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冷冻年度(以下简称冷年)是多年来空调产业第一次在没有任何刺激政策影响的情况下.完全反映市场竞争态势的一年。随着空调企业适噍能力的增加.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空调行业在2014冷年逆势增长。”在2014年8月28日由中国家电网联合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歼发部举办的“大智能小时代”2014中国空凋行业高峰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副主任綮莹对家用空调行业在2014冷年的表现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2014中国空调行业高峰论坛在京举办,空调行业主流上下游厂商、渠道商,行业机构以及全国主流媒体,就2014冷年空调市场的局势进行了全盘梳理。论坛上发布的《2014冷冻年度中国空调市场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14冷年国内空调市场发生较大变化,整体销售趋势逐步向好,尤其三四级市场量额增长明显,中高端产品已由一二级市场向三四级市场延伸;空调行业产品结构调整效果显现,智能空调开始大放异彩;空调在电商渠道的销售增长明显。2014冷年最大的亮点是行业的常  相似文献   

3.
正"2014冷冻年度(以下简称冷年)是多年来空调产业第一次在没有任何刺激政策影响的情况下,完全反映市场竞争态势的一年。随着空调企业适应能力的增加,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空调行业在2014冷年逆势增长。"在2014年8月28日由中国家电网联合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举办的"大智能小时代"2014中国  相似文献   

4.
在2013冷年收官之际,空调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在多重市场因素影响下,未来空调行业集中度会继续提升,"家电下乡"所形成的空调行业"百花争鸣"格局将会改变。过去十年,中国空调行业从2004冷年的繁荣进发,在规模、产品、品牌、格局的一路演变中,历经经济危机影响下的下滑、产业政策集中刺激下的高涨、以及市场深度调整期的低谷,在2013冷年收官之际,调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8月22  相似文献   

5.
于昊 《电器》2012,(9):32-32
“2012冷年,中国空调产销量、出口量双双负增长的局面,是中国空调行业发展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8月28日,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王雷在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联合中国家电网举办的“2012中国空调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做出了这样的开场白。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8月25日,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与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指导、中国家电网主办的"2017?2018中国空调行业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业界人士共同探讨,2017冷年在高温天气等多重利好因素驱动下产销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的空调行业,如果2018冷年天公不作美,命运又将如何?2017冷年创新高2017冷年是中国空调行业的丰收年,企业空调出货量与终端零售量均保持高位运行,尤其是今年4月以来,全  相似文献   

7.
2021年8月27日,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指导、中国家电网主办的"2021~2022中国空调行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众多主流家用空调品牌代表以及多位嘉宾一起,就中国空调行业2021冷年总体运行情况和特点、2022冷年市场走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双碳"日标下空调产业的责任担当等话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8.
对于空调企业来讲,2014冷冻年度(以下简称冷年)的市场令人兴奋:其一,2014冷年空调市场稳步增长,零售量规模达到4315万台,同比增长13.2%,零售额规模达到1486亿元,同比增长14.0%;其二,空调行业发生了巨变,空调企业进入新一轮洗牌期,一些品牌抓住机遇完成了自身的提高和飞跃。  相似文献   

9.
2014年8月的第一天开始,中国各大空调企业陆续举行2014冷冻年度(以下简称冷年)总结会议和2015冷年开盘大会。然而,2014冷年各家空调企业均取得出色业绩的喜庆气氛,并没有感染经销商。相反,一股强烈的忧虑气息开始蔓延——2014冷年空调行业再创辉煌的背后,隐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也蕴藏着行业转型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10.
《电器》2013,(10):12
《空调市场2013冷年完美收官》:2014冷年,变频空调市场份额必然进一步增加。目前,变频空调在1级城市市场基本完全铺开,下一步空调企业将把变频产品继续转战三四级城市市场。可以预见,未来的变频产品将在国内市场全面普及。此外,在变频空调基础上集合云功能的互联网空调也将是未来空调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北京卢平  相似文献   

11.
《电器》2020,(9)
正2020年8月28日,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指导,中国家电网主办的"2020~2021中国空调行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奥克斯、卡萨帝、GMCCWelling、海尔、海信、科龙、康佳、统帅、美博、美的、小米、松下、TCL、华凌、志高等空调上下游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讨论后疫情时代,在史上最严空调能效标准实施的当下,空调行业未来的发展路径。"冷年"遇冷,创新升级谋发展疫情对空调行业冲击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空调产量为1.04亿台,  相似文献   

