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松  夏秀芳  黄莉  丁一  杨明 《食品科学》2014,35(9):38-42
大豆分离蛋白与葡萄糖按质量比4∶1溶解在重蒸水中配制成蛋白质质量浓度为8 g/100 mL的混合液,分别在70、80、90 ℃条件下反应0、1、2、3、4、5、6 h,得到不同反应温度和时间的糖基化产物。通过测定各糖基化产物的pH值、溶解性、乳化性和凝胶性质,研究糖基化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不同温度反应体系的颜色加深,pH值逐渐降低,溶解性、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显著提高,凝胶的弹性和硬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90 ℃反应体系糖基化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提高最为明显,从0 h到6 h,溶解性和乳化活性分别从17.37%、0.168提高到了38.7%、0.574,且效果显著(P<0.05);加热4 h制得的糖基化样品的乳化稳定性最强,其乳化稳定性为39.6;并且糖基化样品凝胶的硬度和弹性在反应3 h时最大,其硬度和弹性分别为81.3g和0.936。因此,糖基化修饰可有效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2.
完全热变性、可溶性大豆蛋白聚集物的溶解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分离蛋白在完全或部分热变性下仍可以保持较高的溶解性,这种类型的大豆蛋白在世界大豆蛋白工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本研究发现:该类型的大豆分离蛋白的亚基之间是以共价键和非共价键相结合.其溶解性质与传统的低变性大豆分离相比:在饱和湿度加热条件下更容易丧失水溶性,在湿度为18%和50%下二者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盐溶性相对较差,含水乙醇对其溶解度的降低作用相对较弱,在65%乙醇溶液中加热溶解性非但不降低而且还大幅度升高.该研究成果对于大豆分离蛋白产品的开发以及大豆蛋白的基础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微波加热对麦胚品质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探讨了微波处理时间、麦胚原始水分含量及35℃条件下储藏时间对微波加热处理的麦胚稳定性的影响和麦胚蛋白质溶解特性及乳化性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原始水分麦胚能够部分抑制脂肪水解酶活性,微波处理时间90 s最佳,120 s麦胚发生焦糊;微波处理麦胚90 s,麦胚中水分由11.83%降到4%,贮藏4周内游离脂肪酸(FFA)由14.82%增加到19.34%,增加1.3倍,而对照组则增加到28.76%,增加1.9倍.麦胚蛋白质在pH 4.0时溶解性最低,pH 6.0时溶解性达到最大值,大于pH 6.0后溶解特性处于稳定状态.微波处理麦胚90 s,麦胚蛋白质的乳化性最大(pH 5~9),pH 5~9范围内,蛋白质的乳化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1):125-129
天然蛋白质不具有所有期望的功能性质,而糖基化和酶解修饰能够改善蛋白质某些功能性质。在壳寡糖存在的条件下,利用转谷氨酰胺酶的酰基转移作用,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糖基化修饰,得到糖基化产物。随后用碱性蛋白酶制备水解度分别为1%、2%、4%的酶解产物。对修饰产物的热特性、溶解性、乳化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糖基化产物及其酶解产物的功能性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相对于大豆分离蛋白,糖基化产物的乳化稳定性提高。随后的酶解显著提高了糖基化大豆蛋白的一些功能性质,水解度为4%的糖基化产物的溶解性、乳化活性及持油性分别增加54.0%(pI)、19.5%和35.4%。因此,糖基化和酶解修饰相结合能够改善大豆蛋白的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5.
酸溶性酶解大豆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论文通过酶法改性大豆蛋白,获得了在pH4.0条件下溶解良好的大豆蛋白。实验结果表明在1—3h的反应时间内,蛋白质经酶解达到了最大的的酸溶解性。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浓度5%,酶用量5%(以反应物为100%计),pH8.0,55℃,反应时间3.5h。在此条件下,大豆蛋白的水解值达到了10.35%。在实验中进一步通过采用SDS-PAGE电泳方法测定大豆蛋白酶解情况及产物分子量范围。  相似文献   

