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各种节水措施的适用条件,提出了适合山西不同区域的四种农业节水模式,即自流、泵站灌区节水改造农业节水模式,井灌缺水区有限灌溉农业节水模式,山丘区旱作农业节水模式和城市郊区高新农业节水模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综合节水的内涵定义及其内在要求,从节水科学理论、节水建设基本理论和节水政策理论三大理论出发,建立综合节水理论体系,并依据不同理论对应建立节水技术体系。从综合节水建设理论出发,建立综合节水发展布局和分区域节水模式;从综合节水技术体系出发,提出适合农业、工业、城乡生活及非常规水源利用的节水技术;从全过程节水管理出发,提出江苏省综合节水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设施农业节水高效工程技术模式、纯井灌区生态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引河渠井结合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经济发达地区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内涵、适用性及与之有关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农业节水关键技术及集成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针对张掖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研究适合当地条件的农业节水关键技术,建立和推广应用农业节水技术集成模式的必要性。作者认为在开展灌溉输配水技术、地面灌溉技术、以水权为中心的农户参与式灌溉用水管理技术、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作物灌溉制度、生物及农艺节水技术、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优化配置技术等农业节水关键技术研究基础上,建立和推广适宜当地大田粮食作物、大田高收益经济作物和设施高效益作物的农业节水技术集成模式。各类农业节水技术集成模式中采用不同的主体节水技术和相关配套技术以及针对不同应用对象的推广方式,技术集成模式推广中需要考虑和探索解决适用规模、节水灌溉技术选用准则、推广应用方式和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目前淮北地区几种主要节水灌溉技术,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和节水增产效果,并根据该地区土壤、气象、作物种植及水资源状况,探讨各分区发展节水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我国节水灌溉设备生产、应用及质量技术监督现状,在分析我国节水灌溉设备产品可供采用的质量技术监督模式及现有工作条件基础上,指出应大力开展节水灌溉设备产品认证并叙述了开展认证工作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开展节水灌溉设备产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节水灌溉与农业综合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节水灌溉与农业综合技术”研究项目,把节水灌溉同农业综合技术措施一起研究,紧密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突出“农、水成套技术”的整体效益,并把提高节水条件下肥料的利用效益、农田覆盖下的适宜灌水技术和施肥技术等作为创新内容,重点突破,研究、探索出了典型间套种植模式下的成套节水技术、不同节水灌水方式结合运用成套技术及覆盖节水措施下的成套技术。  相似文献   

8.
傅元文 《山西水利》2004,20(3):44-45
忻州市严重的缺水问题趋势影响到农业的生产和人类的生存,旧的灌溉模式已不适应当前节水发展的要求,推广节水灌溉是改善生态环境,搞好水资源管理,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为此提出了关于节水灌溉的二点设想及五项措施,以促进农业的节水增产。  相似文献   

9.
近年,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定发展,但从整体上看,农业节水技术主要侧重于引进消化和吸收等方面,结合不同作物需水特点和农业灌溉实际需求,自主创新的节水灌溉新技术较允“蓄流分离式灌溉新技术”是一种改变传统灌溉模式的自主创新节水新方法,在探索研究果树节水增产、节能降耗、定额用水、提升水温及灌溉均匀性等关键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为我国节水灌溉领域拓展了解空间。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发展节水灌溉的紧迫性及在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总结了近年来发展节水灌溉的模式,途径,节水灌溉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本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从节水灌溉的技术原则,提出了发展节水灌溉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节水灌溉综合效益评价及灌溉方式优化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实施和运行的各主要影响因素入手,建立完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工程模糊集理论和墒-信息理论为指导,构建系统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对于不同的节水灌溉方式进行客观的定量评估,正确评价节水灌溉的综合效益,优化选择适宜塔里木盆地的节水灌溉模式.通过对波涌灌、闸管灌、水平畦灌等不同灌溉方式综合评价,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水平畦灌是最适合塔里木盆地的地面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中回顾了交城县节水灌溉的发展历史,论述了发展节水灌溉的巨大效益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思考。包括适宜的节水灌溉形式、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做好水资源规划、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进行节水工程管理制度的改革等。  相似文献   

13.
南方地区水稻节水灌溉的综合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面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水稻节水灌溉的生态环境效应日益凸显,并逐渐受到重视。阐述了南方地区水稻节水灌溉模式的应用现状,分析了主要节水灌溉模式的特点及其节水、经济、环境、生态效应,指出在田间节水灌溉的综合效应、节水灌溉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影响机理、对杂草和动物多样性调控机制的研究和节水灌溉模式的多准则评价方面的不足,从开展节水灌溉与节水、增产、环境、生态之间的互馈机制、节水灌溉条件下温室气体排放的协同和微生物驱动机制、水管理措施下稻田杂草群落之间的竞争和群落调控机制的研究以及利用考虑多重效应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灌溉模式优选等方面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自1996年到2008年底中央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完成了2000个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区建设,对农业节水灌溉持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根据示范项目的特点,通过调研分析总结了不同节水模式所产生的效益、效果及对灌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省节水农业的技术体系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我省节水农业的重大战略意义,并提出出了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绿地节水灌溉效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城市绿地节水灌溉效益评价指标的分析,建立了涉及技术因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多层次的综合评价模型,处理带有模糊性的效益评价指标,对城市绿地节水灌溉项目的效益进行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5个项目的实例进行了分析,对项目的优劣进行排序,并对影响排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这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为城市绿地节水灌溉效益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比以往只用经济指标对项目进行评价的方法更全面。此模型对于其它涉及到有关综合评价的问题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翟家齐  赵勇  刘宽  董义阳  李星 《水利学报》2023,54(12):1440-1451
农业节水潜力及其尺度效应是干旱区灌溉绿洲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对绿洲农业生产、水资源高效利用及生态健康至关重要。针对当前农业节水潜力计算及尺度效应形成机制不清等问题,本文明确了取水节水与耗水节水的概念及内涵,提出节水潜力问题不能忽略灌溉水外溢支撑的生态耗水及效益;从水循环视角解析了干旱灌溉绿洲农业灌溉水分在农田及农田之外的转化与消耗机制,分析了不同节水措施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机制,揭示了农业节水的尺度效应及其伴生生态系统响应背后的水循环机理;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不同环节、不同尺度农业节水潜力的计算方法,剖析了植株-田间-灌溉单元-绿洲不同尺度农业节水量的转化关系及转化项;最后提出了以植被健康、河湖稳定、水盐平衡为生态健康约束,基于水循环模型定量评价灌溉绿洲不同节水潜力的计算方法,能够为绿洲全局视角下科学评估农业节水潜力及影响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栋 《中国水利》2014,(5):13-16
目前节水灌溉工程推广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在标准、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对其健康发展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为进一步促进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顺利实施,确保项目取得应有的良好效益,结合十多年专业从事节水灌溉工程的经验,针对节水灌溉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节水产业健康发展的思路、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我省大型灌区水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型灌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设想,并在对节水改造产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顾节水改造的巨大潜力主要在于:缓解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提高了灌区的经济效益;对当地及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榆林市农业节水灌溉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节水灌溉的健康发展将有助于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使用,促进区域水资源的良性循环。以榆林市节水灌溉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土地集约化经营模式为先导的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行农业节水奖惩机制、多渠道融资、发展设施农业、重视中低产田节水灌溉、扶持节水灌溉设备产业化等一系列加快榆林市节水灌溉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