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砂壶浅谈     
宜兴紫砂陶艺术起源于宋代,经历明清两代的成熟,发展至今,已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她的实用性,另一个便是她的艺术性。无数的紫砂艺人经过不断地研究、改进,逐渐地将紫砂的这两个特性完美融合。比如时大彬,他摒弃了传统艺人的匠气,在小壶上下足功力,使其所做之壶更加符合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又比如陈曼生,他虽  相似文献   

2.
紫砂壶浅谈     
姚君 《陶瓷工程》2011,(5):62-62
宜兴紫砂陶艺术起源于宋代,经历明清两代的成熟,发展至今,已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她的实用性,另一个便是她的艺术性。无数的紫砂艺人经过不断地研究、改进,逐渐地将紫砂的这两个特性完美融合。比如时大彬,他摒弃了传统艺人的匠气,在小壶上下足功力,使其所做之壶更加符合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又比如陈曼生,  相似文献   

3.
浅谈紫砂壶     
宜兴紫砂陶艺术起源于宋代,经历明清两代的成熟,发展至今,已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她的使用性,另一个便是她的艺术性。无数的紫砂艺人经过不断地研究、改进,逐浙地将紫砂的这两个特性完美融合。比如时大彬,他摒弃了传统艺人的匠气,在小壶上下足功力,使其所做之壶更加符合文人雅土的审美情趣;又比如陈曼生,他虽不制壶,但他与杨彭年兄妹合作的“曼生十八式”,在造型设计和装饰上都极具美感,影响甚为深远。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宜兴紫砂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以下,简单地从紫砂的泥料、紫砂壶的分类以及养壶的学问三方面探讨一下宜兴紫砂的独特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从起源发展直至繁荣兴盛,紫砂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历史时期是十分漫长的,而之所以紫砂艺术能够在历经漫长岁月之后依旧不断地发展着,是因为历代的紫砂艺人不断地总结、传承传统技艺,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地进行改善和创新,而在这其中包含了许多方面的传承和发展,比如造型特征、题材、主题思想等等,这才造就了紫砂艺术现如今不断完善、全面发展的局势,同时这也是紫砂艺术与传统文化以及艺术相结合所产生的结果。本文便主要以紫砂"坦克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艺术的重点在于其内容的表现形式,智慧的紫砂艺人将两种经典的艺术产物相互结合,相互应用,同时发扬了两种艺术形式,不仅使紫砂器皿生机勃勃、多姿多彩,也使陶刻艺人得以施展自己精湛的陶刻技艺。紫砂成就了陶刻,陶刻推进了紫砂的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6.
紫砂壶艺在历历代代紫砂艺人的不断传承与创新之下,将原来的生产方式蜕变升华成为一种全手工成型的陶瓷技艺,能够充分地将紫砂艺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因而紫砂艺术得以发展得如此迅猛,之后在文人雅士的参与设计之下,造型艺术以及装饰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融会贯通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元素,给予了紫砂艺人数不胜数的创作灵感,同时也...  相似文献   

7.
紫砂艺术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大繁荣、大发展,特别是在时大彬开创了紫砂全手工成型之后,最大程度地解放了紫砂艺人的创作理念和造型设计,使得紫砂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不拘一格的态势,紫砂花器的设计制作更是百花齐放,让我们感受到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从整体上来看这组"高洁组壶",可以说很好地反映出我们紫砂艺人在创新方面做出的努力,而且一壶两杯的组合也非常实用,一般情况之下,好的紫砂壶基本不专门地制作杯子,因为全手工的杯子制作起来和壶的工艺差不多,所以我们在使用这组套壶的时候,可以细细品味一下其中的工艺技巧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宜兴是紫砂壶的诞生与兴盛之地,因而在紫砂壶中,我们便能够看到宜兴的山山水水、植被森林、民风民情.与此同时,紫砂艺人还将对于生活的观察以及艺术的理解融入到紫砂壶中,使我们在紫砂的世界中感受到无穷的魅力.紫砂艺人通过紫砂艺术形式,将各种艺术形式充分地展现出来,使得人们在喝茶品茗的时候从中感受到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内涵.本文主要以紫砂壶"如山"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及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9.
对于宜兴的紫砂艺人来说,紫砂技艺的传承如同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从小就在父母长辈的泥凳旁边长大,捏泥巴成为了最好的游戏,在这样的氛围的耳濡目染之下,紫砂行业的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紫砂艺人的专业水准也越来越高,为我们带来越来越丰富的紫砂艺术精品。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掇球壶》,各造型比例协调,节奏流畅,工艺精湛,气韵流畅,堪称紫砂光素器的完美之作。历史上许多的大师巨匠也都曾经演绎过掇球形态,直到今天,许多的年轻紫砂艺人也在不断地临摹和专研,就是为了把最美的器型呈现在我们眼前,展示出紫砂光素器代表之一与众不同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紫砂理解的深入,我们能够体会到紫砂艺人们注入其中的情感和文化的象征等理念,使紫砂脱离了实用的性质,升华成为一种精神的寄托,引起我们内心深处情感的共鸣。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蓬君竹壶”,更为直观地展示出紫砂独特的肌理和材质,可以看到紫砂艺人对于竹器的精湛技艺和其中的文化传承。一把紫砂竹器,从整体的布局、和谐度到每一处细节的处理,都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竹子的无穷魅力,以及世世代代的紫砂艺人对于紫砂竹器的专注,在不断的传承和创新之中,深刻地领悟到古人为什么对于竹子情有独钟,启迪我们今天究竟如何来欣赏一把以竹子为题材的紫砂艺术品,如何探寻属于我们东方艺术的神韵。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月十五日),宜兴紫砂工艺厂三十一名中、青年艺人晋升为工艺师和助理工艺师。其中工艺师十四人,助理工艺师十七人。国内外独树一帜的宜兴紫砂陶,素有古朴典雅、工艺精湛著称,被誉为我国陶瓷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这次荣获技术职称的三十一名中、青年艺人,都是一九五五年以后进厂学艺的一代新人,他(她)们经过现代紫砂著名老艺人的授教,自己二十多年来的刻苦钻研,每  相似文献   

