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满足头屯河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及工程除险加固的需要,有必要进行头屯河水库入库洪水分析计算。本次计算按照部颁现行规范,在认真总结历次水文分析计算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流域及相邻流域实测水文资料以及历史洪水调查资料,有重点地进行水文资料复核及洪水计算,为水库运行管理和除险加固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头屯河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需要,开展了头屯河水库设计洪水分析计算。通过对洪水资料插补展延,修订的洪水重现期为53年。采用地区洪峰模比系数综合频率曲线法推求了入库设计洪水,计算结果符合目前流域实际情况,并仿典型洪水过程按同频率峰、量控制放大的方法推求出头屯河各频率设计入库洪水过程线。  相似文献   

3.
七星河流域有7座小一型梯级水库,这些水库均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设计防洪标准低,渗漏严重,溢洪道设施不全,需对该流域各个梯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各个水库洪水分析要纳入统一的流域计算,入库洪水计算的正确直接决定各个梯级水库除险加固的规模。提出梯级水库库坝群设计洪水分析计算方法是由本级水库与上级水库区间洪水复核和上一级水库下泄过程叠加而成,叠加时,不考虑河道的传播时间。以第二梯级祁家沟水库为典型库分析计算该库入库洪水,形成《七星河流域水文分析报告》,供各个梯级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使用。  相似文献   

4.
雅尔乃孜水库渗漏严重,为了除险加固,需对水库设计洪水进行分析。文章阐述了水库概况,分析了暴雨特性及洪水形成原因,在洪水调查的基础上,以煤窑沟水文站为参证站,采用水文比拟法等方法对洪水、洪量进行推求,经过比较,提出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成果。供新疆无水文资料水利工程进行除险加固时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湖北省随州市两河口水库为例,介绍了具有实测系列水文资料的中型水库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利用EXCEL工具对水库调洪演算的半图解法进行精确数值计算,获得经水库调蓄后的下泄洪水过程及水库水文参数,成果可用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水文复核以及水库洪水预报。  相似文献   

6.
胜金台水库为三无工程,为了除险加固,需对水库洪水进行分析。文章阐述了水库概况,分析了水库水源及暴雨洪水特性,在洪水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洪峰洪量模数法、调蓄经验单位线法和推理公式法,推求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洪水,经过比较,提出采用调蓄经验法计算成果。供新疆无水文资料水利工程进行除险加固时借鉴。  相似文献   

7.
确定水库洪水标准,依据《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计算得到流域各水库及区间天然洪水成果,上游水库入库洪水经调洪演算得出下泄洪水过程,下泄洪水考虑河道槽蓄作用,根据演进距离与区间洪水错时叠加,得出下游水库的入库洪水.经过逐级分析计算,得到西湖水库设计入库洪水,并对其合理性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头屯河水库自20世纪70年代建成以来,因多种原因,在为头屯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自身也存在淤积严重、工程损坏等多种工程险情。经过20世纪90年代头屯河水库第一次除险加固工程后,险情得以缓解,但一些关键部位的险情仍未解决。对头屯河水库放水涵洞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可靠的除险加固方案,通过结构计算和有限元计算,复核了进水塔的结构稳定性,为类似除险加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头屯河水库自20世纪70年代建成以来,因多种原因,在为头屯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自身也存在淤积严重、工程损坏等多种工程险情。经过上世纪90年代头屯河水库第一次除险加固工程后,险情得以缓解,但一些关键部位的险情仍未解决。针对头屯河水库防水涵洞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除险加固方案,通过结构计算和有限元计算,复核了进水塔的结构稳定性,为类似除险加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丁明浩 《治淮》2023,(9):12-13+18
本文以巢湖市开明山水库为例,分析和研究水库坝址及邻近流域无实测洪水资料情况下,根据现行规范的规定,并考虑流域气候与自然地理条件、地区洪水特性等,按无资料地区设计洪水计算办法,由设计暴雨间接推求设计洪水进行调洪演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理论合理,成果可靠,计算结果可作为水库除险加固设计及日常运行调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头屯河水库位于暴雨多发的新疆天山北坡中段,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城镇生活供水、工业供水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为天山北坡经济带建设提供重要的水资源保障。头屯河水库为多泥沙河流水库,而且防洪和兴利任务要求高,因此分析头屯河水库库区冲淤及库容变化规律,为保证水库安全运行和促进地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河治理工作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大事,一部黄河治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在介绍黄河流域基本概况及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黄河治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理清了黄河治水的基本历史脉络,总结了黄河治水思想的演变过程及其代表性观点;分别以治理思想和治理目标为主线,系统梳理了黄河现代治水的相关研究进展。结合新时代特点及其对黄河治水的需求,提出了面向新时代需求的黄河现代治水方略,包括治水思想、治水战略和治水布局三方面,并对黄河现代治水研究作了展望。研究成果可为黄河流域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宁磊  张黎明  许多 《人民长江》2012,43(10):7-10
简要回顾了三峡工程论证及初步设计阶段拟定的防洪任务及防洪调度方案。围绕三峡工程的防洪任务,研究了工程建成初期的防洪调度方式。主要针对现状长江中下游江湖行蓄洪水能力,分析了三峡工程对荆江补偿调度、对荆江兼顾对城陵矶补偿调度2种方案及其防洪作用。结果表明,对荆江补偿调度方式能发挥较好的防洪效用。确定了对城陵矶补偿调度方式的3部分防洪库容,为三峡工程防洪调度方式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论据。  相似文献   

