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4,(24)
里分建筑是武汉民国时期传统民宅居住的一种形式,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冲突的产物,既体现了武汉本的土人居文化、市镇文化以及建筑的营造文化,也反映了武汉城镇化进程发展的历史轨迹,在武汉的城市发展和地域性民居的历史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旨通过对于武汉里分建筑的适应性改造研究探寻武汉城市的历史建筑与新建筑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4)
本文主要研究当时建造且现存的宗教建筑。追溯其历史沿革,并以民国时期武汉宗教历史建筑来对比同时期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对比武汉教堂与中国同时期其他地域教堂建筑从中看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并对民国时期宗教建筑作为历史时期城市物质存在进行鉴定,追溯武汉民国时期宗教历史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影响以及研究现存民国宗教历史建筑的可行性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3.
武汉金融建筑作为一种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具有独特的历史和建筑文化价值。加强对这些建筑的保护与修复不仅能丰富城市的景观,而且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对这些建筑的保护不能局限于眼前,而是要着眼全局,放眼到历史的角度,来更好的完善武汉历史城市的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4.
浅论武汉市的特点及城市遗产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武汉市三镇汇两江的地理格局,概括了武汉的城市格局特点与人文风韵,总结了武汉市的历史建筑保护现状,分析了历史建筑保护实践中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武汉历史文化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武汉里份建筑改造设计更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心平  涂伟  叶云 《工业建筑》2011,41(2):130-132,60
通过对武汉民居建筑的现状分析,以汉口泰宁里为例,探讨了武汉里份建筑改造设计和更新策略,从保存、更新、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角度出发,在保留武汉城市风貌和历史文化的前提下,挖掘城市的魅力,重新架构新的空间形式,赋予它现代的生活质量和存在价值.这些策略对民居建筑的保护、修复、改造和开发利用方面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0)
历史建筑色彩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方面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承地域文化、重塑城市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历史积淀的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亡。因此,传承与保护这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历史建筑将显得十分重要。文章对湖北省武汉市地域特色和汉口区域历史建筑的色彩特征进行分析,对武汉市汉口区域历史建筑色彩提出了三个传承与保护措施,希望武汉政府部门和公众能够重点保护历史建筑色彩。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优秀历史建筑融西方建筑的古典浪漫和民族建筑含蓄典雅为一身,汇金融、商业、居住、宗教、外交、工业建筑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建筑艺术和武汉市近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的演变,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和艺术瑰宝.保护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建设历史风貌区是"文化强市"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肖伟  王祥 《建筑学报》2012,(9):113-115
1武汉近代建筑遗产概况 作为长江流域古老文化的发源之地,武汉是中国建城最早的城市之一,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座城市有着3500多年悠久的历史,古有盘龙城遗址出土的殷商青铜器皿、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近有林则徐武汉禁烟、辛亥革命;还有世界知名的知音文化、黄鹤文化、木兰文化等.  相似文献   

9.
清末至民国时期武汉出现了民居建造的高峰,这些居住建筑既有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木构架院落民居,也有受西方文化和技术的影响而产生的联排里分建筑、独立式住宅和公寓等。两者构成了武汉的城市肌理,集中反映了武汉的自然条件、传统文化、经济形态和社会历史。然而,经过近百年的历史,其建筑质量逐渐下降,数量不断萎缩,这种独特的城市文化痕迹正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急剧消逝,极有可能埋没在城建脚步的灰烬中,被新式建筑所取代。本文对此时期的民居从平面布局、外观装饰、结构形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其建筑形式的手段,达到传承历史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仿石粉刷工艺是在一般水刷石工艺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重要的近代历史建筑修缮工艺。该文对仿石粉刷工艺进行调查、记录与整理,对仿石粉刷工艺在武汉近代建筑中的应用,仿石粉刷工艺使用的工具、材料及配比,以及施工工序进行了详细记录与说明。仿石粉刷工艺的研究,可以为武汉近代历史建筑仿石墙体的修缮提供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钱锋  张辉 《城市规划》2019,43(10):94-101
2016年,上海市启动了风貌保护街坊管理工作。本文梳理厘清了风貌保护街坊的概念,提出风貌保护街坊既是历史环境,也是行政管理的特定空间单元,应与历史文化风貌区具有相同的法定地位;分析了第一批119个风貌保护街坊的整体特征;以徐汇区3个风貌保护街坊的保护要素评估为案例,总结了其精细化和服务化管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07,自引:3,他引:107  
阮仪三  孙萌 《城市规划》2001,25(10):25-32
在回顾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其中的经验教训和形成原因 ;同时分析了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的特点 ,指出历史街区风貌保护与建筑保护更新的几个问题 ;最后结合实例分析提出了我国历史街区的规模范围核定标准  相似文献   

