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四苯基卟啉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吡咯为起始原料,在有机酸的催化下与苯甲醛缩合制得四苯基卟啉,研究了催化剂、溶剂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四苯基卟啉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二甲苯为溶剂,水杨酸为催化剂,在140~150℃回流3h,四苯基卟啉的收率可达到45.6%。以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及质谱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2.
以N-(2-氯苯基)-5-氨基-1,2,4-三唑-3-磺酰胺和N-(2,6-二氯苯基)-5-氨基-1,2,4-三唑-3-磺酰胺为原料,与丙二酰氯(由丙二酸与三氯氧磷反应得到)进行环合,分别制得N-(2-氯苯基)-5,7-二氯-1,2,4-三唑[1,5-a]嘧啶-3-磺酰胺和N-(2,6-二氯苯基)-5,7-二氯-1,2,4-三唑[1,5-a]嘧啶-3-磺酰胺。然后,用甲氧基取代嘧啶环上的氯原子得到78.7%N-(2-氯苯基)-5,7-二甲氧基-1,2,4-三唑[1,5-a]嘧啶-3-磺酰胺和70.8%N-(2,6-二氯苯基)-5,7-二甲氧基-1,2,4-三唑[1,5-a]嘧啶-3-磺酰胺;产品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谱确定。  相似文献   

3.
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测定船底防污漆中三苯基锡化合物的含量,即在丙酮中用碱性三氧化二铝与防污漆作用,经离心分离后,用盐酸对溶液进行电位滴定,从而求出防污漆中三苯基锡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α,β,γ,δ—四苯基卟啉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在无水硫酸镁存在下,将CO2通入吡咯与苯甲醛混合液中反应,可以直接合成不含四苯基二氢卟啉(简称TPC)的四苯基卟啉(简称TPPH2)。  相似文献   

5.
使用苯甲酰氯与乙酰乙酸乙酯反应,制得苯甲酰乙酸乙酯,然后经羧基保护,羟胺缩合等反应制得3-羟基-5-苯基异恶唑,产率≥60%。同时还分离出异构体3-苯基-2-异恶唑啉酮-5,产品结构经IR,元素分析等确证。  相似文献   

6.
利用3—氯丙烯合成双酚—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氯丙烯和苯酚为主要原料,经醚化、Claisen重排瓞正确性邻烯丙基苯酚,然后与苯酚经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得到双酚化合物的混合物,简称为双酚-P,经分离及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方法表征,证明双酚-P的主要成分为1,2-二(2-羟基苯基)丙烷和1(2-羟基苯基)-2-(4-羟基苯基)丙烷,前者为白色晶体,熔点113-114℃,后者为浅黄色透明粘稠液体,在混合物中二者比例接近。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用钴四苯基卟啉催化二氧化碳与二苯甲酮的电有机合成。结果表明:钴四苯基卟啉的催化作用明显,有效地降低了CO2与二苯甲酮电羧化反应过电位;产物经熔点、红外、紫外、质谱进行分析表征,证明产物为二苯乙醇酸。  相似文献   

8.
3-羟基-5-苯基异噁唑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苯甲酰氯与乙酰乙酸乙酯反应,制得苯甲酰乙酸乙酯。然后经羰基保护,羟胺缩合等反应制得3-羟基-5-苯基异唑,产率≥60%。同时还分离出异构体3-苯基-2-异唑琳酮-5。产品结构经IR、元素分析等确证。  相似文献   

9.
苯基取代脂肪族一元酸的电子结构与化学反应性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苯基取代直链型脂肪族羧酸化合物的空间构象和电子结构分析,α-苯基癸酸的羧基C-C单键能垒达791.9584kcal/mol,α-C-Ph单键旋转能垒达205.5113kcal/mol,α-苯基癸酸的α-C-C和α-C-Ph单键空间效应较大;苯基对羧酸化合物有吸电子作用;苯基对羧酸的离解能力变化随苯基与羧基的距离增加而减小,这种变化规律的位置在癸酸的奇数位比偶数位使羧基H的电荷密度减少明显,可形成2条趋一点的曲线;α-苯基癸酸的反应性比β-苯基癸酸的反应性好,β-苯基癸酸比γ-苯基癸酸反应性大,苯基癸酸比对应癸酸的化学反应活性大.  相似文献   

10.
新型金属卟啉光敏剂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合成了新型β-取代卟啉光敏剂2-氢醌-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铜(Ⅱ)(Cu(Ⅱ)P)和2-氢醌-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锌(Ⅱ)(Zn(Ⅱ)P),并初步研究其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2-氢醌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锌(Ⅱ)对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肿瘤细胞(K562)具有很好的光敏毒性,Zn(Ⅱ)P的浓度为320nmol/L时,就能抑制90%以上的白血病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The antifreeze critical strength and the pre-curing time of low-temperature concrete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guaranteed rate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antifreeze performance for the structural safety requirement of concrete engineering,suffering once freeze damage under air environment.It is shown that the antifreeze critical strength is 3.7-4.4MPa,pre-curing time is 18-32 h by guaranteed rate of compressive strength,and the antifreeze critical strength is 3.7-4.4MPa,pre-curing time is 18-32 h by guarant...  相似文献   

