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长江中下游分汊河段的整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长江中下游宜昌至徐六泾段全长1 710 km,共有分汊河段55段,可分为顺直形、微弯形和鹅头形3种汊道。主汊和支汊兴衰交替是分汊河段河道演变的共同特点,大多数汊道主支汊交替周期长,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河床形态。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分汊河道的河床总体上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具有与其上下游单一河段相当的泄洪能力。长江中下游分汊河段的综合整治应依据“稳定分汊河势、适度减少支汊、合理利用洲滩”的原则,结合各河段情况制定整治方案;武汉河段的整治宜根据近期河道演变和环境保护要求,采用保持天兴洲汊道为双汊河段的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2.
三峡水库蓄水初期关洲分汊河段的冲淤调整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洲分汊河段位于长江中游,其水流动力轴线年内随流量的变化在两汊间交替,为典型的年内交替型分汊河段。本文依据实测资料,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初期关洲河段的冲淤调整情况,并着重对比分析了左右两汊冲淤调整进程的差异。研究发现,蓄水后关洲河段年际间有冲有淤,但以冲刷为主;冲淤主要表现为深泓下切及枯水河槽的冲淤调整;左右两汊冲刷进程不同,左汊为洪水期主汊,河床冲刷幅度较大,深泓平均高程连年递减,过水面积呈增大趋势,而右汊为枯水期主汊,其河床冲刷发展则相对缓慢,深泓高程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3.
1河道概况长江流经丹徒区境内60km多,包括夹江在内江洲港堤总长122.05km,分属镇扬河段和扬中河段。镇扬河段左岸(瓜洲以下)是冲积平原,河床基本为疏松沉积物,抗冲能力较差;右岸是宁镇山脉的一系列丘陵阶地,河床基本为壤土和粘土组成,抗冲能力较好。扬中河段夹江两岸都是冲积平原,不抗冲。长江在丹徒区境内属分汊型河道。2河势演变分析1.镇扬河段①世业洲汊道世业洲南汊是主汊,向南微弯,长15km,分流比74%;北汊较平直,呈弓弘形,长13km,分流比26%。由于上游河势较稳定、两岸土质耐冲性较好、主汊水流阻力小等原因,长期以来,世业洲汊道处于相对…  相似文献   

4.
根据1991~2005年长江界牌河段南门洲的实测资料和以往分析成果,概述了界牌河段南门洲汊道的基本情况和冲淤特性;针对长江中游界牌河段的河床演变特性,并结合界牌河段南门洲汊道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值和实测断面资料,计算了南门洲汊道及出口河槽断面的演变过程和泥沙淤积量,分析和总结了长江界牌河段实施整治工程以后,南门洲汊道及出口河段的河床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5.
射流清淤对河势的调整作用主要是依靠疏浚浅滩和封堵支流汊道来实现的。经过清淤,浅滩段河床受到冲刷,河槽刷深,水流趋于集中,黄淤41~37河段河势归顺,中小流量时河势相对稳定,河道输沙条件得到了改善。射流清淤对断面形态的调整,是在疏浚浅滩、封堵汊道与自然水流冲淤调整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潼关以下河道经过清淤和自然水流的冲淤,比降得以调整,从而为洪水冲刷创造了良好的河床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6.
张益民 《江苏水利》2003,(10):21-23
一、镇江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 镇江市境内的长江分为镇扬、扬中两个河段,为典型的江心洲河型,主流河床平面形态呈连续“S”形状,整个河道内,河槽宽窄相间,汊道和弯道兼备而呈藕节状。自上而下,有世业洲、和畅洲(江心洲)、太平洲(扬中市)等汊道,高资、六圩、大港、嘶马等弯道,还有征润洲、人民滩等边滩。境内长江主航道全长108km,沿江两岸自然岸线总长259.4km,其中长江主航道自然岸线长139.4km,南  相似文献   

