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花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4):169-17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前者是后者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核心和灵魂,后者是前者产生和形成的土壤与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依据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文化演进的需求提出来的。它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离不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又离不开对中国文化建设需要的观照。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层面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当代意义,主张针对种种关于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进行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引导公民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当今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渡时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城市社区面临着深刻变革.与此同时,公民的精神世界、心理世界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中探讨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汪早容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3):15-17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要素,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力量的体现.目前我国文化软实力相对薄弱,其重要因素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滞后.因此,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组织、制度、传播等方面确保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外企业核心价值观共享六要素,对中美25家知名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归纳分析,从比例差异入手,选取诚信、创新和以人为本三要素,分别从词汇内涵、民族性格和人际关系取向,探讨中美企业核心价值观在管理学表层共性下的深层社会文化差异,以及这种文化差异在践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最后,针对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营和管理者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积淀形成的价值理念,体现了大学的发展目标和精神内质。虽然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大学所体现的大学文化各不相同,但都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为抓手,搭建完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是经济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它运用文化所固有的特点和规律保持企业在竞争中核心价值观不变,并对企业职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他们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促使企业保持长盛不衰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刘林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15,(2):9-12
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文化既一脉相承又具有自身特色。当前,明确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厘清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将弘扬客家传统优秀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挖掘客家地区的特色资源,以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来拓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浅谈我国民企的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秀琴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2):78-81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民营企业必须重视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民营企业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再指出创建优秀民企文化必须从提高民企领导者素质;淡化血缘关系,完善规章制度;凝练企业价值观,树立共同的价值目标: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培育特色文化;宣传和传播企业文化等五个方面努力,最后以海尔集团为例简单分析了我国民企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汪浩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6(3):45-47
文章通过对民营企业人员流失的几个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以企业文化建设来消除对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影响日益严重的人员流失问题,试图为此类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人手,分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文化资本的新观念,即通过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来提升企业文化。并从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和重视员工的情感管理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促使中国的中小企业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资产的重要性,把培育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看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沈思远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2):85-89
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南通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及其履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从价值观视阈进行分析与评价,得出结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异动和行为失范是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现象。实现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包容价值认识的多元化,坚持价值导向的一元化,加强政府引导、法规约束和社会监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重构民营企业伦理。 相似文献
15.
徐向农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29(6):148-150,154
论述了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竞争战略理念,构建了基于学习型文化的企业竞争模式。提出了在企业中构建学习型文化,可以通过确立企业共同愿景、创建多元化的学习平台、营造知识共享氛围、建立以学习为导向的员工激励机制,不断地进行知识积累与更新,以智力资本驱动企业竞争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食品行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企业国际化水平较低。食品行业是甘肃省重点支柱行业,其发展水平对甘肃经济追赶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食品行业国际化环境、食品行业民营企业国际化现状与特点、国际化动机及国际化存在问题,总结食品行业民营企业国际化经验,结合甘肃食品行业企业发展现状,提出甘肃食品行业民营企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我国企业国际化中竞争力不强的现状,指出了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国际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并且进一步提出了如何结合国际化进程打造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模型。 相似文献
18.
刘琼华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29(6):4-8
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本质要求,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提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正确理解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着力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才能充分发挥文化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来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切实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企业逐步成长壮大起来,但相对于发达国家企业而言,我国企业竞争力仍然十分弱小。面对正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我国企业能否沉着应对,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关键取决于竞争力的强弱。所以,倾力打造企业"三力",即学习力、创新力和执行力,是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同时,企业应以优秀的企业文化来粘合"三力",切实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赢得长期发展的主动权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