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缓蚀、阻垢、杀菌、灭藻是维持工业及建筑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水质稳定的重要措施。文章重点介绍了化学法碱性复合配方阻垢剂、分散剂、缓蚀剂及杀菌灭藻剂的药剂种类、投加量计算、投加方式、投加点和注意事项。并简单介绍了旁滤处理及系统清洗预膜的重要性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表面蒸发空冷器的腐蚀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世科  刘雪梅  党兴鹏 《压力容器》2006,23(10):45-47,51
通过对表面蒸发空冷系统腐蚀研究,研制出一种能抑制表面蒸发空冷器腐蚀的专用缓蚀阻垢剂,工业试验应用效果较好,建议在同类设备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控制释放型水处理剂的缓释机理和特性以及影响释放速率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其缓蚀的原理以及便于维护管理的独特性能,并结合核电厂一回路相关系统水质条件分析了锌磷酸型CRG在核电厂管道缓蚀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李风林 《机电信息》2003,(20):17-18
一、前言 在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细菌、藻类、原生动物等微生物,利用水中溶解的营养源,繁衍增殖,并以这些微生物为主体,混杂泥沙、无机物和尘土等,产生粘泥故障。轻则引起管道堵塞,增加水流阻力,换热效率降低。重则造成孔蚀,使管道穿孔,报废设备。藻类也容易在凉水塔和凉水池中大量繁殖引起配水管道堵塞。近年来,有机磷酸酯等缓蚀阻垢剂的开发利用,虽然提高了系统的缓蚀能力,降低了系统中的腐蚀,但碱性配方中的许多药剂却成了微生物的营养食品。由此加剧了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测定几种常用有机磷酸及聚合物的阻垢和缓蚀性能,并选择合适的水质稳定剂应用于黑化循环水,使缓蚀阻垢达到中石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1997年,克拉玛依石 化厂对工业循环水进行节能 降耗改造,经济效益显著。 一、能耗分析 循环水系统通过机泵向 各装置提供具有缓蚀、阻垢 功能的循环冷却水,因此, 循环水系统是水、电、药消 耗大户,以下就这三方面分 别论述。 1.新水消耗 我厂1996年新水单耗 为2.2%,中石化总公司要 求<1.5%。新水单耗高的原 因如下。 (1)水处理配方性能差。 我厂地处西北边睡,水源以 库存的天山雪水为主,冬夏 两季水质波动较大,夏季为 腐蚀性水质,冬季为结垢性 水质。而我厂的水处理配方 只能浓缩2倍左右,不能控制低浓缩…  相似文献   

7.
本成果主要对电站凝汽器和PVC转化器进行了早期腐蚀失效分析,找出了腐蚀失效原因,揭示了此类设备的腐蚀规律,提出了有效的防蚀措施,对此类设备的防蚀具有一定参考价值。针对PVC转化器高温循环水体系,研制了H—93高温缓蚀阻垢剂,测定了综合性能指标,热稳定性好,缓蚀阻垢性能优良。首次成功地控制了PVC转化器高温循环水系统的腐蚀和结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高温阻垢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转化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腐蚀问题,在100℃条件下,阻垢率≥85%。本成果还开发了两类牺牲阳极材料:1.Zn-Al一Ca2.Mg—Al—Z…  相似文献   

