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微污染原水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针对南方地区的微污染原水,采用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进行生物预处理,滤速为16 m/h,气水比为0~0.5.原水氨氮为0.04~3.48 mg/L,出水氨氮为0.01~0.48 mg/L,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原水CODMn为0.89~5.6 ms/L,出水为0.61~4.3 mg/L,平均去除率为18.9%.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采用大颗粒轻质陶粒,去除浊度平均仅6 NTU左右,枯水期由于原水浊度较低,故表现为浊度去除率较高,而丰水期浊度去除率只有普通曝气生物滤池对浊度去除率的1/3左右.滤池24 h过滤水头损失<5 kPa,冲洗前后过滤水头变化量<0.5kPa,适合多座滤池共用鼓风曝气系统.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配有下冲洗系统,能够有效地将SS和藻类全部洗出滤池,确保过滤水头能够长期稳定.该滤池的工程投资约100~130元/m3,运行费用约0.03~0.05元/m3.  相似文献   

2.
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新冲洗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为研究对象,进行新冲洗方式——下向冲洗对滤池除污效果及水头损失控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平均为1.53 mg/L时,出水氨氮平均为0.24mg/L,平均去除率达到83%;当进水浊度平均为14.3 NTU时,出水浊度平均为7.1 NTU,平均去除率为50%,显著减少了对微小絮体的截留;当进水CODMn平均为3.87 mg/L时,出水CODMn平均为3.05 mg/L,平均去除率为21%;冲洗前的水头损失维持在2.9~3.1 kPa,冲洗后的水头损失为2.7~2.9 kPa,24 h内水头损失的变化量0.4 kPa,从而可保证滤池长期稳定地运行。  相似文献   

3.
针对嘉兴地区污染水源水,进行了上向流反粒度生物滤池应用研究,以期实现在低能耗条件下去除氨氮和浊度,同时达到保护后续臭氧/活性炭工艺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氨氮为1.57~4.02 mg/L、浊度为1.01~2.86 NTU,反粒度生物滤池气水比为1∶4(水温低于10℃时降为1∶5),滤速为11 m/h的条件下,反应器稳定运行期间出水氨氮为0.02~0.60 mg/L,平均去除率达到91%;出水浊度0.55 NTU,平均去除率达到84%,保护了后续臭氧/活性炭工艺。反粒度生物滤池单位运行能耗只有同期运行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的14%~18%。此外,反粒度生物滤池对亚硝酸盐氮、COD_(Mn)、UV_(254)和TOC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物陶粒柱(接种经筛选的工程菌)对水厂滤后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在水温为10~17℃、滤速为6 m/h、水力停留时间为40 min、气水比为1∶1的工况下,生物陶粒柱对滤后水中的CODMn、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30%和67.45%,优于水温为1~10℃、滤速为4 m/h、水力停留时间为30 min、气水比为1∶1工况下对两者的去除率(分别为10%和61.9%);两种工况下的出水浊度均在0.3~0.4 NTU。  相似文献   

5.
针对南方饮用水源水氨氮和有机物浓度季节性上升的特点,开展了活性无烟煤多功能滤池处理高氨氮原水的中试研究。中试处理规模为120 m3/d,滤速为8 m/h,原水氨氮平均浓度为3.1 mg/L。试验结果表明,滤池进水溶解氧浓度不足会导致工艺出水氨氮浓度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同时伴随有亚硝态氮的积累;当采用纯氧曝气提高滤池进水DO至11.9~13.6 mg/L后,活性无烟煤滤池的净水效果大幅提高,出水氨氮<0.1 mg/L,亚硝态氮浓度几乎为零,氨氮全部转化为硝态氮,氨氮有效去除浓度与所需DO浓度的比值平均为1∶4.49。在纯氧曝气条件下,滤池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7%,对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均在44%左右。  相似文献   

6.
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对纺织洗水的回用处理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采用臭氧--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对某纺织洗水厂二级生化处理出水进行了回用处理.结果表明,在进水COD约为80 mg/L、色度为16倍、浊度约为8 NTU的条件下,当臭氧投加量为30~45 mg/L、BAF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4 h、气水比为5:1时,出水COD<30 ms/L、色度为2倍、浊度<1 NTU,出水水质可满足生产工艺对回用水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与超滤(BAF/UF)组合工艺对西安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对COD、NH3-N、色度、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为1 L/h、气水比为3:1、温度为20~25℃、pH值为7.83~7.99的条件下,当进水COD、NH3-N、色度、浊度分别为41.83 mg/L、23.12 mg/L、12倍、9 NTU时,BAF出水COD、NH3-N、色度和浊度分别为(25.67~31.87)mg/L、(1.41~2.56)mg/L、(9~11)倍和(2.01~3.25)NTU,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5%、90%、16%和69%;再经UF工艺处理后,分别降至(15.31~17.85)mg/L、(1.38~2.44)mg/L、(5~7)倍和(0.03~0.1)NTU,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1%、4%、40%、98%.BAF/UF组合工艺对COD、NH3-N、色度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92%、50%和99%,且将曝气生物滤池作为超滤的预处理工艺可大大提高超滤膜的性能,有效降低了膜污染.  相似文献   

8.
臭氧/过滤/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臭氧/过滤/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济南市水质净化二厂的二级出水.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3 mg/L、滤床和炭床的滤速均为6~12 m/h、各工艺段的接触时间为13 min的务件下,组合工艺对浊度、CODMn、NH4+-N和NO2--N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而对NO3--N基本无去除作用;当原水的平均浊度、CODMn、NH4+-N和NO2--N分别为0.87 NTU、1.24 mg/L、1.78 mg/L、0.13 mg/L时,组合工艺出水的平均浊度、CODMn、NH4+-N和NO2--N分别可降至0.25 NTU、0.79mg/L、1.29 mg/L、0.05 mg/L.  相似文献   

9.
水力停留时间对BAF除污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对曝气生物滤池(BAF)除污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HRT对BAF处理效果的影响较大,当HRT为0.63 h时,出水浊度、COD、氨氮和总氮浓度均较高,BAF的除污效果较差;当HRT为0.83 h时,出水COD浓度可降至50 mg/L以下,去除率可达到85.87%;当HRT为1.0 h时,BAF对浊度、氨氮和总氮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95.98%7、7.08%4、0.09%,出水浊度<4 NTU、氨氮<8 mg/L、总氮<35 mg/L。  相似文献   

10.
在水厂实际运行过程中,通过对炭砂滤池与砂滤池长期运行过程中的处理效果进行比较,研究两种滤池对浊度、CODMn、NH3-H、UV254、TOC、三卤甲烷类消毒副产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运行期间炭砂滤池出水平均浊度达到0.17NTU,而砂滤池出水平均浊度为0.22NTU;在前2个月炭砂滤池对CODMn的去除率平均可达60%,随后去除效果有所下降,并稳定在50%左右,砂滤池的去除率稳定维持在20%左右;运行初期炭砂滤池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与砂滤池差别不大,当待滤水的氨氮浓度高达1.57mg/L时,炭砂滤池出水氨氮浓度降至0.36mg/L,而砂滤池出水只能降至0.97mg/L;运行期间炭砂滤池对UV254的去除率先高后低,而砂滤池对UV254的去除率基本稳定在10%以下;当待滤水TOC均值为2.18mg/L,炭砂滤池对TOC平均去除率达到42.28%,而砂滤池对TOC平均去除率仅为16.81%;炭砂滤池过滤后出水中三卤甲烷平均去除率达到34.25%,而砂滤池的平均去除率仅有16.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