7.
根据实测地形资料,从水文泥沙特性和三峡水库蓄水后变动回水的影响方面入手,对重庆市大渡口区长江滑石滩~茄子溪大沙坝河段河床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河段岸线牢固,洲滩及深槽纵、横位置稳定,断面形状基本保持不变,主河槽及河势长期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8.
长江口岸直水道鳗鱼沙浅滩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鳗鱼沙浅滩位于长江下游口岸直水道,属顺直宽浅水下分汊型沙质浅滩,是长江下游深水航道主要的碍航浅滩之一.根据河道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分析浅滩段近期河床演变特征,并结合深水航道的建设规划,分析了浅滩碍航特性及其成因.分析研究认为:顺直宽浅的河道属性使鳗鱼沙心滩和左、右深槽不稳定,河床发生大幅度冲淤变化;顺直段滩槽的大幅度冲淤变化是鳗鱼沙浅滩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河床边界条件引起的水流运动特征是浅滩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熊家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下荆江尾端,其平面形态从顺直过渡到微弯再逐渐演变成S型,是目前荆江最为弯曲的河段。受水沙条件、河岸边界条件、自然裁弯和人工裁弯等因素影响,局部河势调整频繁。熊家洲凸岸斜槽裁弯形成新河槽,导致主流与支汊成为共生的分汊河势,改变了熊家洲出口段水流条件,进而影响下游七弓岭弯道崩岸速率和河床冲淤。为全面分析熊家洲河段平面形态演变过程和河床冲淤变化,选取枯水期遥感影像数据及沿程代表性断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熊家洲河段整体向下游蠕动且河道展宽,熊家洲弯道新生河槽呈冲刷扩大趋势,7 a平均展宽70 m;出流沿程断面深槽从左岸向右岸方向发展,熊家洲下游的深泓线偏向右岸;三峡水库建成运行后,深泓线开始贴近七弓岭凸岸,而原深槽回淤形成2个沙洲,经过七弓岭弯顶后逐渐向凹岸偏移,出熊家洲弯道后河道沿程呈现冲刷下切趋势。研究成果对目前该段河势控制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参考意见,为下一步研究三峡水库运行的河势控制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 长江如皋沙群位于澄通河段中上部,处于河口潮汐与径流交汇区。近代史上的如皋沙群、沙洲星罗棋布,短短17km长的沿江江面上分布了大小14个明暗沙。该段长江江面宽阔,宽达10多km,水流流路分歧多变,为典型的多汊型河段。河床对水流约束的边界条件宽,使得水流随着流量的变化而动荡,江岸线坍塌和淤涨反复循环,年际变化较大。如皋沙群的演变是长江澄通河段近代河床演变的主要内容之  相似文献   

11.
三益桥浅滩位于长江下游扬中河段左汊进口段,属典型的过渡段沙质浅滩,三益桥浅滩段北岸为著名的嘶马崩岸段,该段内既有汊道分流,又存在淮河入流,其水流、泥沙运动特征和河床变化十分复杂.基于河床演变分析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三益桥浅滩演变特征以及浅滩成因,确立了浅滩整治思路,提出了3个整治方案,并进行了整治方案效果试验研究,分析研究整治方案实施后,对航道条件的改善以及对工程河段河势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概况1.河道特性:渭河自宝鸡峡大坝流出,河床由窄变宽,在宝鸡地区内,长达101公里,可分为四种不同持征的流程。①林家村至千河口,河段长26公里,堤防间距600米,河床为砂卵石,抗冲力强。本段河床稳定,滩槽分明,槽宽300~400米,槽深1.5~2.5米,5年一遇洪水不出槽,河槽弯曲系数1.1,比降2~1.8‰。②千河口至渭惠渠大坝,河段长42公里,堤防间距600米。河段比较顺直,槽浅滩低,水流多汊,3~5年一遇洪水即可漫滩。河床比降为1.7~1.4‰。  相似文献   

13.
1 前言 长江如皋沙群位于澄通河段中上部,处于河口潮汐与径流交汇区.近代史上的如皋沙群、沙洲星罗棋布,短短17km长的沿江江面上分布了大小14个明暗沙.该段长江江面宽阔,宽达10多km,水流流路分歧多变,为典型的多汊型河段.河床对水流约束的边界条件宽,使得水流随着流量的变化而动荡,江岸线坍塌和淤涨反复循环,年际变化较大.如皋沙群的演变是长江澄通河段近代河床演变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4.
采用2003~2016年实测河道地形资料,系统分析了乌龙江河床平面、深泓、洲滩、横断面及冲淤变化情况,梳理了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6年,乌龙江河床高程在不断下降,河槽容积在不断扩大,乌龙江全线贯通等高线高程由+2 m下降至-3 m,乌龙江下段河床贯通等高线由-1 m降低至-8 m;河道深泓位置总体趋稳,在纵断面上基本呈全线大幅度下切状态,整个河段深泓平均高程由-5.49 m下降至-11.06 m;乌龙江上段洲滩及下段左汊主河槽区域洲滩蚀退明显,洲滩面积、洲长及最大洲宽均显著减小,乌龙江下段右汊区域洲滩则较为稳定;乌龙江河道滩槽格局趋于稳定,河道断面形态由宽浅向宽深转变;乌龙江上段呈滩槽均冲状态,下段主要是主河槽部位的冲刷,整个河床淤积面积占比27.45%,冲刷面积占比72.55%,河道净冲淤量-17 439.33万m~3,河床平均下降2.74 m。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守护、导流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以维护乌龙江现有河势格局与稳定,减缓河床下切态势,保障河道两岸现有堤防及护岸工程安全,实现乌龙江河道安全生态治理。  相似文献   