13.
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济南古老的传统商业街区,也是济南目前保存较多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集中体现泉城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但近年来,该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着功能结构失衡,活力衰退的困境.为保护其特色风貌,复兴其活力,文章从保护其空间格局肌理,历史建筑、活力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原居民的社会网络等方面对该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钟夏 《中外建筑》2014,(5):37-39
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名胜古迹闻名遐迩。为保护和发展历史人文环境,他们的做法是以钢架框架结构代替木结构;保持新建筑与历史建筑外立面一致:重视环境改造并保持环境风格与历史建筑一致:顺应城市发展要求,适当拓展历史建筑的功能,增强历史建筑的活力等。解读他们的成功经验,对于当代中国的历史建筑保护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爱明 《山西建筑》2006,32(22):59-60
介绍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指导原则以及层次,从地下文物、历史文化村落、旧城整体格局、历史街区等方面论述了近期内太原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对城市的发展建设以及历史文脉的延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鉴于建瓯的古城风貌破坏较为严重、历史遗迹和文物古迹呈零散分布的现状,对文物古迹、保护建筑周边的建筑高度控制进行了定量化研究,进而提出古城保护建筑高度控制准则,用以引导和控制老城区开发强度,保护和延续古城风貌。  相似文献   

17.
空间规划改革进程中号召全域历史文化保护,象征从“文物遗产视角”转向“全域历史景观视角”,“景观方法”已逐渐进入历史保护领域并发挥有效作用。基于“景观基线”的研究方法,借鉴英国历史景观特征评估工具的经验,以广西南宁为例开展“市域尺度”的历史景观基线构建工作。针对南宁约2.2万km2的行政范围,基于Arc GIS平台构建历史景观信息数据库,从自然历史、乡村历史、城镇历史3个维度建立南宁市域的历史景观评估基线图并进行层积解译。该实践为中国全域历史保护的工作要求提供了构建历史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全域历史景观体系框架、建立保护与开发的决策参考机制、增强历史景观的动态管理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每一座城市在不同的时期都会形成特有的标记,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更替,许多有价值的历史遗迹将可能逐渐消失.我国目前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尚未涉及到已消失的历史遗迹,以武汉市江北片为例,对已消失历史遗迹价值的认识、甄别及再利用思路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①分析世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趋势,探讨已消失历史遗迹的保护意义;②根据“历史空间要素演化周期率”,界定该保护的已消失历史遗迹对象;③借鉴考古学的“文化层”概念,提出基于分层思想对已消失历史遗迹的甄别思路,即以文化为线索、时间为序列、空间为载体,通过对历史信息的分层解读,从点、线、面三个层面甄选有价值的已消失历史遗迹;④以汉阳近代工业片为例,探讨基于分层思想对已消失历史遗迹甄别的具体方法;⑤结合武汉工作实践,探索提出已消失历史遗迹的再利用思路.  相似文献   

19.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名城保护任务日益迫切。本文首先介绍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然后分析了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和现状;最后,对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物引导下的遗产保护制度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就是文物”的论调,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必须遵循文物的保护方式与要求”的逻辑结论进行了制度概念层面的反思。认为造成这一论调与结论的原因在于:遗产保护制度变迁下所形成的固化思维模式,导致了文物概念范畴上的谬误,致使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同于文物保护,由此,促使现实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以及旧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乏力。同时,在这种思维引导下,片面单一的保护模式也成为了制度变迁下的产物,并且也是造成“重传统建筑等遗产,而轻城市文化环境”的制度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