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营造术语指在从事与传统建筑相关的营造活动时涉及到的专有名词和做法的名称,是表示概念的专门用语。现代以来,诸多学者都做过相关的系统研究,其中关于北方官式建筑营造术语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而在福建闽南地区,目前对传统建筑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空间、结构、装饰以及地域文化等方面,有关营造术语的研究成果则较为零散,也没有对相关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的回溯和总结。本文通过梳理闽南地方史志所记录的传统建筑营造术语和现代学者的术语研究成果,以时间为序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闽南地区营造术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闽南地区经济和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大量的教育建筑,特别是中小学建筑不断涌出,而如何做好闽南地区中小学教育建筑的设计,实现学校建筑与地域人文、当代教育理念充分结合,是本文探讨的目的。通过闽南地区传统教育建筑特点分析,现代教育理念的分析,地域气候、文化等地域特征的分析,最终总结概括出闽南地区中小学教育建筑设计的几个要点,为教育建筑设计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李健红  王墨林 《华中建筑》2011,29(8):196-200
在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笔者选取"两岸三地"的厦门、泉州和高雄这三座同属"闽南文化圈"的城市作为本文研究的地域范围。通过对"两岸三地"九个具有代表性的养老设施进行实态调研,在"两岸三地"气候、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的基础上,对"两岸三地"养老设施的室内外空间设计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两岸三地"养老设施在建筑空间的合理性、设备设施的完备性、安全性以及管理的人性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并提出高雄模式可以作为闽南地区养老设施建设借鉴的模版。  相似文献   

4.
张婷婷  刘彤彤  刘蛟 《山西建筑》2011,37(24):10-11
对"立于礼,成于乐"的礼乐精神进行了初步阐述,从建筑布局、形制、规模、装饰装修四个方面分析了礼对建筑的影响,并从民居中的"室"和园林的角度分析了乐对建筑的影响,最后以礼乐复合,得出了不同的建筑形式下要有不同的行为方式,体现了礼乐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龙彬  童淑媛 《新建筑》2011,(3):122-125
提出对建筑中的时间问题进行思考,尝试通过分析时空、天时、时序、时感、时义五个传统时间词汇与传统建筑空间的关系,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时空融合特征,得出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形态与空间意境形成的关键在于"以时率空"的时空关系,并相信研究这种时空关系对营造当代中国特色建筑空间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化与情感的诠释——大理古城“玖和院”规划设计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斌  翟辉 《新建筑》2011,(6):144-147
介绍"玖和院"的规划理念、总体布局,并从建筑形式、空间、色彩与材料、景观设计四个方面对云南民居进行分析,展示了大理民居千百年来形成的特色,强调文化和情感在设计中的运用,解决营造传统空间与满足现代人居住需求之间的矛盾,力图设计出有文化、有情感、有生命力的建筑。  相似文献   