6.
实验以大豆粉为原料,利用红外加热方法,研究其对大豆蛋白质变性程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研究了热处理时间、热处理温度和固液比对大豆蛋白质溶解度有较大的影响。分析得出大豆蛋白质变性最佳条件,即加热温度为110℃,加热时间为35 min,固液比(w/w)为1∶2;在此条件下,大豆粉蛋白质的氮溶解指数为22.36%,即大豆蛋白质的变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于大豆分离蛋白起泡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20~90℃下商业用大豆分离蛋白(SPI)的起泡性。随着溶解温度的升高,5%大豆分离蛋白的溶解性及疏水性逐渐提高,起泡能力逐渐增强,泡沫稳定性则逐渐下降;将不同温度下5%大豆分离蛋白中的可溶性蛋白采用离心方法分离后发现可溶性蛋白的起泡性表现出与5%大豆分离蛋白相反的趋势,尤其在20~40℃的溶解温度下可溶性蛋白的起泡性远远优于大豆分离蛋白的起泡性。研究结果也说明,溶液中高比例可溶性大豆蛋白的存在可能有利于蛋白质泡沫的形成,但不能对泡沫的稳定性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同时大豆蛋白在溶液中的构象也会影响其起泡性。  相似文献   

8.
酸溶性酶解大豆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通过酶法改性大豆蛋白,获得了在pH4.0条件下溶解良好的大豆蛋白。实验结果表明在1~3h的反应时间内,蛋白质经酶解达到了最大的的酸溶解性。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浓度5%,酶用量5%(以反应物为100%计),pH8.0,55,反应时间3.5h。在此条件下,大豆蛋白的水解值达到了10.35%。在实验中进一步通过采用SDS-PAGE电泳方法测定大豆蛋白酶解情况及产物分子量范围。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大豆浓缩蛋白(soy protein concentrate,SPC)在等电点处的溶解性,采用木瓜蛋白酶对大豆浓缩蛋白进行酶解,形成可溶性大豆蛋白,然后将其与葡聚糖进行糖基化反应,形成亲水的蛋白质-多糖复合物。结果表明:大豆浓缩蛋白酶解最佳条件为大豆蛋白与水质量配比5:100、酶添加量10000U/g、反应温度55~60℃;糖基化最佳条件为葡聚糖与蛋白配比1:1、反应时间3.5h;大豆浓缩蛋白在等电点附近(pH4)的氮溶指数由原来的9.53%提高到39.12%。本实验制备的等电点可溶大豆蛋白,可增加其在中等酸度食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收集于黄土高原的8种小粒黑大豆为实验材料,4种小粒黄大豆为对照,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质,对其蛋白质的功能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种小粒黑大豆蛋白的氮溶解指数、吸水性、吸油性、乳化能力及乳化稳定性、起泡能力、凝胶强度在51. 72%~62. 07%、2. 29~2. 95 g/g、1. 52~1. 70 g/g、54. 40%~88. 60%、83. 35%~97. 16%、75. 70%~95. 80%、154. 59~203. 66 g之间。小粒黑大豆蛋白的氮溶解指数和吸油性显著低于小粒黄大豆;盐池黑豆、定边小黑豆和靖边王渠子黑豆的蛋白质吸水性显著高于小粒黄大豆;乳化能力及乳化稳定性均优于小粒黄大豆,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差于粒小粒黄大豆;除子洲小黑豆、横山老黑豆和偏关小黑豆外,小粒黑大豆蛋白的凝胶强度显著高于小粒黄大豆。不同品种间小粒黑大豆蛋白质的氮溶解指数、吸水性、吸油性、乳化稳定性、起泡能力及凝胶强度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物理改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采用物理方法对大豆浓缩蛋白进行改性,在提高大豆浓缩蛋白溶解性条件下,得出物理改性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100℃、pH值9.0、时间6min、蛋白质浓度1:9;测定改性前后大豆浓缩蛋白的NSI,乳化性,乳化稳定性等变化。结果表明,改性后大豆浓缩蛋白溶解性有明显增加,大豆蛋白功能特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12.
大豆种子贮藏蛋白亚基特异种质的蛋白功能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蛋白亚基变异类型大豆品种(系)制备的分离蛋白和南农大黄豆粗7S蛋白为材料,以亚基正常品种南农大黄豆制备的分离蛋白为对照,对其溶解性、凝胶质构特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以及DSC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1S组分单个亚基缺失对大豆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影响不显著;11S组分含量显著降低或缺失能提高大豆蛋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但降低大豆蛋白变性温度和变性焓;在凝胶质构特性方面,7S组分含量与凝胶弹性呈显著正相关,11S组分含量与凝胶内聚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凝胶硬度、胶黏性和破裂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凝胶弹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大豆蛋白拥有各种功能特性且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中,但大豆蛋白也是主要的致敏原。本文主要对脱敏后大豆7S球蛋白的乳化性、起泡性、表面疏水性和溶解性进行研究,并与脱敏前的大豆7S球蛋白、大豆11S球蛋白以及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脱敏后的7S球蛋白溶解性增加。乳化性与大豆分离蛋白相当。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多糖对大豆蛋白在水相介质中乳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要研究多糖对大豆蛋白在水相介质中的乳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原胶与CMC能显著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果胶与海藻酸钠次之,阿拉伯胶与卡拉胶对乳化特性没有改善;大豆分离蛋白与黄原胶在广泛的pH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氯化钠浓度在0~1.0mol/L的范围内,也表现出良好的乳化特性;在豆奶模拟体系中,在总胶用量为0.05%,黄原胶与CMC的配比为3∶2时,能使豆奶中的蛋白质稳定下来。  相似文献   

