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浅论甘蔗螟虫天敌与性诱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国内外甘蔗螟虫天敌与性诱剂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对这2项技术在应用方面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提出利用天敌与性诱剂技术具有一定互补性,将这2项技术结合到整个综合防治体系中,可更好地发挥生物防治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利用条螟性诱剂对翁源蔗区2014年条螟发生情况进行测报,并根据诱测曲线分析了该蔗区3个不同区域全年条螟发生概况,结合田间条螟花叶率调查情况预测条螟发生量,根据预测情况指导蔗区进行相应的性诱剂诱杀和药剂防治。指出了性诱剂诱杀螟虫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问题,认为多年诱测数据与气象资料结合是提高测报的准确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自《甘蔗糖业》(甘蔗分刊)1983年第6期报道了甘蔗条螟性诱剂的发现、合成及应用于测报研究获得成功和合成大量性诱剂提供生产上测报之用的消息后,受到各地生产部门的重视和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最近,我们陆续收到各省蔗区一些单位的来函,要求提供性诱剂诱芯及介绍应用技术。目前,有关条螟及二点螟、黄螟、大螟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新型性诱剂微胶囊对甘蔗条螟的田间防治效果,实现性诱剂使用的轻简化,特在湛江垦区设立了低空无人航施性诱剂微胶囊的相关实验。主要包括性诱剂对条螟种群动态监测、低空无人航施性诱剂微胶囊迷向干扰以及防治效果实验。实验分别在新植蔗、1年宿根、2年宿根等3种类型田进行,实验设性诱剂微胶囊处理及空白对照2个小区。实验结果表明:性诱剂对条螟具有良好的诱测效果。对新植和宿根蔗螟虫都具有明显的迷向干扰效果,持效期在14天左右。最终防治结果显示,性诱剂微胶囊迷向防治对3种类型田的虫节率相对降低30.37%~48.68%,螟害株率相对降低11.01%~18.89%,死尾率相对降低49.61%~66.71%。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螟虫对甘蔗的为害,应用性诱剂水盆式诱杀和无人机喷洒性诱剂迷向剂型,在不同时期对螟虫进行防控.大面积应用示范结果表明,前期诱杀对甘蔗枯心苗的平均防效为49.67%;后期迷向对甘蔗螟害株、枯梢株和螟害节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7.08%、53.60%和66.99%.试验证明性诱剂的使用能达到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降低螟虫为害的...  相似文献   

6.
·文摘·     
二点螟性诱剂防治二点螟的应用研究经八年在全省研究的结果,基本确定了二点螟性外激素用于防治的效果。通过可行性和实用性分析表明,二点螟性诱剂用于大田防治是经济、简便、易行的。在我省以二点螟为绝对优势种的蔗区,水源条件较好,可采取成片防治。  相似文献   

7.
甘蔗螟虫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蔗螟虫是甘蔗害虫中较为普遍而且严重的一类钻蛀性害虫。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甘蔗螟虫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概况,主要从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和性诱剂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我国的甘蔗螟虫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甘蔗条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总结了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甘蔗条螟试验及大田推广应用情况,实践证明,性诱剂迷向法可以达到控制条螟为害的目的,并且节省成本,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针对甘蔗生长中后期的螟害防控难题,利用无人机在蔗区开展条螟性诱剂迷向飞防技术示范,分别于第3、第4代条螟成虫发生盛期各喷1次性诱剂微胶囊剂。示范结果显示:性诱剂迷向飞防处理区与对照区相比,平均螟害株率降低40.98%,螟害株率平均防治效果为47.54%,平均枯梢率降低20.72%,平均虫节率降低22.53%;理论预测的甘蔗平均产量提高14425.05 kg/hm~2。无人机喷施性诱剂迷向防治是甘蔗螟虫绿色防控的优选技术,飞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甘蔗田间应用的二点螟性诱剂成分为顺-11-十六碳烯醇(Z11-16:OH),有研究表明与甘蔗二点螟同种异名的粟灰螟雌蛾腺体提取物中除含有Z11-16:OH外,还含有5%~10%的十六醇(16:OH)。为探明十六醇作为性诱剂次要组分时能否进一步改善诱蛾效果,本文进行了多点多代的甘蔗二点螟田间诱蛾试验,结果表明,16:OH含量在5%~10%范围内对甘蔗二点螟的诱蛾活性没有明显提高也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甘蔗二点螟性诱剂顺11—16碳烯醇是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广西甘科所于1982年用触角电位一气相色谱—田间生测技术筛选出的,在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山西等省(区)田间试验定出的一种活性较强的性诱剂,后又经北京动物所分析测定证实是二点螟的性信息素。有关二点螟的性信息素在国外尚未见报道。以后我们成立了协作组,对二点螟性诱剂测报第一代发生期进行试验。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SERRICO”系日本生产的一种利用雌性烟草甲虫的性激素诱捕雄性烟草甲虫的诱捕器(trap)。它由食物诱剂、性诱剂和粘板组成,每一只诱捕器能控制100m~2的仓库,有效期为三星期。早在70年代美国昆虫学家曾提出烟草甲虫的性激素问题,到1979年日本中心研究所经过分离、提纯,确定了性诱剂的化学结构式,并命名为“SERRICORNIN”,目前日本已开始工业化合成。1984年内在所贮保实验室进行了初步观察试验。  相似文献   

