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综合分析了宝钢五机架冷连轧机的轧制道次计算、速度控制、张力控制、轧制力和位置控制等系统,以及由这些系统组成的通过计算机闭环的厚度自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2.
对四机架冷连轧机的自动厚度控制(AGC)系统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实施方法。在对四机架冷连轧机进行技术改造中,改进了该连轧机原有的压下机构,改原来的电动压下为液压压下,进行厚度调节,原来的电动压下只用来进行换辊之后的调整轧制线用。为消除厚度偏差,在厚度控制系统中设了两个微机子系统。第一机架为闭环系统,它有三个功能。粗调AGC主要是在第一机架消除坯料的各种波动,以达到预定的比较精确的厚度。因此在后几架采用了接近等压条件的轧制控制方式,以获得最佳的厚度和板形的综合指标。由于磨损和温度变化对轧辊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成品厚度的误差,这些误差经第四机架出口测厚仪检测,将信息反馈给DIR 4微机子系统,由计算机按设定的模型通过调节第四机架或第三机架的工艺参数,来消除这些误差,这是由连轧机的精调系统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李迎春 《鞍钢技术》1990,(12):57-61
四机架冷连轧机的电控系统由压下自动控制、速度自动控制、张力自动控制三个相关联的自动控制系统组成。通过对控制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改造,使四机架冷连轧机达到了具有80年代控制水平的轧机。对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和分折。  相似文献   

4.
一、系统概况 冷连轧机计算机的应用要比热连轧机稍晚一些,原因是:(1)数字模型建立较困难;(2)各种控制系统不够成熟;(3)检测仪表存在一些问题。 从六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代以来,美国、日本和其它国家新建的冷连轧机大部分已经采用计算机控制。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应用计算机的冷连轧机已达43台,详见表1。 按计算机在冷连轧机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生产管理自动化两个方面来看,大致可分为  相似文献   

5.
高度现代化的冷连轧机组必须满足对带钢成品的厚度公差,板形和板面的质量的较高要求。因此,自动厚度控制系统(AGC)是冷连轧机组保证质量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自动控制系统的一个核心部分。本文针对攀钢四机架冷连轧机组,用ABBMASTER系统实现的自动厚度控制系统的构成,性能及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四机架冷连轧机的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速度自动控制、张力自动控制、厚度自动控制。其中速度控制是关键,所以要求冷连轧机必须有高精度的速度控制系统。对上述的三个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论述,并对该系统进行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7.
文中介绍了五机架冷连轧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分别介绍了第一架前馈及反馈控制、第二架前馈厚度控制及张力调节、第五架反馈厚度控制、开卷机张力联调、卷取机张力联调各个部分模拟模型的结构,最后介绍了各部分自动控制系统模拟计算的结果及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可供改进现有系统和设计新系统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8.
冷连轧机L1级过程控制子系统的仿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一个基于MATRIX仿真平台的冷连轧机L1级过程控制子系统仿真软件,它仿真实现了多优先级的中断系统,并以它为主线串联了包括带钢在5机架中的微跟踪、自动厚度控制、动态变规格、速度优化计算、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其他辅助功能,并提供了友好的人机界面,较完整、正确地仿真实现了冷连轧机过程控制子系统的各项功能。为在计算机仿真环境下研究冷连轧机的工艺、控制性能提供了必要的平台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李春晴 《鞍钢技术》1996,(11):53-54
四机架冷连轧机压下气闸的改进李春晴(鞍钢冷轧薄板厂)四机架连轧机采用液压AGC厚度自动控制系统,机械压下装置只用来调整轧制线高度。每架轧机的压下装置,由一台交流电动机通过联油器和连结轴带动两台齿轮,使两根压下螺丝升降。电动机联轴器上设有气闸,在轧机调...  相似文献   

10.
我厂从西德引进Dietz 621型号的计算机四台,CP550型号的计算机十五台。带有多种设备外围和过程外围,输入/输出打字机便是一种重要的设备外围。五机架连轧机计算机控制系统分两级控制。两台Dietz621计算机组成上级机,它是双机系统,带有三台PH—50型打字机。其中两台用于人机对话,另一台作为输出打字机;十五台CP550计算机组成下级机,它们共用一台33型打字机。PH—50型打字机是带字符发生器的针型矩阵式打字机(荷兰飞利浦公司造)。33型打字机是机械译码的圆柱型打印头打字机(美国造)。两者结构完全不同,性能也有差异,接口分属两类,互相不能通用。  相似文献   