15.
大豆蛋白—海藻酸钠共价复合物功能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大豆蛋白加水溶解,添加33.4%海藻酸钠,混合均匀后冷冻干燥,干燥后粉状物在43.8℃条件下干热反应10.4 h,得到大豆蛋白―海藻酸钠共价复合物。对大豆蛋白―海藻酸钠共价复合物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等功能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蛋白―海藻酸钠共价复合物溶解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热稳定性较大豆蛋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16.
大豆球蛋白与大豆β-伴球蛋白是大豆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主要的过敏原,二者通过影响大豆蛋白的性质改变其营养和功能特性。糖基化会使大豆抗原蛋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性,从而影响大豆蛋白产品的品质与特性。因此,研究大豆抗原蛋白在糖基化过程中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变化,对促进大豆蛋白深加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大豆主要抗原蛋白组成与结构特点,综述了大豆抗原蛋白在糖基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对其功能特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提高,凝胶性改善、致敏性降低。这些功能特性的改变为大豆蛋白开发和应用创造了条件。其目的是为大豆蛋白糖基化机理及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  相似文献   

17.
以低温脱脂大豆粕为原料提取大豆分离蛋白,在碱提和酸沉等不同过程中加入适当比例的葡萄糖,利用喷雾干燥法促使大豆分离蛋白与葡萄糖发生美拉德反应。在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与喷粉进风温度基础上对大豆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等功能性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提阶段和p H回调阶段加入葡萄糖,大豆分离蛋白的溶解性都会随葡萄糖比例升高而降低。当豆粕与葡萄糖质量比为1∶2、大豆分离蛋白与葡萄糖质量比为2∶1时溶解度最低,为20%,相反,对它的乳化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经 10 0~ 4 0 0MPa高静压处理后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溶解特性、乳化性能和起泡性能进行研究 ,探讨高静压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特性的修饰效果。发现常温下 ,大豆分离蛋白溶液随处理压力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 ,其溶解性增大、乳化性能和起泡性能均提高。差示热扫描 (DSC)显示高静压处理可提高大豆分离蛋白液的热稳定性和变性温度 ,经 4 0 0MPa压力处理30min的大豆分离蛋白发生解离现象  相似文献   

19.
改善大豆蛋白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富含蛋白质,其中球蛋白占大豆蛋白的绝人多数,因此对大豆蛋白功能性的研究主要是对大豆球蛋白功能性的研究。大豆蛋白功能性是指大豆蛋白在食品加工(如制取、配制、加工、烹凋、贮藏、销售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理化特性总称。其功能性主要有乳化性、水合性.吸油性.胶凝性、溶解性.起泡性、粘性等。迄今为止,大豆蛋门的功能特性在各个食品领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应用:饮料、焙烤食品、乳制品、蛋的代用品、肉制品、肉的代用品、食品涂层、糖果产品等。但由于天然大豆蛋白的这些特性尚不明显,对于现代食品的研究与开发以及食品的深加工等都显得有些不适应。因此,通过某些方法提高、改善大豆蛋白的这些功能特性就成了国内外食品行业中的一个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远红外加热处理对麦胚品质稳定性、蛋白质溶解特性及乳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远红外加热麦胚20min,麦胚中水分由11.8%降到4.8%,在35℃条件下储藏10d后游离脂肪酸(FFA)仅由14.69%增加到18.12%,能够部分抑制脂肪水解酶活性,具有较好储藏稳定性。远红外加热处理,麦胚蛋白质在pH4.0时溶解性最低,pH7.0时溶解性达到最大值,大于pH7.0后溶解特性处于稳定状态;对麦胚蛋白乳化活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