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对佳木斯市的2001—2004年间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地下水水质资料进行分析,确定每年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变化情况,分析其地下水水质类型,各种污染物随年际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地下水常规水质监测井、城市补充监测井等监测数据,分析了南阳市及所属县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地下水质量状况、主要污染物类型及分布状况,为城乡地下水分类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河流域由于人类活动的过渡开发,已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本文对2003年阿拉尔生态监测站10眼地下水常观监测井的年内地下水位变化及地下水水质变化进行了分析。塔里木河既是灌区地下水的补给源又是地下径流的排泄区,监测区观测井地下水位受灌溉及距塔里木河的远近、地下水补排关系的影响较大,地下水水位的动态变化可综合反映出地下水的补排关系,而地下水水质的变化则反映出地下水积盐或脱盐的变化过程,因此对地下水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变化环境下地下水埋深动态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地下水循环系统发生着深刻的演变,研究变化环境下地下水埋深动态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从变化环境与地下水循环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出发,利用乾安县2000—2015年地下水监测井水位埋深数据、气温、降水量、蒸发量及人工开采量、土地利用等资料,通过Mann-Kendall趋势检验、灰色关联度分析及衬度系数方差分析得出变化环境下研究区地下水动态特征: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地下水埋深的主要因素; 16年来,研究区承压水位埋深显著增大,潜水埋深变化不显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分别是研究区潜水和承压水水位埋深动态的主要外在驱动因素,含水层自身厚度是控制承压水位埋深动态响应程度的内在因素,同时提出变化环境下干旱半干旱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5.
对河北省沧州市区地质构造、浅层地下水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水质变化以及补—径—排特征和浅层地下水资源量进行分析和计算,针对沧州市区浅层地下水特性,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为沧州市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疆和田地区地下水质量与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5,(7):79-81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新疆和田地区2011年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疆和田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差,影响地下水质量的天然化学组分主要为总硬度、SO2-4、Cl-、CODMn和氨氮等。根据2011年与2003年新疆和田地区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进行该地区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表明:2011年与2003年相比,质量等级变好、不变和变差的井点分别占调查总井数的14.3%、57.1%和28.6%。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和田地区地下水质量较差及水质劣化的原因,并提出应防止集中开采区地下水超采、防止地下水受农业活动污染等合理开发利用该地区地下水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库尔勒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使其地下水开发经历了临界超采期(2000—2006年)、超采增长期(2007—2011年)和高位超采稳定期(2012—2015年)过程。为探究高开采强度下的地下水位埋深动态特征,以库尔勒市地下水监测网覆盖区作为研究区,对以上3个开采强度时段地下水位埋深进行线性趋势分析。所有监测井地下水位埋深均呈持续增大趋势,研究区2000—2011年地下水位埋深总体呈“加速”增大状态;2012—2015年转变为“减速”增大状态。地下水长期超采已使山前倾斜平原地下水位埋深累计增大4.10~12.67 m,冲积平原累计增大9.07~22.26 m,天然生态受到威胁。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研究区监测井地下水位埋深与径流量呈负相关关系,与地下水开采量呈正相关关系,径流量、开采量实质是研究区地下水补给项与排泄项的综合反映。地下水位埋深持续增大是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地下水开采强度增大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成果可为库尔勒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牟县17口地下水观测井1990—2015年地下水埋深资料,采用Morlet小波函数分析了不同尺度地下水位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牟县地下水年尺度动态变化主要存在3类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其中25 a左右时间尺度为地下水位变化的第一主周期,36、10 a分别为第二、第三主周期;春、夏、秋、冬4个季节尺度下,地下水动态变化均以25 a左右时间尺度为第一主周期。年尺度和季节尺度降水量周期性变化对地下水埋深变化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结合近几十年的文献研究及数据,对三江平原地下水的水文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地下水分布特征、数值计算与开发利用的研究进程,总结归纳了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水文地质方面,通过地球物理勘探、地下水化学分析等手段,对地下水的分布、流动方向、水质特征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水质研究方面,大量的水质监测数据积累为分析水质时空变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同时,地下水模型的建立与优化也为进一步认识地下水系统提供了工具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昌平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状况,选取12眼浅层地下水监测井进行采样,并对35项指标进行了检测,综合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水文地球化学图解、空间插值及聚类分析等手段,分析了地下水化学特征,并对地下水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昌平平原区地下水整体呈弱碱性,且均为淡水;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相对简单,主要是HCO3-Ca·Mg型;研究区域符合Ⅰ~Ⅲ类标准的地下水面积为549.2 km2,占评价面积的99.7%,与2015年相比,地下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可分为3个聚类组,其中B类水质最好,水质类别多为Ⅱ类。本研究可为昌平区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乾安县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潜水、第四系孔隙承压水、上第三系裂隙孔隙承压水。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具有时空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分为水平分布特征和垂向分布特征。