14.
三里坪水利水电枢纽是汉江中游暴雨洪水主要来源地南河上的控制性防洪工程,水库承担下游谷城县和汉江中下游防洪的双重任务。根据历史水文资料,选取南河干流、水库与谷城县城区间以及丹江口不同典型洪水组合,采取洪水演进方法,分析了三里坪水库对南河下游及汉江中下游的防洪效果,拟定了三里坪水库防洪调度方式。采取经优化确定的调度方式,将减少汉江中下游民垸分蓄量及提高谷城县县城的抗洪能力。  相似文献   

15.
2016年汛期,安徽省多次发生强降雨,特别是梅雨期间,大别山区、江淮之间、沿江江南持续遭受大暴雨、特大暴雨袭击,长江流域省内多条支流汛情超过1998,1999年,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造成了严重洪涝灾害。安徽省各级政府周密部署、精心调度、科学应对,取得了防汛抗洪工作的重大胜利。同时,也暴露出防洪工程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灾后反思,对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防洪保障机制、防汛科技、队伍建设、应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胖头泡蓄滞洪区位于哈尔滨市上游嫩江干流、松花江干流及第二松花江交汇处,可减轻三江洪水对哈尔滨市的防洪压力。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和实体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老龙口分洪闸的泄流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数学模型主要用于分析嫩江干流河道的冲淤演变及水位变化,同时为实体模型提供上下游边界条件;实体模型用于研究不同方案下分洪闸的过流能力。结果表明,老龙口分洪闸的泄流能力主要取决于嫩江干流水位和分洪通道的水位,而且对二者水位差的变化非常敏感。分洪闸过流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嫩江干流河道冲淤变化、分洪流量、洪水类型及行洪流路走向等。嫩江干流河道冲淤变化幅度很小,对干流水位基本不产生影响;分洪流量对嫩江干流水位影响比较明显,最大分洪流量时水位降幅达0.70 m。嫩江干流与第二松花江共发型洪水分洪对蓄滞洪区水位的减小幅度大于嫩江干流型洪水;蓄滞洪区内地形地貌复杂,不同分洪通道对分洪闸闸下水位影响显著,是泄洪闸过流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在蓄滞洪区内设置能快速分散蓄滞洪水的分洪通道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杜家台分蓄洪区洪水调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家台分蓄洪区上接汉江、下通长江,存在着可利用行洪道分流汉江洪水出长江的可能性。尤其是汉江发生秋汛,而此时长江已处于汛末,汉口站水位偏低,可以采用行洪道分流汉江洪水出长江。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下游地处冲积平原,洪水灾害较为频繁,沿江堤防是生命财产和生产设施的第一道屏障。其中荆江河段洪水峰高量大,且两岸支流众多、江湖关系复杂,防洪形势尤为严峻。以上荆江松滋江堤防洪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可能产生的堤防溃口;在对复杂的荆江-洞庭湖水系进行概化的基础上,建立一二维耦合数学模型,研究了1 000 a一遇洪水条件下松滋江堤发生溃决后长江干流及防洪保护区内的洪水演进过程,并以最大淹没水深、淹没时间、最大流速、受影响人口及洪水损失为风险要素,分析了保护区内的洪水风险分布情况。文章共分为2篇,此为第二篇,旨在阐述保护区内洪水演进过程及风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涴市横堤发生溃决后造成的洪水损失最为严重,在实际防汛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9.
洪湖分蓄洪区启用对降低长江水位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乔伟  张小峰 《人民长江》2009,40(11):15-17
运用一维、二维联算洪水演进模型,对长江干流螺山—汉口河段的洪水演进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洪湖分蓄洪区的启用对该河段水位的影响,同时还模拟了洪湖分蓄洪区的洪水演进过程。计算结果表明,洪湖分蓄洪区的开启,能够有效地降低该河段的洪水位,从而减轻长江干流的防洪压力。计算结果可为洪湖分蓄洪区的合理启用提供科学的依据,为长江防洪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7年7月末,长江上游发生较大洪水,根据预报分析,若三峡工程不拦蓄洪水,荆江河段各站洪峰水位将超过警戒水位。为缓解荆江河段的防汛压力,决定启用三峡工程进行拦洪削峰调度。通过洪水还原计算,分析了三峡水库调度对下游河段防洪的影响。三峡水库实施防汛错峰调度后,水库最高库水位为146.10 m,拦蓄水量约10.13 亿 m3,宜昌洪峰流量为50 800 m3/s、沙市洪峰水位为42.97 m。根据洪水还原分析,此次调度削减宜昌洪峰流量约1 700 m3/s,降低宜昌及荆江河段各站洪峰水位0.3 m左右,成功完成拦洪削峰调度任务,使荆江河段各站洪峰水位基本控制在警戒水位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