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明新 《炼铁》2012,(4):16-21
从设计角度,对高炉炉底炉缸如何实现长寿进行了探讨认为,建立有效的传热机制,形成稳定的渣铁保护层,是炉底炉缸长寿设计要达到的目标.小块炭砖、大块炭砖、进口炭砖、国产炭砖、陶瓷杯的使用都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炉役后期的护炉生产实践以及炉缸侵蚀模型表明,济钢2#1 750 m3高炉炉缸侧壁呈现为较大蘑菇型侵蚀。分析认为炉缸侵蚀的主要原因是铁水环流的影响以及炉缸局部热流强度过高;另外,90°的铁口夹角布置以及长期频繁使用洗炉剂也加剧了炉缸的侵蚀。通过改进灌浆操作,开发局部强化冷却技术,提高了炉缸的冷却效果。同时优化操作制度,有效减缓了砖衬的侵蚀,保证了炉役后期炉缸工作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3.
莱钢3^#高炉的结构设计采用“陶瓷杯+热模压小块碳砖”相结合的复合炉缸炉底结构,炉底采用低导热系数的陶瓷材料,炉缸侧壁为较薄的陶瓷杯+UCAR/小块碳砖结构+铜冷却壁结构。通过对炉缸炉底温度场及热应力计算可知,1150℃与870℃等温线处于陶瓷层内,减小了发生“蒜头状”侵蚀及碳砖脆化的可能;使用陶瓷材料也避免了热应力对炉缸炉底的侵蚀破坏。  相似文献   

4.
大冶诺兰达炉炉结形成及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军  黄毅 《有色冶炼》1999,28(5):19-21
通过对诺兰达炉炉结的洗炉,停炉后的测量,结合取样分析,生产中的观察,讨论了炉结形成的原因,洗炉的效果,得出了今后诺兰达炉生产中控制炉结的生产成以及洗炉时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杨伟 《有色冶炼》2005,34(5):1-3,15
介绍了云铜艾萨炉第一炉期的生产情况,耐火材料使用情况,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云铜艾萨炉第一炉期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云铜艾萨炉第一炉期的生产情况,耐火材料使用情况,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宋湛苹  史竟 《工业炉》2000,22(2):41-43
文章介绍了高温辊底式炉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及布置,着重介绍了高温辊底式炉的炉体结构、炉辊选型及保证其质量和安全使用的措施以及炉温控制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诺兰达炉炉结的洗炉,停炉后的测量,结合取样分析、生产中的观察,讨论了炉结形成的原因、洗炉的效果,得出了今后诺兰达炉生产中控制炉结的生成以及洗炉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乔春喜 《河南冶金》1999,(6):3-4,17
炉外精炼是提高钢材质量的重要手段。钢包和AOD炉以往使用高铝质、锆英石质、镁铬质和白云石质,现已开发使用了镁碳质,镁白云石碳质和尖晶石质等优质耐火材料。  相似文献   

10.
魏哲 《四川冶金》2022,(4):26-29+52
为延长转炉底吹寿命,提高供气强度,维护好炉型,保证经济炉龄,采用“中心管+环管”强底吹供气模式,以满足转炉大流量底吹要求。通过分析使用透气砖供气元件时炉衬侵蚀机理,探索了“中心管+环管”底吹供气模式炉衬维护机理;还开发了强底吹模式下的供气制度,实施单独供气模式,设置冶炼各阶段供气强度,并根据炉役不同阶段调整;在稳定控制炉底厚度的同时,采取优化转炉溅渣工艺、溅渣后保持较大的留渣量、装料前调整铺底石灰加入量及加入工艺等措施,比较180 t转炉炉龄2 600次时使用不同底吹供气元件炉型发现:使用透气砖时炉型较差,炉底高低不平,造成耳轴部位侵蚀大;转炉使用“中心管+环管”时,炉底高度均匀,整体炉型良好,炉衬侵蚀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