8.
针对反渗透阻垢剂动态评定系统价格昂贵、评定耗时长的缺点,根据反渗透阻垢剂性能评定试验导则,设计了反渗透阻垢剂快速评定仪。介绍了该评定仪基于pH评定反渗透阻垢剂性能的工作原理,以STM32F103微处理器为核心的主控电路,智能加药排水电路,温度、pH实时监测电路,恒温加热控制电路及其他外围通信电路。为提高系统可靠性和满足实时性及多任务调度,该评定仪移植了u COS-Ⅱ操作系统。实验证明:该评定仪精度高、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9.
西部油田某油井油管发生严重腐蚀甚至穿孔。通过宏观形貌和显微组织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拉伸和冲击性能测试、腐蚀产物检测等方法对油管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管在含Cl^-、H2S、CO2酸性环境下发生了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均匀腐蚀由H2S-CO2-H2O(Cl^-)体系引起的析氢腐蚀所致;而CaCO3沉积造成的微电偶效应以及Fe^2+与地层水中Cl^-的水合作用导致了油管的局部腐蚀穿孔。建议油井管材采用具有一定抗硫性的P110-3Cr钢或耐蚀性能更优的钢,并添加缓蚀阻垢剂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10.
张养军  李兰凤 《轴承》1996,(5):33-34
热处理炉用循环冷却水的硬度大,容易在管壁上结垢,影响冷却效果,甚至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根据本厂实际情况,采用碱性有机磷酸方案,研制了阻垢剂.介绍了阻垢剂单体的选择、配方试验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各种油田污水处理工艺进行实验。通过对国内某油田水质分析,根据油田高含盐水质特点进行混凝实验、嗜盐菌实验、高级氧化+微生物强化实验、臭氧氧化实验等大量实验确定适合风城油田高含盐水处理方案混凝沉降+臭氧氧化工艺路线,结合该油田高含盐水排放现状以及风城油田高含盐水水质特点提出该油田高含盐水达标外排存在的问题,并对该油田高含盐水达标外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噻唑在油气井环境中对油管钢的电化学缓蚀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交流阻抗技术和动电位极化方法研究了噻唑缓蚀剂在模拟高温高压油气井水介质中对N80油管钢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在二氧化碳环境中,噻唑的缓蚀机理服从“负催化效应”,在钢刀表面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缓蚀效率较高,在腐蚀产物膜上吸附能力降低;在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混合环境中,噻唑的缓蚀机理变为“几何覆盖效应”,吸附能力较差,缓蚀效率较低,但是能改变腐蚀产物膜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使用瓜儿豆胶和2-丙烯酰氨基-2-甲基丙磺酸为原料合成了瓜儿豆胶接枝AMPS(GGAMPS),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失重法、电化学方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考察其在3.5%NaCl的饱和CO_2溶液中对J55钢片的缓蚀作用及其表面形貌,并通过等温吸附模型研究了GG-AMPS在J55钢表面的吸附类型。结果表明,GG-AMPS对J55钢在含3.5%NaCl的饱和CO_2溶液中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能够有效抑制J55钢的腐蚀;其缓蚀效率随着缓蚀剂含量的增大而提高,且浓度一定时,温度升高,缓蚀效率逐渐下降;当加入800mg/L缓蚀剂时,缓蚀效率分别根据电化学阻抗谱和极化曲线计算所得达到了80.40%和89.23%;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也表明,GG-AMPS的缓蚀效果良好;该缓蚀剂在J55钢表面的吸附是自发过程,主要为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4.
针对pNa检测过程自动化水平低、快速性差、检测精度不高的难题,以16位单片机80C196KB为控制核心.实现了pNa的自动检测与控制。介绍了在线式pNa检测仪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硬件电路和软件编程。结果表明该检测仪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使用方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锅炉的水质测定、高纯水的水质监督、天然水水质分析等场合。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化学方法测定水基切削液用缓蚀剂的缓蚀性能。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缓蚀剂为例,测定6061铝合金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溶液中的电化学交流阻抗和极化曲线,评价其缓蚀性能。结果表明,电化学方法测定结果与缓蚀剂常用的液相全浸腐蚀试验法的结果完全一致,证明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和极化曲线评定水基切削液中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是可行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可同时抑制阴极和阳极反应,在一定范围内,其添加量越大,缓蚀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采用石棉填料蕊浸、涂缓蚀剂(亚硝酸钠或铬酸钠)水溶液以及在橡胶浆中加入适量锌粉而研制成功的缓蚀石棉填料的生产工艺、性能试验以及现场使用效果。结果表明:这种缓蚀石棉填料生产工艺简单,防腐作用良好,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黑色金属精密制件“化学除锈——气相缓蚀——带水包装”新工艺,是一项应用气相缓蚀防锈包装的综合工艺,广泛适用于各种中、小型黑色金属精密制件,包括各类轴承、齿轮和轴,各类工、卡、量、模、刀具等的防锈  相似文献   

18.
以衣康酸(I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以及丙烯酸羟丙酯(HPA)为反应单体,以去离子水为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的方式合成一种三元聚合物阻垢剂(IA-AMPSHPA),之后利用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水垢晶型的变化。通过考察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引发剂用量对合成的聚合物阻垢性能的影响,来确定其最佳的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物单体IA、HPA、AMPS的质量比为7∶1∶2,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85℃以及引发剂质量分数为12%时,合成的三元聚合物阻垢效率最高,最高可达91%以上。通过扫描电镜对加入阻垢剂以及未加阻垢剂的垢样进行分析发现,所产生的垢样的晶型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为了节约用水,实际中更多地采用循环用水的方法,因此需要循环的水质越来越好.同时对水质监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作为水质监测设备主要以监测换热器为主,用好监测换热器,加强对水质的监测,显得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20.
侯隆兴 《轴承》1992,(2):45-46
亚硝酸盐具有成本低、缓蚀效率高、易于获得、性能稳定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它作为金属缓蚀剂在机械制造工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缓蚀作用机理是抑制金属的阳极过程,使金属表面形成完整致密的氧化膜,处于钝态,从而防止金属的腐蚀。所以亚硝酸盐为阳极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