7.
在借鉴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以跨学科分析的方式,从较为宏观的视角建构了"匠场"这一全新概念,并藉此揭示了中国传统建筑营造匠场的运作机制以及建筑营造技艺的传习机制。这为探究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继承与发展及历史建筑的保护方式提供了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8.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等传统文化的外在显现,也是保存中国传统社会组织构成形态的活化石。在现代建筑思想、建造方式冲击下,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保护问题已成为诸多学者的关注焦点。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整体和类别的视角,梳理 2004-2019 国内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从地域特点、村落文脉、院落形制、建筑结构、局部构件、技艺本体、匠人文化、传承方式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非遗的研究视角及特点,并基于当前研究工作存在的区域不均、视角单一、缺乏体系、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对未来研究工作提出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肖宇  章瑾 《中外建筑》2010,(4):57-58
建筑设计与哲学思想互为同构关系,本文主要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整体思维"与"群体形态构成","天人合一"与"新地域主义","阴阳五行"与"现代建筑意向","善"的美学理念与"适形"的理性主义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希冀运用相关的哲学观念来指导建筑实践,创造出与中国厚重的传统文化相匹配的现代建筑艺术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闽南新嘉庚风格建筑实例比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笔者的研究生期间对闽南地区传统嘉庚风格建筑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概括了嘉庚风格的重要特征,并就目前闽南地区所流行的“新嘉庚风格”建筑实例进行比照分析,提出关于如何继承“嘉庚风格”——这一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文化的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洁 《古建园林技术》2020,(151):52-56转67
众多传统民居面临着去留抉择,工匠断代,匠场衰落,师承体系瓦解,导致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无法传承。探索传统民居的“源”与“流”,归纳构架特征和营造技艺,发掘传统民居大木构架的匠作谱系与流变关系,是继承古建筑营造智慧的关键。云南汉式合院民居与江南传统建筑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明清时期大量江南移民进入云南,形成“汉来夷走”的态势,文化输入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营造技术,云南汉式合院民居继承了江南建筑优越的结构适应性,并与本土构造技艺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匠作体系,传承至今。通过对云南和江南合院民居的构架形式、构件特征和营造技艺的归纳,探索其中的系统性、关联性,促进对非物质营建经验及乡土建筑演化规律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张险峰  杨帆  韩波 《华中建筑》2012,(10):66-68
该文通过对辽宁省朝阳市凤凰山文化博览中心的设计,分析了传统庭院式建筑在当代建筑文化及社会发展背景下的重构。并基于对"庭院"的本体研究,从设计理念、场所组织以及重构方式等方面探讨了传统庭院式建筑如何进行现代转译。  相似文献   

13.
贾倍思 《新建筑》2011,(6):59-63
鲍姆旋拉格和埃伯勒(BE)的建筑设计特点可以归纳为强烈的形态规则、地方性、对建造技术和工艺的关注、对传统和现代技术的推广等几个方面。他们对当代建筑学的贡献体现在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与高质量的建筑设计相结合。他们对建筑品质精益求精的追求是建立在对建筑所处的社会、文化和技术条件的理解基础之上的。与传统建筑思维(如地方主义和"建构"主义)不同,他们将文化技术的多样性和建筑  相似文献   

14.
“垒翠园”是在传统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营建的文旅项目,项目独具白族特色,建筑精美,彰显地域特征,凸显民族个性,是对白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本文将营建过程中的研究、探索、设计和营造的点滴作了总结,详细介绍营造核心技术和白族建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滇南“一颗印”民居营造仪式的调查与社会文化分析,彰显了营造仪式研究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并藉此尝试提出了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一道门径。  相似文献   

16.
“垒翠园”是在传统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营建的文旅项目,项目独具白族特色,建筑精美,彰显地域特征,凸显民族个性,是对白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本文将营建过程中的研究、探索、设计和营造的点滴作了总结,详细介绍营造核心技术和白族建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垒翠园”是在传统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营建的文旅项目,项目独具白族特色,建筑精美,彰显地域特征,凸显民族个性,是对白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本文将营建过程中的研究、探索、设计和营造的点滴作了总结,详细介绍营造核心技术和白族建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垒翠园”是在传统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营建的文旅项目,项目独具白族特色,建筑精美,彰显地域特征,凸显民族个性,是对白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本文将营建过程中的研究、探索、设计和营造的点滴作了总结,详细介绍营造核心技术和白族建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中国建筑文化传统的三个方面,即"末"与"本"、"多元"与"一体"和"道"与"象",提出中国建筑文化传统是一个多方面系统,并试图从反求诸己的过程中真正实现文化传统的"传承——转换——创新"。  相似文献   

20.
"垒翠园"是在传统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营建的文旅项目,项目独具白族特色,建筑精美,彰显地域特征,凸显民族个性,是对白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本文将营建过程中的研究、探索、设计和营造的点滴作了总结,详细介绍营造核心技术和白族建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