15.
河床     
河谷中平水期水流所占据的谷底部分。又称河槽。河床横剖面呈一低洼的槽形。纵剖面,在山区较陡,深槽与浅滩交替,多跌水、瀑布;平原区坡度较缓,微有起伏。平面形态:山区河床多狭窄顺直,岸线因山嘴突出而呈犬牙交错;平原区河床多弯曲或分汊。河床纵剖面是从河源到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该纵剖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三姓浅滩位于松花江中游,哈尔滨以下291~332km处,江段全长41km,是石质河滩,河床底质坚硬复杂,河道宽,浅无深槽,且暗礁、岛屿众多,坡降平缓,水流分散,是松花江最著名的重点碍航河段。1983~1985年、1992~1997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对三姓浅滩进行了一期、二期航道治理。文章对此进行了技术总结。  相似文献   

17.
松花江三姓浅滩是黑龙江水系中最著名的浅滩,该浅滩位于松花江中游,哈尔滨以下291~332 km处,河段全长41 km。该段河道宽浅无明显深槽,底质坚硬复杂,河段内浅滩暗礁、岛屿众多,是松花江干流水深最小、航行最困难的河段。因此,三姓浅滩成为通往黑龙江、乌苏里江的卡口地段,是松花江上碍航最严重、治理难度最大的典型石质浅滩。  相似文献   

18.
雷雪婷  袁达全  陈飞 《人民长江》2012,(Z2):106-108,160
三益桥浅滩位于长江下游口岸直水道上段,属典型的过渡段浅区。近期演变主要表现为江心洲滩的冲刷后退和支汊的发展,致使航道条件趋差。在总结河段航道存在的问题和浅滩碍航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攻守结合"的治理思路,即以护洲、固滩为基础,适时对落成洲滩头部低滩进行加高,缩窄落成洲左汊进口放宽段河槽宽度,引流归槽,稳定过渡段,并结合局部调整工程,遏制落成洲右汊发展的不利变化趋势,增强过渡段浅区水流动力,以期解决口岸直水道三益桥浅滩段的碍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江心洲汊道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河道,认识其形态演化特征及趋势对防洪、航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长江下游镇扬河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地形资料定量分析江心洲汊道形态演变对水沙条件变化的响应特征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来沙量条件下世业洲及和畅洲体保持相对稳定,但两侧汊道已发生全面冲刷,尤其在2010年以后汊道河槽容积不断增大,河槽单向冲刷下切。分流比变化表明世业洲主汊萎缩、支汊发展,和畅洲则主汊发展、支汊萎缩,而近期整治工程有效抑制了分汊格局的单向发展。未来在持续的清水下泄条件下,河槽将维持冲刷下切态势,局部岸段将出现崩退风险,建议加强崩岸监测和预警,对薄弱河段及时开展岸线守护分析和研究工作。关键词:水沙变化;江心洲;形态演变;世业洲;和畅洲;长江下游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研究长江口水土资源和岸线开发利用工作对该段河床演变和水动力变化的影响,根据2012年及2013年枯水期长江口澄通河段两次大范围床沙取样监测成果,分析了各主支汊床沙的物质组成,粒度分布及丰枯水年粒度特征。结果表明:澄通河段主槽砂粒粗,浅滩砂粒细;主汊砂粒粗,支汊砂粒细;总体上,从上游向下游床沙粒度逐渐变细;主槽及主汊区域床沙类型主要为细砂及粉砂质砂,支汊及浅滩区域床沙类型主要为砂质粉砂及黏土质粉砂;2012年,全河段床沙的粒度组成表现为,砂含量大于粉砂含量,粉砂含量大于黏土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