12.
壶中寓新意     
传承与创新,现代与未来,这是新时代紫砂艺人的责任。一方面要体现民族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要向着时代性紫砂艺术迈进。体现新时代紫砂艺人对美的感悟,对紫砂艺术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壶中寓新意     
传承与创新,现代与未来,这是新时代紫砂艺人的责任。一方面要体现民族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要向着时代性紫砂艺术迈进。体现新时代紫砂艺人对美的感悟,对紫砂艺术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正>紫砂文化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紫砂艺人对紫砂壶艺创作技艺、技法、文化、思想的传承与发展。紫砂文化发展的每个时期,紫砂艺人的价值观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正是如此,紫砂艺人的"价值观"对紫砂泥料配制、创作、器型、技艺、收藏、紫砂市场营销、网络时代线上线下的运营、新媒体等多元化的思想与技术领域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主观因素与客观表现。  相似文献   

15.
紫砂艺术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陶刻艺术的价值在于将文化的哲学观、价值观、审美观和众多的文化形式与紫砂器自然而不可分割地结合,它的发展和提升有赖于紫砂艺人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厚积薄发,陶刻艺人的基本修养、意趣及格调品位是神韵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紫砂壶除了实用性功能之外,最大的价值是文化和艺术价值。紫砂壶之所以具有文化价值以及艺术价值,与传承经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紫砂艺人将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不断地注入到紫砂壶创作中,并且在传承的过程之中不断地推陈出新、继承发展,使得原本普普通通的紫砂泥,经过紫砂艺人巧夺天工的双手,变成了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只有不断的用心锤炼以及创新,才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紫砂作品,使得紫砂艺术得以永久地传承下去。本文以紫砂"上新桥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精神境界内涵。  相似文献   

17.
宜兴紫砂壶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代表。紫砂壶的发展可以看出,一方面是无数的紫砂艺人在壶的制作技术上不断创新,比如从金沙寺僧供春的捏制胚胎,挖空内部成型到时大彬的打身筒,镶身筒成型法,从前人的入缸烧壶到李茂林的匣钵封闭烧法,这些技术的进步为紫砂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在使用的基础上艺人们也在使紫砂壶如何更具审美艺术性上孜孜以求。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家家抟泥,户户制陶"的盛景也在宜兴丁蜀周边的村落延续下来,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世世代代的紫砂艺人不仅仅把紫砂当做稻粱谋,还是一种融入生命的血液、一直延续的基因,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享受.从这件紫砂艺术作品《云龙壶》之中,我们就能够很好地感受到其中的玄妙之所在.紫砂良好的可塑性让宜兴的紫砂艺人有着很大的空间进行全手...  相似文献   

19.
姜杰 《佛山陶瓷》2014,(8):55-55
紫砂艺人的学识和才情,是紫砂陶创作的起跑线,是艺人步入殿堂的一道门槛,艺术是性情的产物,漫游在作品中的"灵魂"、"气息"是紫砂艺人用独特的方式传递的讯息。历史上紫砂艺人与文人墨客的结交中耳濡目染、交流切磋,并在文人的带动熏陶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20.
紫砂筋纹器是紫砂造型艺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经过历代紫砂艺人的创新和演绎,已变得丰富多彩。在对紫砂筋纹器传统的继承上,还要不断地开拓创新,确定自己的创作思路。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