画墨彩的知名画家不多。我们所熟知的清代督陶官唐英,以其广博的学识与修养,在陶瓷上用墨彩绘画与题写诗句,创新了墨彩的装饰形式,拓展了墨彩的艺术境界,提升了墨彩的艺术品位。民国时期何许人首创的墨彩雪景画、邓碧珊创新的墨彩人物瓷像画等,既有墨彩瓷色调的典雅韵致,又富有强烈的民族艺术装饰风  相似文献   

8.
徐燕 《陶瓷研究》2011,(3):88-89
应用构图体现美感景德镇的山水瓷画源远流长,在各个不同时期均有优秀的代表作品。时至今日山水瓷画的面貌不拘一格,形式、画风多样,但最能代表景德镇山水瓷画艺术的应该是粉彩山水瓷画,在陶瓷上不论是浅绛彩,青绿山水,墨彩山水均有非常强的表现力。粉彩山水瓷画与传统山水国画只是在材质上有所区别,绘画技法,审美取向都是一样的。可以说,粉彩山水瓷画就是陶瓷上的山水国画。  相似文献   

9.
正自幼,我就喜欢画画,那时候只懂美丑,不知意境,不知画的内涵。后来,我选择了陶瓷绘画这个职业,之后渐渐懂得,意境皆是美丑,美丑亦是意境。我从事陶瓷美术创作工作这些年一直在坚持和努力,墨彩描金人物就是我的坚持与努力所在。如果你还不了解墨彩描金,今天我想在这里说说。所谓墨彩描金,就是在墨彩的画面上再用黄金细末(也可以叫"本金")的线条加以描绘装饰,由于其造价昂贵,工艺复杂,以至于鲜有人制作传承,致使清末此工艺已濒于失传。一、墨彩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千年瓷都景德镇集天下之大成,其山水瓷画源远流长,历经千年文化积淀,时至今日,山水瓷画不拘一格,形式、画风多样。但最能代表景德镇山水瓷画艺术的应该是粉彩山水瓷画,在陶瓷上不论是浅绛彩,青绿山水,墨彩,金碧山水均有非常强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景德镇陶瓷》2014,(4):12-12
<正>王龄华1939年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现就职于景德镇市景明绘画陶瓷公司研究室主任,兼任多家陶瓷企业技术顾问。曾就职于景德镇市跃进瓷厂,瓷都老艺人,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江西省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南京师范学院客座教授,陶瓷美术家,中国工艺美术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评委。就读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受到美术系教授、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江西新余人)的亲自指导,其喜爱国画山水及花鸟,并以墨彩见长,被老一辈同行  相似文献   

12.
墨彩瓷是中国陶瓷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虽在陶瓷彩绘中并不属于颇为引人注目的种类,但因其特有的装饰形式,至今仍发展不衰。墨彩瓷绘题材丰富,人物图即属于其中艺术水平最高的种类之一,具有独特的发展演变轨迹和艺术特色,颇值我们深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3.
徐泽亮 《陶瓷研究》2010,(3):102-103
<正>一、应用构图体现美感景德镇的山水瓷画源远流长,在各个不同时期均有优秀的代表作品。时至今日山水瓷画的面貌不拘一格,形式、画风多样,但最能代表景德镇山水瓷画艺术的应该是粉彩山水瓷画,在陶瓷上不论是浅绛彩,青绿山水,墨彩山水均有非常强的表现力。粉彩山水瓷画与传  相似文献   

14.
收藏与鉴赏     
陶瓷艺术雕刻作品钟福洪男1965年出生,江西鄱阳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学会会员。自幼喜爱艺术,尤其是传统雕刻艺术,由于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陶瓷雕刻领域建树颇丰,近年来所创的一批陶瓷雕刻精品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被收藏家收藏。由此奠定了其在陶瓷雕刻界的地位,是一位名副其实自学成才的民间陶瓷雕刻大师。余曙亮陶瓷艺术余曙亮号细佬,男,1976年生,江西都昌人。景德镇市陶瓷艺术研究社成员,景德镇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攻人物、山水、走兽、擅粉彩、新彩、墨彩描金、仿古,能将人画至1厘米五宫清晰,须发见丝,尚…  相似文献   

15.
赵国学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系本科毕业,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国防文化陶瓷艺术书画院院士,收藏家最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现任职于景德镇艺术瓷厂美研所。系景德镇精益斋特聘画师。珠山书画院成员。2007年10月作品《纯》荣获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百花奖"三等奖、并被陶瓷博物馆收藏,2008年3月瓷板画《拿破仑》在景德镇陶瓷美术馆首届人物画家作品展中获金奖,2008年10月作品《村姑》获第六届江西景德镇  相似文献   

16.
熊国辉 《中国陶瓷》2006,42(8):61-62
把水墨画的渗透晕染纹理,运用到瓷画创作中的珍珠釉墨彩山水,把陶瓷装饰和国画手法相结合,以丰富的表现形式,产生出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刻瓷作为中国传统陶瓷装饰技法之一,采用钻石等硬质工具在瓷器上镌刻出山水、花鸟、动物、人物、书法等纹饰,根据画面需要再填以墨彩.刻瓷作品观之有形,触之有感,既有"金石之韵"又有"笔墨情趣",风格迥异,自成一科,极具魅力.  相似文献   

18.
陶瓷绘画,顾名思义,就是在陶瓷上绘画,和一般的绘画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绘画的材质不同而已。陶瓷绘画是陶瓷工艺美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绘画的构戍内容广泛而又丰富,它的表现形式更是丰富多彩,其大致可分为釉上彩、釉下彩和釉中彩三类;釉上彩有粉彩、古彩、新彩、珐琅彩、墨彩、泼彩等,釉下彩有青花、釉里红、高温色釉、釉下五彩等,还有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的斗彩,其装饰方法不同,所绘画的方法也不同。在所有的陶瓷绘画中,山水和花鸟以及人物中的古装人物,一般认为比较好学,因为山水、花鸟、古装人物,已经有前辈的许多陶瓷绘画传统和经验,可以传承和借鉴,它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固有模式,使得画面不易产生过多的差错。但是,作为艺术,它是有生命力的,它必须要不断地创新,其艺术生命力才会长久,所以,艺术作品必须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作为陶瓷绘画工作者,要在打下扎实的绘画基础的同时,还需要对传统绘画进行分析和借鉴,不断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9.
<正>刻瓷作为中国传统陶瓷装饰技法之一,采用钻石等硬质工具在瓷器上镌刻出山水、花鸟、动物、人物、书法等纹饰,根据画面需要再填以墨彩。刻瓷作品观之有形,触之有感,既有"金石之韵"又有"笔墨情趣",风格迥异,自成一科,极具魅力。  相似文献   

20.
<正>五、同治:早期的雅瓷与作者以现时所见资料来看,最早的具有确实纪年的作品,是同治四年程门所作的四件雅瓷,并且都是浅绛彩,而不是墨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乙丑(同治4年)暮春"程门(时年44岁)所作的浅绛彩仕女与花鸟瓷板(见《广州文物总店藏瓷板画》)。当时程门写这两件作品的动机,是应"小仙明府索写仕女"而作。其后按年可稽的是:同治6年,仅见胡夔(时年75岁)"画于昌江官廨"的墨彩尊,未见他人同年作品传世;同治7年,仅见"道诚敬赠"墨彩兰石花口茶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