12.
《电器》2012,(9):19
销量下滑明显,库存量猛增,与2011冷年相比,2012冷年的空调市场犹如从火热的夏天毫无过渡地掉进了冰冷的严冬。整体经济形势下行、支撑政策相继退出、提前透支的消费需求增长乏力、房地产政策严控,这一切无疑都是将空调行业逼向寒冬的"祸首"。在这样的形势下,2013冷年的光景或将更加"凄凉",该备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空调行业2014冷年大幕已经拉上,2015冷年已悄然来临.在经历了“扬眉吐气”的2013冷年后,2014冷年对于各家空调企业来讲过得并不舒坦.从外部市场环境来看,面临着宏观经济发展偏冷、房地产市场调控趋紧、家电刺激政策退出等诸多非利好因素,2014冷年可算是空调行业的“小年”.那么2014冷年的家用空调终端零售情况到底表现如何?空调零售市场是否还存在哪些亮点?  相似文献   

14.
资讯     
《家用电器科技》2014,(9):20-23
<正>行业热点2014年中国洗衣机行业高峰论坛在京召开8月29日,在"健康智尚洁净生活"2014年中国洗衣机行业高峰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发布消息称,2014年以来,无论从整体市场还是城市市场,洗衣机销售的增长均已放缓:据  相似文献   

15.
常靓  王欣 《电器》2006,(10):40-41
2006,一个引发中国年轻一代结婚高潮的吉祥之年。然而对于空调行业来说,已经结束的2006冷冻年度却显得十分凄凉。当往年酷热难当的7月,全国各地却“雨水纷纷”,当每吨电解铜的价格超过8万元,当欧盟市场两年前那种需求大增的情况不再出现时,中国空调行业遭遇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冷年”。于是,空调企业开始自救。提升市场均价、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技术创新、增加出口比重……生死存亡的危难之下,空调企业频频出招集体救市,成为2006冷冻年度的一道风景。谁也无法预料接下来的2007年会发生什么,或许通过对2006年多角度的审视,能为空调行业发现一些线索和希望。  相似文献   

16.
空调市场2011冷年第一大关键词非"涨价"莫属。在涨价趋势的重压下,定速空调市场份额趋于萎缩,变频空调风生水起,空调行业已进入变频时代。海信科龙营销公司副总经理王瑞吉表示:随着变频时代来临,变频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17.
于昊 《电器》2006,(10):17-21
2006,一个引发中国年轻一代结婚高潮的吉祥之年。然而对于空调行业来说,已经结束的2006冷冻年度却显得十分凄凉。当往年酷热难当的7月,全国各地却“雨水纷纷”,当每吨电解铜的价格超过8万元,当欧盟市场两年前那种需求大增的情况不再出现时,中国空调行业遭遇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冷年”。于是,空调企业开始自救。提升市场均价、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技术创新、增加出口比重……生死存亡的危难之下,空调企业频频出招集体救市,成为2006冷冻年度的一道风景。谁也无法预料接下来的2007年会发生什么,或许通过对2006年多角度的审视,能为空调行业发现一些线索和希望。  相似文献   

18.
子珍 《家用电器》2012,(8):60-60
2012年冷年收盘在即,受国内经济增长放慢、房地产交易量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国内空调市场年度低迷已成定局。家电网行业中心对全国重点城市空调零售做过统诜2012年1-5月,国内空调市场零售量同比下滑38.2%,零售额同比下滑34.2%。而今年海外市场,中国的空调行业同样面临着黯淡的局面,海关数据统讫第二季度,空调出口同比降低8个百分点。2012年是行业内忧外困的一年,对志高来说,却是产业升级布局中的重要一年。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冷年空调产业有可能下降15%这么多吗?"如果用一个字形容整个中国2017空调冷年的特征,那就是"涨"——量涨、额涨、均价涨、原材料涨、制冷剂涨,从头到尾都是涨。今年"涨"字当头,同时也有预测2018年空调销售量将下降15%!空调产业该何去何从?2017年7月13日,"2017年中国空调及净化产业高峰论坛"在常州马可孛罗酒店顺利召开。本次会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涨声"不断,空调行业即将度过了又一个冷冻年。2010冷年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下,空调市场异常活跃,根据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CMM)零售监测数据显示:2010冷年零售量同比增幅达到3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