13.
性诱剂迷向防治甘蔗条螟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在柳城蔗区新台糖20号上利用性诱剂迷向防治法防治条螟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条螟性诱剂迷向法可有效防治甘蔗条螟,建议在甘蔗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甘蔗条螟(Chilo venosatus Walker)是甘蔗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我国在甘蔗条螟性外激素及其性诱剂的研究及应用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利用条螟性外激素进行诱蛾预测条螟的发生期指导适时喷药及释放赤眼蜂的防治工作,效果很好。近年应用性外激素进行迷向法防治条螟的研究,初步看到有明显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麦蛾是国内外主要储粮害虫之一。为了提高麦蛾性信息素监测与防治效果,本研究利用人工合成麦蛾信息素顺7,反11-十六碳二烯醇醋酸酯,在实仓条件下,优选其最佳性信息素诱蛾剂量,探索食物源取食引诱异戊醇与冰醋酸对其诱集效果的影响,比较了黄色与白色黏板性诱剂的诱蛾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麦蛾性信息素顺7,反11-十六碳二烯醇醋酸酯在剂量0.5~10 mg范围内具有显著的诱蛾活性,但剂量之间差异不显著。异戊醇和冰醋酸取食引诱剂本身对麦蛾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引诱活性,但能够提高麦蛾性信息素的诱捕效果。此外不同黏板颜色对麦蛾性诱剂引诱效果研究表明黄色黏板比白色黏板增加35.74%的诱蛾量。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麦蛾高效诱捕系统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应用人工合成性诱剂大面积布局能很好地控制烟青虫的危害。性诱防治区88.4%的雄蛾被诱杀,雌蛾交配率下降79.9%~85.7%,平均幼虫密度为百株虫量10头(防治指标为百虫量30头),烟青虫为害破叶率和食叶率分别下降93.34%和83.72%。  相似文献   

17.
烟青虫性诱剂在预测预报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应用人工合成烟青虫性诱剂进行害虫预测预报及指导化学防治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靠,可准确预测烟青虫年发生期(始发期、高峰期、历期、世代、末期等)、发生量,从而有效地指导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8.
我国蔗螟性诱剂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甘蔗螟虫是为害甘蔗较为普遍而严重的一类钻景性害虫,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就开始了对蔗螟性外激素的研究,经过10多年的努力,发现并合成了6种蔗螟的性引诱剂,并在蔗螟的预测预报及防治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应用性诱剂迷向法防治甘蔗条螟的技术,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以预计,经过进一步研究,性诱剂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在蔗螟的综合防治,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甘蔗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在扶绥蔗区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甘蔗害虫的综合防控效果,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针对广西扶绥蔗区甘蔗害虫发生与为害特点,利用螟虫性诱剂建立螟虫监测网点,实施高效低毒农药、赤眼蜂、性诱剂、灯光诱杀等防控技术措施,形成一套甘蔗害虫绿色防控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模式,在加强广泛宣传和对基层农务人员的技术培训的同时,展开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在甘蔗害虫绿色防控示范区,甘蔗枯心苗相对防效达55%以上,枯梢相对防效超过50%,甘蔗蚜虫、蓟马的相对防效达89%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综合防控效果和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应用性诱剂迷向法防治甘蔗条螟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性诱剂进行迷向防治是当前国内外害虫防治的一项新技术。研究应用性诱剂迷向法防治甘蔗条螟始于1984年,经几年的研究获得成功,防治效果良好,通过了技术鉴定,获得部级成果二等奖。现已进行大量合成生产推广应用,1989年应用面积达4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