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王利平 《湖南电力》1997,17(4):52-56,61
简述了我国80年代以来火电机组的发展概况及今后我国火电机组的发展方向:开发超临界机组;开发大型热电联产、空冷机组;研制燃用劣质煤大型锅炉;发展高效低污染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开发蒸汽—燃气联合循环的高效发电机组;提高电站成套水平及机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高压、超高压、亚临界及超临界火电机组的经济性现状进行了论述,并就影响我国火电机组经济性水平的主要因素、大型火电机组供电煤耗偏高的原因以及超临界机组的经济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开机至额定负荷过程、机组开机对临近机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这两种过渡过程中,蓄能机组和电站厂房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机组开机至额定负荷过程中,导叶开启及导叶开度回调瞬间对机组冲击较大,机组与厂房出现了较大振动。机组的开机及运行对临近机组的振动没有明显影响,但对临近机组的厂房振动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厂房振动出现了明显变大。当机组稳定运行后,对临近机组的厂房振动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考虑抽水蓄能机组的机组组合模型及求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统机组组合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抽水蓄能机组模型。结合混合整数规划原理,根据抽水蓄能机组的运行特性,建立了其各工作状态的虚拟机模型及工作状态转换模型。利用IEEERTS 96系统对该模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易于与传统机组组合模型结合并能有效解决抽水蓄能机组工作状态转移及出力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某电厂125MW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概况,提出在基础系统及辅机等不变的前提下将该机组改造为背压机组的思路及要求,阐述汽轮机可采取的改造方案,通过分析改造后机组性能会发生的变化及改造效益,认为将125MW抽汽凝汽式机组改造为背压机组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贾德仁 《中国电力》1995,28(6):2-6,41
本文对我国进口火电机组的运行现状作了简要的叙述,着重介绍了进口大型火电机组在近期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及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可供今后进口大型火电机组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东北地区冬季供暖期间,存在火电机组调峰困难、风电消纳不足等问题。对此展开研究,分析了东北地区现行的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市场运营规则,分别针对供热机组及纯凝机组提出不同的灵活性改造技术路线,并从运行的安全、经济等角度对各个技术路线进行分析比较,提出火电机组在灵活性改造时的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丰满电厂在总结了以往机组检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及机组未来的运行情况预测,合理地延了机组的大间隔,收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主要发达国家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概况,分析论证了超临界机组比亚临界机组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优势,最后论述了我国大力发展超临界机组的紧迫性及具备的条件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0.
考虑联合循环机组的机组组合模型及求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适应节能减排,在传统机组组合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联合循环机组模型.该模型的建模难点在于联合循环机组的多模式运行特性以及各模式问的转移关系.针对这一难点,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模式转移关系及由此产生的转移成本的模型.通过引入模式转移矩阵,该模型能更加简洁、直观地描述模式转移特性.利用单台联合机组出力分配和IEEE 118节点系统(12台联合循环机组和54台普通机组)对该模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易于与传统机组组合模型结合,并能有效解决联合循环机组模式转移及出力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机组和亚临界机组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亚临界机组我们已积累了多方面经验,但对超临界机组还知之不多。然而从趋势看,今后在我国发展超临界机组却是势在必然。文章介绍国内外电力工业采用超临 机组的历史和现状;从多方面将其与亚临界机组加以比较,指出其最大优越性在于提高热耗率,节省能源,并分析超临界机组应用的可行性。最后,还强调了应用时须特别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滕州发电厂3 号机组技术改造前提和内容,根据热力性能试验结果,分析计算了改造后机组的各项性能参数,以及与高压机组联运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含抽水蓄能机组的风电消纳鲁棒机组组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风电在实际电网渗透率不断提高带来的风电消纳问题,提出了一种含抽水蓄能机组的鲁棒机组组合优化方法。所构建的鲁棒机组组合模型以系统运行成本和风电出力边界偏差惩罚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约束条件计及了输电线路安全约束,并考虑了风电出力时间和空间不确定性预算的调节策略,避免鲁棒最优解过于保守。基于可调机组(包括自动发电控制机组和抽水蓄能机组)应对风电波动的仿射补偿机制,优化了风电出力的波动区间。所构建的模型最终转化为单层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求解。经修改的IEEE 30节点系统的算例测试,定量评估了抽水蓄能机组对系统经济运行和风电消纳的影响,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高效超临界机组可节约燃料,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量,介绍了当前比较先进的高效超临界机组的情况,对其蒸汽参数条件及热效率进行了分析说明,指出了我国发展高效超临界机组所面临的难题及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韩子俊 《热力发电》2002,31(1):6-10
国产300MW机组与日本日立公司机组在启动方式、开式冷却水系统、闭式冷却水系统、除氧器加热方式及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等方面均有所不同。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两者的差异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考虑机组故障的系统机组检修计划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发电机组一旦故障,不仅需要较大费用更新破损元件,而且恶化了系统可靠性,增大了运行成本。当前的检修模型未考虑该因素的影响,或将其故障率简化为一常数,对系统运行带来风险。文中基于机组浴盆曲线的失效模式及其期望更新费用,分析了机组检修及故障停运对系统运行成本的影响,包括系统可靠性成本、发电成本、机组更新成本及检修成本,其中前两者通过等效电量函数进行系统随机生产模拟确定。基于此,以最小化规划期内系统总运行成本确定检修计划,由于其非线性、不可微,因而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与常规模型相比,强调了机组变化故障率对系统及其自身运行的影响,21机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王承才 《热力发电》2007,36(10):1-3
通过研究空冷机组的特点、应用、发展状况,结合国内600 MW、1 000 MW超超临界湿冷机组的设计、制造及建设经验,以及对大型空冷机组的关键技术研发和设计进展状况及其节水率、煤耗率等指标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缺水富煤地区发展大型空冷机组是必要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嘉峪关宏晟电热公司2×300 MW纯凝机组是甘肃省内首家通过采用就地PLC与DEH协同控制低压抽汽蝶阀.实现纯凝机组增加抽汽供热功能的大型机组.300 MW纯凝机组改造为供热机组,其控制方式可能存在不合理及不完善的地方,会对主机造成安全隐患.通过修改低压抽汽蝶阀、快关阀等控制逻辑,增加"中压缸排汽压力大"及"高压缸排汽温度高"主机保护,经多次静态和动态试验对纯凝机组增加抽汽供热功能的投入进行论证考核,证明新的控制策略能够保证机组在增加抽汽供热功能后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Bass模型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政府投资、成本对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的扩散影响模型,同时考虑了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的竞争。研究发现:(1)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的成本,对其扩散影响较小,而政府投资对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的扩散影响较大;(2)在1.5倍和2倍于当前投资情景下,不同政府投资影响率下(Q值不同),超临界机组的最大市场装机容量分别为494.59,558.39,622.20 GW和434,518,602 GW,而超超临界机组的分别为905.42,841.61,777.81 GW和966,882,798 GW;(3)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都将在2025年左右完成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20.
国产600 MW超临界机组RB功能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和优化国产600MW超临界机组辅机故障减负荷(RB)功能对电厂、电网的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成功运用于某国产600MW超临界机组的RB功能控制策略:在RB触发时不设置降负荷目标值,不设置固定的减负荷速率,而将机组自动转为机跟炉(TF)滑压运行方式,根据当时机组状况,以最优减负荷速率使机组重新稳定在最优负荷目标值附近。试验证明,这种控制策略品质良好,可推广应用于同类机组,但在具体应用时应需注意避免RB反复动作、防止电泵联启后仍误发给水泵RB及相关参数要进行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