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屏幕激光转镜显示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屏幕激光转镜函数图象显示系统的设计与硬件构成,通过对转镜倾角、转速及初相位与大屏幕上激光扫描点所对应的坐标关系的研究,探讨了系统图像输出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单颗激光二极管光功率过高不能直接用于激光液晶电视光源阵列的限制,本文设计了将高功率激光束分为多束功率接近的子光束的扫描分光系统,从而为液晶电视提供激光背光。系统中激光器发出的准直光束经过扫描振镜进行二维扫描后,经凸透镜和柱面透镜会聚成一条细线型光束耦合进一维多模光纤阵列,从而达到分光的目的。此外,基于扫描振镜和多模光纤实现了系统散斑的抑制。实验结果显示,11根光纤的平均单根出射功率为674.13μW,离散系数为16%,平均散斑对比度为0.162。使用激光作为背光源的激光液晶电视因其优秀的显示性能而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激光宽带扫描转镜,设计了一种用于特殊工件研磨的实用型研磨机床,主要由变速箱、连杆组件、夹具体、回转工作台以及调平装置等组成。并对各部件进行了详细设计和分析,从理论上计算了所能达到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研磨是用游离磨粒和研具对工件表面进行微量去除的工艺方法,可以获得高精度的1件,尺寸精度可达到亚微米级精度,表面粗糙度值达Ra=0.01μm,它是传统的光整、精密加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提高激光光束用作直线基准的精度,建立了基于反射镜平动式光束稳定器以及两点式光束漂移分离法的高精度激光光束准直系统。首先,对系统中基于反射镜平动的光束稳定器进行研究,对其光束偏转原理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两点式光束漂移分离方法进行介绍。然后,对光束偏转单元的分辨力以及偏转范围、所使用的压电陶瓷非线性和迟滞特性、以及光束偏转单元的频率响应特性进行实验测试。最后,对该激光准直系统的激光光束准直精度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光束偏转单元在120μrad范围内的光束偏转分辨力可以达到5 nrad,频率响应特性高于2 kHz;最终激光准直系统的准直精度在二维方向上分别达到1.9×10^-8 rad和2.1×10^-8 rad,相对于现有技术约提高了3倍,满足激光光束用作高精度直线基准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光学仪器》2009,(6):80-80
2009年11月15日,世界首创超大屏幕全高清三维立体激光电视日前在深圳精彩亮相。世界显示技术经历了黑白、彩色、数字显示后,作为第四代显示技术的激光显示终于问世了。专家预计,由世纪晶源科技公司推出的这一全新视角技术,将掀起3D立体视像以及产业升级新潮。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用于天然气突发泄漏的三维扫描激光气体遥测系统遥测距离短、探测精度低、系统软件功能简单、集成度低、通用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三维扫描激光气体遥测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三维扫描激光气体遥测仪和监测系统软件组成,监测系统软件采用LabVIEW平台进行搭建,应用并行编程技术,构建了视频、云台控制和激光气体遥测等模块,实现了对三维扫描激光气体遥测仪的远程控制和视频、气体浓度等数据的实时采集、显示、分析、存储和历史数据查询。通过实际环境模拟甲烷泄漏气团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测量相对误差在±5%范围之内,具有误差允许范围内的一致性,完全可应用于实际燃气管道和燃气场站等场所天然气突发泄漏的实时在线、非接触、远距离和高精度三维扫描遥测。  相似文献   

8.
《光学精密机械》2004,(2):26-2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科技人员采用红、绿、蓝DPL固体激光器作为彩色显示的三基色,实现了60英寸激光全彩色视频显示.展示出了色彩亮丽、高饱和度的彩色图像。并已经申报国际发明专利1项和中国发明专利6项。其中获授权1项。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激光360°扫描原理如图1。其中几何体称椭圆平面反射镜,其法线与转轴中心线Z成45°,激光束沿Z轴入射,反射激光束始终与转轴垂直,便形成了激光360°扫描。例  相似文献   

10.