12.
以核桃、草莓为主要原料,对核桃草莓乳的生产工艺和配方进行了研究.核桃草莓乳的最佳配方为核桃汁25%,草莓汁20%,白砂糖14%,乳化稳定剂0.3%,pH值调整为4.4.该产品色泽、风味俱佳,组织状态稳定.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基于S 3C6410的图像数字水印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图像采集、水印嵌入和图像认证3大模块组成。该系统以L inux2.6为操作系统平台,以Q T-E4.4作为界面开发工具,具有便携式、界面友好、易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了以苯酚和浓硫酸为原料,分别用溶剂共沸蒸馏,高温蒸馏,真空脱水等三种方法合成二羟基二苯砜的情况。比较它们的利弊.讨论了不同脱水方法中,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粗产品的纯化以及4.4’—异构体分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拉伸载荷作用下不同挖补角和附加层数对复合材料胶接挖补修理接头刚度、强度、失效模式及关键位置应变变化的影响,开展了复合材料层合板斜切型挖补修理接头拉伸试验.采用一种碳纤维织物增强树脂复合材料作为母板与补片材料,一种改性环氧树脂胶膜作为胶层材料,设计了斜切挖补角分别为1.8°、2.6°、3.5°、4.4°,附加一附加层或二附加层的斜切型挖补修理试验件.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在1.8°至4.4°挖补角范围内,所研究的接头刚度和强度随挖补角的增大而减小.附加层数的增加能够有效提升接头的刚度及强度.接头的失效可以概括为四种模式,与挖补角及附加层数目相关。接头关键位置点的纵向应变变化能够动态反映接头的失效过程.  相似文献   

16.
将研发的Zn-Al-Mg—Ce合金置入甩带机抽真空甩制成箔带,经粉碎制成鳞片状微粉后添加到环氧树脂油漆中制成富Zn-Al-Mg—Ce合金油漆涂层,再进行叫(NaCl)为3.0%的水溶液盐雾腐蚀试验。结果表明,富Zn-Al—Mg-Ce合金油漆涂层的阴极保护效果较富Zn油漆涂层提高33倍以上,且涂层耐蚀性较富Zn油漆涂层提高了4.4倍。  相似文献   

17.
提出1种基于Bior4.4双正交小波的ECG信号压缩算法,在频率域上对小波系数进行连续分割,采用自适应的十进制至二进制数据格式转换机制来编码小波系数.从MIT-BIH数据库中选择8种不同的ECG信号作为测试数据,算法的平均均方根误差比(PRD)在0.05%~4.70%之间,平均压缩率(CR)在1.5∶1~33∶1之间.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具有压缩率高、计算复杂度低、编码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5-硝基苊在1M LiPF6/EC-DMC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5-硝基苊在4.4 V时发生电氧化聚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5-硝基苊在电极上发生了聚合.同时LiMn3O4粉末微电极的结果表明在电极电位到达4.25 V之前,5-硝基苊没有对正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LiCoO2电池不同倍率的过充实验结果表明电池过充到约4.4 V时,5-硝基苊发生反应,产生的H+在负极上被还原为H2,增加了电池的内压,因此通过激活防爆网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保护剂,以醇为还原剂,制备了PVP-Pt纳米粒子,用透射电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铂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大小在2.6~4.4nm之间,其粒径的标准偏差为0.35~0.93 nm。对同一种醇,铂纳米粒子粒径和标准偏差随着所用醇含量的升高而减小;另一方面,在醇水比一定时,铂纳米粒子粒径和标准偏差随着所用醇沸点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氮磷浓度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2培养基,NaNO3和NaH2PO4分别为氮源和磷源,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氮磷源(NaNO3:30、60、150、750、1275、3000mg/L,NaH2PO4:4.4、8.8、22、44、88、176mg/L)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 MACC/D23)生长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氮、磷浓度对其相对生长率的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750mg/LNaNO3浓度组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22mg/LNail2PO4浓度组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88mg/L和176mg/LNail2PO4浓度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其最高细胞密度和相对生长率在NaNO3质量浓度为30-750mg/L时,随氮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均在NaNO3质量浓度为750mg/L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60×10^6mL^-1和0.608d^-1,而当NaNO3质量浓度大于750mg/L时,最高细胞密度和相对生长率随氮浓度的进一步升高而降低.当NaH2PO4质量浓度在4.4~8.8mg/L之间,最高细胞密度随磷浓度升高而升高,在8.8mg/L时达到最大值,为2.69×10^6mL^-1;当Nah2PO4质量浓度在4.4—22mg/L之间,相对生长率随磷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2mg/L时达到最大值.为0.568d^-1.之后随磷浓度的进一步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