水平分布特征是:随着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的不同,不同层位的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垂向分布特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水化学类型比较复杂,而第四系孔隙承压水水化学类型比较简单,上第三系裂隙孔隙承压水水化学类型趋于单一化。根据研究区32个观测井的多年观测资料(以中部9号观测井为例),结合多年气象观测资料对第四系孔隙潜水和第四系孔隙承压水的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成分和次要离子成分多年变化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地下水水质的多年变化特点以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长治盆地浅层地下水水位的年内和年际动态特征及多年来的水质变化情况。分析了地下水开采、矿山开采、大型工程、环保工程、农业灌溉、工业和生活垃圾等淋溶液及生活生产废污水对盆地内浅层地下水的水位及水质产生的影响,说明人类活动对盆地浅层地下水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影响盆地浅层地下水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怀柔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工程是为了在连续干旱年份保障北京市有序供水而采取的一项应急备用措施,水质状况是水源地供水规划制定的基础,对供水可靠性的影响极大。选取靠近南水回补区的北支、南支2个点位2015—2022年每年年底深井、浅井共32件水质监测数据,确定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氮等8个不同类型的监测指标,共256组数据,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转换为2个主成分,综合评价了怀柔应急备用水源地热备涵养阶段水质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怀柔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地水质整体优良,能够满足供水需求。主成分1代表可溶盐组分,在南水回补的条件下,因水位上升,地下水对非饱和带的浸润,使得非饱和带富集的可溶盐进入地下水,使得地下水可溶盐组分上升,随着回补持续,优质南水的持续回补又对地下水进行稀释,使地下水可溶盐组分下降。主成分2所表示的有机物组分特征,同样受南水回补影响较大,地下水对南水回补的响应直接;整体上随着南水的持续回补,优质南水对区域地下水水质状况有进一步的改善作用。此研究可为应急水源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泾河东庄水库蓄水后地表水位大幅抬升,两岸地下水自然流场改变,进而影响地下水径流、水质、水量等,其中碳酸盐库段库水位高于现状条件地下水位,存在渗漏问题。针对泾河东庄水库工程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建立三维渗流数值模型,选取库水典型溶质,对水库蓄水后的地下水环境特征效应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推荐防渗方案下,水库蓄水会引起库区和坝址区附近地下水位上升,但不改变地下水的总体径流方向;水库蓄水对下游敏感水源点井(泉)水量和水质影响微弱,不会导致地下水质类别发生变化,不会产生大的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5.
阿克苏河由北向南流经阿克苏市境西部,水资源丰富。随着流域内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用水量连年升高,且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等现象日益严重,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根据2010—2015年阿克苏市境内10眼观测井逐月水位变化情况分析,阿克苏市年平均地下水埋深约在1.26~9.37m之间变化,整个地区地下水埋深呈逐渐加深的趋势,由2010年3.72m加至2015年的5.49m。文章从阿克苏市供需水量方面分析地下水位下降原因,提出合理灌溉,高效用水等措施,防止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收集的1985—2015年地下水水位及水质动态监测数据,选取呼和浩特盆地山前至平原中部典型剖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地貌单元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及其水文地球化学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深层、浅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矿化度不断升高;冲洪积扇与平原交互带深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差别逐渐加大,而平原中部深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差别逐渐缩小;2005—2015年平原区地下水浓缩程度逐渐增大,受到的侧向径流补给的地下水量由原来的缓慢增加转变为快速减少;2005年以前,浅层地下水氧化还原条件向偏氧化环境转化,2005年以后逐渐向还原环境转化,而深层承压水的氧化还原条件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属于十分重要的供水水源类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对地下水水质带来较大的影响。以新疆焉耆县典型灌区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灌区2018年地下水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并探究引起地下水水质发生变化的原因,提出其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引起地下水水质变化最为主要的因素,据此提出合理开发、动态监测、控制污染来源的地下水水质防护策略,以期为区域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海河平原区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工农业生产基地,也是高氟地下水的重灾区。调查研究该地区高氟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健康风险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4-2015年海河平原区269眼浅层地下水监测井的氟化物检测数据,研究区地下水中氟化物浓度最高为2.26mg/L。高氟水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原生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是影响高氟水形成的主要因素。采用非致癌物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高氟水地区的健康风险进行了量化评估,该地区氟化物健康风险平均为0.45×10~(-8)。避免高氟水危害应实施水源优选、水质监测、合理开发地下水等多个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邯郸市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预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邯郸市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选择了分布在污染严重地区、饮水型地方病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监测井,采用线性趋势检验法进行分析.对选取的氯化物、硫酸盐、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铁、锰、铅、铵氮、高锰酸盐指数等9项参数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未来几年邯郸市地下水水质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20.
大连市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昱 《东北水利水电》2012,30(12):35-36,46
本文通过对大连地区2011年地下水监测井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大连地区地下水监测井水质较差,文中选取氯化物、总硬度主要污染指标对大连地区地下水监测井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得出:大连地区海水入侵情况未有加剧,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