11.
15 1 7 nl 6 12 1 7 27 3115页码 1今翻OJ冷连轧机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概 述测量电视与计算机自动控制砷 化稼单晶日本钢铁企业电子计算机设置 近况采用微型计算机实现DDC最 佳调节(摘译)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模拟轧钢循环冗余校验法的原理及校验 过程完全由计算机控制的大型型钢 车L机及其精整线(摘译)热、冷连轧机AGC系统的仿真 研究武钢热连轧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介绍热轧带钢厂计算机控制系统结 构(上)·连铸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一些调 试体会热轧带钢厂计算机控制系统结 构(下)武钢连铸车间用小型机在现场 进行数据处理 检浦与仪表XCR一1型…  相似文献   

12.
全连续冷连轧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郭立伟  杨荃 《冶金自动化》2006,30(2):56-60,67
河北中钢1250mm八辊五机架全连续冷连轧机组是我国首条自主研制开发的全连续冷连轧生产线,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担了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本文介绍了该系统过程控制级、基础自动化级和现场执行级的主要功能、硬件组成、网络结构及软件设计思想。该系统已在河北中钢五机架级冷连轧机组投入使用,证明是安全、可靠和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张超  黄永东  李清忠 《钢铁研究》2013,41(3):42-44,62
为了获得5机架冷连轧机最佳的压下分配,并为过程控制系统设定计算模型提供精确的数据,根据冷连轧机工艺特点,对冷连轧机的压下分配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压下分配非线性模型。利用拟牛顿法求解此模型,同时,设计了模型的计算流程图,并开发了相应的实现程序。此模型已成功应用于某5机架冷连轧机的压下分配计算及过程控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14.
王小平 《包钢科技》2011,37(5):47-49
通过分析冷轧带钢厚度偏差产生的原因,探索和研究包钢酸洗冷连轧机组轧机自动厚度控制系统原理,了解冷轧轧机消除热轧原料厚度偏差和冷连轧机本身的扰动产生的厚差。  相似文献   

15.
针对鞍钢冷轧厂四机架冷连轧机,开发出了以改善成品带钢板形质量为目标的冷连轧机混型配置综合优化系统。该系统采用了智能化的遗传优化算法,能同时优化连轧机各架轧辊的辊型曲线和辊型凸度,利用该系统优化设计的新的辊型配置方案在四机架冷连轧机上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研究冷轧带钢压下厚度控制和流量厚度控制实现方式的原理,在分析单机架可逆轧机和冷连轧机组的张力控制方式的基础上,指出单机架可逆轧机以及冷连轧机组采用入口恒张力控制的第1机架需采用压下厚度控制实现方式,采用入口张力极限控制的机架需采用流量厚度控制方式,并从流量厚度控制的角度剖析冷连轧轧制特性,分析、比较了流量厚度控制方式在冷连轧机组常规AGC系统、全秒流量AGC系统、扩展秒流量AGC系统中的不同应用。最后总结出2种厚度控制方式在工程应用中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7.
五机架冷连轧机入口段的活套是保证轧机全连续轧制顺利进行的关键设备,整个活套的控制是由过程计算机和下级基础自动化(传动和S_5)共同完成的。本文着重介绍活套的主要设备组成和活套自动控制,包括活套量计算及其模型公式、活套速度自动控制、摆动控制、活套小车同步运行控制以及活套张力自动控制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某1720mm五机架冷连轧厚度自动控制AGC系统方案进行了研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设计了其带钢冷连轧机组AGC系统方案;以典型产品为例确定轧制工艺参数;选取合适的冷连轧机组厚度控制数学模型;给出了典型产品厚度控制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19.
冠洲1450mm五机架冷连轧工程是我公司第1次承揽的五机架冷连轧工程。该生产线由2台开卷机、焊机、1号张力辊、人口活套、2号张力辊、五机架冷连轧机、飞剪、2台卷取机及其它辅助设备组成。年设计生产0.25-2.00 mm冷轧带钢卷55万t,最大卷重25 t,最大钢卷外径1900 mm,最高轧制速度8m/s。本套冷连轧机组自动控制系统由高性能服务器 (HP)、工业微机(用于HMI)、高性能多处理器控制系统(西门子TDC)、可编程序控制器(西门子S7-400PLC)及全数字直流传动控制系统(西门子6RA70)构成的分布式网络系统,水平先进。系统总体结构为过程控制级、基础自动化级和设备驱动级。  相似文献   

20.
冷连轧机张力自动控制系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建昌  钱晓龙  陈宏志 《钢铁》2002,37(12):36-39,49
对本钢四机架冷连轧机张力自动控制(ATC)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出了ATC系统结构,介绍了正常控制器、LU控制器及速度 回归策略,测试结果表明:该ATC系统控制效果良好,并保证了厚度和板形的有效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