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新进展表现在新的基于DVD和网络信息源、电缆测井方法和随钻测井方法、快速地层压力测量、取心和扫描技术。  相似文献   

4.
运用裸眼井测井和取心技术对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评价带有一定的风险,而使用钻机操作进行生产测试则花费昂贵。电缆式地层测试仪不仅动态分析井下流体,采集代表性储层流体样本,还可以在合油气层段采集多个流体样本,进而帮助解释储层流体特性在纵向和横向变化上的异常。文章运用海湾地区碳酸盐储层实际测试数据展示了电缆地层测试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方法。这个方法也可以运用到其他地区类似储层的电缆地层测试。  相似文献   

5.
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决定了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及井网部署,并直接影响着油气田的注水采收效果和最终采收率。衡量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参数为渗透率的差异。本文提出了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的新参数—渗透率非均质系数,该参数与同类参数相比更能反映储层渗透率非均质的变化趋势及变化方向,可为油田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及井网部署提供科学依据,为更好、更快地油气开采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蜀葵 《小型油气藏》2006,11(3):67-67
为了提高开发晚期油田的采收率,近年来人们广泛采用了沉淀凝胶处理工艺。油田生产实际表明,该工艺对于提高层间非均质地层的采收率具有良好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该工艺的增油效果,最近俄罗斯开发成功了一种用黏土悬浮液和多元醇组分的沉淀凝胶工艺。矿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可大幅度提高层间非均质地层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油藏的非均质性不但表现在物性方面,更突出地反映在岩性多样性方面,本文针对胡状油田的严重非均质特点,建立了该块的岩性判别图版。研制了不同岩性的孔隙度、渗透率模型,经过取心井的检验,所研制的模型计算结果可靠,能够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非均质地层多轮次堵水调剖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胜坨油田为例,通过交联聚合物驱油动态实验装置,模拟纵向非均质地层多轮次堵水调剖。通过实验得到各种堵剂对岩心的封堵能力、多轮次堵水调剖与采收率的关系,并分析了多轮次堵水调剖中堵剂选择对调剖效果的影响。为今后该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钻测量和地层评价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层评价,特别是随钻资料采集上的最新进展,正在提高地层资料的质量和数量,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本文就此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11.
非均质碳酸盐岩饱和度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廷江 《测井技术》1997,21(4):254-257
采用增水法测量低和特低孔渗碳酸盐岩储集层岩样的饱和度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变化的饱和度指数随岩样自身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增加而增大,自然存在的高含水网络破坏了岩样孔隙水均匀导电的现象,对非均质碳酸盐岩储集层饱和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此方法对其它非均质储集层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复杂的岩性地质和早期相关的土壤成岩作用,阿尔伯达南部杜申斯油田中的Basal石英砂岩规模不等地呈现了明显的储层非均质性。正确钗画圈定油藏,储量评估和建立模拟模型都需要应用地层学,沉积学,岩石学,岩石物理学,岩屑分析和油成工程资料。  相似文献   

13.
运用岩心资料、测井资料统计分析及地质制图等方法,从宏观及微观两方面对鄂尔多斯盆地S26区块延10油藏进行系统研究,重新明确了本区存在争议的延9与延10地层划分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本区主力含油层系为延101油层组,根据地层特征及分层标准,又可进一步分为延1011和延1012两个小层,在此基础上对延101沉积相、储层非均质性进行研究评价,本区延101具有夹层不发育,层内非均质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径向非均质地层调查半径与表皮系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利用物质平衡方程和稳态依次替换法得到了径向非均质地层的调查半径及调查半径到达非均质外缘地时间。利用等值渗流阻力法得到了径向非均质产生的表皮系数。对径向非均质地层的试井设计与分析、储层损害与增产措施效果评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用人工神经网络描述丘陵油田油层非均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层的非均质性归因于岩石特性的非均质和非线性空间分布,而孔隙度和渗透率是非均质性的集中表现。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使用ANN技术为试井选择合适的油藏模型则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