从提高激光烧结快速成型技术的成型速度着手,提出了边界扫描方式,使得成型一物体所花费的时间与该物体的表面积成正比,因而成型速度大幅度提高。同时,论述了当前层的扫描区域与其相临各层之间的关系,找出了当前层扫描区域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5 kW快速横流CO2激光器对45#钢薄板进行了激光焊接,分析了在激光焊接工艺对其焊接接头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5#钢薄板激光焊接接头组织主要由下贝氏体和少量侧板条铁素体或少量马氏体组成。随着激光功率的提高,侧板条铁素体逐渐增多,马氏体逐渐减少;随着焊接速度的提高,焊接接头组织中侧板条铁素体减少,马氏体增多。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均提高时,热影响区最高硬度提高,接头硬度均高于母材,无明显软化区。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大面积激光投影成像曝光系统的构成和工作过程.阐述了其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如激光照明光学技术、折叠投影光学技术、大面积扫描技术和光学自动对准技术,分析了光学系统的参教、配王以及光路设计等存在的问题,对大面积扫描中的无接缝误差和自动对准中的高精度检测定住等技术上的解决办法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三维激光扫描曲面重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三维激光扫描曲面重构做了以下工作:(1)分析了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工作原理;(2)研究了利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用于曲面重构,提出了基于多层感知器网络的曲面重构算法(M LPSR)。为了有效评估算法的性能,通过CYRAX 2500实测数据并利用M ATLAB环境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算法具有较高的重构精度和较快的重构速度,尤其在曲面受到破坏或不完全时特别有效,是值得推广的曲面重构算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的往复式逐行扫描成像方式带来的帧图像数据分割难的问题,在分析系统扫描方式、振镜的实际运动方式与理论运动方式差异的基础上,利用相邻两帧图像相似性大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高帧速重构算法。该算法通过连续帧特征区域差分的方式实现了一维信号序列的自适应分割,即实现了对一维信号序列进行动态排列及分割成二维阵列图像数据,从而重构出多帧高精度图像。实验表明,该算法的成像误差低于1.6%,适用于成像速度高达300帧/s的激光共焦扫描显微成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在生产中对于测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对测量精度提出要求还对测量速度提出了要求,同时对于被测量结果的直接性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近年来各种精密测量技术不断涌现,激光所具备的良好特性被人们广泛应用在测量领域,文中就激光在机轴的质量检测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分划板的设计方法,该分划板是以液晶板为核心的显示器.将这种分化板置于电视跟踪镜头的主光路中,用以显示瞄准光标,可取代电视跟踪镜头的辅助光路,使镜头的结构得到简化.文中对液晶分化板的构成作了系统的描述,分析了研制中的主要技术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高清激光显示中的色彩复现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60吋全固态激光电视样机,建立了原有的电视色度信号向激光电视色度信号转换的模型。根据激光显示的特点,推导出以三色激光(红:660nm,绿:532nm,蓝:457nm)为三基色的激光电视颜色系统与荧光粉电视三基颜色系统的矩阵转换关系。利用解码模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色域转换模块和编码模块搭建了激光三基色系统和普通电视三基色系统的色域转换电路,分析了电路中各个模块的作用及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实现了对高清视频信号的色域转换。对比了不同颜色在转换后的激光电视上与荧光粉电视上的显示效果,对11个特征颜色的测量显示,其色域转换误差小于9.8%。实验取得了很好的色域转换效果,成功地验证了高清激光电视的色彩复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提高直角坐标激光的直写效率,提出了一种扫描工作台各速度段进行激光直写二元图案的方法。该方法用扫描工作台的位置反馈脉冲同步触发激光束曝光光刻胶,实现像素点的理想位置曝光;而且依据扫描工作台的运动特性和匀速直写时各像素点获得的曝光量情况,对处于扫描工作台加、减速度段的像素点的曝光强度进行调制,保证需要曝光的像素点对应的每一个位移分辨力距离上所获的曝光量与扫描工作台匀速运动时相同,从而保证扫描工作台速度连续变化的情况下激光直写能获得预期的曝光效果。仿真实验表明:以5mm×5mm曝光图案为例,该方法所需的直写时间是传统只在匀速段直写的77.77%;同时配备的声光调制器由16位降为12位时,扫描工作台整个加速段直写产生的曝光量相对误差由0.4%上升为10%。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广播电视授时系统。重点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通信协议以及无线节点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在传统的有线授时系统的基础上使用ZigBee技术,使其具有成本低、功耗低、覆盖范围大的特点。特别是其符合IEEE802.15.4协议,利于系统与其他符合标准的产品互联,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20.
逆向工程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是逆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数控、激光、CAD/CAM、精密机械、计算机、图像采集与处理为一体的集成技术系统,它主要由运动控制、图像采集、图像处理等部分组成。针对随动运动控制与计算机图像采集这两个关键部分作详细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